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miaoxinchanxiu Intro 为了让更多的现代人了解佛陀教诲的真谛、认识宇宙生命的真相,我们本着科学、求真、包容、利他之心,为修学者指明佛法修学之次第与要道。 文 | 索甲仁波切 节选 | 《西藏生死书》 ●●●● 依据佛陀的智慧,我们确实可以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我们不必等到亲密的人死得很痛苦时,或受到绝症的冲击时,才去观察我们的人生。 此时此地,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了。我们可以全心全意、准确无比、心平气和地把每一秒钟当成改变和准备死亡与永恒的契机。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这种观点是西藏佛教最古老宗派的教义核心。  在这个殊胜的教义里,我们发现整个生和死被当做一连串持续在改变中的过渡实体,称为中阴(bardos)。『中阴』这个名词通常是指在死亡和转世之间的中间状态,事实上,在整个生和死的过程中,中阴不断出现,而且它是通往解脱或开悟的关键点。 中阴是促成解脱的最好机会,如同佛法告诉我们的,中阴在某些时刻的威力特别强,潜力特别大,不管你做什么,都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把中阴想成如同走到悬崖边缘的时刻。 因此,从西藏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生命分成四个不断而息息相关的实体:①生,②临终和死亡,③死后,④转世。它们可以称为四种中阴:①此生的自然中阴,②临终的痛苦中阴,③法性的光明中阴,④受生的业力中阴。 ▼纪录片 《西藏度亡经》 我们的探索,应该从直接反省死亡的意义和无常的许多层面开始。西藏的著名诗人和圣哲密勒日巴尊者(Milarepa)说得好:「我的宗教是生死无悔。」 最根本的「心性」。心性是我们内心甚深的本质,也是我们所寻找的真理;体悟心性则是了解生死之钥。因为在死亡那一刻,凡夫心及其愚昧都跟着死亡,而且在这个空隙之间,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的心性,刹那间显现无遗。这个根本的心性,是生与死的背景,正如天空拥抱整个宇宙一般。 中阴教法说得很清楚,如果我们所了解的心,只是我们死亡时消散的心,我们就会对死后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无法了解更深的实相所呈现的新面向。因此,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熟悉心性。唯有如此,在我们死亡的那一刻,当它强有力地自然显露时,我们才能够有恃无恐,才能够视之为「自然」,就像中阴教法所说的「有如孩子投向母亲的怀抱」;而且还可以藉着安住在那个状态中,终得解脱。 要描述心性,自然得介绍整套的禅坐方法,因为禅坐是可以让我们一再显露心性,并且逐渐加以体悟和稳定的唯一方法。因此,我们将说明人类演化、再生和业力(karma)的性质,以便让读者充分了解我们走在生死之道上的意义和内涵。 届时您将具备足够的知识,得以有把握地进入本书的中心:取材自许多不同来源的资料,以及对于四种中阴、死亡和临终的不同阶段所做的详尽说明。 为了帮助自己或亲友度过生命、临终、死亡及死后的阶段,本书列出各种说明、实际的忠告,以及精神修行的法门。最后,本书将说明中阴教法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心性和宇宙的本源。 我的学生经常问我:我们如何知道这些中阴到底是什么呢?中阴教法怎么可能如此惊人的准确呢?它们对于临终、死亡和轮回的每一个阶段,怎么可能说得那么清楚呢?答案也许一下子很难让许多读者了解,因为目前西方对于心的观念非常狭隘。纵使最近几年有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在身心科学和超个人心理学方面,但是大多数科学家仍然把心识想象成大脑的生理过程,与几千年来所有宗教的神秘家和禅修者的经验大相径庭。 ▼ 美国最新科学纪录片《生死与轮回》 「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因此,这样的一本书到底是根据什么写成的呢?诚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的:佛教的「心智科学」立基于「对实相有透澈而完整的认识,对自我和环境有实证的深度了解;换句话说,就是立基于佛陀的完全证悟。」 中阴教法的来源是证悟心、全然觉醒的心,这是远自本初佛以来许多历代大师所经验、说明和传承的心。许多世纪以来,他们对于心做了严谨而仔细的探讨,以及有系统而详尽的说明,给了我们有关生和死的最完整图像。    经过许多年来的思索、教授和修习,并与我的上师们澄清问题之后,我写成了这本《西藏生死书》(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它是我所有上师心法教授的精髓,是一本新的《中阴闻教得度》和一本《西藏生命书》(Tibetan Book of Life)。我希望它是一本手册、指南、参考书和神圣启示的本源。  我认为唯有一而再、再而三地熟读这本书,书中许多层面的意义才能显露出来。您将发现,您越使用这本书,越能深刻地感受到它的深意,也将越能体悟中阴教法所传达给您的智慧深度。 中阴教法精确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对于死亡有所准备的话,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不准备的话,又将会是如何。该如何选择,其实是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在我们还活着的现在拒绝死亡,那么我们的一生、死亡的那一刻和死亡之后,都将付出昂贵的代价。拒绝死亡的结果,将毁掉这一生和未来的生生世世。我们将无法充分利用这一生,且将受困于终将一死的自己。这种无知将夺掉我们开悟之旅的基础,把我们永远系缚在妄想的境界、不由自主的生生死死,也就是我们佛教徒所谓的轮回苦海。 然而,佛法的基本讯息却是,如果我们预做准备,不管是生是死,我们都将有很大的希望。佛法告诉我们:证得惊人而无边无际的自由,是在现世可以做得到的。这个自由,让我们可以选择死亡,并进而选择再生。对已经做了准备和修行的人来说,死亡的来临并不是失败而是胜利,是生命中最尊贵和最光荣的时刻。    索甲仁波切,1947年出生于西藏,由蒋扬钦哲仁波切(Jamyang Khyentse Chokyi Lodro)养育长大,为西藏宁玛派大圆满喇嘛。他自小便沉浸在智慧、慈悲和对上师恭敬心的氛围之中,这使他对佛法精髓有了深刻的了解,以此体验和身为转世喇嘛所受的传统训练,为他日后担任精神导师的任务,打下厚实的基础。蒋扬钦哲仁波切圆寂之后,索甲仁波切继续跟随二位主要上师敦珠仁波切和顶果钦哲仁波切修法,启发他在西方的传法志业。 他于1971年前往英国的剑桥大学研读比较宗教学,并于1974年开始于西方弘法,因为求法者热烈渴求,他又继续至欧洲、东欧、美国、澳洲和亚洲等地传法。仁波切把将佛法弘传到西方,视为毕生的志业,因此写出《生死无惧》,提供修炼的基础,使人们能够了解佛法,并实际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仁波切具有天赋的沟通能力,且深谙西方人的心灵。他讲法清晰,亲切幽默,并能跨越宗教、文化和心理学的藩篱,直接揭示了佛法的精髓。日后又写出了影响几代人观念的巨著《西藏生死书》(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将关于生与死的相续事实和甚深法教,生动趣味、简练科学的展现给了西方人,让无数西方人从中找到了生命的答案,进入到东方佛教的殿堂之中。 回向偈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指明佛法修学之要道 谨遵佛陀教言之次第 指导系统性修学的教育平台 请登录:www.yuanhuiheci.com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