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校长胡军:要让港澳台侨学生对祖国发展有切身感受 |“大学与城市”广州地区大学校长访谈之四
“要把‘一带一路’的人才聚拢起来,民心相通最重要。只有切身体会祖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才能加强港澳台侨学子对祖国的认识和联结。”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
在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联合策划主办的“大学与城市——广州地区高校校长访谈”活动中,港澳台侨学生人数全国第一的百年侨校、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如是说。研究产业经济出身的胡军,对于广州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平台搭建等,也提出了独特见解。
要把一带一路的人才聚拢起来
民心相通最重要
记者: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暨南大学地处广东,又是著名的侨校,拥有众多海外学生,如何发挥优势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胡军:暨南大学作为中国华侨最高学府,港澳台侨学生总数长期位居国内高校首位。我们目前有12000多名港澳台侨学生,其中在校的香港学生4800人,澳门学生将近3000人,台湾学生将近1000人;其余3000名学生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
暨南大学对于东南亚学子一直有很强的吸引力。暨大的首批学生,就来自印尼爪哇岛。现在,很多东南亚学生到暨大学习医学等科目,如在校印度学生就有300多人,基本都学医。我们的国际学院采取全英教学,学生们来了之后容易融入。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很高,印度学生毕业后回国考取医师执照,通过率高达90%以上。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民心相通最重要。在这个方面,暨南大学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也一直在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设置相关法律、经贸方面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相关政策,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招生。
同时,我们鼓励海外学生加入中国的创业大潮,为海外学生专设创客空间以及“一带一路”天使基金,帮助他们创新创业。我们也尝试做一些探索,比如在增城的“侨梦苑”设有“国际创新驿站”,感兴趣的海外学生可以担任驿站的站长,成为对外沟通交流的纽带。我们有一个学生就是站长,他一方面了解中国有哪些好的技术、产品和产业,知道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和相关法律知识;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的国家有什么样的需求,双方的需求可以如何对接,这个驿站站长就是重要的“桥梁”。
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既是暨南大学的特色与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除了广大海外学子之外,我们也希望以后能聚集更多的海外精英人才,带动广东和海外更深层次的合作。
要让港澳台侨学生对祖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有切身感受
记者:暨南大学的港澳台侨学生是全国最多的,除了地域优势外,还有什么因素吸引这些学生到暨大就学?
胡军:这既有历史、地域、文化的原因,也有暨大不断努力创新的原因。首先,我们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是为海外学生“定制”的。学生入学之初,有辅导员帮助其适应大学生活;我校首创的新生训练营,采取中华武术代替体能训练等一系列创新做法,特别受海外学生的欢迎。再者,还是离不开港澳台与广东在地域和文化上的接近性。港澳台学生来了,各方面都很适应,生活习惯也相近。此外,在暨大,港澳台侨学生不是“少数民族”,这样他们能认识很多朋友,校园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记者:今年恰逢香港回归20周年,从学校教育层面,如何加深香港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联结?
胡军:大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香港学生既然选择广州来度过人生中这么重要的阶段,首先他们对于中华文化,对于祖国是很认同的。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有很多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体会。比如一些海外学生,来到广州就非常吃惊,说“一年不来就变了样”,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我们不仅让学生看发达地区,也会让他们看不那么发达的地区,让他们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祖国。通过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对广州、对祖国的感情是不断加深的。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希望到内地来发展。比如,前不久我们刚刚引进了来自海外的一个著名国际气候专家,他和他的团队一来就拿下3个重大研究课题。他认为,现在内地的资金很充裕、研发和生活条件都很好,他们是愿意来的。
不能只盯着“颠覆性创新”
对一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技术改造同样重要
记者:您本身是研究产业经济的,从参与大区域竞争,乃至世界竞争的角度,您对广州的产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
胡军:珠三角曾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但现在遇到了资源、人口、空间、环境的瓶颈,成为转型升级形势最严峻的地区,广州的目标是成为枢纽型网络城市,在中国未来扩大全球价值链治理和利益分配话语权的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而广州的集成与综合创新的能力,牵引、带动、辐射发展的能力,是能否成为枢纽型网络城市的重要标志。因此,我认为,广州除了有选择性的发展高端制造业之外,发展高端服务业也非常重要。
发展高端制造业,不能只追求“破坏性”创新,完全用新的产业替代旧的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发展也很重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持续性的技术革新和改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也是广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者:在发展实业和高端服务业过程中,广州如何增加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胡军:谈到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力,大家对于信息网络、交通网络、物流网络关注比较多。但我想从文化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基石,有专家认为,城市文化的力量正在取代物质生产和技术进步而成为新的发展动力。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与产业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广州要善于发掘和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质,这是从全球生产网络走向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步骤。
“行业协会”对于创新驱动的重要作用
在穗高校要形成合力为区域服务
记者: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发展也有赖于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深度合作。广州目前也建立了不少协同创新联盟,您认为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实现真正的“协同创新”?
胡军: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创新的网络非常重要,高校和行业协会都是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德国的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行业协会称为“研究所”,其所长不仅了解行业技术创新中所遇到的瓶颈,也清楚哪个大学或者研究机构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能很好的起到桥梁作用。现在我们的产业和科研还是一定程度上存在“两张皮”的情况,相当一部分教授、研究者不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而企业也不知道大学能够提供什么,因此我们必须打通技术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暨大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一些地方研究院的设立就是希望通过与地方的深度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广州如果加大行业协会的建设力度,既能壮大高端服务业,也能促进高端产业的发展,并由此推动业界和学界的无缝对接,产生聚变效应,形成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特色。
记者:协同创新的合力,可能来自于高校和企业,也可能来自高校与高校之间。现在我们看到的高校之间更多的是竞争,是否有一些合作机制,可以让广州地区这么多所高校,共同为区域发展服务?
胡军:就政府而言,在城市发展规划中,要真正把教育作为重要的发展要素,从综合性、前瞻性、全局性的角度去定位大学的发展、整合教育资源。以大学为核心的文化网络也是枢纽型网络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应该具备国内领先的人才服务体系、构建一流的人才发展平台,而所在的大学也应该在城市文化构建、城市竞争塑造的过程中发挥应该有的作用。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打破体制上的障碍。我们现在还是存在一些体制方面的问题,比如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市属院校的不同属性,使得各高校都要先考虑主管部门的需求,考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对高校之间的协同与创新设置了无形的边界。目前,党委政府已经发现并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高校的属性有不同,但广州还是把大家看作自己人,因此各个高校都得到很多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的支持。
但真正来讲,高校之间还是存在竞争,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分散和浪费,所以对资源进行整合和合理配置十分必要。在体制不能改变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好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广州定期召开市长与在穗高校联席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通讯员:张团燕 陈龙
记者:广州日报 罗桦琳
摄影:郭嘉亮、高鹤涛
编辑:拾肆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