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部团队研究揭示身体觉知的神经基础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身心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往往从细微变化开始。因此,积极关注身体细微变化能够促进个体接收到真实的内部信号, 预防和减少身心疾病, 改善面对外界变化的应对能力, 提高个体主观活力 (Didonna, 2009)。简单来说,身体觉知 (Body awareness)是指对身体内部感受的觉察和对身体过程变化的预测。如身体觉知较高的个体能更清楚地觉察到感冒前的身体症状、用餐时自己吃了几分饱、更敏感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可以预测自己在一天中什么时间会发困等。当前流行的各种身心干预疗法,如正念、冥想、瑜伽等,正是通过长期训练,提高个体的身体觉知能力,进而改善身心健康 (Catalan et al., 2011; Mehling et al., 2011; Gyllensten et al.,2019)。以往研究已发现,身体觉知较高的个体有着较强的自尊和自我意识 (Cramer et al., 2018; Shields et al., 1989),以及在人格上体现出更高的开放性和责任心 (Ferentzi et al., 2017)。进而我们推测,身体觉知高的个体是否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更满意和幸福,以及在身心干预疗法中,我们是否能直接干预身体觉知的大脑神经,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地提高身体觉知。然而,传统医学和行为学研究通常从病理性视角关注躯体感觉以及它与焦虑症、恐慌症等疾病的关系,导致相应地神经基础研究也更多聚焦在了焦虑驱动注意的内感受上,忽略了适应性身体觉知在身心健康中的积极作用。
近日,心理学部陈红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IF5yrs= 6.569)上发表了题为“Knowing what you feel: Inferior frontal gyrus-based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neural patterns underpinning adaptive body awareness”的学术论文,该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大样本数据(n = 686),结合结构与功能两种模态探讨了身体觉知的关键脑区和网络基础,及其对身体觉知与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发现,身体觉知与右侧岛盖部额下回 (Inferior frontal gyrus-opercular part; IFGoperc)的灰质体积呈显著负相关 (见图1)。以IFGoperc作为种子点进行大尺度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楔前叶与身体觉知呈正相关,并且调节了身体觉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interaction effect = 0.08, 95% CI = [0.008, 0.143], p < 0.05) (见图2)。此外,在大尺度功能网络分析中发现,与身体觉知有关的网络主要包括默认模式网络 (DMN)、额顶控制网络 (FPN)、感觉/躯体运动网络 (SMN)以及视觉网络 (VN) (见图3A)。其中,额顶控制网络中的三角部额下回 (Inferior frontal gyrus, triangular part)作为枢纽,连接了其它四个网络 (见图3 B)。
综上,本研究初步探索发现身体觉知高的个体具有较高主观幸福感,并且身体觉知的神经关联能够调节身体觉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身体觉知作为身心干预研究的关键机制,对个体发现身体细微变化、动机行为和指导决策都很重要。对身体信号的觉知不够敏感,可能带来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的适应不良问题。探讨身体觉知的神经基础可以为预防相关身体和心理问题、治疗躯体障碍提供一定方向,为提高身体觉知和身心关系的研究提供神经上的证据。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陈红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罗琳为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肖明岳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771237)和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SWU 1709106)的支持。
论文信息:
Luo, L#., Xiao, M#., Luo, Y., Yi, H., Dong, D., Liu, Y., Chen, X., Li, W., & Chen, H*. (2022). Knowing what you feel: Inferior frontal gyrus-based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neural patterns underpinning adaptive body awarenes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315,224-233.
供稿 | 刘永
排版 | 任笑萱
责编 | 彭瑞瑶 王雅萱
图文来源于学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