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透视】礼遇平凡好人是对良善的呵护

2017-06-23 汤华臻 北京日报公道

这几天,许多人都记住了“何刚”这个名字。他被誉为“农民捐宝第一人”,闻悉其意外离世的消息,故宫博物院专门举办了一场追思会予以深切缅怀。这在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一个普普通通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何以受到这般礼遇?时针还得拨回到32年前。当时年仅22岁的何刚在自家院子挖出珍贵文物,在文物贩子“一麻袋钱”的诱惑下,他的选择是“捐给国家”,主动联系了故宫。此后数年,何刚捡过破烂、搞过绿化、当过建筑工……过着辗转漂泊的生活,也为当初“捐宝”遭遇过这样那样的不理解和嘲讽,然而哪怕在极度困顿之时,他也没有为曾经的“傻气”后悔。他说,原因很简单,“文物属于国家”。浅白的一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淳朴,看到了人性良善的可贵。


从法理角度看,何刚确实只是履行了一个公民的义务,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然而,倘若时空切换,主角换成你、我、他,我们会否作出同样的选择?面对摆在眼前的巨利,又有多少人能坚守淳朴的认知?毋庸讳言,眼下我们的社会更多地被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充斥,一些人开始了追逐个体利益的狂飙。主张个体利益,这本身没有什么错,只是当它变成某种执念,催生急功近利的风气,乃至挤压良善存在的空间,就该警惕了。


追思好人是对良善的呵护。老实说,要求所有人都无私奉献是不现实的,谁都想要生活得更好,也必须争取一定的资源。问题是,如何才能不迷失自己,守住那些“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做好“那些应该做的事情”?个体自我的道德自律固然值得赞赏,但更多地还有赖社会回馈和褒扬。何刚之子告诉媒体,这些年,因了解到何刚的生活窘境,故宫曾两度拨款助其渡过难关。当然,这点补助可能不多,但其中饱含的暖意让他们更加深信当年的选择是对的,“以后再挖出文物,我也依然捐给国家”。的确,当个人权利日益得到重视,人们为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于舍利取义的“奉献”等美德有所犹疑时,倡导社会公益公义的价值导向更不能缺位。这可以是法律条文,可以是公德伦理,也可以是榜样效应,还可以是现实补贴等等,任何一种方式的价值认可,都是为正能量打气助威。


何刚有心,故宫有义,这是一个你来我往的良性循环;捐者有爱、受者有心,这是引导社会向善的风向——某网友如是评价。稳稳托起社会的良善,我们都要伸出手来。这就像烧篝火,谁都想偷根木,火势不可能起得来,你我都来添把柴,火苗才会越烧越旺。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欢迎合作,拒绝剽窃。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后台联系。


本期编辑:范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