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说】学校追“网红”该是有多功利

2016-07-31 椿湫 北京日报公道



据报道,有“淘宝大学”之称的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网红系”,课程包括表演、舞蹈、T台走秀、影棚拍摄等,期末考试内容则是“30秒摆出15个POSE”。


最近几年,“网红”受追捧,靠“颜值”便能圈来粉丝、实现营销、获得收益,“网红经济”应运而生。只不过,学校教育也追这趟风,倒让人觉得有点别扭。大学也好,职业院校也罢,都不能少了稳重之气,专业设置总得有稳定性、前瞻性。鼓励学生追逐急功近利的炒作,实现“一时物质意义上的成功”,显然有违教书育人的初衷。


成名快,消失也快,这是当前“网红”现象的一大特点。这本身就说明单靠颜值和哗众取宠出位完全靠不住。对很多网民来说,“网红”不过是迎合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的产物,喜新厌旧实属正常。市场化、商业化操作介入之后,并没有改变这些本质,反而进一步放大了类似快餐消费和浮躁风气。


学校教育应该观照世道人心。愈发跑偏的“网红经济”,亟须得到正向引导,大学在这方面负有矫正责任。既然要设“网红系”,就要着眼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学识、内涵、底蕴,使他们成为能够立得住的真“网红”。如果一味跟在流俗屁股后面转,当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东西无用而俗气,甚至“三观”都出了问题,试问,浪费的时间和成长的弯路谁来补偿?今年上半年,霍金作为世界顶级物理学家,突然闯入中文世界,只用了3天时间就成为一个“超级网红”。只有那些在社会地位、科学素养、文化品位、专业精神、生活智慧等方面口碑正面、形象积极的人,才有资本在网络之海持久徜徉。个中道理值得学校教育思考。


互联网的兴起荡平了传统社会的成名壁垒,可以给每个人成为公众人物的机会,并且凭自己独特的才能获取关注度和影响力,包括实现市场价值。但也正是如此,才更需要全社会戒除躁气、蓄养静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公道出以公心,自在人心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欢迎合作,拒绝剽窃。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后台联系。


本期编辑:张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