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炮轰叙利亚又因“疑似化武”,这就是美国的正义!|听风

2018-04-14 田闻之 北京日报公道 40 31154 40 12682 0 0 1043 0 0:00:29 0:00:12 0:00:17 2592span>


“轰!”



美国东部时间13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发表讲话,宣布美国已联合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实施精准打击。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指出,叙利亚军队已经用防空武器发起了反击,并在大马士革南部地区击落13枚导弹。


对此,俄罗斯驻美使馆也已发声——


我们被威胁了。我们警告,这样的行动不会没有后果。所有责任归于华盛顿、伦敦和巴黎。对俄罗斯总统的侮辱是不可接受、不能被承认的。美国拥有最大的化学武器库,没有任何责难其他国家的道德权利。


不过一个星期,美国的炮弹就已经落到了叙利亚的土地上。然而直到现在,此次化武袭击真实与否,根本没有权威定论。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日前在纽约作了一份详实的回应,称“凶手是恐怖分子。他们长期在利比亚储存化学物质。他们使用民航,从利比亚经过伊斯坦布尔,将这些化学走私入境。负责走私的人名叫Haitham al-Qassar。”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表示,莫斯科已掌握确凿证据证明,叙利亚杜马镇的所谓“化武袭击”是外国特工参与安排的一出闹剧


伊朗媒体法尔斯通讯社报道,在东古塔杜马镇郊区村庄,叙利亚政府军发现了一处“白头盔”组织的“影视基地”。军方人员在现场发现了相机和电影制作设备。


也有人对视频的真实性存疑,因为从现场照片看,一个炮弹打过来床都没有砸坏。 



美国防长马蒂斯也承认,到目前为止仍未能拿到叙政府使用化武的直接证据。



真相未清,武力先行——相似的场景,仿佛让人看到了2003年的伊拉克。同样是不调查、不相信,甚至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就预先审判,同样是以挽救当地人民、推翻独裁者为旗号,美国强势介入他国政治。结果我们看到了,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连影子都没找着。



2016年,英国公布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显示,当时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严重性的判断并不成立,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承认“情报错了”。同年,在总统竞选期间多个场合,希拉里表示当年投票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错误决定。


相对于希拉里、布莱尔轻描淡写的“反思”,各方的代价显然沉重得多。美国陷入战争泥潭,花费数万亿美元,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而伊拉克人民呢?生活更加水深火热,时至今日,这片土地仍因教派纷争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肆虐而深陷动荡。至于成为新目标的叙利亚,其实也早已伤痕累累。联合国统计显示,自20113月叙利亚冲突爆发至20144月期间,有超过19万人死于叙利亚内战,其中包括至少8803名儿童,有1/4的孩子还不到10岁。



惨痛的前车之鉴,叙利亚人民的真实生活,似乎并不足以阻挡特朗普疯狂的步伐。或许对于当惯了“霸主”的世界警察来说,一个不听西方号令的中东政权,一个地缘政治的战略要地与竞争对手交好,才是最危险的,绝对不能让其坐大。此前,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处于拉锯战,美国还能保持“相对淡定”,但近来俄罗斯和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屡占上风,局势似乎快要“不可控”,迫切需要扭转局面的一个借口。正在这时,“疑似化武袭击”又出现了。


看起来,什么真相、什么人权,更像西方某些国家的政治牌。需要时就打一打,万一打砸了,大不了就是在多年之后来一次“深刻的反思”,或者将锅甩给“情报信息错误”,指不定到时还能让一些政客捞一点政治资本。可是,那些被炮弹轰炸的国土呢?伊拉克之后是利比亚,利比亚之后是叙利亚,之后还会是谁呢?


大国博弈总是波诡云谲,维护自身利益无可厚非。但无论怎样,都要讲基本的是非黑白,都应尊重遵守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底线,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扯着“人权”“民主”的大旗,动不动就战斧导弹招呼,将人家的家园变成炮火纷飞的人间地狱。


因为,这叫草菅人命。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欢迎合作,拒绝剽窃。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后台联系。

本期编辑:汤华臻

原创新媒体制作人员:汤华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