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届爱故乡大会|论坛五:新时代·新文艺

导言:面对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这一重大历史转型,城乡文化的存在土壤发生着根本变化,新时代呼唤着新文艺!本论坛特邀活跃于当下城乡间不同领域的文艺实践者,从背对乡土到直面乡土,希望打破理论与实践间的常见藩篱,重塑乡村活力与魅力,以民众话语对精英话语进行挑战与稀释,在反思与实践中改变随处可见的“无力感”,把学问写在大地上,让资源回流乡村,让文学重新获得力量,不再退着回到故乡!


时间

11月24日

10:30-12:00


地点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博物馆(光大礼堂旁)


主持人


郭春林

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郭春林,男,文学博士,教授,现任教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要学术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


发言人


让文化重振乡土:浙江缙云乡土文化复兴案例分析


赵月枝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国家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先后获达拉斯·思迈斯奖(Dallas Smythe Award)和埃德温·贝克奖(C. Edwin Baker Award),是国际传播学界第二位拥有这两项终身学术成就奖的学者。2014年回家乡浙江缙云县河阳村创办河阳乡村研究院。


让文学有力量——新工人的写作

李  若

北京皮村文学小组成员


李若,女,北京工友之家文学小组成员,打工十多年,从南到北。热爱文学,偶尔舞文弄墨。网易人间非虚构栏目签约作者,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北漂诗篇》《单读》《读者》《花城》《神剑》《龙门阵》及公众号《乡村建设研究》等。


让记忆有温度——川东乡土文学的自媒体写作


付海鸿

“鱼鳞滩往事”公众号发起人、主编

付海鸿,四川邻水人,文学人类学博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授。发起创办“鱼鳞滩往事”公众号,积极书写家乡鱼鳞滩的同时,致力于搭建乡土写作的公共平台。在爱故乡的路上,行进着。


甘灵辉

四川省邻水县残联,匠心读书会书友

甘灵辉,70后,写作爱好者。自2015年开始写作,2016年关注匠心读书会,参加线下活动,通过读书会微信公众平台分享文字,2017年对地方志感兴趣,与书友开展田野调查活动,开始了"行走的乡愁"书写。两年多来,有大量关于乡土的文字发表,这些写作,不仅抒发了自我的情感,而且唤醒了乡友爱故乡的意识与行动,促进了《邻垫长明月山旅游整体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工作,掀起了乡友回乡创业,异地乡建之热潮!新时代,新文艺,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作为一名基层乡建的实践者,推动者,更应承担起责任来。


爱故乡文学小组的陕西实践

王昱娟

讲师,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王昱娟,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艺学专业课程。2012年创办“秦北书社”,进行新的教学与文化研究实践。2013年加入“乡建”队伍,主张以文学创作带动乡村文化建设。


作为“劳动者”的创作——《最后的棒棒》的拍摄故事


何  苦

《最后的棒棒》导演

何苦,知名纪录片导演,正团级退役军官,原央视资深军事记者。2014退出现役之后,开始致力于"变革中国"的纪录观察,以一名普通"棒棒"身份走进重庆解放碑的自力巷53号,与几名棒棒师傳同吃同住同劳动,历经13个月亲身体验,完成全国首部"自拍体"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创造国产纪录片豆瓣评分9.7的最高分纪录,获法兰克福"金树国际纪录片节"金树奖,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


“乡村之眼”下的社区影像与乡土文化再生


张晓桐

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

张晓桐,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传播与筹资专员,毕业于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从规划师到公益人,从设计到用影像去激发社区内生的力量,我想用自己的力量,为世界带来一点点即便微小,但是沁人心脾的改变。


台上与台下:《弘农儿女》的由来与发展


任自锋

河南省灵宝市弘农书院

任自锋,灵宝市弘农书院弘农剧社团长,弘元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弘元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万渡西仓分社理事长,现代戏《弘农儿女》农民演员组织者。


齐红霞

河南省灵宝市弘农书院

齐红霞,河南省灵宝市弘农书院弘农剧社导演,马村村委妇联主任。曾在河南地方戏表演赛中拿过奖项,擅长豫剧表演唱,现代戏《弘农儿女》导演兼主角。


从大地民谣到村歌计划


孙  恒

爱故乡艺术团团长、民谣歌者

北京工友之家总干事、新工人艺术团团长、爱故乡艺术团团长。曾荣获“第四届全国十大务工青年”、“北京市首都创业青年贡献奖金奖”、“中国青年群英会杰出进城务工青年代表”、“《南风窗》2011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荣誉。1998年辞去中学音乐教师工作,带着一把吉他,游吟祖国各地。2002年在北京发起创办社会公益组织“北京工友之家”,陆续发起创办:新工人艺术团、同心实验学校、同心互惠商店、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工人大学、同心农园。受到人民网、京华网等多家媒体关注,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支持与好评。


点评人


何慧丽

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

何慧丽,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农民合作与城乡融合。曾在河南省兰考县以挂职副县长、县委常委身份指导并参与当地新乡村建设试验;也在河南省灵宝市以“爱故乡”志愿者身份创办弘农书院,从事以文化为本位的综合性乡村振兴试验。


END


推荐阅读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简介

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正式启动!

第六届爱故乡大会报名通道

六届爱故乡大会会议议程

第六届爱故乡大会|2018在地爱故乡风采 图文征集

第六届爱故乡大会|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


论坛

论坛一: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脱贫创新

论坛二:乡土景观与乡村规划设计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

联系人:口皓

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

邮箱:iguxiang2012@163.com

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

爱故乡网站:

https://www.aiguxiang.com.cn

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