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行业未来商机如何?请看《黄金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黄金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黄金协会
2017年1月
目 录
前言
一、产业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环境
(一)环境分析
(二)需求预测
三、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四、黄金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国际合作共赢
(二)加快重点基地建设,推进资源整合
(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四)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标准建设
(五)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利用
(六)利用“互联网+”,完善产业链条
(七)增强企业竞争力,完善黄金市场
(八)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行业队伍整体素质
(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黄金金融功能
(五)大力发展黄金市场,建立多层次黄金市场体系
前言
黄金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兼具商品和货币属性,主要应用于金融储备、珠宝首饰、电子信息等重要领域,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障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黄金行业形成了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冶、深加工、批发零售、交易市场等完整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迅速,已从世界黄金行业的追随者成长为领军者。但在资源保障、产业结构、绿色发展、安全环保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由黄金大国迈向黄金强国的关键时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黄金行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战略机遇。为加快黄金强国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推进黄金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委托,特编制《黄金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未来五年引领黄金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的规划文件。
一、产业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15年全国黄金产量为450吨,消费量为986吨,“十二五”期间黄金产量累计实现2094吨,比“十一五”增长50%,年均增长5.7%,黄金消费量年均增长11.5%。目前,我国现有黄金矿山726个,其中规模以上重点矿山330家,采选规模达到40万吨/日。黄金企业综合产金能力400吨/年,有色冶炼企业的副产金能力85吨/年。
2.资源储量不断增加。“十二五”实际新增查明资源储量4698.67吨,超额完成规划新增查明黄金资源储量3000-4000吨的目标,截至2015年底,国内查明黄金资源储量超过11000吨,仅次于南非,居全球第二位,比“十一五”末增长68.5%。
3.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目前,我国黄金行业已形成40吨级以上企业集团1个,30吨级以上企业集团2个,20吨级的企业1个,10吨级的企业2个,十大黄金企业总产量达到165吨,大中型黄金企业的黄金产能占全国的70.7%。十大黄金集团公司成品金产量、利润已经分别达到全国黄金行业总量约50%和75%左右,三大黄金集团公司跻身全球黄金矿业公司排名20强。
4.技术创新取得进展。“海底大型金属矿床高效开采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山岛金矿成为全球首座安全高效开采海底金属资源的矿山。“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填补了我国超深部勘查的空白。自主研发的树脂矿浆提金工艺、黄金选冶污染物治理技术及高纯金精炼技术等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无轨开拓系统及凿岩台车的引进,自主开发的大型高效高压深锥浓密机和浮选槽得到了广泛应用。
5.“两化融合”稳步推进。中国黄金集团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被列为首批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山东黄金集团也形成了现代化数字矿山建设功能体系。灵宝股份、灵宝投资、焦家金矿、夏甸金矿等7家企业被确定为首批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试点。“两化融合”已广泛应用于矿床研究、井巷开拓、地质统计、采矿、回采、岩石力学评价及技术经济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设备控制等领域。围绕黄金“互联网+”全流通产业,黄金设计、定制、托管、租赁、销售和回购等服务平台已开始实施。
6.下游产业和交易市场发展迅速。深圳和番禺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珠宝首饰加工基地,国内黄金珠宝零售总额超过4000亿元,其中,重点黄金珠宝上市公司销售收入达1600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黄金加工大国和黄金珠宝消费市场。2015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成交量为1.71万吨(单边),成交额为8.01万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场内实金交易市场,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成交量为2.53万吨(单边),成交额为11.98万亿元,两大交易所黄金成交量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463%和251%。同时,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于2014年9月18日正式推出,标志着我国黄金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一步。
7.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效果显著。《关于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于2013年初发布,首次建立了以不同开采方式、选矿工艺和矿体赋存条件为基础的黄金行业“三率”指标要求体系。我国金矿开采回采率平均93.99%,选矿(冶)回收率平均82.37%,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65.66%,黄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金铜矿、山东招金集团、中国黄金集团灵宝-卢氏矿集区金银多金属矿均被列为首批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8.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已颁布实施国家及行业标准合计36项,其中,9项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金矿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金选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金精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3项国家强制性标准的颁布对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黄金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高纯金》和《高纯金化学分析方法》系列国家标准的完成,填补了高纯金国际标准的空白。
9.“走出去”取得重要进展。“十二五”期间,我国黄金企业海外投资累计达25亿美元,获取黄金资源量超过1000吨,到2015年末,企业海外产金超过15吨。如中国黄金集团成功收购了刚果(布)索瑞米公司铜铅锌矿、吉尔吉斯斯坦库鲁-捷盖列克铜金矿;紫金矿业集团公司先后收购了塔吉克斯坦吉劳、塔罗金矿,吉尔吉斯左岸金矿,澳洲诺顿金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格拉金矿。
10.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增强。黄金产业发展理念从只重产能、产量转变为更加注重安全环保、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努力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2012年,中国黄金协会首次向全社会发布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黄金、山东黄金和紫金矿业等也先后向公众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2011-2015年共有76家黄金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占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总数的11.5%。
(二)存在的问题
1.在黄金矿业方面:黄金矿业资源整合进展缓慢,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地质勘查工作滞后,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比例不到23%,远低于全球50%的水平,部分老矿山已出现资源危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于黄金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黄金矿山井下开采已发展至深部开采阶段,深部开采技术亟需取得重大突破;一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较先进企业差距较大;部分矿山安全环保投入较少,事故时有发生;企业负债率偏高,负债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成本高。
2.在黄金消费方面:黄金消费缺乏有效的消费引导,黄金饰品附加值不高,黄金零售企业尚处于卖原材料阶段;黄金饰品加工技术工艺相对落后,与信息化、高新技术融合不够,产品科技含量低,不足以满足当前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对黄金珠宝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设计创意欠缺,品牌建设滞后,缺乏国际竞争力,与国际一流品牌差距较大。
3.在黄金市场方面:应进一步深入推进黄金市场国际化发展,走好国际化开放之路,继续完善黄金市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加大黄金市场监管力度,切实防范黄金市场风险。
二、发展环境
(一)环境分析
“十三五”期间,是黄金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由“黄金大国”转变为“黄金强国”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复苏乏力。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问题,美联储加息的时间、速率和力度如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等,对世界经济运行与绩效带来了负面干扰。受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矿产品需求不振、价格延续下行态势,矿业形势将继续处于低谷,倒逼矿业市场回归理性,未来市场集中度将加剧。但国际政治形势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等重要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情况和政策导向,以及叙利亚战争、英国脱欧等地缘政治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必然使黄金的金融避险属性日益突出,给黄金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主要矿产品价格震荡下行使我国矿业形势处于低迷期,特别是黄金主要成矿带浅部探明资源已被大规模开发,大部分矿山将转为深部开采,加之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安全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未来黄金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国黄金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家对黄金储备需求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对黄金珠宝首饰等需求和对黄金消费的推动力也不断增长,黄金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这为黄金行业继续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开展新一轮资源整合和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需求预测
“十三五”期间黄金需求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与“十二五”相比,增速将有所放缓,预测2020年黄金消费量为1200吨 。
三、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建设黄金强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以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国际合作等为重点,以全球化视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调结构、促转型、深化企业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现代化黄金产业,到2020年底迈入世界黄金工业强国行列。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黄金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产业产品结构,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紧紧围绕重点成矿区带成矿理论研究、复杂及深部矿体开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坚持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作为建设黄金强国的关键环节,改造提升矿山采选业,适度控制冶炼产能扩张,在黄金精深加工及珠宝首饰业方面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和扶持上下游一体化运作的大集团,促进发展方式向国际化、多元化经营和服务型产业方向转变,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生态、安全环保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绿色矿山,推行清洁生产,着力加强安全生产“三基”工作,加大重大隐患治理力度。通过节能减排、综合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安全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推广低氰提金工艺。积极推进城镇人口集中地等环境敏感地区的黄金企业转型或搬迁改造,消除重大安全环保隐患。
四是强化全球布局。立足资源大视野,构建产业大格局,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通过扩大开放、有效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依托“一带一路”总体战略,鼓励具有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的大型黄金企业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黄金产业合作,完善我国黄金产业的全球布局,建立健全黄金资源战略保障体系,增强我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五是强化智能制造。落实《中国制造2025》有关部署,运用信息化手段、自动化设备、智能化生产体系来改造黄金产业,加快黄金行业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建设黄金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促进黄金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推动黄金企业从生产方式到管控模式的变革,增强黄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三)规划目标
“十三五”期间,黄金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传统矿山采选业向中高端迈进,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生产逐步向大基地、大集团集中,绿色矿山、数字化矿山建设取得新进展,矿区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企业“走出去”取得明显成效。适应黄金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及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黄金新材料技术及应用取得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成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的黄金工业强国。
黄金产量:“十三五”期间黄金产量年平均增长率3%左右,2020年规划黄金产量500吨(力争达到550吨),其中,黄金矿山产金规划产量415吨,有色副产金规划产量85吨。“十三五”期间规划生产黄金2370吨,比“十二五”增长10%以上。
黄金生产能力:到2020年,黄金行业规划新增产能合计125吨,淘汰落后产能合计40吨。“十三五”末,黄金固定年生产能力达到600吨(含进口料生产能力100吨),比“十二五”期间增长20%以上。
结构调整:黄金开采企业数量从“十二五”末期的600多家减少到450家左右,形成2个80吨级、1个50吨级、1个40吨级的黄金企业集团,实现4家黄金企业进入全球黄金矿业公司20强,其中,2-3家跨入全球10强。2020年,十大黄金企业集团产量达到300吨,大中型黄金矿山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
查明资源储量:扣除黄金生产消耗4000吨,全国新增黄金查明资源储量3000吨,到2020年全国黄金查明资源储量为13000-14000吨,比“十二五”末增长10%以上。
黄金企业投资:“十三五”期间黄金企业地质探矿规划投资总额13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10%以上,其中大型黄金企业占比80%以上;“十三五”期间黄金企业规划投资总额100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20%以上,其中大型黄金企业占比70%以上。
科技进步:“十三五”期间,大型成矿带成矿规律、复杂及深部矿体开采、难选冶资源回收、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及低氰提金工艺研究取得突破,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两化融合”取得新进展,生产智能化、工艺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5%以上。
安全环保:杜绝重特大安全环境事故,千人伤亡率明显下降,土地复垦率超过60%,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企业“三废”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积极推行绿色矿山建设,大型黄金矿山争取在“十三五”末全部建成黄金行业国家级绿色矿山。
节能减排:加快淘汰黄金采选冶和精炼能源消耗在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定值以下企业,整改在标准值以下企业,新建企业要按照先进值建设。严控SO2、As和Hg等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5%以上,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职业健康:职业危害防治大幅度改善。加强劳动保护设施建设,严格粉尘、高毒物品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企业安全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5%以上,职业健康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社会责任:企业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大中型黄金企业积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积极共同应对损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普遍建立社区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职工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协调增长,并向采掘一线职工倾斜。
四、黄金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国际合作共赢
1.加强地质勘查,提高资源保障
“十三五”期间,以企业为主导,推进整装勘查,实现黄金资源找矿战略突破。突出重点成矿区带、大中型矿山深部及外围的勘查工作,西部地区主要提高三江、天山、阿尔泰山等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程度,以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为目标,提交一批可供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的勘查基地;中东部地区以深部、外围资源开发和超深部资源勘查为重点,进一步挖掘胶东、小秦岭等地区的金矿勘查潜力。“十三五”期间,大中型黄金企业新增黄金资源储量4000吨,占全国增量的65%以上。
2.发挥黄金产业先行优势,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大型黄金企业应依托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竞标收购、资产重组、租赁经营、项目互换等方式,采取贸易与开发并举的方针,积极开展境外黄金资源的勘查开发。尤其是依托“一带一路”总体战略,鼓励黄金企业重点同沿线国家开展黄金资源开发合作。鼓励黄金企业引进黄金新材料加工和研发项目,提升我国黄金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大型黄金企业集团能适应新常态下的竞争环境,建立联盟机制,通过资源互补、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等方式进行强强联合,创建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相互契合各种要素,有效配置内部资源,发挥协同作用。“十三五”期间依托“一带一路”开展的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亚以及东南亚、南美、西非等国家和地区。
3.加大西部资源开发力度,发挥中心枢纽作用
深化开发西部,围绕阿尔泰、天山、北山-祁连、柴达木周缘及邻区、秦岭、西南三江、班公湖-怒江、川滇黔等重点成矿区、重点矿山,查清一批大型、特大型矿床,“十三五”末,西部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力争达到6000-7000吨。加大资源富集、环境承载力强、生产成本低的地区资源勘查力度和开发强度,建设一批西部黄金勘查开发基地。推进难处理黄金资源勘查开发、黄金精深加工的技术交流与推广,鼓励企业在西部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先进技术推广基地。鼓励企业依托西部黄金勘查开发基地和产业园区,通过参股、并股和技术支持等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黄金资源勘查开发、加工制造、技术研发、品牌建设、营销模式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发挥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中心枢纽作用,促进“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紧密结合。
(二)加快重点基地建设,推进资源整合
1.加快重点基地建设,努力扩大产业规模
对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成矿区域,可设立重点矿区,建设大型黄金生产基地。重点产金省份如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应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大型黄金生产基地的建设。“十三五”期间黄金行业基建(技改)规划投资总额1000亿元,到2020年新增产能125吨/年。其中,大企业基建(技改)投资额合计占整个行业的2/3。“十三五”期间重点规划工程包括:山东莱州纱岭金矿开发工程,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搬迁改造工程,焦家金矿深部开发工程,甘肃亚特矿业有限公司扩建工程,海域金矿基建工程等。
2.加大力度推进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根据黄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资源赋存状态和环境承载力等条件,在遵循国家及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黄金资源开发布局。对开发利用区内赋存的多、小、散矿体,进行资源整合,全区统一规划,大力发展集约化开采技术,建设“区域矿山”,鼓励推进因地制宜的“分散开采、集中选冶”资源开发模式。对区内现有矿权进行梳理,从资金、技术、管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制定标准,科学合理地确定整合主体。支持具有技术、资金等优势的大型黄金企业以矿权为纽带,突破地区、所有制的限制,采取联合、收购、参股等形式开展企业重组,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争取在“十三五”末期形成3-4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黄金企业集团,通过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全国黄金矿山企业数量到“十三五”末控制在450家左右,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合理开发利用黄金资源。
(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1.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在地质方面,加强区域及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和预测;探索深部隐伏矿体、盲矿体定位预测综合找矿技术,矿床下部和厚层覆盖区的物、化探技术及深部地质勘查方法;优化探矿工程设计,发挥科技在探矿中的主导作用,提高见矿率。在采矿方面,加强深部矿体开采的提升、岩爆、降温等要素的研究;进一步改进形态复杂、矿脉薄和围岩不稳固的矿体和厚大矿体的开采工艺;优化采矿设计,降低损失贫化两率指标,减少采矿损失;探索智能化开采,研究尾渣膏体充填,建设生态矿山。在选冶方面,加强在低品位矿石提金技术、复杂难选冶资源综合利用、伴生元素综合回收及尾矿资源再利用的科技攻关力度;对热压氧化预处理、低氰提金、复杂难处理多金属选矿等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开展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产业化研究工作;综合优化多金属矿床选冶技术指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造锍捕金”、稀贵金属综合回收、污酸处理等技术的深化研究工作。
2.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型产业
推动中小矿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实施改造升级,鼓励首饰加工等传统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领域全流程改造转变。推动两化融合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能减排相结合,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监控数字化,建成以数字矿体、数字采矿、数字选矿为主体的信息化平台。鼓励企业建设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积极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两化融合试点及示范企业的智能化矿山建设力度,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水平。支持和引导黄金企业探索两化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推动黄金企业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以及产业链升级,拥抱互联网,融入互联网,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质量,打造数字化矿山和智慧型黄金产业,加快实现黄金产业转型升级。
(四)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标准建设
1.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围绕黄金行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知名专家院士作为技术支撑,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黄金行业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并发挥黄金行业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作用,提升整个创新体系建设水平。大型黄金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行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或优势技术,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成果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开发与引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运用,及时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推进规范化管理,强化标准化建设
推进规范化管理,制定深部金矿资源评价标准,开展深井勘查开发相关工艺技术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做好行业能耗、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如黄金尾矿处理技术标准、复合共生矿选矿综合回收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等。适应黄金行业全产业链升级、发展黄金新材料的需要,开展相关技术和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国际标准化工作联络机制,鼓励引进国际先进标准,特别是我国亟需的深部开采、提升、岩爆、降温、通风等标准。加大参与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实现国际国内标准接轨和双向转化。
(五)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利用
积极开展黄金尾矿处理技术要求、复合共生矿选矿综合回收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支持尾矿、氰化尾渣等固体废弃物的二次利用。鼓励开展低品位、难处理以及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尾矿综合利用和氰化渣综合回收,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优化管理,对黄金矿山采选冶全过程循环经济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及工艺优化改造,加快推广全循环工艺,并注重资源循环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黄金再生资源利用体系,促进从废旧电子元件、贵金属废料等电子垃圾中提炼黄金的产业有序发展。
(六)利用“互联网+”,完善产业链条
1.推进黄金珠宝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培育品牌建设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大力度突破黄金珠宝精炼、设计、加工等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黄金珠宝加工技术工艺落后、产品低端化的问题,积极培育发展产业链完善、技术工艺先进、节能环保的黄金珠宝高端制造产业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黄金珠宝交易云商平台、现代珠宝产业服务创意发展平台、珠宝饰品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在销售中,支持黄金珠宝企业实践电子商务,积极发挥“互联网+”在营销渠道拓展、黄金文化传播和品牌树立推广中的作用。同时,突出骨干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标杆作用,构建我国黄金珠宝品牌培育长效发展机制,树立“中国黄金珠宝”的质量优良、品牌卓著的形象。
2.大力发展黄金新材料,增加高端新材料有效供给
以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支持黄金新材料技术的引进和合作,加强纳米、医疗、航空航天等前沿黄金新材料研究,大力发展金纳米催化剂、复合金银合金丝、金纳米粉体材料、金及金合金口腔种植体等黄金新材料产业。鼓励建立黄金新材料产业园,发挥其孵化、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做大做强黄金新材料产业。围绕黄金新材料产业和应用需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外先进标准,建立我国黄金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十三五”期间将积极开展贵金属废旧资源回收,高端键合金丝生产线建设,贵金属提纯、纳米材料生产,黄金精细化工等项目建设,增加高端新材料有效供给。
(七)增强企业竞争力,完善黄金市场
1.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推进优化“五率”、降本增效工作
企业通过对标管理、精细管理,找差距、补短板,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充分发挥黄金产品金融属性,灵活运用借金还金、黄金租赁、黄金质押等融资手段,掌握运用好黄金市场工具,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化解价格风险。从项目抓起,做好对可研设计、建设、探矿、技改等大型投资活动的节约优化,抓好企业内部地质采矿、选冶、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通过完善地质资料,改进采选工艺,加强生产管理,引进先进设备等手段,推进优化“五率”。同时加大节能降耗,改善管理措施,完善定额体系,努力降低克金成本,推进降本增效和开源节流。
2.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增强企业竞争力
积极引入优质民营资本,发挥各方所长,有效分散投资风险,激发企业活力。充分利用优秀民营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增强黄金企业竞争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既要发挥国企技术和资金实力较强、管理相对规范、资源获取相对较易等优势,也要汲取民企工作效率高、项目建设速度快、市场营销和竞争意识强等方面的先进性,真正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3.完善黄金交易市场,加强风险防范
从国家核心战略的高度,大力支持黄金产业发展,扩大我国黄金市场参与主体,激发市场发展潜力,积极开发人民币报价的黄金衍生品,丰富交易品种,完善黄金市场体系,促进藏金于民,推动西金东流,在上海形成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黄金交易中心。配合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黄金市场监管力度,切实防范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到2020年,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商业银行场外交易市场黄金交易总量超过10万吨(单边)。
(八)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进一步建立健全黄金生产安全标准体系,继续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全面加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建设。加强重大灾害防治,重点防范透水、中毒窒息、坍塌和尾矿库溃坝等事故,建设金属矿山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完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对重大危险源有监测、评估措施和应急预案,并配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以及安全供电、供水装置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设施,以防范尘肺病为重点,加强劳动保护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职业健康保障水平。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矿区环境保护的重点从被动治理转向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重,着重黄金尾矿库的安全管理、解决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重大问题,切实做好生态保护。着重解决重点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污染源执法监管,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等有毒有害废气排放,着重解决砷、硫及重金属的污染防治,建设和完善有毒有害元素综合回收体系。加强采矿、选冶和氰化尾渣贮存场所的环境管理,开展黄金行业含氰尾渣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实施行业清洁化改造,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推进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和经验交流,新建黄金矿山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逐步建立黄金行业自我规范、自我监督、自我协调的行为机制,在维护国家、公众利益,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行业自身利益,保障行业的长久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部协调沟通机制和工作平台,配合有关部委做好行业监管工作,督促会员企业遵纪守法,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继续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加强诚信建设,抵制不正当竞争,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引导行业向规范、健康、长久的方向发展。
(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围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展开研发和攻关,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引导具有优势的黄金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发挥科技攻关主体作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围绕产品升级、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两化融合,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重大示范工程实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行业队伍整体素质
积极推进国家重大人才发展战略在黄金行业的实施和落实,完善以岗位标准为基础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提高职工素质、技能为核心,整合行业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业务能力、岗位技能培训,提升业务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成本、提效益、增强竞争力。鼓励企业多渠道培养国际化人才,以适应行业“走出去”发展的需要。注重黄金投资分析师职业建设,促进黄金市场健康发展;定期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加强黄金行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培养。
(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黄金金融功能
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发挥黄金金融属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黄金的融资功能,紧紧抓住黄金融资渠道相对较宽、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以及交易相对灵活等特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通过黄金质押、黄金租赁等形式筹集资金,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和规避风险的需要,为企业做大做强服务。继续发挥金融机构的主渠道作用,探索直接融资的新渠道、新形式,努力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加大企业上市力度,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增加资本金。引导企业广泛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融资,外引内联、引进国内外的技术和资金。
(五)大力发展黄金市场,建立多层次黄金市场体系
引导我国黄金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创新交易品种,增加交易量,进一步提高我国黄金市场为实体企业服务的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发挥好黄金的特殊属性,形成与其他金融市场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配合政府部门进一步做好黄金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切实防范黄金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黄金市场成为全球黄金市场的重要一极。参考阅读:工信部《关于推进黄金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关注黄金圈,抢黄金红包!
如何加入黄金红包产品体验群?
公众号回复4个字“黄金红包”,
收到入群链接,付费1元
(机器人自动建群,此功能最低收费1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黄金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