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峭壁边缘,记取美国地产狂热的教训

2016-11-06  陈志龙 北京日报公道 北京日报公道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他的回忆录《峭壁边缘》中讲了一个细节,2006年底,小布什总统召集他的经济顾问团队在戴维营讨论经济形势,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十分燥热,总统说“我相信我们即将面临一场风暴”。


当时的美国,房地产着了魔似的“持续高烧”,背后是大规模证券化了的数万亿美元资产被深深嵌入整个金融体系。2007年底,美国人的麻烦来了。先是住房止赎率大幅攀升1倍,全美抵押贷款机构连环雷引爆,信贷市场风雨飘摇。20089月,股市崩盘,20多个交易日跌去了30%。雷曼兄弟首先开启破产模式,成为全面危机的导火索。金融危机突然降临,就源于那一片超级繁荣的领域——房地产。


20093月,格林斯潘的接任者伯南克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反危机过程中,发现监管体系存在“重大疏漏”,本应该得到严格“穿透性监管”的金融产品没有得到监管。那些闭着眼睛放款的银行和贷款经纪公司,通过擅长金融创新的“巫师”和“魔术师”,神奇般地把房地产高涨时期大量的骗子贷款、欺诈性贷款、掠夺性贷款等垃圾资产打包成眼花缭乱的“钻石”般宝贝,忽悠许多国家的商业银行和政府养老基金。它们成功地转嫁了违约风险,却把祸水引向全世界。


资产价格处在高位时,高杠杆是个魔鬼,它既能在繁荣期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让人骤然发达、一夜暴富,也会在市场突然变脸时带来灭顶之灾,让人顷刻一贫如洗。看似分散的个体风险最终汇聚成为国家的重大系统性风险。美国房地产那场乌托邦式的繁荣中,整个社会的真实资源和财富并没有新的创造,但沸腾的资产泡沫让所有人变得自负、自大。危机前的十年间,美国人从房地产实现的财富增长超过200万亿美元。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奋不顾身加杠杆,债务水平不断攀升。这种危险的狂妄自大与不受约束的金融创新相互强化,最终使得房地产成为摧毁金融体系的一个怪兽。


关于那场恐慌和崩溃,今天回头看,有许多理由可以解释它:美联储持续的货币超发、自利情结和动物精神主导下市场的麻痹和无休止狂欢,“两房”、雷曼、贝尔斯登的掠夺成性、肆无忌惮,它们自恃大而不倒,监管的无所作为、学界媒体的推波助澜……各种错误、各种罪人。当下,中国房地产的热度与当年的日本和10年前的美国有类似之处。别人的教训值得借鉴与躬省。避免只看短期眼前,需要深谋远虑;避免动物精神驱使下的羊群效应,要独立思考不盲从;避免冲动和感情用事,要学会冷静理智。如果我们能穿越那些并不遥远的记忆,并从中记取惨痛的教训,相信“未来的故事依然精彩,因为我们还在路上。”




公道出以公心,自在人心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欢迎合作,拒绝剽窃。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后台联系。


本期编辑:范荣

Read more
Read more
Pageview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