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美熙 吴来星 吴友春:培田三老与古村保护|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2016-11-18 卓浩昌 爱故乡行动


吴美熙

吴来星

吴友春
 

推荐人:

卓浩昌 

培田文化柿集

福州市推特众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

感动与美熙老师的坚守和执着,为培田古村落三十多年的默默奉献。



培田全景

被誉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的培田古村落,地处闽西连城县境内,它以典型的客家“九厅十八井”建筑特色闻名于世,与客家土楼、广东围屋并称世界客家建筑三大奇葩。村里至今仍完好保存着30幢大宅、21座祠堂、6处书院、2座跨街牌坊和1条千米古街等明清时期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群,总面积7万平方米。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人文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外界所叹服。近年来,培田古村落相继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大最美村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殊誉。近年来,培田古村落相继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大最美村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殊誉。带着“闻名不如见面”的好奇心,我们三个来自全国天南地北的创业者来到了培田古村落。我们是3个在城市里打拼了十多年的老创业者,一直在寻找自我,寻找古村落,为我们正在创办的古村资源整合平台“72柿”寻找一个样板。2016年初,我们与培田古村落社区大学,并共同策划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培田春耕节”。我们将本届春耕节命名为“培田慢慢玩”,希望来培田的人都可以慢下来,慢慢感受800多年的客家文化,慢慢品味这座“民间故宫”里蕴藏的建筑故事、人文历史、耕读文化。春耕节后,我们团队与培田古村落的一位老者一见如故,租下了他家祖传下来的一栋200多年的古民居,成立了“培田文化柿集”,开始慢下来,融入培田古村落的点滴生活中。我们逐渐了解到,这座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目前有1500多人,但是常居人口不足一半,而其中有3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可谓是一座“长寿村”。由于老人众多,2014年11月,“培田古村落”老人协会正式成立,70年代曾任村书记的吴来星老师被推举为会长。吴来星老师告诉我们,培田古村落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求学,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小孩。追溯培田古村落16年前开始发展旅游开发的时候,也是靠着这些村里的乡贤和老人们,他们积极主动地为培田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贡献了自己三十多年的精力。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70年代前书记吴来星老师外、前培田小学前校长吴美熙老师和前理事会会长吴友春老师。

培田三老挑梁 古村开发启动
吴美熙老师,是培田小学前校长,他告诉我们培田古村落的开发关键年在2000年。2000年6月,国家旅游局魏小安司长到培田考察调研,他指出“全国的旅游景区我几乎走遍了,像培田这样保存大片明清建筑,蕴藏这么丰富的多元化文化,山清水秀没有任何污染的生态环境,使我感到十分震撼;培田古民居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定要保护好,管理好。”2000年7月,北京大学、暨南大学的旅游咨询专家,带着怀疑态度,接受县政府建议在赴龙岩与会途中,绕进培田看看。吴美熙老师恰好在大夫第门口碰上,应约带着他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杨教授有点激动地说“很好,你一定要发动村民共同保护好!”三天后,从龙岩市农业体制转型工作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两位专家在全市农业转型工作大会上说:“培田民居建筑群是一批不亚于永定土楼的珍贵文化遗存,只要下大力气加强保护,有计划组织保护前提下的开发,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超过永定土楼!”2000年7月,连城县委、县政府紧锣密鼓地启动对培田民居的保护开发工作:首先把培田明、清建筑群定位为“培田古民居”,理顺管理体制;改变单一的冠豸山水游为冠豸山水+培田人文游,转化思路;以冠豸山景区担保向工行贷款二十万元作启动资金,落实经费;建立“培田古民居管理站”,组建保安、讲解员队伍,健全管理机构;从七月份开始,全民动员,展开重点建筑和全村范围的环境整治,“培田古民居” 掸去历史的灰尘,以亮丽的容颜展示在世人面前,2001年10月1日,“培田古村落正”式向世人开放。

留住历史 守住传统
随着知名专家、新闻媒体,从中央部委到省市领导纷至沓来。培田三老联合一众乡贤们忙碌着为培田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查阅县志、乡志,收集散落村民手中的族谱,走访上百位老人,汇集培田历史、人文及建筑资料,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吴美熙老师向管理中心提供28篇资料,十余份对保护开发的构想,几万字培田村历史风貌介绍,与乡干部杨海滨一起编写培田村旅游线路和景区简介,为推广宣传折页提供了大量基本素材。吴来星老师与几位乡贤共同赶编了《客家庄园》一书,撰写了十多篇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吴有春老师为了修缮文革期间差点被毁掉的《吴氏族谱》,这一翻修就是40多万字,他坚持一笔一划亲自抄写,日以继夜地埋头修缮,成为培田古村落800多年历史的重要考证。培田三老的心血结晶成为后期国家建筑研究院等专家学者、清华北大等各大院校的重要研究资料,并成为各大媒体、各国游客来培田古村落的重要解说词。培田三老带动村里的乡贤和积极人士,全力普查培田文物遗存、旌表、牌匾散落点并一一登记,抄写全村联文和红军标语,为此走遍全村房舍角落,钻遍村内外所有能进入的涵洞、下水道。这其中最大收获是:找回两个古代牌坊、一对旌表的近百构件,在培田村头、村尾重新竖立“恩荣”、“圣旨”两座牌坊,恢复培田耕读文明,崇文尚武,乐善好施的地理坐标。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培田三老带动全村清除了全村污水沟、垃圾堆,拆除70多间猪舍、厕所和附属搭建。通过大小会议,进村入户宣传政策,解决安置,培田三老都积极参与,取得大多数干群的信任与支持。由于当时还没形成任何指导性规划,他们只能坚守一个信念:保护好一个“历史的、民族的、原真的、完整的、生态的”培田古民居。吴友春老师,是当初代表培田古村落理事会签订旅游开发协议的理事会会长,他回忆在08年正式开始旅游开发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很多阻力,村民对于旅游开发的收益分配等都有很多质疑声,他组织大家召开各类动员协调会议,分析了“旅游开发对于培田古村落的十大好处”,让村民放下小利益,顾全发展大局,只有培田古村落发展起来,村民们才能发展起来。2008年,“历史的、民族的、原真的、完整的、生态的”培田古民居正式开始了对外旅游开放。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留得住乡愁

通过媒体轰炸式的宣传,一朝扬名天下知,领导、专家来了,纷纷肯定培田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国外友人、台港澳同胞来了,都如同新加坡城市宜居专家刘太格的感受:“从文化遗产角度说:培田不仅是中国的,它还是世界的。”培田虽有一点名气,但到培田看过的人,平均每年不过十万人,因此,专家纷纷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国家建设部吴亦良司长在合照留言中写到:“如果从文化底蕴去比较,培田民居远比山西平遥、永定土楼要深厚得多,希望能加大宣传力度,让培田民居扎根于客家,享誉于世界”。为宣传培田,培田三老更是身体力行。十五年里,培田三老承担了无任何酬劳的义务讲解员角色,曾为三百多家新闻媒体、三千多位专家领导,六十多个国家、地区贵宾作义务宣传讲解;曾为连城十一家旅行社义务培训导游一千余人次,曾出席十几次国家或高等院校组织的专题论坛。由于取得众多专家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充分了解和认可,“培田古村落”以资料最全,品味最高,包括评选“中国十大最美丽乡村”的九次评选,都是一次通过,至今培田已获得五块省级、九个国家级品牌桂冠。培田古村落耕读传家的祖训是为了让更多人记住乡愁,吴有春老师退休后就坚持每年修缮《吴氏族谱》,累计手抄达几十万字,用他的话说“这是为后人留鉴,也是为自己积德。”,而这样一笔一划一坚持就是数十年。吴美熙老师更是自掏腰包,前后买了八部相机和摄录机,积累了八张卡一万多张照片,以保存资料,记录保护开发建设过程,更精选出5000张制成相册,整理陈列在“培田小学校史陈列室”和“培田村廉政文化陈列室”,现正在筹办“红色文化”、“追梦小康”“乡土建筑”、“耕读文化”陈列馆。吴美熙老师还创办了“培田古村落”报,已刊出十四期,正在与我们72柿团队共同筹备的《话说培田》一书,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吴美熙老师说希望不负国家建设部吴亦良司长的厚望:“扎根于客家,享誉于世界。”2014年11月,“培田古村落老人协会”成立,吴来星老师在全村300多位老人的推举下,成为会长,为培田古村落的留守老人们谋福祉。2016年9月,我们72柿团队联合福州市推特众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的“‘伏枥千里’老手艺新生”项目第一个基地就落在培田古村落,与培田古村落老人协会的老手艺人们共同探索老手艺的传承与发展。吴美熙老师对我们感慨道:“十二年的漫漫申报,十五年的艰辛保护,充分证明,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而触动全体。这项工作,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不是少数人可承担,更非一蹴而就的事。”培田古村落的村民常常告诉我们,他们很感谢先人为他们留下了耕读传家的建筑、历史、人文财富,更感谢像吴美熙老师、吴来星老师、吴友春老师这样的乡贤为培田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无私奉献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后,让我们共同为这三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们鼓掌,为他们祝福,也为培田古村落祝福,希望培田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能够越来越好。

爱故乡文化发展促进会


爱故乡文化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14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发起,前身是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与福建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建设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2015年起,主要由北京永青农村发展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并联合推动全国爱故乡公益活动的开展。爱故乡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邮箱:iguxiang2012@163.com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公众微信号:iguxiang2013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爱故乡网:http://www.iguxiang.org
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情归故里·共建家乡 寻找“2016爱故乡年度人物”具体事项请“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