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郁土: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学校

郁土 郁土 2024-02-05


 


爱比克泰德(约公元55~公元138),古希腊斯多亚学派代表哲学家之一。爱氏出生于奴隶之家,是名奴隶,后成为自由民,创办了自己的哲学学校,成为专职哲学家。公元89年,罗马皇帝图密善将哲学家逐出罗马,爱氏就来到希腊尼科波利斯(位于亚得里亚海海岸,是罗马通往雅典的主要通道),继续其教育生涯,直至去世。其传世作品,为其学生记录的《爱比克泰德论说集》与《道德手册》。罗马皇帝奥勒留是他的忠实信徒。

那么,爱氏的学校里都教些什么呢?

通读《论说集》我们可知,这所学校不教授语、数、外,也不传授某项谋生技能,而是讲述什么是人、人的权能所在、做人的基本原则及人生之种种的。

对于什么是人,爱氏这样说,“人是由两种东西混合产生的,一种是肉体,与动物相通,一种是理性和智能,与众神相通。尽管如此,我们许多人都委身于不幸的、僵死的动物本性,而只有很少的人才追求神圣和幸福”(《论说集》第一卷第三章)。他又说,“只有人可以理解自己的行为,只有人才有社会行为,只有人有信念、有自尊,只有人才会目标坚定、毫无错误、充满智慧”(《论说集》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而人是具有能力的,爱氏借宙斯的嘴说,“爱比克泰德,……你不要忘记,你的这个躯壳并不是你自己的,它只不过是一块做得精致的泥巴而已。既然我无法把这些也都赐给你,所以,我就把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赐给了你。它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产生采取行动的驱动和不采取行动的驱动、产生想要得到东西的意愿和想要回避东西的意愿的能力,一句话,它是一种能够正确运用表象的能力。如果你能关心这个能力,并且让它来管理你所有的一切,那么,你将再也不会遇到任何阻碍,你将再也不会受到束缚,你将再也不会悲伤哭泣,再也不会怨天尤人,再也不会媚颜奉承他人”(《论说集》第一卷第一章)。

做人是要有原则的。“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好这两条原则:一、意愿之外的一切东西都无所谓善或恶。二、我们不应该引导着事情的发展,而是应该跟从着事情的发展”(《论说集》第三卷第十章)。“首先,你要全神贯注地关注那些最基本的原则,你要时刻准备好这些原则,没有这些原则,你就不要睡觉,不要起床,不要喝水,不要吃饭,不要跟人打交道。这些基本原则就是,谁都做不了别人的意愿的主人”(《论说集》第四卷第十二章)

爱氏做过奴隶,所以他深知自由之可贵,“我以众神的名义奉劝你们,不要再羡慕物质材料了吧。首先,不要把自己变成这些东西的奴隶,其次,也不要因此而把自己变成那些既能够给予这些东西又能够把这些东西夺走的人的奴隶吧”(《论说集》第三卷第二十章)。“你看看我,我没有城邦,没有房子,没有财产,没有奴隶;我睡在地上,我没有妻子,没有孩子,没有执政官那样的豪宅,我只有天、地和一件破旧的大衣。你说,我还缺少什么东西呢?我不是没有痛苦、没有恐惧吗?我不是自由自在吗?你们有谁看见过我没有得到我想要得到的东西,或者落入自己想要回避的东西里了呢?我怨天尤人过吗?我指责过别人吗?你们有谁见过我神情忧郁过?”(《论说集》第三卷第二十二章)。“难道说,你觉得,违背自己的意志,被逼迫做一件事情,这还不算是一个奴隶吗”(《论说集》第四卷第一章)。“第奥根尼就是自由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倒并不是因为他的生身父母是自由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自由人,而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自由的,他已经抛弃了所有的能让人抓住他、让他当奴隶的把柄,谁也不可能走近他,抓住他,然后奴役他……‘因为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小小的身躯当做是自己的东西,因为我什么东西都不需要,因为法律,只有法律,对我来说就是一切。’正是这些想法使第奥根尼成为自由的人”(《论说集》第四卷第一章)。

对于肉体与灵魂,爱氏是这么看的,“你的这个小小的躯体其实只不过是泥。你为什么要为了它而毫无意义地辛苦劳作呢?如果你别的什么东西都没学会,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通过其他事情,你会逐渐明白,你自己的肉体它什么都不是”(《论说集》第四卷第十一章)。“人最首要的、最高尚的洁净当然是人的灵魂上的洁净了。……灵魂的职责包括,采取行动和不采取行动的驱动,想要得到东西的意愿和想要回避东西的意愿,准备、计划和同意。……灵魂的不洁就是灵魂的错误的认识和看法,灵魂的净化就是要让灵魂产生正确的认识和看法”(同前)。

除了上述根本问题外,爱氏还论述了诸如善与恶、知与行、孤独与死亡、正义与邪恶、做官与贪欲等等方面的问题。

关于善与恶。“神的本质在什么地方,善的本质就应该在什么地方。那么,神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肉体吗?当然不是。是房产吗?当然不是。是名声吗?当然不是。〔神的本质〕就是智慧、知识和正确的理性”(《论说集》第二卷第八章)。“什么是善的东西?正确的意愿以及对表象的正确运用”(《论说集》第一卷第三十章)。

“你还是先清除自己身上的邪恶吧:清除掉你的悲伤,清除掉你的恐惧,清除掉你的欲望,清除掉你的嫉妒,清除掉你的恶毒,清除掉你的贪婪,清除掉你的软弱,清除掉你的放纵吧”《论说集》第二卷第十六章)。“所谓的恶,就是违背自己自然本性”(《论说集》第四卷第一章)。“与人通奸的人又有什么损失呢?他不仅丢掉了人的尊严和节制,而且还丢掉了君子之道、公民之义、邻居之情……没有一个恶的人是不遭受任何损失或伤害的”(《论说集》第二卷第十章)。

关于知与行。“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于做与自己学到的知识相反的事情,习惯于使用与正确的认识相反的观念”(《论说集》第二卷第九章)。

关于正义与非正义。“你可能会说,‘可是,不正义的人总是过得更好。’在哪方面?‘在金钱方面。’是啊,在他比你强的方面,因为他阿谀奉承、厚颜无耻、夜不能寐。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你要看看,他在忠诚、自尊方面是不是比你强。你会发现,他不比你强。相反,你会发现,在这些你比他强的方面你比他强”(《论说集》第三卷第十七章)

关于焦虑不安。“既然在我们意愿之外的东西都既非善又非恶,而在我们意愿之内的东西又完全是我们权能之内的东西,谁也无法从我们这里把它取走,谁也无法违背我们的愿望替我们弄到手,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值得焦虑不安的呢?可是现在,我们却是在不断地为我们的这个小小的躯壳而忧虑,为我们这一点点财产而担心,为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而不安,我们从来都不为我们内在的东西而操心”(《论说集》第二卷第十三章)。

关于逆境。“逆境展现人性。因此,假如身陷逆境,请记住,神就像是你的教练,他为你找了一个强劲的年轻摔跤手来做你的陪练对手”(《论说集》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关于孤独。“因为宙斯就能够跟自己相处,能够做到平静安详、与自己相安无事,思考着自己所安排的世界秩序,思考着世界的自然本性,而且,他思考的都是适合于自己的思想。同样道理,我们也应该能够与自己进行对话和交流,不需要别人的陪伴,不需要任何手段来打发时光。我们应该观察神对这个世界的安排,思考我们自己与周围一切事物的关系,反思自己过去如何应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而现在我们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还在因为什么东西而感到痛苦,而这种痛苦我们又该如何治愈,如何去除——假如我们在上面所说的某一个方面需要加以完善,那么,我们就需要根据其内在的理性来对其加以完善”(《论说集》第三卷第十三章)。

关于当官与贪欲。“你到底是怎么当上法官的呢?你吻了谁的手?辛福鲁斯的手还是奴梅尼乌斯的手?你在谁的卧室边睡过觉(为的是在人家一大早刚起床就可以跟人家打招呼)?你给谁送过礼?难道你没看出来,当法官的价钱跟奴梅尼乌斯的价钱一一模一样吗”(《论说集》第三卷第七章)。“人们对于财富、权力和美女的贪恋也是一样。有了财富,我们依然会贪恋财富;有了权力,我们依然会贪恋权力;有了美女相伴,我们依然贪恋女色。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嫉妒,还会害怕别人会抢走(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还会说出一些可耻的话,产生一些可耻的思想,做出一些无耻的行为”(《论说集》第四卷第九章)

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爱氏所竭力推崇的榜样是苏格拉底、芝诺、第奥根尼等人。“你要学习的是,苏格拉底,他有妻有子,他是怎么生活的;第奥根尼是怎么生活的。克里安特斯是怎么边学习边打水生活的。假如你希望拥有的就是这些东西,那么,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可以充满信心地生活”(《论说集》第三卷第二十六章)。“苏格拉底生活得那么高贵,死也是那么高贵,他从事的事业,我现在有资格参与吗?第奥根尼从事的事业呢,我有资格参与吗”(《论说集》第二卷第十六章)。

苏格拉底的事迹知道的人较多,而第奥根尼恐怕知道不人不多,那我就再抄一段第二卷注释中的话:

第奥根尼(公元前404~前323年)人,古希腊犬儒派哲学家。他蔑视一切生活享受和名利地位,他的家就是一只木桶,他的财产就是一条毡子,白天是衣服,晚上是被子,一根木棍,一个讨饭用的口袋,一只喝水的杯子。据说,当他看到一小孩在广场的喷泉旁用手捧着水喝水后,就被杯子也扔掉了。在他看来,人应当顺应自然,过自由的生活,他这么做,就是为了向人们表明,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不是只有富有的人才可以享受自由……还有一个故事,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希腊世界时曾经专门来看他,第奥根尼照旧躺在他用一只木桶做成的“狗窝”里一动不动。亚历山大走到他跟前,低声问他,自己可以为他做些什么事。第奥根尼答道:“请你站开点儿,你挡住了我的太阳。”围观的人窃窃而笑,而亚历山大大帝却低声自语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做第奥根尼。”(《论说集》第二卷第十三章注释)。

有趣的是,爱氏还解释过“我爸是李刚”的问题。“‘我比你强,因为我的爸爸是执政官。’还有人可能会说,‘我当过护民官,而你没当过。’假如我们是马的话,你会不会说,‘我爸爸跑得比你快?’或者,‘我有很多的大麦和草料’,或者‘我的嚼子装饰得很漂亮?’既然如此,假如你对我这么说的话,我就会说,‘好吧,我们跑跑试试。’”(《论说集》第三卷第十四章)。

虽说今天我们的大中小学校林立,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满天飞,但我就还是强烈推荐大家都去爱可比泰德的这所哲学学校里去注册学习,假如你能学进去的话,它会令你像个人一样真正地活着,而非苟且偷生!

O一二年五月廿四日上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郁土:爱比克泰德的哲学学校

郁土 郁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