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需要鸡汤激励,更需要实在的帮扶
记得前段时间有新闻说,夫妻两人到上海靠捡破烂打零工,每个月攒钱一万元,用20多年的时间积蓄200多万在上海买了一套70平方的小房子,记者拍下了两个手持房产证开心的样子。
这种事故被称为励志,但被很多网友讽刺说:捡破烂22年在上海买房,谁夺走了他们22年的时光?
套路励志新闻该叫停了,把苦难唱成赞歌,这是媒体人的无良。
其实类似的新闻还有许多,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版本。
比如,在鼓吹摆地摊的时候,新闻报道安微年轻小伙补裤裆年收入百万元。
在鼓励灵活就业的时候,新闻上出现牛津博士回家种地年收入百万元。
后来房地产不景气,为了鼓励消费,就出现了前面的捡破烂在大都市买房的新闻。
还有,深圳妹子小美回河南老家种红薯,不到一年还清了8万贷款。
还有,90岁奶奶摆摊卖衣服,每天赚6千,每月赚18万,每年赚207万,10年还请了2077万元欠款。
最近孔乙己文学大火,所谓“孔乙己文学”:
就是在高失业率、工作难找的背景下,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以鲁迅笔下穷酸潦倒又放不下读书人身段的孔乙己自嘲,认为自己就是小说《孔乙己》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而那一纸学历则是“孔乙己身上的长衫”。
最让人扎心的就是下面这两句话:
“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我慢慢发现它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如果我没有上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工厂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这本是年轻人自娱自乐的情绪宣泄,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上纲上线。
但某些官媒立刻站在高处批判,指责他们思想上背负了“脱不掉的长衫”包袱,被学历捆绑,不愿放下身段把腰弯下来,找一些普通的工作去做。
随后又报道了一个个励志故事,它们想表达:
孔乙己只要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不仅能赚到钱,还能赚到很多很多的钱。
于是就报道宣传了浙江一对摆地摊的小夫妻,每天卖500斤土豆和250斤豆腐,每晚能赚9000元。年入324万。
看央视的报道,小夫妻的原话是这样的:
“大概9000块左右,一天就赚到了,还有成就感。”
意思就是脱下长衫,他们靠双手努力打拼着美好的未来。
真实情况见文章《再谈脱不下的长衫:这是欺负大家没上过小学吗?》
它们又说211名牌大学毕业的黄女士腻了职场,觉得那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思考之后,决定辞职,做一名自由职业者,收起了破烂,月收入过万,还说她说学历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枷锁!
真实情况见文章《如果这女孩不这么漂亮,穿着不这么时尚,我也就信了!》
事实上,稍稍搜索一下不难发现,类似这样的新闻还真不少:
如辞职卖盒饭一个月挣四万、辞职卖水果两周挣一万五、海归女博士养猪种菜年入800万……
这些“孔乙己”在脱掉长衫后,纷纷成了致富小能手。
不过这都是老套路,见的多了,也就看明白了。
以前的励志新闻是这样的:
比如曾经看到一则消息: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给60岁的儿子治病,83岁的母亲送煤气一罐赚2元。是不是很励志?是不是很感人?
如果你是这样看的这样想的,我们是两条平行线,永无交集。我只是感觉无限的悲凉与哀伤,好像一片夜的凉,一片海的伤。
前两年,96岁的老人摆摊从深夜一直到凌晨五点,也被好一番歌颂,媒体说的也是“闲不住”。
近百岁的老人是拿命在闲不住吗?怎么就成了励志的典型了呢?我们不该是反思点什么吗?或者扪心自问为什么会这样吗?
再比如每逢春节后农民工返回大城市打工,孩子哭着,老人呆望着,车子缓缓离开。
如果你觉得暖,励志,那是你觉得,我只是觉得悲哀悲凉。
需要父母爱的年纪,父母为生存在他乡挣命,留下不得不相依为命的孩子。
这只是一个缩影,这样的孩子6000多万,占整个农村儿童37.7%。
每一个没有被父母爱培育的孩子都是带着内伤的孩子。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今天的各类励志新闻是以往套路新闻的变种,把读者当成傻子,可是现在的年轻不好糊弄了,他们清醒地很。
所以,任你再正能量满满,措辞再严谨,语句再优美,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和共鸣,只会遭到群嘲。
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网上有一段话说得很好,就用它结束全文:
不要以为年轻人不能辨别世界的真相,他们其实啥都能懂。
他们对于正能量的维护和尊重,是建立在能够获得体面的就业机会和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基础之上的,或者是以之为交换条件的。
一旦体面的就业机会变得高度稀缺,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被封闭,到了呼吁年轻人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开始动员本科生下工厂打螺丝,动员研究生穿黄衣送外卖的时候,则他们将由之前对正能量的维护和尊重转为对正能量的嘲讽和奚落。
如果社会不能有效拓展年轻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甚至让年轻人陷入某种绝望和虚无的情绪之中,则其从小接受的思想意识的支撑也将崩溃,而那对社会是一件十分危险和可怕的事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需要的不是空洞的说教和讲大道理,而是实质性改变其生存与发展困境的举措。
热点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