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走进芬兰探索教育领先的秘密

2017-08-20 北欧能力培养营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也是诺基亚、愤怒小鸟、Supercell的诞生地。 北极光、桑拿、湖泊和森林、还有圣诞老人是芬兰的传统四宝。目前随着全球对芬兰教育的认可,教育也成为芬兰新的名片。

从数字

看芬兰

其他数据:

1名:所有国家奥运会总金牌人均数(共 302 枚)

1名:全球最稳定国家排名

1名:护照免签国家数排名,芬兰人可以免签前往 174 个国家/地区,与德国、英国及瑞典同列世界第一

2名 :世界上最适合当母亲的地方排名

2名:世界性别平等排名

6名:全球幸福度排名

从教育

看芬兰

其实,可能很多人跟我们一样比较纳闷芬兰这么一个北欧小国为什么教育会全球第一。但经过了解后你会发现,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环欧移民把芬兰教育特点总结为“234”卓越教育,也就是:2个基本原则、3个主要基础、4个重点领域。

两个原则:平等、乐趣与幸福感

首先,提供没有差别、平等的教育机会。即在芬兰的任何地区都能接受同样高质量的教育。

“要让移民的孩子受到平等的教育,虽然移民仅占芬兰人口的3%,只要这个孩子来到芬兰,不管其肤色、母语和种族是什么,都必须享有和所有芬兰孩子一样的教育。”成绩优劣学生的平等

孩子的自尊心最强,最需要保护。老师们从来不会用“好学生”和“差学生”来区别对待学生,只有需要特殊帮助和普通帮助的不同。比如上数学课,当发现有几名学生感到吃力时,就分配该班两个老师,一位正常教学,另一位专门陪伴学习吃力的学生分析、解题。一位芬兰家长的心声很有代表性: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想象一下一位7岁的孩子,如果看到自己的成绩排在后边,他的心灵会受到多大伤害?如果他排名很靠前,孩子会是多么容易骄傲?从小就出现心灵扭曲,以后怎么会有健康的身心去完成良好的教育?如果儿童没有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再优异的成绩都没有意义。

另外,“学习的乐趣”与“孩子们的幸福感”是作为组织较小的孩子接受教育和看护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其说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生硬地让孩子去努力学习,更关注使孩子具有学习的乐趣和对学习的兴趣,而不特别重视学习读、写、算术以及其它技能。

三个基础之(1):教育体系

这三个基础里面,首先是最重要的提供完善、高质量的日托教育体系。让我们来看看芬兰整个教育体系。

在7岁上学之前,有两个早期儿童教育时期:,根据芬兰最新的政策,这两部分都属于婴幼儿教育(Early Child Education and Care=ECEC)。其中6-7岁,有一年所谓的“学前教育pre-primary education”,这是做好过渡到小学的集中准备期。而在此之前是0-6岁的婴幼儿教育。最初曾被称为幼儿园,和幼儿园有点不同,他们称之为“日间护理中心”,一般翻译成日托中心,可能我们更习惯的叫法是托儿所。这是学龄前的儿童所去的主要地方。

芬兰的日托体系是全世界闻名的,而且也有不少人将芬兰完善的0-6岁日托体系视为芬兰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芬兰的日托分为公立日托中心、私立日托中心、家庭日托/父母自带三种。 芬兰父母大部分都是选择当地政府办的公立日托中心。另外,当孩子很小的时候,最受欢迎则是家庭日托。有人希望在一个有家庭氛围的环境中让孩子得到照料,虽然是让其他人带孩子,但环境却很像一个家。另外很多父母选择在家自己教育(通常是父母中一人全职在家教小孩)。

三个基础之(2)教师素质

总体来讲,芬兰的婴幼儿教育老师是高学历->高责任心->高自主权->高社会地位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首先说说高学历、高责任心。芬兰几乎拥有全世界最严苛的教师选拔制度,这仅从教师学历上就可见一斑。在芬兰,只要你想当教师,哪怕是幼儿园教师,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硕士学历。

学生高中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提供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才能“挤进”师范类院校的大门。而师范类院校在全国的录取率,仅有10%。帕西教授说,2014年于韦斯屈莱大学的师范本科教育专业接收到了2387份申请,最终只有86人被录取。

其次是高自主性、高社会地位: 主管教育的中央教育部或地方政府,并不实施学校评鉴制度,对学校有绝对信任,再小的学校,也拥有绝对行政自主权。在有些国家,这几乎是异数。另外,据芬兰第一大报《赫尔辛基邮报》调查,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就是教师;中小学教师受民众敬重的程度,甚至超过总统和大学教授。

三个基础之(3)家庭责任

北欧人的家庭观念是出了名的。而之前在瑞典、丹麦、挪威实地体验也是如此,路上基本看到是一家三口/四口人,而且多半都是男的推着婴儿车。

我一直想是不是芬兰冬天时间太长,白天时间太短,所以大家摸黑下班,然后也没什么特别娱乐,所以只好在家跟家人、小孩一起呆。我一直认为地理、气候应该也是北欧人内敛、注重家庭的因素之一。

言归正传,芬兰的父母对小孩的教育非常重视。郎咸平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北欧人的价值观是怎样的》,里面举了个生活场景对比我们跟他们区别:

(1)晚上7点到10点,你在哪里?

我们:人们多在KTV唱歌、打牌、吃大餐、交际应酬、逛街,很少人在家(即便在家,也是上网、看电视)

北欧:此时是Family time,不开电视机的家庭时间。北欧的商店晚上6点钟就打烊(有时更早),大家都回家晚餐、聚会,很少有人在外流连。

(2)第二, 早餐时间,你在哪里?

我们:年轻父母经常是前一天晚上加班加的太晚,早上起不来,更别说吃早餐了;小孩多半就在路口转角的早餐店解决,有了零用钱,不怕饿肚子。

北欧:父母百分之百一定跟小孩子吃早餐,至少会有一个人陪孩子。

(3)孩子度假时,你在哪里?

我们:大人带着小孩参加宴会,常人由他们跑来跑去,在极其无聊的情况下,调皮捣蛋的孩子总是挨骂。长大后便认定,通常父母约他们八成没好事。

北欧:父母约孩子出门是欢天喜地的事,即使80岁的北欧老父母打电话给60岁的孩子,也能相约出游。北欧的父母亲如果带小孩出门,必定以小孩为中心安排行程内容,否则宁可不带在身边,单独赴约。因此,北欧的孩子知道,只要父母约他们一定是好事。

(4)夜半时分,你在哪里?

我们:多数人加班方式很悲惨,朝九晚九、将工作摆在第一的结果就是晚归晚起,爸爸晚上回家时孩子通常已经睡了,早晨起床小孩又已经上学,同住一个屋檐下,一个星期有五天无法见面好好说话,已经成为我们家庭生活常态。

北欧: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响家庭时间为准,例如父亲宁可选择凌晨3点钟去加班,家里至少还有母亲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父亲也只损失早餐的1小时相聚时间。凌晨加班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的确为北欧爸爸们增加了3小时的晚餐家庭相聚时光。

我们不能总是以中国国情、工作环境等作为借口,至少前面4点可以做到一半。

4个重点领域

第一是游戏。即重视游戏的学习。好吧,这让我想起了芬兰的《愤怒的小鸟》。如何使孩子参与到游戏中,寓教于乐,是芬兰人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学前教育阶段,芬兰人认为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母亲和孩子游玩的时候是平等,目的就是玩耍。玩耍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最高级别的任务。芬兰人非常注重孩子的发展,他们认为玩耍就像滑坡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玩耍要有游戏规则,著名教育家弗雷贝尔认为玩耍没有目的,学前教育就是玩耍年龄。

第二是运动身体。在日托中心,孩子们将进行各种运动和音乐活动。芬兰的家长认为运动教育不仅能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健康的体魄,而且能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优良的品质。如在足球等集体项目中就能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在竞技项目中会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毅力。芬兰的家长即使要加班也会先请假去送孩子运动然后再回来加班。

第三是鼓励进行探索自然活动。最开头我们提到过,芬兰66.7%被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对于只有500多万人口而言,光是森林资源也足够让人羡慕。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芬兰人对森林的感情也十分浓厚。芬兰的家长经常带孩子去森林里探险,并向孩子传授森林里的知识。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胆识也开阔了其视野。芬兰重注对孩子的自然教育,重在引导孩子了解自然,并不是为了改造自然,从自然掠走多少资源,而是教育孩子爱护自然、尊重自然。

第四是鼓励阅读。芬兰父母从小就有在家阅读、念报给孩子听的习惯,让孩子在家中种下喜欢阅读的种子。有四成的学生指出,阅读是他们最喜欢的休闲活动。这大大促进了芬兰人的阅读能力。在OECD的报告中,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近二成在最好的第五级,不到二%在最差的第一级以下。

另外,也重视音乐、绘画等美术活动,强调综合各种内容导向的方式,包括数学导向、自然科学导向、历史文化导向、审美导向、价值观导向、宗教信仰导向等。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