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说】北京日报这篇评论,让南锣鼓巷居民拍手叫好

2016-04-28 北京日报公道

小编说

近日,不堪重负的南锣鼓巷主动申请取消AAA景区资质,暂停接待旅游团,进入“散客时代”。


北京日报4月27日3版刊发评论《别让商业化挤丢了文化街区的魂》。有南锣鼓巷居民留言


您好,我是一名居住在南锣鼓巷的居民,南锣的“纠结”最近成了各大报刊的热点,也有不少评论文章,但是大多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只有今天日报刊发的《别让商业化挤丢了文化街区的魂》是从文化,居民生活和风貌保护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怀。为作者胡宇齐点赞!商业化对南锣的伤害有两点,一个是巨大的安全隐患,摩肩接踵的人流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另一个是对胡同肌理的损害,每条胡同都开墙打洞开店,胡同的风貌已经没有了。南锣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管理,治理无照摊贩。再有就是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旅游区,游客是阻挡不住的。居民的生活怎么办?是搬迁?还是限制游客数量?确实需要政府研究。




文章能得到当事人的肯定,无疑是作者的最大荣幸。公道君(ID:bjrbplb)将全文转载于此,以飨读者。




别让商业化挤丢了文化街区的魂

胡宇齐


你还记得当年的南锣鼓巷么?


曾经,这里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店铺大都充满创意,游人于此可享受城市拐角处的老北京胡同阳光。现在,除了店名还保持着某种格调,这里几乎已成了卖饮料、炸鸡、烤串、臭豆腐之类的“小吃街”。


日前,南锣鼓巷宣布暂停接待旅游团,并主动申请取消AAA景区资质。此举用意再明显不过:就是通过“限流”寻回南锣鼓巷日渐流失的魂。


人生若只如初见——有人用这句话追忆与南锣“相识于微时”的状态。彼时,南锣还是宁静、散漫的所在,迥异于什刹海的喧闹与浮华。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其为“亚洲最佳风情地之一”。当年,这里年客流量为160万人次;而现在,日均客流量已超过3万人次,重要节假日甚至超过10万人次。


名气大了,人流多了,租金贵了,于是很多需要“静生慢养”的业态就被挤了出去,只剩下吃人流走量盈利的各类快餐小吃。在这个棋盘式街巷700多年的历史上,也许现在正是她最热闹的时候,同时也是离历史、离文化、离老北京味儿最远的时候。


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尴尬,大抵如此。“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南锣鼓巷”,南京有夫子庙,成都有宽窄巷子,上海有田子坊……它们或是历史悠久,或是艺术气息深厚,或是小资情调浓郁,总之发轫时都特色鲜明。不过遗憾的是,这种种独特的韵味都无一例外地逐渐被商业气息侵蚀了。


面对满街的小吃、雷同的商品等低端业态,游人感叹着不值一来,除了“人挤人”,与别处并无二致;附近的居民更是苦不堪言,住处人头攒动、人声鼎沸,进进出出都是挑战。诸如此类,让文化街区更多了一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忧伤。再往大说,更有丽江古城、凤凰古城,过度商业化之弊积重难返,叫人唏嘘。


如何跳出“一火就毁”的怪圈?追溯这些街区的发展历程,人多确实是再明显不过的病症。限流、降温,当然是可以选择的方式之一,不过定要真正限下去才好。


故宫开始严守“8万人上限”,黄山景区将定期“封闭轮休”实行了30年,比较起来,这次南锣的做法,只怕还是失之于软。“堵”很必要,“疏”也要跟上。


人多,说明大家对旅游资源有需求,理当提升供给。就北京而言,除了南锣鼓巷,还有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国子监、五道营等等胡同,都很有看头。做好供给侧改革,让游人有更多可选之地,自然就不会只盯着一处挤了。


南锣鼓巷的尴尬在提醒我们,历史文化开发必须把握好“度”,不能让商业逻辑凌驾到居民生活、风貌保护、文化体验等诉求之上。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开发出再多地方,也只会陷入同样的怪圈。


文化街区发展要讲“可持续”,管理规划要更加精细才好。身处旅游需求“井喷”的时代,若是不能保护好文化资源,开发一个毁一个,不仅有悖初心,更与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何异?


公道出以公心,自在人心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欢迎合作,拒绝剽窃。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后台联系。


本期编辑:夏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