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亚:海派电影,就是要契合上海的气质
“为什么看电影要来虹口?就是便宜啊!”
“北四川路就是非常好玩的、非常有个性、非常有特点的一条马路!”
“海派积极的一面,就是超前、创新、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特点。”
“要做一个好看的电影,关键是把人物一点点具体到吃喝拉撒。”
……
一位是9岁拍电影、北电78级、领军“技术派”、自号“老顽童”的名导演。
一位是专攻电影史、著书十余部、评论“麻辣烫”、貌似“小鲜肉”的大教授。
6月15日,海派文化中心开幕“启承”之日,“海上听潮 · 大师讲堂”特邀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著名导演张建亚作为首位讲堂嘉宾,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激情对话,同台讲述海上电影的如梦往事。两位大师妙语连珠,激情四溢,联袂上演一出好戏。
且看“海上听潮 · 大师讲堂”首讲《光影长河百廿年——当代电影人视野中的中国电影传承与创新》。
中国电影发轫之地,为什么是虹口?
石 川
今天,海派文化中心举办大师讲堂首讲,非常有幸,请来著名导演张建亚,和我一起来讨论中国电影120年来的传承创新之路。
我先抛个引子。我们这次展览的主题叫“过河看影戏”。为什么取这个题目呢?因为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市民有一句俗语,叫“过河去看文明戏”。说的就是苏州河以南的老上海市民,通过外白渡桥、四川路桥,到虹口来看电影。
为什么看电影要来虹口?原因很多。我先讲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虹口这边(看电影)便宜啊。20年代的时候,上海的首轮影院票价是多少呢?1元一张。而在虹口这边,我们就说中国最早的一个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平均票价只要2角。也就是说,你在苏州河南的影院看1场电影,在虹口就可以看5场。这是第一个原因,消费便宜。
第二个原因,虹口影院密度特别大。1928-1929年,上海总共有60家影院,而北四川路这一条马路周边就有30多家,上海一半的影院都集中在虹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地价便宜、租金便宜。
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交通方便。(虹口这里)有1路有轨电车,4路、7路公共汽车,当时苏州河两岸的交通非常便捷,所以在20年代到30年代,虹口这个地方就成为上海影业的“半壁江山”。
北四川路就是非常好玩、非常有个性
石 川
刚刚我们都是讲传统,那么今天为什么请张导来?因为张导是个跨时代的导演。张导年轻的时候很早就入行,跟上海老一代的艺术家多有交集,但是他的创作生命一直延续到现在,新旧两个时代他都经历了,是两个时代的见证人,他看到了上海电影的变化和发展,如何从过去的时代一步步走到今天。所以张导是最有资格来讲电影的。先问问张导,您跟虹口这边有没有交集呢?
张建亚
虹口,我刚来的时候就很感慨。我们1986年独立创作之后,保持每年一部戏,每年都在宝通路技术厂。那个时候的娱乐,就是晚上到四川路上逛逛。四川北路跟我们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渊源很深。电影人都在这里,很多同事都住这块地方。
像鲁迅,在这边住得如鱼得水,方便!鲁迅日记里一天到晚看电影、逛书店,对上海人的生活是有示范作用的。那时候的虹口真的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啊!今天看到海派文化中心建起来,真的是非常好。
确实就像石川讲的,上海人都晓得的,以前上海人到南京路、淮海路不大去的,上海人都在四川北路。四川北路以前就是特别实惠和本地化,上海人喜欢过日子,什么东西都要自力更生。装个半导体,都要跑到这里来(指虬江路)。羊毛衫要自己织,到这里来买便宜的毛线。那个时候去四川路看电影真的就是一种传统。实际上对老百姓来讲,北四川路就是非常好玩的、非常有个性、非常有特点的一条马路。
我印象特别深,我刚回上影,跟白沉一起做场记。最早的时候他写的一个剧本叫《三角地的春天》,他一定要找一个三角地(菜场),最后在虹口取景拍摄。
石 川
我解释下,张导讲到的宝通路,上海电影技术厂就在那个地方,所有电影的后期都在那里制作。后来因为徐家汇地方比较开阔,搬到徐家汇。尽管现在已经破破烂烂,他也是一代代传到今天。
刚才张导提到,过去很多电影在虹口取景。的确,虹口这一带,对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文化消费都有一种示范作用。大家看今天的商场消费模式是什么样?一层是化妆品,二层是女装,三层是男装,四层是电器,五层是餐厅和电影院,全国各地都一样。也就是说,电影的消费其实就是吃喝玩乐的一部分,这是现在新世纪的模式。
我告诉大家,其实虹口四川北路,早就是这样了,逛四川北路就是吃喝玩乐看电影跳舞。我们展厅里有刘呐鸥、施蛰存先生的日记,这些文人在四川北路的生活方式:早晨写文章译文赚稿费,中午到横浜桥喝酒、吃冰,然后回家睡午觉,下午到游泳池游泳,晚上吃完晚饭就到这里来看电影、跳舞。这是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现在大商场的电影消费模式,等于是把四川北路立起来了。
海派文化,一定要有上海自身的特点
石 川
刚才张导还提到一个人,白沉。非常著名的老导演,拍了很多80年代有名的电影。张导还和哪些导演合作过?
张建亚
桑弧和谢晋筹备《赤壁大战》,在白沉《大桥下面》当场记,还有很多,之后(我)就去了创作室。在创作室的时候,大家努力的方向就是做出有上海特色的电影。
大家现在说“海派”说得很响亮。实际上“海派”最早出现的时候是个贬义词,源于京剧界。上海不像北京的茶馆文化,我们是剧场文化。北京的表现方法是剧,但上海是戏,有舞台,有灯光,有布景。那个时候,因为唱功不行,被人看不起,所以称之为“海派”。但是这种风格吸引了很多以前对京剧不感兴趣的观众。
“海派”这个词,确实有它积极的一面,就是超前、创新、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特点。关键问题是它学先进的东西,把先进和传统连接在一起,这就是特别上海的一个特点。但是海派的另一面,就是不着四六。唱功不行,加点舞蹈;舞蹈不行,加点布景;布景不行,加点杂技,核心的东西就不见了。任何一个词都有两面性。以前有段时间经常有人说海派就是骨子里不行,用花里胡哨的东西来包装。但是实际上,褒义的来讲,花里胡哨也要有眼界,核心问题就是认真学习。如果有了眼界,把很多东西兼收并蓄之后,认认真真地做下去,一定能够成功。但是如果只是把它们拿过来装装门面,那么过多少年还是这样,没有进步。
张建亚
海派里面最重要的呢,就是要做出本地特色。做艺术的,最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有自己的特点。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现在电影不好?这还用讨论么?靠拷贝能成功么?靠复制能成功么?完全不敢冒险,不敢创新,当然不能成功。现在很多人急于求成,着急得到成功,已经把我们这个行当变成体育行当了。电影和体育不一样。体育是用一个动作、一个规则,做到更快、更高、更强。电影不是这样的,电影是百花齐放。正如当年我看的韩国电影《小狗屎》,即使是一颗低到尘埃的小狗屎,也有自己的热量,也能温暖一棵草。
文化,就是要做到不一样。大家要看同样的电影,读一样的经典,这很可怕,完全把这个变成了体育行当。海派不是复制别人,不是看到一个大师,复制出另一个大师;而是学习大师,从而学出自己。文化上最最害怕的就是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海派一定要做出跟以前两样的东西。现在,领导也很重视文化,硬件可以造起来,博物馆、歌剧院……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内容,是人的脑子。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拍电影,学习已有的成功电影案例。这么好的环境,却把自己放到模子里去洗脑,像做月饼一样的,这个是最恐怖的。天才,一是要有知识,二是要养得起天才。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追求成果。要包容,要以怪为好,以怪为美,不要一模一样。我最最伤心的就是四川路修建得跟其他街区一样,落地大窗和大商店,那么来这里干嘛?以前的小店铺多好。《红高粱》得奖后,流行民俗大片。那个时候他们就觉得我们上海小家子气,客厅餐厅舞厅。越来越不接地气,越来越没有人气。当然,这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文化流向的原因。
总之,海派文化,一定要有上海自身的特点。作为观众,要能够欣赏有特点的东西,有特色的东西。
石 川
以前很多地方看不上上海的机关布景,当然,上海后来在京剧界也出了很多大师。最后梅兰芳先生也觉得(自己)比较适合上海的舞台环境。海派为自身证明了海派京剧也是京剧的一个大种类,可以跟京派相比,并肩而立。而当时京沪两地的文人相争,“海派”基本上是个贬义词,而到今天为止,上海用它多年的文化积累证明,海派文化其实一点也不低,他是可以跟任何一个文化比肩而立的。这是张导刚才说的第一个历史的缘故。第二,我觉得张导总结了“海派”的特点:第一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第二是文化个性;第三就是创新。张导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故事的讲述,为我们表达了他所理解的海派文化特质。
看电影,看的就是说不出的味道
观 众
您觉得电影的未来前景如何?中国电影的创新之路又会走向何方?
张建亚
做电影40多年永远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电影是个非常大的话题,就像讲人生一样,我永远是从导演的角度谈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能找到契合这个城市气质的内容,不一定是上海题材。比如《牧马人》,一样有海派气质。海派不只是个概念,不只是个词,更是透出来的气质,讲不出的味道,心领神会的感觉。
一直拍上海题材,拍漫画人物拍了一路,以前是蛮机械地寻找上海题材,(后来发现)关键问题是:眼睛向下、向下、再向下。要做一个好看的电影,关键是把人物一点点具体到吃喝拉撒。一个好看的电影,就是陪伴观众过了一段你不可能经历的生活。不好的电影,就是胡说八道,靠技巧,靠噱头,都是没有用的。当年,我们准备《赤壁大战》,墙上挂满气氛图,细微末节之处就是电影成功之处。
石 川
我理解,张导所说的就是电影人的“工匠精神”。我想到了谢晋导演的《天云山传奇》,为体现一个常常不在工位上工作的人物形象,特地让工作人员在书桌上布一层灰。工作人员不能理解:“这个东西拍不出来的!为什么要布这层灰?即使布了灰,观众也看不到啊!”这大概就是张导说的:陪伴观众过一段你不可能经历的生活。
张建亚
对一部电影来说,细节是最重要的。现在大家总觉得编了个故事就很重要,找两个明星就可以架构起一部戏。其实,这是架构不起来的,这种戏没有人要看的。我们要看的是闻得到气味的电影。《香水》这部电影本身是没有气味的,但拍电影,就是要通过画面和声音制造气味。看电影,看的就是这种说不出的味道。桌上的这杯水是热水还是冷水?这个男人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在电影里的这些细微末节,构成了一部电影的灵魂。举个这两天的例子,《深夜食堂》拍得很精致,拍得很认真,但是观众不买账。创作人员不能浮躁,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因为别人火了,我们就仿效。不可能直接拷贝描红,照猫画虎,双钩填墨,就能写出一个名著来,这个是写不出来的。
做电影人,需要练就浑身技能
张建亚
拍电影要有自己的规划,不要把这个当做拉斯维加斯,赌一把。不能当作买彩票,讲分析,看分析的都是不能成功的。要做电影人,需要练就浑身技能。这就是面对一座高山,心无旁骛地坚持目标,在攀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毅力,对自己有高要求——成的都是这些人。另外,要从事这行,要晓得这行有多深、有多难。真要做个导演,真的得样样都知道,历史、地理、政治……样样都要学。除了基本的业务能力以外,电影还要有灵魂。在我们那个年代,导演也被称为“灵魂工程师”。电影票房有好有坏,但是导演的活儿要全对。
还有一点,要有规矩。我的原则就是不批评同行,同行应该互相尊重。你做这一行难道不晓得这行有多辛苦?我们的辛苦都是一样的呀。但是电影有电影的命,跟辛苦没有关系,不要轻易评价别人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烂片。
石 川
曾国藩给儿子写过一封家书,提到掘井及泉。就是说,你在这里挖洞,直到把水挖出来,人生就成功了。有的人就是这里挖洞,那边挖洞,没有一个地方挖出水来。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电影工作者要专注,不能跟风,见风使舵,不能见异思迁,而要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己熟悉的领域,自己热爱的领域。
END
编辑 | 邹悦 张敏君
监制 | 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