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成华统计 2022-07-30




2021年前三季度

四川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2021年10月19日)



 2021年10月19日,2021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在四川省统计局召开,四川省统计局总统计师蒋勇发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01

四川电视台记者:


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IMF等机构对世界经济增速预期较此前有所下调,根据前三季度四川经济表现,您对四季度和全年四川经济走势怎么看?第四季度是全年的冲刺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您认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加着力?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受去年低基数逐季抬升影响,四川GDP从一季度增长15.8%、上半年增长12.1%、到前三季度增长9.3%,和全国走势一致,呈现逐季回落态势。一方面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前三季度四川GDP两年平均增长5.8%,依然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同时与四川常态化增长水平的差距也在继续缩小。另一方面,四川GDP增速与全国的差距从一季度低2.5个百分点缩小到前三季度低0.5个百分点,追赶力度大、速度快,为全年赶超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四季度全省经济将继续稳步恢复,但因去年基数抬升影响,速度或将有所回落,但经济仍将保持稳中向好、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基础更加巩固。小春和大春作物收成好于上年,生猪出栏量稳定,第一产业有望回归常态化增长。工业重点行业、优势产业稳定增长,新增产能加快释放,工业保持赶超全国的势头。文化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有望加快增长,服务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二是内需潜力加快释放。今年内需恢复明显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月度增速连续6个月高于全国;四川疫情防控稳定,文旅市场恢复、节日促销和网络消费活跃等带动消费市场加快恢复,消费潜力有望继续释放。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陆续落地实施,当前已完成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恢复提速,投资实物量加速形成。


三是市场信心持续改善。9月全省制造业PMI重返荣枯线之上、为50.2%,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3.2%,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较上月回升5.7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信心也在不断恢复。


四是宏观形势总体向好。虽然IMF等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之前的6%下调至5.9%,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8.1%下调至8%,但从全球经济表现看,总体仍呈现恢复态势,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仍然看好。受局部疫情反复、汛情频发、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是世界上复苏较快的国家。同时,我国实施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粮食能源保价稳供,落地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宏观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也将推动我省经济加快恢复。


到年底收官只有不到三个月时间,目前国内局部地区仍有零星散发疫情,我省经济还存在恢复不均衡、不稳固等问题。下一步,全省还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落细各项安排部署,紧抓疫情防控不放松、强化要素保障、稳定生猪生产、多措并举增强消费内生动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谢谢。

02

四川日报记者:


问: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我们看到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持续稳步恢复,您认为有哪些因素在带动经济增长?您如何评价前三季度我省经济的总体表现?谢谢。


答: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发展顶住了疫情、汛情等多重冲击,继续保持稳定恢复。前三季度我省GDP同比增长9.3%,虽然比上半年回落2.8个百分点,比全国前三季度GDP增速低0.5个百分点,但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四川前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8%,比全国(5.2%)高0.6个百分点,显示出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第一、产业发展稳步向好。全省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生产供给总体稳定。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省坚决贯彻“非粮化”“非农化”安排部署,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扎实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提高。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5.2%,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全省夏粮产量429.2万吨、增产2.9万吨;秋粮播种面积扩大,农业气候条件好于去年、病虫害和旱涝灾害轻于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生猪出栏4401.8万头、增长29.8%,也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工业稳定增长。全省深入推进“强工业”2021行动,大力协调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用能和资金等问题,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生产运营。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6.9%,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41个工业大类行业有32个实现增长,前十大行业全部增长;117种主要工业产品有86种实现增长。三是服务业增长加快。我省疫情防控形势稳定,旅游、电影、餐饮、住宿等聚集性、接触型消费持续释放,有力促进了服务业恢复回暖。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9%,两年平均增速比全国快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1%、22.4%。


第二、内外需求加快回升。随着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深入推进,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外贸活力不断增强,双循环格局加快构建。一是消费加快回升。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4%,也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已连续6个月高于全国。二是投资稳定恢复。抓项目成效持续显现,“两新一重”项目加快建设,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9.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8%,高于全省投资增速2.3个百分点。三是外贸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增长18.1%、进口增长9.4%。9月份进出口、出口、进口值均创月度历史新高。 


第三、创新动能引领增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创新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落地见效。表现在:一是现代产业稳中有进。五大现代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20.1%;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3.9%。二是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工业投资增长12.7%;三是新业态加速活跃。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餐饮收入分别增长21.3%、41.9%;四是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1.5%。五是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统计在库法人单位94万户,同比增加4.5万户。


第四、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从企业效益看,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1.6%,41个工业大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4.7%。从居民收入看,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7.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9.9%。从财税收入看,1-8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6%,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8.3%,保持较快增长。从绿色发展看,上半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3%。从协调性指标看,工业用电量、铁路货物周转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对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起到了支撑作用。


从上述四个方面不难看出,前三季度我省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特征明显。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疫情零星散发和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等带来的诸多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省内行业、区域经济恢复也存在不稳固、不均衡,巩固回升仍需加力加劲。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要按照既定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巩固“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动能,努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03

证券日报记者


问:前期,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生产生活,您能否介绍一下统计数据反映出的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基本情况?如何看待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春季我省电力的供需形势?谢谢。


答: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也是近期的热点话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相关部门奋勇攻坚克难,四川电力生产和消费基本保持了动态平衡,全力保障了民生用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省尚未出现有较大影响的拉闸限电情况。


从供给看,我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装机容量稳居全国前列。当前全省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今年以来,乌东德、白鹤滩大型水电站相继投产,相当于西部地区一年内新增了一个三峡电站。二是发电量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8%,其中火力发电量增长32.3%,已连续7个月保持30%以上的增长。三是电力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7.8 %,占发电量5.0%,比重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垃圾焚烧、生物质、风力、太阳能发电量也都保持快速增长。四是四川电力生产以水电为主,在夏秋丰水期,相比全国火电为主的结构,电力保障的季节性优势更加突出。


从消费看,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社会活动持续加快恢复,叠加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10.8%,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跟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我省电力消费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用电7月、8月快速增长到23.8%、25.6%,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1%,比上半年加快3.9个百分点。二是高耗能行业用电回落,为生产生活用电腾挪了空间,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4%,增速低于工业用电2.3个百分点,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落10.6个、3.3个百分点。三是虚拟挖矿企业全面清退,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的决策部署,全面停止虚拟货币挖矿项目供电,前三季度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下降38.4%,相比上半年增长3.3倍的用电量水平大幅回落。在保障省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我省外调电力近1000亿千瓦时,及时地缓解兄弟省市电力保障压力。


今冬明春,随着经济加快恢复、气温逐步转冷,生产生活对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水电转入枯水期,季节性劣势逐渐显现,电力生产供应能力减弱,电力供需压力必然会进一步增大。今年以来,围绕能源保供问题,省委省政府多次对全省电煤电力保供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随着一系列保供措施相继实施见效,将有效弥补电力供需缺口,缓解冬春用电压力,保障好民生用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谢谢。

04

四川新闻网记者:


问:近期恒大集团债务危机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包括四川蓝光在内的一些本土房地产企业也正面临着严峻的债务危机,这是否会引发省内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还有您对四川房地产行业未来如何判断?谢谢。


答:谢谢您的提问。这也是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也关注到近期个别大型房地产企业生产运营出现了困难,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债务危机,主要还是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未能准确把握市场形势并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导致财务指标恶化,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放眼整个市场这只是个别现象。目前来看,四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经营稳定、财务指标良好,个别企业的债务危机对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有限。


从投资看,全省房地产行业发展平稳健康,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长10.2%。虽然受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12.4个百分点,但两年平均增速依然保持相对稳定且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企业投入的快速增长也能够反映出广大房地产企业对我省未来房地产市场充满信心。


从销售看,四川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房住不炒”决策部署,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合法利益,先后持续完善限购、限贷、限价等监管措施,如成都市今年3月和8月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强赠与管理和优化购房资格复核顺位相关事宜的通知》,有效地抑制了“炒房”行为,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群众正常住房需求。前三季度,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8%,比上半年回落12.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37.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7%,彰显出政策调控成效明显。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四川是人口大省,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城镇化率为56.7%,比全国低7.2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带动下,未来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提升,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大、潜力足,地价房价和市场预期总体平稳可控,房地产企业如能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准确坚持稳健经营,必将大有可为。谢谢。

05

四川工人日报记者


问: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新经济发展,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今年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请问目前“三新”经济发展形势如何?在经济加快恢复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答:谢谢您的提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新经济培育。今年6月份,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安排部署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基础研究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建强各类创新主体等19个方面的目标任务,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加速向好、蓬勃发展,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创新投入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日益深化,开展创新研发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2020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迈上千亿台阶,投入强度(R&D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首次突破2.0%,达到2.17%,占比跻身全国12强,其中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51.9%。


二是新兴产出增势强劲。随着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不断深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有力带动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了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高于规上工业增速9.4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信息互联迅速普及、物流网络日益成熟、疫情防控内生需要等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推进了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高速发展,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1.9%和21.0%,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快23.0和2.1个百分点。


三是创新贡献不断增大。从制造业看,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5.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4%;从服务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1%,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9%;从消费看,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16.8%,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3%。


 可以看出,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在我省经济稳定恢复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的深入实施,必将进一步有力地加速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促进新经济成长壮大,优化提升整体经济结构,引领全省经济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谢谢。


往期回顾

【国家数据】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国家数据】2021年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1%

【国家数据】2021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  环比持平

【国家数据】2021年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7%  环比上涨1.2%

责编|成华区统计局

来源|四川统计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