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满足21世纪学习需要的芬兰教室

2017-11-01 北欧能力培养营

由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建筑环境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教室朝向、自然光采纳情况、音响、温度、空气质量和色彩设计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影响。其实,早在2006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就曾在赫尔辛基组织召开过主题为“未来学校——学习环境、教学法和建筑”的研讨会,来自21个国家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些代表们普遍认为芬兰学校建筑和学习环境设计对其学生在PISA评估中的优异表现发挥着功不可没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芬兰基础教育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教室设计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合理的教室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支持,并便于他们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更好地满足21世纪学习需要。

芬兰现在正在进行一项在整个欧洲范围内都可以说是野心勃勃的学校改建计划。改变传统的教室分隔和整齐排列的桌椅,重新设计成灵活的、随意的开放式教学空间。这个改建计划与去年秋天芬兰发布的全新课程规划相互呼应。


芬兰奥卢的 Kastelli 学校及公共大厅。设计事务所为LAHDELMA & MAHLAMÄKI ARCHITECTS。图片来自:ARKLM


这次计划除了牵涉到全国的 4800 间学校,还有 55 间新学校从 2015 年开始建造,另有 44 间从 2016 年开始动工。全部的这些新旧学校,都会被逐渐设计成开放式的模式。当然这个变化不会立刻发生,但教育部的计划是,能够逐步将所有学校过渡到一个统一的设计核心中。

开放式的学校其实拥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最早出现在二战后的英国公共学校。美国也曾经在 1970 年代尝试过开放性学校的实验——敲掉原本的隔墙、教室被设计得色彩斑斓、取消标准制的考试……学校变得更像是一座活跃的咖啡厅。但这个实验很快就被证明是失败的,学生秩序混乱、成绩下降、校园暴力持续出现。并且,开放式的学校通常会非常吵闹。

但就在近几年,这种失败的教育实验又被设计师们重新带回了人们的视野。现在,芬兰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建造开放式的学校——即在创造灵活、轻松的教育环境同时,能够创造有序、温馨的学习氛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芬兰教育部的总建筑师 Reino Tapaninen解释了他们所做的一系列尝试。

首先,Tapaninen 透露,新学校的建设放弃了原本的课桌椅形式,而改用了大量沙发椅、沙发、摇椅、软垫等,设置了可以移动的隔墙。这样一来,一个空间既可以变成开放性的讨论区,也可以变成私密的谈话区域、阅读空间。


为了减少环境噪音,教育部聘请了声学设计师改良学校建筑,更多地在天花板部位运用隔音材料,而在地面采用柔软的纺织品材料。“这种柔软的材料要比以前的地面效果好得多,并且更容易清洁。” Tapaninen 说:“我们设计了名为‘没有鞋子的学校’,在那里学生们可以穿着软底鞋、或直接只穿袜子在室内活动。”

建筑师认为,一个开放性的学校不一定是一座宽阔的大厅。他们希望可以通过拉长行走动线,将嘈杂的区域安置在较远的走廊一头。而教室,既不一定要是公开的、也不一定要被死板的分隔开来。Tapaninen 打了个比方:三间教室完全可以被分配在一个开关门里,但空间内设置有移动隔板,它们随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需要被分隔或打开。

Saunalahti 学校内灵活舒适的空间。图片来自:Verstas Architects 


这种设计是为了促进教室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们完全可以根据每个月或每周的教学计划来改变教室的结构和每个空间的功能。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的布局很有可能每周都在发生变化。

Tapaninen 认为,上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社会还没有准备好开放性的教育实验。现在,人们所有的条件和对学校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学校甚至也不需要完全安静——这种观念也正在渐渐消失。

同时, Tapaninen 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紧急情况下逃生路线的设计上。

“我们需要让学校保持透明和温馨,这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能够通过创造一种开放的文化来保持学校的安全。” Tapaninen 说。

色彩设计和空间布置具备学习带入性



芬兰中小学教室特别注重对材料、色彩、装饰的精心选择和使用,教室内部多以暖色调为主,让人走入其中就有一种很放松的感觉。在最具独特性的教室设计之中,埃斯波市桑拿拉赫蒂(Saunalahti)学校值得一提。该学校教室内部装饰均采用天然材料,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建筑物外部的墙体使用不同的图案进行拼接,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一些大厅和楼梯处,墙壁都有着鲜艳的色彩,适合孩子们玩耍和放松,等等。


芬兰中小学教室一般都有很大的窗子,同时配有窗帘,方便师生根据天气和季节变化自由调节所需要的光亮强度,营造出一种居家感。教室的墙壁上没有像我们在国内教室经常见到的形形色色的标语和口号,而是真正出自学生之手的作品。即使一些作品并不成熟,芬兰教师也大大方方地将之呈现。除了学生自己的作品,芬兰小学教室的墙壁上还会有很多非语言性的图像标志,这些标志往往和某些学科相关,营造出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同时,芬兰一些中小学教室呈现出主题式概念,如一所学校的法语教室,顶上有吊灯、墙壁上配有金色框架的镜子、摆放着实木钟表及其它一些古色古香的装饰品,营造出一种法国格调。在这样的教室内学习法语,学生更容易进入状态,对法语产生浓厚兴趣并对一个新的语言世界和国度展开无限遐想。


芬兰的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全面施行不分年级授课制,由此也催生了学科教室的概念,国内某些学校提出学科教室的概念,其实多在芬兰之后才出现的。简言之,学科教室是某个专门学科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专属空间。例如,生物学科教室设置了专门的橱窗,里面摆放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标本以及人体结构的实物模具,地理学科教室的橱窗中则摆放着岩石标本和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期刊杂志或书籍。

教室设计处处体现对师生人性的关怀



芬兰教育者认为,学校和教室并不单纯是学习知识和养成能力的场所,还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成人成才的领地。芬兰中小学教室的很多细节注重对人性的关注和关怀。一般而言,教室都有很好的通风系统和温度调控系统,四季恒温恒湿,即使在北欧严寒的冬季,走入芬兰中小学教室都能立即感受到温暖。教室地面铺有柔软的材料,小孩子都是脱掉厚衣服和鞋子,只穿单薄的衣服和袜子再进入教室开展学习活动。芬兰校长和教师认为,简单宽松的穿着有助于孩子身体得到舒展,符合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需要,而这种舒适感也更易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开展学习活动。


教室外面都配有衣帽间,孩子们可以将书包和脱掉的衣物放入其中,这样一来教室内部看起来永远都是整洁的。芬兰的小学教室内一般有盥洗池,学生在美术课上沾染了颜料可以随时冲洗。

教室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


芬兰中小学教室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的连通。


一是教室内部桌椅之间的连通。在芬兰的中小学教室里,很难见到排排坐的桌椅布置,基本都是三五张桌椅拼在一起,便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也便于教师开展分组指导。有些桌椅还带有轮子,方便师生根据需要灵活移动和组合。有的学校教室只配相当于班额半数的椅子,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站或坐,以这种方式避免久坐所带来的身体伤害。


二是同一年级及不同年级之间教室与教室的连通。在芬兰,很多学校所有的教室都由活页墙隔断,因此所有的教室都能相互开放,可以说,通过教室连通性设计来打开班级及年级的界限是芬兰学校的一大特色。


三是教室与学校其他空间的连通。以埃斯波市桑拿拉赫蒂(Saunalahti)学校为例,在这所学校中有让学生“逃离教室”的空间。这所学校的每一寸空间,都是潜在的学习场所。学校的整体空间是开放的,孩子们可以自由走动。开放空间经过精心设计,连接到各年龄组的内部走廊和区域,但与此同时,所有区域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这所学校的设计师伊卡·萨米嫩(Ilkka Salminen)所言:“教室的设计首先应当服务并支持学校的教学理念。很多学生并不喜欢传统的教室,而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室内外都是潜在的学习空间,所有的教室设计都旨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一个有教育创意的设计师应当能够使教室给孩子带来学习的动力,并让他们在这里开展学习活动的每个瞬间成为一种有趣的生命体验。”


四是教室与大自然的连通。与其说是两者之间的连通,不如说很多时候芬兰中小学将大自然变为了教室。在这样的教室中,蓝天土地都成为了教科书,山木草石都可以成为学习素材。例如,在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地理教师把地理课搬到了学校附近的松树林中开展。教师在树林中事先摆放了几个不同的目标物体,并制作了带有比例尺的简易地图,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布置任务让他们寻找这些目标物体。每个小组拿着地图按图索骥,感受用脚丈量的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关系,以此更好地理解比例尺的基本概念。由此获得的实际感受和经验,想必比课堂上教师的理论灌输更有效。


五是教室和社区的连通。芬兰一些学校的教室,白天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场地,到了晚上,现代化的学校就成了整个社区的活动场所,附近居民可以使用学校的健身房和手工教室。这样的学校,自然而然和家庭与社区形成了一种紧密关联,有助于学校、家庭和社区开展深入合作。


这种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芬兰几乎全国的全校都是公立的,仅有少数几间独立学校。学校的经费全部由国家赞助;在芬兰,教师们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并能获得优厚的报酬和社会声誉。因此,芬兰的学生在自 2000 年后 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设立的 PISA 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始终保持遥遥领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