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舌尖上的东台--揭秘东台传统美食文化!

2017-07-13 一品梅 东台时空

点击上方"东台时空"免费订阅

东台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生态旅游

更有数不尽的各种传统美食

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东台味道

每样都让人欲罢不能,你都尝过了吗?

  东台传统美食已经形成当地的饮食文化,绝非只是在三餐之间填饱肚子,追求不饿肚子的层次。

  对于吃货来说,简直就是无美食不欢畅。让一个吃货停止吃东西,那就是和让小鸟不要飞,让鱼儿不要游是一样的概念,太过残忍!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街头美食,你吃过几种?当然,东台传统美食很多很多,小编只能找到一个是一个!(排名不分先后)


东台鱼汤面

  东台鱼汤面是江苏东台市汉族传统面食,属于苏菜,主要原料是面条,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清爽可口。东台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这是因为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膳食养生。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制作方法:

  1、鲫鱼洗净,入猪油锅中炸酥。另将鳝鱼骨洗净放入锅内煸透。

  2、锅中放水1800克,投入炸好的鲫鱼和鳝鱼骨烧沸,待汤色转白后加入熟猪油,大火烧透,然后用淘箩过清鱼渣,成为第一份白汤。 

  3、将熬过的全部鱼骨倒入铁锅内,先用文火烘干,然后放入熟猪油200克,用大火把鱼骨煸透,加入开水14000克 ,烧沸后再加熟猪油150克,大火烧沸,过清鱼渣,成为第二份白汤。

  4、用熬制第二份白汤的方法和用料,将开水10000克熬成第三份白汤。然后将三份白汤混合下锅,放入虾籽、绍酒、姜、葱 烧透,用细筛过滤。

  5、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切成细面条。

  6、在碗内放熟猪油7克、白酱油15克和少许青蒜花,舀入沸滚的鱼汤。同时,将面条入沸水锅中下熟,捞入鱼汤碗内即成。


下灶蚕豆

  下灶蚕豆是安丰镇下灶村独有的特产。明清时被列为"贡品"。这种蚕豆,粒形扁圆,大如拇指,豆身中间略呈凹陷,形似牛脚,俗名"牛脚扁"。奇异的是,若把"牛脚扁"换一个地方种植,就是与下灶村一埂之隔,长出来却面目全非,不是颗粒较小,就是味道不佳。当年,这里的寺庙庵堂都竞相选用"牛脚扁"豆瓣做汤下面,汤白如乳,其味鲜美。兴化学士李春芳来安丰求学于王艮门下,每逢青豆上市时,师生两人最喜采食品赏。

  下灶蚕豆青豆鲜嫩,干豆炒吃香酥,煮成“五香豆”沙而不腻,用油炸成“兰花瓣”香脆可口。明清两代此豆曾作为贡品向皇帝进贡,有“贡豆”之称。


后港茶干

  后港茶干又名“王宜茶干”,是后港的特产,王宜便是其创始人。后港茶干扁扁圆圆,袖珍小巧,体积重量不到普通茶干的一半,色呈酱黄,似蒙着一层薄薄的釉质,闪着温润的光。拈一片在手,颔首深嗅,异香扑鼻。小口嚼食,其肉质坚实而又不失柔韧,密腻而又不失嫩滑,味高若鸡脯,清淡若芦蒿,越品越见鲜美,越回味越难忘。

  后港茶干的制作工艺很有讲究,选豆、研磨、出浆、点卤、舀包、定形、压制、水净、酱油浸泡,到入味成干,每一道工序都赋予后港茶干与众不同的魅力。


富安酥儿饼

  富安酥儿饼是富安的一种传统茶点。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后,赞不绝口,一时酥儿饼美名远扬,甚至还成了富安人的骄傲。

  富安酥儿饼以面粉为主料,揉成面团以后再包入赤豆馅,最后经油煎而成。因为酥儿饼从里到外层层起酥,乍看活像一朵微开的金菊,故又叫“千层酥”。

  富安酥儿饼形似菊花、层层起酥、酥而不焦、油而不腻营养特点及功效 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素,具除热毒、散恶气、消胀满、利小便,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润泽肤之功效。因富含油脂,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主料:

  精制白面粉。

配料:

  洗沙赤豆、鲜肉、蔗糖、桂花、香葱、盐、味精。

  制作方法:

  1、和面:开水合面,加碱适中,面发酵呈黄牙色

  2、做饼:发酵面平压成饼坯,上面涂一层食用油,卷起压上再加油,连续数 10 次,直至一层一层面中呈现层层油,包上甜馅或咸馅。

  3、油煎:煎饼用油由精油、菜油、花生油配制而成,将油置平锅烧热后,放入饼坯。燃草为茅草为佳,文火反复煎,呈蜡黄色出锅。


许河猪头肉

  许河猪头肉是许河的传统美味。猪头肉于民间早就声誉鹊起,据说淮扬菜系中的“扒烧整猪头”火工最讲究、历史最悠久,是道久负盛名的淮扬名菜。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能改善缺铁性贫血。而在东台,许河猪头肉是最出名的。

  在许河镇许乐村,有这样一家卖猪头肉的小店,不过三四十个平方的样子,卖猪头肉却“跩”得很。很多美食爱好者数里路赶来只为买肉,并且买肉先前要预订,如果晚点就买不到猪头肉了,“小锅煮猪头肉香,厨房的锅煮八九个猪头刚刚好,煮多了,猪头肉就煮不透不好吃了。”


灶种乳猪

  灶种乳猪是四灶的传统美味。灶种乳猪具有身长、腿短、头小、嘴短、耳立、肉嫩味美等特点,被人们形象称为“畜中人参”、“猪中珍品”,曾载入《中国名都.名乡.名号》一书。因其面额部皱纹极像“寿”字,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华人祈求福寿的传统文化相吻合,为此,它成了高档宴席和祭祖供桌上的极品,产品知名度很高。

  用灶种猪制成的“烤乳猪 ”,色泽晶莹,鲜嫩可口,是筵席上的美味佳肴,超市上的珍贵礼品,远销日本 、新加坡 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溪”牌冻乳猪2000年7月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龙港公司建立了国际认可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论证体系,“帅龙”乳猪正申请绿色食品认证。


生炒蝴蝶片

  生炒蝴蝶片是梁垛的传统特色菜。相传康熙帝南巡视察串场河东台段工程时,梁垛名厨生炒了一盘长鱼片招待皇上,康熙品尝后赞叹不已,他见盘中的鱼片形似蝴蝶,不禁脱口而出“生炒蝴蝶片”。此名菜形似蝴蝶,故名“御赐蝴蝶片”俗称生炒蝴蝶片

  生炒蝴蝶片富含优质蛋白、黄鳝素、维生素A,视黄醇较高,钙、磷比例较合理,经常食用有调节血糖、保养视力、抗氧化、强精骨、益智力、护肤美容、抗癌防癌之功效。

主料:

  野生鳝鱼500g、鲜笋100g 、青红椒各只100g。

配料:

  姜片5g、葱头5g、生粉10g、鸡蛋清1只、食用油1000g(实耗50g)、胡椒5g、生抽10g、料酒10g、麻油10g、鸡精适量、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1、从杀长鱼开始,就不一样。一般杀长鱼都是从脊背划开,而做这道菜要从长鱼的肚子剖开,这样才能保证炒出来的时候是蝴蝶状的。

  2、杀好的长鱼需要清洗,这里又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正常烧红烧长鱼都是用开水烫,把鱼皮表面的粘液去掉,而做这道菜只能用冷水清洗,要保留鱼皮上面的粘液,这样炒出来的口感才更好。

  3、清洗完长鱼之后,要用盐将长鱼腌了一会儿,之后,把长鱼放在砧板上,垂直切成丝,不像平时炒的长鱼丝是竖着划的,而做这道菜切长鱼是横着切的,要保证垂直向下切,斜着切肉就会不那么好吃了。

  4、切好长鱼后,就是点火准备开炒,先放一点油热锅,然后将葱白丝、姜、青红椒等配料放入锅中爆香,几秒钟之后,直接将切好的长鱼丝倒下,随之迅速加入盐、味精、老抽等调味品,大火炒,大约两分钟时间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后在菜上洒上胡椒粉和蒜泥,这道生炒蝴蝶丝就算完成了。


溱东老鹅

  溱东老鹅是溱东的传统特色菜。溱东老鹅学名“晏溪家雁”。北宋名相晏殊在西溪任盐官时,喜食西溪老鹅,赞其味美如雁。古时鹅又称雁,与天鹅同为一族,又为家养,寓意美好吉祥,故名“ 38 41254 38 15792 0 0 3485 0 0:00:11 0:00:04 0:00:07 3485溪家雁”俗称溱东老鹅

  溱东老鹅味甘性平,集优质蛋白质、低脂肪(且是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和较高的磷、铁、钙等营养素于一体,对脾虚水肿、胃虚消渴、肾虚气短、肺虚咳喘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主料:

  鲜活水乡老鹅一只(家养一年,2000g-2500g为宜)。

配料:

  青椒250g 、圆葱1根、生姜50g、葱50g、干辣椒30g、料酒50g、酱油20g、白糖25g、食用油50g、鸡精适量、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1、鲜活老鹅1只,宰杀出血干净,内脏扒出、剁块,将鹅血放入器皿,加入少量盐花、食用油炖熟。将鹅肠、肫剖开洗净。

  2、将炒锅烧热放入色拉油、生姜、葱、干辣椒煸炒。

  3、放入老鹅煸炒,将水气炒出至老鹅出油。

  4、加入葱、酱油、料酒,加水盖上锅盖文火烧熟。

  5、放入青椒、圆葱、白糖、鸡精烧至汤稠即可。


时堰煮干丝

  时堰煮干丝是时堰的传统早点。时堰的煮干丝软而不烂、鲜而不厌、肥而不腻,是人们最喜欢的大众早点,有不少东台食客开车几十里来时堰吃早点,为的就是时堰煮干丝。

  时堰的煮干丝与普通煮干丝的不同之处,其一是内容丰富,其二是分量充足。从内容上看,煮干丝以干丝为主,但从干丝上看便有讲究,干丝须切得细长如丝,入口后稍加咬嚼便可入喉;干丝之外,配有木耳、虾米、肴肉、荸荠等种种美味,辅以高汤勾兑而成。从分量上看,时堰的煮干丝是用斗盆装的,不像有的地方,浅浅一碟,伸筷几次,便已见底。


铁板文蛤

  夏季,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的海鲜大量上市,这其中,文蛤是备受食客们喜爱的一道美味,东台一个叫做弶(jiang)港的海边小镇,产出的文蛤最鲜美。铁板文蛤,一片片晶莹剔透的文蛤肉,像一弯弯新月,又如一颗颗珍珠。尝一口,唇齿之间鲜味四溢;文蛤肉虽已下肚,但鲜香依旧留在口中,久久不散,令人陶醉。也难怪古代的帝王,会视文蛤为珍馐,宋朝仁宗皇帝把文蛤视为珍品美味,清朝的乾隆皇帝,则给了文蛤“天下第一鲜”的雅号。

主料:

  东台本港文蛤壳2000g 。

配料:

  圆葱100g、芹菜50g、姜末10g、鸡汤50g、食用油20g、料酒10g、精盐少许、鸡精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文蛤壳劈开,从弯口处下刀,把肉取出,清洗时顺一个方向搅动,在搅动过程中切记不要把文蛤衣膜破坏,否则泥沙进入衣膜影响菜肴质量。

  2、炒锅烧热放入食用油、炸姜末,加入鸡汤、盐、料酒,装入器皿备用。

  3、铁板烧至红热,上桌后加入食用油,迅速倒入圆葱、芹菜,再投入文蛤肉、鸡汤搅拌均匀即可。


哈蜊夹肉

  蛤蜊学名青蛤,为东台近海又一贝类特产,肉质肥厚丰满,联想盛唐崇尚肥美,贵妃圆润丰盈,将蛤肉嵌于肉末之中形似含珠,故名“贵妃含珠”俗称蛤蜊夹肉

  蛤蜊夹肉富含蛋白、核酸及硒、铁、锌等微量元素,还含较高维生素A,具有滋润五脏、消渴除烦、化瘀醒酒、保护视力、抗衰益智之功效,是健康和长寿之佳肴。

主料:

  东台本港蛤蜊1000g、猪肉(肥)250g,猪肉(瘦)350g(10份量)。

配料:

  大葱20g、白砂糖10g、胡椒粉2g、植物油50g、淀粉80g、姜10g、酱油10g、高汤200g、鸡精适量、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1、将蛤蜊洗净泥沙,倒入沸水锅内烫一下,见其张开壳即捞出,摘下蛤蜊肉,去除黑色杂物并洗净。

  2、挑拣大小一致的蛤蜊壳洗净,两片壳中间要连着,擦干水分,壳里撒上干淀粉备用。

  3、分别将葱、姜切碎备用。

  4、将猪肥肉和猪瘦肉分别切小丁,用刀反复斩成细粒状,放入碗内,加入葱末、姜末、酱油、白糖、胡椒粉、湿淀粉和蛤蜊肉搅匀。

  5、分别装在蛤蜊壳内,蛤蜊口上用湿淀粉抹平。

  6、将装好的蛤蜊壳下入热油锅中稍炸一下捞出,顺序码在炖锅内,加入料酒,精盐和高汤,对好颜色,置旺火上烧沸后改用小火炖至熟透味即可。


萝卜大蛏

  东台东临黄海,东晋时在西溪设临海县。大蛏盛产于东台近海,尤以竹节蛏最为名贵,俗称本港蛏。萝卜古称“土人参”,大蛏、白萝卜二物相配,一荤一素,营养互补,故名“临海参蛏”俗称萝卜大蛏

  萝卜大蛏富含核酸、维生素A和硒、锌、铁等微量元素,可润泽五脏、聪耳明目、美容肌肤;白萝卜,含抗病毒的干扰素诱生剂和起抗癌作用的木质素等,一荤一素,珠联璧合,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也是抗病防癌、延年益寿之佳品。

主料:

  东台本港大蛏300g。

配料:

  白萝卜300g、熟油30g、生姜末10g、葱末10g、蒜花5g、高汤200g、精盐少许、胡椒粉少许。

制作方法:

  1、大蛏泡水3-6个小时后,剪开、清洗干净去沙。

  2、白萝卜改刀切条、粗细均匀。

  3、锅内加入清水烧开,放入萝卜丝煮熟。

  4、锅内放入熟油、姜末,加入大蛏,煸炒放入高汤,汤色泽如奶,加入萝卜丝和调料。

  5、起锅时放入胡椒粉、蒜花装盘即可。


红烧小眼睛

  唐贞观年间,尉迟敬德在西溪建有镇海塔,又名定海神针,为体现春回西溪,渔盐兴旺,后更名为海春轩塔,一直沿袭至今。梅童鱼为东台近海又一特产,头部浑圆、眼睛细小俗称小眼睛,故名“春轩梅童”俗称红烧小眼睛

  红烧小眼睛富含ω-3脂肪酸、维生素B2、尼克酸及硒、锌、铁等微量元素,有辅助降压、降脂、降胆固醇,预防血管硬化、冠心病、延缓记忆力减退之功效,尤其适合患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享用。

主料:

  东台本港小眼睛鱼500g。

配料:

  生姜50g、葱50g、蒜5只、食用油50g、糖2g、酱油5g、料酒5g、小胡椒2g、鸡精适量、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1、将小眼睛鱼去鳞、鳃、肠后洗净备用。

  2、葱切末,姜、蒜切片备用。

  3、锅中留底油,六成热时入葱、姜、蒜爆香。

  4、烹入料酒、酱油后将小眼睛鱼排齐放入,加清水没过鱼身。

  5、加入盐、糖调味。

  6、待烧熟后沥入小胡椒装盘即可。


大鸡抱小鸡

  借西溪“天仙配”的传说,母鸡为“凤”寓仙女,腹藏数蛋,喻为多子,为传统婚宴常用菜,赞美忠贞不渝爱情终有结晶,寓婚宴吉祥之意。故名“天仙送子”俗称大鸡抱小鸡。在东台堤东一带请客人吃饭,大鸡抱小鸡属于上等之菜。

  大鸡抱小鸡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和卵磷脂、低脂肪,有补虚祛邪、静心安神、安胎止痢、强腰健体、抗衰健脑、明目美容、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主料:

  散养老母鸡一只3斤、草鸡蛋10个。

配料:

  葱10g、姜10g、酱油20g、五香粉20g、料酒10g、食用油50g、鸡精适量、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1、老母鸡宰杀洗净、煮熟去骨留肉,鸡蛋煮熟去壳备用。

  2、鸡肉、鸡蛋加酱油、五香粉、料酒、葱姜卤至原料上色备用。

  3、取碗一只,碗内抹上油,鸡蛋劈开排入碗内,放入鸡肉压实,上笼蒸至入味,取出扣入盘,滗出卤汁,放入锅煎成卤汁,淋入麻油,淋在五香扣鸡上即成。


麻虾炖蛋

  麻虾是世界上最小的虾,雅称“苗虾”,是天然野生原生态、绿色环保食品,为虾中瑰宝,味极其鲜美,堪称江河一绝。麻虾与蛋清清蒸状如荷花莲蓬,故名“苗虾芙蓉蛋”俗称麻虾炖蛋

  麻虾炖蛋富含优质蛋白、核酸、低脂肪(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维生素A、钙、磷、锌和铁等营养素,具有强筋骨、降胆固醇、降血脂之功效,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

主料:

  草鸡蛋6只、麻虾150g(10份量)。

配料:

  菜油10g、葱姜各3g、鸡精适量、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1、将麻虾洗净、葱姜切末备用。

  2、锅中留底油,放入葱姜末煸炒,再放入麻虾熬成酱后备用。

  3、将蛋清磕入碗内,用筷子搅匀,加入麻虾酱、水、盐、鸡精、菜油搅匀。

  4、锅内放水烧沸,将碗放入用文火炖片刻,待蛋液凝固变色即可食用;也可放入蒸箱蒸6—8分钟即可食用。


河蚌豆腐

  河蚌盛产于水乡,其唇状似斧头,呈半月形,故称其唇为“月斧”,豆腐洁白如玉,蚌唇入锅,煮沸翻滚如劈如琢,故名“月斧劈玉”俗称河蚌豆腐

  河蚌豆腐味甘性冷,富含核酸、优质蛋白和锌、铁、钙、硒等营养素,有固肾止血、清热解毒、止渴利尿、滋养心脑、抗衰防癌之功效。它是东台溱东、时蝘一带的地方美食。

主料:

  堤西河蚌肉500g、香豆腐一方、火腿肉100g。

配料:

  生姜50g、葱50g、料酒5g、蒜50g、食用油50g、小胡椒2g、香油5g、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1、将蚌唇用木柄捶扁(肉质酥松后容易煮烂),切成块,放入沸水锅内焯水后,捞出备用。

  2、火腿肉切片待用。

  2、将豆腐切块放入沸水锅内焯水,沥出放入器皿内待用。

  4、锅内放油入姜片、葱花、爆香,放入河蚌、火腿肉煸炒。

  5、锅内放水待河蚌烧烂,加入珍珠粉、豆腐,加入蒜花、盐、鸡精勾芡即可。

  6、起锅时放入小胡椒,滴入香油装盘。


蟹黄肉皮

  “八仙过海”在东台民间广为流传,本名菜取东台水乡青蒲闸蟹的肉和黄,与肉皮、小肉圆、木耳等八味同烹一紫砂陶器皿中,故名“八仙聚会”,俗称蟹黄肉皮。

  蟹黄肉皮富含丰富卵磷脂、胶原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及钙、铁、磷等营养素,八仙荤素搭配营养互补,是食补、食养、抗衰、护肤之佳品。

主料:

  溱东青蒲蟹(125g/只)2只、油炸肉皮150g。

配料:

  鸡脯100g、小肉圆100g、水发木耳100g、菜胆100g、笋片50g、胡萝卜50g、浓白汤500g、水发金钩10g、食用油100g、小胡椒粉5g、鸡精适量、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1、肉皮水发改刀洗净,沥干水备用,辅料焯水。

  2、蟹煮熟,剔肉,入油锅熬成蟹黄备用。

  3、锅上火放入白汤、肉皮、蟹黄、笋片、肉圆、菜胆、木耳、金钩,大火烧开,待入味后加入盐、鸡精,出锅装碗。


蟹黄包子

  在东台,吃蟹黄包子注重一个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开天窗”。只要轻咬一口,这薄的晶莹的皮儿里包着满满的一江蟹黄汁,香味一直从嘴里流到心里。

  蟹黄包子色形俱佳、鲜嫩可口、柔韧暄滑、味香诱人 营养特点及功效 蟹黄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A 、卵磷脂、脂肪、磷、钾、钠、镁、铁、锌等多种营养素,适量享用,对健康大有益处。

主料:

  干面发酵 300g ,溱东青蒲蟹黄 100g 、食用油 10g 、五花肉末 250g ( 10 只量)。

配料:

  姜末 10g 、葱花 10g 、糖 10g 、酱油 10g 、香醋 10g 、鸡精 10g 、小苏打、料酒、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

  1、将炒锅烧热,加入食用油、姜末、葱花、蟹黄,熬成蟹油。

  2、将五花肉末与姜末、葱花、料酒、盐、糖、蟹油、鸡精拌匀上劲。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面坯,擀成圆皮,加馅捏成提褶包。

  3、放入蒸笼用旺火蒸 15 分钟,出笼即可。

  4、食用时蘸香醋。


荠菜春卷

  荠莱春卷是由唐之“春盘”、宋之“春饼”演变而来的。“春日春盘细生菜”,“盘装荠菜迎春饼”就是指此而言。用料上,春卷皮除用水和面外,还加鸡蛋清,以增加春卷的酥脆。制作工艺上,将面粉拌成稀浆糊,再用勺将面糊“摊”入平底鏊焙皮,所摊皮之薄,足以体现中国烹调艺术的绝妙。

  荠菜春卷口味特色 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香气袭舌、风味独特 营养特点及功效 荠菜味甘性平,富含胆碱、乙酰胆碱、荠菜酸钾和黄酮素,具有和脾、利水、明目、健胃、解毒、降压、扩张冠状动脉之功效,是辅助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的良好食补,配以蛋白、香菇、五香干、虾米等,更是平衡膳食的美餐。

主料:

  春卷皮 100g 、野荠菜 100g 、小虾米 10g 、蛋皮 20g 、香菇 20g 、后港五香干 20g ( 20 只量)。

配料:

  料酒 10g 、姜末 10g 、食用油 35g 、鸡精适量、食盐少许。

制作方法:

  1、将野荠菜洗净,过热水(水内加食用油、盐),切末沥干。

  2、将炒锅加热放油,将小虾米、肉丁、蛋丁、香菇丁倒入煸炒,装入器皿,稍冷后加入野荠菜末,再入盐、鸡精拌匀。

  3、用春卷皮做成春卷形状。

  4、锅内倒入油加热至七成时,将春卷炸成金黄色装盘。


冷锅饼

  冷锅饼是东台一带的知名小吃,每年的八月十五走到东台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闻道阵阵浓郁的饼香。传冷锅饼是东台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家乡的英雄张士诚,也是为了怀念月亮娘娘给大家的饼,这种饼叫冷宫饼,俗称冷锅饼。

  冷锅饼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吃起来香酥柔韧,几乎没有不喜欢吃的,所以就成为东台的美食啦,好多外地人到东台来,品尝以后都喜欢带一些回去供家人享用。

原料:

  面粉400g,菜油100g,芝麻50g,白糖75g,老酵50g,碱面少许。

制作方法:

  面粉加入老酵用温水调匀,醒发两小时,待酵面发起,加入碱面,白糖调匀,锅上火烧热,用冷油滑锅,倒入调好的面酵,盖上锅盖,小火烧12分钟,揭开锅盖,把芝麻撒在饼上然后翻锅,再小火烧10分钟即可出锅。


溱湖簖蟹

  在中国的文字中,有一个专为溱湖而生的字——“簖”。词典中释义:“簖”是一种将竹枝或苇秆编成栅栏直立地置入水中,以截断鱼、蟹去路进而加以捕获的渔具。“簖蟹”,词组是“溱湖簖蟹”——别的地方的簖蟹都直接叫“螃蟹”,或者叫“大闸蟹”。 

  溱湖簖蟹产自溱东镇青蒲村。每逢秋季,渔民在河港设簖捕蟹,故名“簖蟹”。其特点是体大肥壮,壳呈青色,绿眼睛,白毛腿,公蟹腹脐大而黄肥,味道鲜美,盛誉远播。

烹调方法:

  将簖蟹洗净,用棉绳捆扎好,蒸熟,随调料(姜末、精致米醋)上桌即可。特点:色泽红亮,肉质鲜美。


蹲门大饼

  “蹲门大饼”出自东台市蹲门村“大饼店”。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曾住过一户寡妇独子,母慈子孝,相依为命。母亲叫海娘,双目失明,儿子叫海飞,母子俩在一口草棚中安身度命。有一年中秋,海飞想捞些鱼虾换回月饼给母亲尝尝,不顾大汛出海捕鱼最后身葬大海,可怜的母亲盼儿儿不归,呼儿儿不应,每天从早到晚,她不吃不喝,蹲在门口,直至哭干了眼泪,盼死在门口。传说门口还蹲出两个深深的脚印,人们为纪念这慈母孝子,就把这个渔村叫做“蹲门口”,敬佩海飞一片孝心,又别出心裁地做出大号月饼,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今天的“蹲门大饼”了。

  蹲门大饼由于口味绝佳、携带方便,自然成了当地渔民出海打渔时口粮和一份精神寄托。蹲门大饼大若蒲扇,颜色焦黄,看起来古朴豪放,似乎缺乏现代商业化的卖相,可咬一口便能领略其中滋味:表皮脆酥、内馅绵软又有韧劲,入口香气绵延不绝。

制作要求:

  陆氏蹲门大饼最为称奇的当属做大饼时对时间的拿捏把握“度”了。老陆做大饼10斤油、一缸面,从发酵到完成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缸面发酵2个半小时,6个锅一循环每个锅都得闷40分钟,一锅油只出20个大饼,每个大饼只能在油锅中待7分钟,真是分秒必争。


草炉烧饼

  安丰草炉烧饼,远近闻名。据史书考证,安丰的草炉饼是汉代班超时从西域传来的。安丰烧饼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萝卜丝馅、大葱馅、韭菜馅、猪油渣馅、糖馅以及咸甜合一的龙虎斗。民以食为天,灵巧的安丰人把这小小的烧饼做足了文章。

  草炉烧饼擦酥多两遍,擀的薄薄大大,烤得更是注重火候,色泽金黄而不焦,口感外酥而内绵,咬一口,顿时满屋葱香!

原料:

  面粉11750克、酵种1125克、油渣500克、烧饼末350克、芝麻425克、猪网油1150克、饴糖250克、食碱175克、葱末7500克、精盐250克、菜籽油1250克。

制作工艺:

  1、油渣、猪网油分别切碎,加入精盐、烧饼末、葱末调拌成馅料。

  2、食碱加入沸水溶成碱液。

  3、饴糖加入温水250克调成饴糖水。

  4、面粉9000克,加入温水4700克和成面团再加入撕碎的酵种,揉至揉匀,揉至滑润,放置4小时发酵。

  5、面粉2750克加入菜籽油调制成油酥面,再分成250份。

  6、发好的酵面团分次兑入碱液,反复揉匀揉透,揉至滑润再搓成长条,揪成250克面剂,按扁在边上揪一小块面皮包上1份油酥面,放在面剂中心,再用手压成直径为8.2厘米的片,包入馅料捏紧,再擀成直径约10厘米的圆饼,抹上饴糖水,撒上芝麻粘牢,这样草炉烧饼的生坯就做好了。

  7、柴草5000克烧热烤炉,灰烬拨在炉膛两侧,再用柴草5000克分数次放入炉内燃烧,用叉铲在烧草上压一下,将膛侧冷灰盖上面,随即将炉膛擦净,自炉膛两侧上部向上贴上饼坯,最后至炉顶,贴满后,拨开覆盖的冷灰进行烘烤,直至饼坯呈蟹壳黄色并鼓起,出炉时用小扫帚扫去并饼上浮灰即可。


臭酱油豆

  在东台,人们爱吃自制的酱油豆,其风味独特,称其为东台臭醬油豆。

  盛上半碗酱油豆,滴上几滴香油,放些许寸长的葱,一撮剁碎的红辣椒(那时只有这些调料),放到饭锅里蒸,饭熟时,酱油豆也就熟透。揭开饭锅,闻不到饭香,一股淡淡的酱油豆特有的略微有点臭的味道,直往鼻孔里钻,迫不及待夹一颗酱油豆放到嘴里,立即唇齿生香,那个鲜啊,是什么山珍海味所无法比的,确实叫闻着臭吃着香。

制作工艺:

  1、在黄豆收获季节,去市场买上2500克的黄豆,拣去杂质及劣质黄豆后,将黄豆在冷水中浸泡上一天左右,至豆发涨颗粒饱满为止。将黄豆倒入锅中,加水煮至七成熟,然后倒入竹篮里滤去水分,在阴凉通风处阴干,以抓一把黄豆不粘在一起为好,取一竹匾将黄豆放入摊平,上面覆盖一层棉花或干稻草,然后将此竹匾放置于温度较大的阴凉处一星期左右,至长满青霉菌的绿毛豆时,拣去个别黄霉豆,在太阳下稍晒一下(当地称之为出“胎气”)。

  2、取凉开水5000克左右,放精盐(500克)、料酒、大料、姜(拍散)、葱结、红辣椒干,倒入小口大肚的坛子里,然后将毛豆倒入,轻轻搅动均匀,用坛泥和稻草将坛口封住,放在阴凉处一星期,酱油豆即成。

  3、开坛时,清香扑鼻,用小碗盛出一点豆,便可看到淡黄色的卤水中映衬着褐色的小豆,丝丝线辣椒更是鲜艳夺目。此酱油豆,酥烂爽口,鲜味中略带些麻辣味,别有一番风味,它既是下酒菜,又是佐吃稀饭时的开胃食品,它的汤汁还是下面条的好佐料。


杨五香肠

  杨五香肠的东台市的汉族传统名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因首创者杨玉龙排行老五,故此而得名。杨玉龙系东台府梁垛人,原以厨师为业,后迁居东台县城,开一香肠店,专售香肠、火腿、板鸭、脆鱼、松花蛋等细料熏烧肉制品,尤以香肠为著名,人们称为"杨五香肠",此品已列入《中国名食指南》。

  杨五香肠具有配料考究、制作精细、色彩分明、咸甜适中、味道隽永等特点,深得顾客的赞赏。

原料:

  杨五香肠用料考究,它根据香肠的色香、味来选定,一般有白抽酱油、小籽食盐、细绵白糖、高粱曲酒、葡萄糖粉、八角五香粉末、硝水等八种之多。用料多少还以气温高低适当掌握,一般夏季较冬季减少二成左右

制作工艺:

   100板肉(精、肥肉8:2配料剔骨去筋剁成小块 , 然后与经细目筛过不带任小籽二斤成份甜适的白曲酒一斤细绵白糖一斤、葡萄糖粉半两和适量的八角五粉来搅合, 灌进干净的小肠衣内, 经腌、灌、烘、凉而成 


油炸臭干

  油炸臭干是东台的标志性小吃。最大特点是外酥内嫩,闻起来有些臭,吃起来香。将沥油后的臭干用剪刀剪成一块块斜角放在碗里,浇上虾油,舀上水大椒,洒些香菜和蒜泥,搅拌匀后即可品尝。

  臭豆腐干与其他豆制品一样都是通过接种霉菌后,经过发酵而成的。这类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后,产生各种特殊香味的有机酸、醇、脂、氨基酸等,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还增加了维生素B12的含量。维生素B12有促进人体造血的作用,在一般食品中含量是极少的。

制作工艺:

  1、用黑芝麻、花椒、八角、桂皮、白酒、食盐等作原材料,加水5—10千克烧沸,倒入小缸内静置一段时间成臭卤。
  2、黄豆去杂质洗净,放人冷水中浸泡后,连豆带水(l千克黄豆加10千克水)用豆浆机磨成豆浆,将过滤后的豆浆烧煮至95℃以上,慢慢加人氯化镁溶液,使其凝固成稀粥状,再过5分钟即成嫩豆腐。
  3、取大方盘数只,铺上纱布,舀入嫩豆腐,把纱布包严,依次叠压豆腐盘,压出豆浆水。过些时候,将上面的方盘翻到下面去,依次摞压,把全部嫩豆腐的水分压干。最后去掉纱布,用刀划成小方块,冷透即成豆腐干。将豆腐干放人臭卤适量浸泡,约3-4小时后取出,即成臭豆腐干生坯。
  4、将生坯用水冲洗干净,放人淘箩内沥干,然后放人沸油锅中炸,待臭豆腐干上浮、外壳硬鼓、呈金黄色时即成。
  5、将沥油后的臭干用剪刀剪成一块块斜角放在碗里,浇上虾油,舀上水大椒,洒些香菜和蒜泥,搅拌匀后即可品尝


溱东灰咸蛋

  溱东灰咸蛋以传统制法,用草木灰腌制咸鸭蛋(灰鸭蛋),保鲜时长,蛋黄油多,蛋白鲜嫩,闻名于大江南北。


金刚脐

  金刚脐是东台老糕点厂的传统糕点,金刚脐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清初为八角形状,因为当时满洲统治者忌讳(八旗兵被吃掉),只好改成现在的六角形。

  “六角铮铮”的金刚脐,硬邦邦、俏铮铮、尖翘挺拔,金刚脐做法很简单,就是表面抹上素油烘烤,面里加了糖的烤出来就是甜的,加了盐水的烤出来就是咸的,没有再多的配料,所以它会被方便面、肯德基那些口味丰富的新兴食品淘汰。可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担心食品添加剂安全时,金刚脐这样朴实的食品又被人们想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主料:

  普通面粉200克

配料:

  清水75毫升,奶粉15克,小苏打1克,加入小苏打的清水15毫升,速溶干酵母2克,鸡蛋1个,食盐(细砂糖)20克或者30克随意

制作方法:

  1.将除了小苏打,清水,鸡蛋之外的材料混合均匀

  2.打入鸡蛋,并分次加入清水,慢慢揉成面团,放在盆子里,覆盖上保鲜膜,28度左右室温发酵到两倍大,取出来按扁,排气。将小苏打和清水混合成苏打水,用指头或者拳头将苏打水一点点揣进面团,.将面团用力揉到表面光滑,取一小块面团慢慢撑开周边能在中间形成均匀的麸装薄膜。

  3.称一下面团总重差不多是340克,将面团分割成5等份,每份68克,并盖上保鲜膜静置15分钟,让面团舒缓一下。舒缓后的面团再次按扁排气,并将它们揉成圆形。烤箱180度预热。烤盘里垫锡纸,锡纸上刷一层薄薄的食用油,将面团放上去。

  4.用剪刀将面团剪成6等份,并在每一份的面上都刷上薄薄一层食用油。送入预热好的烤箱,烤20分钟至表面金黄即可。可以趁热吃表皮是脆的,内里是软而有韧劲的,也可以密封过夜吃,表皮是软的,口感也不错。


黄泥螺

  黄泥螺产于东台沿海浅滩,外壳呈卵圆形,壳薄脆,其壳不能包住全部身体,腹足两侧的边缘露在壳的外面,肉质细嫩,醇香鲜美,为佐餐助酒的佳肴。特别是加盐料酒腌制而成的醉泥螺,其味香甜脆嫩,咸中藏鲜,风味独特,更是地方一绝。

  泥螺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此时泥螺刚刚长发,体内无泥,且无菌,味道也特别鲜美。中秋时节所产的"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农历三月时的"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极其鲜美。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泥螺营养丰富,又具一定医药作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民间还有以酒渍食,防治咽喉炎、肺结核的做法。


编后话

结束语

  到这里,今天的介绍结束了!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关于东台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系网友提供,仅供参考。东台传统美食较多,如你有好的收藏和建议,可发电子邮件到本平台或留言。

  本平台电子信箱:jsdtsb@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