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路亦车》


路 亦 车


张秋冠
    小时候,家住在距华山15公里的小村庄——西泉店,是古代知名驿站,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腔”发源地。村庄与县城之间通“官”路(古代是屯兵的地方,“官”方修的路,因称“官”路),东至潼关古渡,西至陕西小故宫——西岳庙。

    从记事起,坐在父亲的28加重自行车前梁上去华阴县城,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前梁上去村子周围的驻军农场看每周日放映的露天电影《流浪者》《吉普赛人》《巴黎圣母院》等;说不尽的欢乐和喜悦。

     这时候村子通向城里的“官”路已成为县道:路面是土面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

     再大一点,自己骑自行车去距村子5里远的沙渠学校读初中。

    这时的路面加宽了些,是石子和土混合路面,路边有些许树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往县城上高中,每逢周末骑自行车回家。

      这时的路面平整了许多,是灰、渣、石子、土等混合路面,距路边2米左右的田地里栽有防护林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去省城西安上大学,从县城坐大巴去西安,亦可从陇海铁路孟塬站坐绿皮火车去。

     这时的县道是柏油路面。

    1990年12月华阴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岳华山所在地。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华阴自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

     1990年大学毕业回县城工作,拥有了自己第一辆交通工具:三枪牌轻便自行车,从县城骑自行车回家一趟50分钟左右。

     这时的县道边上设有“地方公路管理站”。这时县道通班车,半小时左右一趟。

    1996年华山北峰索道建成开通。索道从山脚沿当年“智取华山”的小道上空飞架,直达北峰,落差近800米,蔚为壮观。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历史,西部大开发,旅游奋起跃。

    1997年,家里买了一辆125摩托车,骑摩托回家仅需十多分钟。

     这时的县道路面时有坑洼,农业机械上路较多,对路面时有破坏。

     1999年10月1日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至陕西省东大门的高速公路全部贯通,西安到潼关的行车时间由过去的大半天缩短到1个多小时。

     此时西潼高速紧贴着家乡村子北边穿过。站在村口可见高速上的车辆川流不息。

     2005年9月25日郑西客运专线正式开工,华阴城区将设有华山北站。

     2008年在教练的呵斥声中终于拿到驾照,东拼西凑自购手动挡国产小轿车一辆。自行开车回家,城区稍慢,出城10分钟左右可到家。

     2009年6月28日郑西客运专全线铺通,2010年2月6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铁。

     2013年华山西峰索道投入运营后,已经远远超越了交通代步工具的功能,更是一条绝佳的观光索道。独具魅力的西峰索道与华山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使华山的旅游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吸引更多的八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2015年更新自动挡进口小轿车一辆。开车回家,城区稍堵,出城不到10分钟到家。

    此时的郑西客运专线把华山纳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每逢节假日,乘高铁上华山的游客络绎不绝,有时甚至一票难求。游客下了高铁有免费公交、摆渡车、网约车、出租车等多种选择直达华山景区。西潼高速也由2车道扩建为4车道,车流量居高不下。通往村子的县道已变成国标2级路快速干线,交通标线清晰分明,路两边绿化、亮化美观、道路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路两边风景宜人。

     古时的“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达到敦煌,已经穿越了中东地区直达欧洲,不愧于当时最伟大的通道。

    现在的西安,建成的国际港务贸易区,从此出发,面向世界。大西安战略,宏图再展。咸阳国际机场喜迎八方来客,世纪八大奇迹之“秦.兵马俑”再现远古辉煌。

    “丝绸之路”的路线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是古代最早的商业贸易路线。

     古代丝路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驼队”和帆船队,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宛如《西游记》描述的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现如今是飞机、高铁、远洋巨轮,携带者游客、货物商品、科学技术,把中国的文化文明向全世界播洒。

    陕西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丝路精神,推进“一带一路”沿途共融共通、纵深发展的新时代中使命独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展望未来,陕西通过举办“一带一路”系列活动,弘扬丝路精神,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华文化传播教育基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走上新台阶、迈入新境界、实现新跨越、促进陕西经济贸易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发展。

     让我们乘坐“一带一路”发展的快车,将陕西发展成为新时代丝绸之路上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文化高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普惠之路。

     2014年5月,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2016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第一长隧道贯通。

     2017年5月,肯尼亚“世纪工程”蒙内铁路建成通车。

     2018年8月,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

     2011年以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1.5万列,通达境外15个国家,50座城市。

     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源自于“一带一路”倡议。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五年多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实,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习主席构建"一带一路"精神,这是伟大的对外改革开放的精神!引领各国领导人前来互助合作共赢的发展机遇,共建"一带一路"精神的丝绸之路!为维护推动促进世界和平迈向新的台阶,造福全世界人民过上幸福健康稳定和谐生活,这是全世界人民的伟大的心愿!习主席构建发展一带一路精神,走出国门,走在大国风范前列!让世界震惊!让世界骄傲!伟大的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五湖四海的朋友,各国领导人的支持!世界人民幸福的日子会更加美好!世界明天更加光明!


(作者系民建渭南市委会会员)




 欢迎您关注 □民建榆林市委会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