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说】烧够钱就联姻,网约车寡头玩得是什么套路?

2016-08-02 范荣 北京日报公道


 

经历了漫长而昂贵的对垒,滴滴和优步在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合并的方式收场。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同时,双方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其中,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


事实上,这并非优步中国和滴滴出行首次传出合并的消息。传言、辟谣、传言……历经多个轮回,双方终于从互相厮杀走到“一笑泯恩仇”。看似出其不意,实则情理之中。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作为中国网约车市场份额的老大和老二,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在中国大陆竞争极其惨烈,双方投入数千万美元争夺市场份额,资金大多用于高额补贴的价格战。数据显示,优步在中国已经亏损超过20亿美元,并准备把在全球其他市场的盈利都补贴到中国市场上。滴滴也一年花费近40亿美元进行“市场培育”,净亏损也达到了收入的三倍之多。可是,这种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模式并没有带来相应回报,海量补贴让高度同质化的司机和乘客在两家平台之间左右摇摆,结果是再多的投入和补贴似乎也无法完全甩开对手。某种意义上说,合并是双方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对二者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从现实来看,互联网行业这种疯狂烧钱之后的“联姻”满满的都是套路。之前58赶集、美团大众、滴滴快的等合并一再告诉我们:没有独特的盈利模式,只靠烧钱补贴吸引用户并不可持续。让市场重新回归商业本质,用服务和品质赢得市场才是王道。


相较于不久前国家刚出台政策明确网约车“合法”身份时人们的兴奋,此番两个网约车市场的庞然大物一结合,引发的却更多是担忧。的确,在网约车合法化上,中国走在了世界最前列,但合法之后的工作更可谓千头万绪,全社会都必须对资本游戏和寡头垄断保持高度警惕。


作为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担心是涨价。为什么?因为在产业大咖的资本游戏中,普通消费者往往只有被动适应的份儿。在市场培育阶段通过超低的价格、花样繁多的补贴把人吸引进来,是一种资本游戏,平台合并后减少补贴、暗自提价同样是一种资本游戏。而相较于前者,后者对于已经“入框”的消费者而言更加无能为力。事实上,在这次合并之前,各网约车平台早已经悄悄启动涨价,人们对“店大欺客”的担忧不无道理。


事实上的垄断已经形成,但最终是否会形成寡头经济,我们还当审慎看待。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效率的。然而在现实中,一些行业的“百家大战”的竞争模式,看似竞争激烈,实则是互相打价格战、不断压低成本,并不利于产品品质、服务的提高以及品牌的做强做大。经过市场的自发选择,某个行业的几家优质公司通过合并,结束低端价格战、实现稳定盈利、形成规模经济,反而会有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改善服务、提高产品质量中,对行业发展和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


资本向来贪婪、野蛮。它未必会按照我们设定好的路线,朝着皆大欢喜的方向一骑绝尘。特别是相较于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更易形成寡头垄断态势。我们乐见服务平台的整合升级,但相应的行业监管则必须跟上。如果其故意设置壁垒,或凭借资本力量“挤对”竞争者,或达成某种“价格联盟”操纵市场,我们应当有充分的手段来维护市场的活力和消费者的利益。交通运输部8月1日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正是这样一种探索。



公道出以公心,自在人心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欢迎合作,拒绝剽窃。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后台联系。


本期编辑:范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