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聚焦】离红墙最近的街长:“京城最火小吃街”我们拆了

2017-06-01 北京日报公道

 

 



我叫金仁海,我工作的地方有道红墙挺特殊。

红墙内是中南海,红墙外是老北京传统风貌平房区。

 

“总书记是我们老街坊”,是社区大妈们聊天的家常话。

 

前不久,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聘我做“横二条”的街长,名字和手机号都上了公示墙。这个“长”不大,责任不小,压力还加码。


(最右边那个就是我)
 

横二条东距红墙不到半站地,是西单商圈著名的“京城最火小吃街”。500米长的胡同,大大小小的小吃店、小商铺就有44个,不少小吃都成了“网红”,常年有人排队。

 


不分昼夜,游客爆满的另一面,是群众投诉电话接二连三,下水道被小吃店扔的垃圾堵了,脏水流了一地;大半夜还有很多店铺营业,吵吵得没法睡觉。老百姓的苦恼,我也感同身受,但“历史遗留问题”不好管


 

全市大力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市区街三级党委政府的决心,让我看到了解决难题的希望。


在街巷长任命动员大会上,领导带领我们再次学习总书记讲话。对照首都功能定位,对照“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标准,红墙边上的横二条,不该是这样啊。疏解非首都功能,畏难情绪不能有,过去舍不了的都要舍,再难啃的骨头也得啃。

我信心满满地加入了拆违专项工作组。

“卖鱿鱼的小摊年收入如此惊人,怎么做思想工作?”


“卖臭豆腐家的老太太今年都80了,真拆了人家得跟咱拼命”……


几十个商户,数十处违建,每户都有自己的“难”,每家都有自己的“理儿”。



违建要拆,方法就得变。


总书记说,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城市规划建设的衡量标准。

 

住在横二条的街坊是我们的“人民”,臭豆腐店的80岁老太太也是我们的“群众”。


依法依规拆违,是法理,是应尽之责。怎么让被疏解的店主有序退出、有路可走、有法提升,是“人情”,也是分内之事。

 

在小吃街干了快十年的高大姐,家里老父亲病着,儿子刚刚大专毕业,再找不到工作只能来店里帮忙干活。店拆了,家里就没了经济来源。我赶紧求助街道领导班子和社保所,仅3天,工作找到了!


没想到的是,两天后高大姐主动找上门,“你们热心肠,帮我忙,我也不能拖后腿!我不仅带头拆,还要给隔壁商户讲政策一起拆!”

 

 

高大姐的配合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我和同志们一道,按照街道提出的“微笑拆违”新理念,带着“微笑”上门,讲政策,送服务,先“交心”,再“谈事儿”。


 

4月7日,小吃街一次性拆掉93块牌匾(点击蓝字回看新闻)


4月12日,40余家临建商铺彻底推倒性关停。


拆不掉的“京城最火小吃街”,终于拆了!


不久之后,这里将“变身”成2400平方米的休闲绿地


嘴甜一点,多聊聊天;心热一点,多帮帮忙。红墙边的问题,好办多了。小半年来,西长安街完成全年整治各类台账任务八成以上。


红墙边上这一幕幕新变化,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总书记的要求。我们横二条舍掉的是临建、占道、加盖、无照经营;得到的不仅是垃圾、污水、噪音等问题的解决,还有老百姓身边的“口袋花园”。


算清了这笔账,干劲更足了。


 文章转自: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欢迎合作,拒绝剽窃。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后台联系。


本期编辑:范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