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台记忆】计划经济凭票供应的年代!

2017-01-26 一品梅 东台时空


  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商业流通不畅,造成物资严重匮乏,老百姓买难卖难。



  为保障军、工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基本所需,国家从1953年开始,对民用食盐实行国家统管统价供应,1955年开始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



  粮、油双统后,国家印制的全国通用粮票和各省印制的地方粮票进入流通领域,东台还印制了台城计划供应的米票、面票。



  在计划经济年代,凭票供应的远不止粮票(米票、面票),还有糖票、猪肉票、油票、布票、烟票、酒票等等,其中:机动票是限期指定供应的计划商品。



  除上述这些主要生活必需品计划供应外,还有许多商品是计划供应的,部分商品只有在春节时才能供应。



  当时,棉布、棉花由国家计划安排,布票、棉票按人头定量凭票供应,食盐、煤油定量凭票供应,猪肉、鸡蛋完成计划上调任务,按月定量供应,糖、烟、酒凭票根据可供应情况实行限期供应和节日供应相结合。下面是泰州市1982年春节定量商品供应的目录。



  商品凭票证供应是在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产生的,止于供求平衡和产大于供。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些商品逐步放开,取消了计划供应,只有粮票和粮卡到1992年至1993年底才废止,把粮食供应推向市场,粮价才放开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东台时空(微信号cyh_jsdt)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内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