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引智精准扶贫】“致富果”富一方——记麻江县“南方蓝莓繁育及栽培技术”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2017-08-17 《专家工作通讯》 引智中国

蓝莓,一种拇指盖大小的浆果。每到时令,很多家庭都会买来尝鲜。冷藏之后,整把吃到嘴里,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中除了一丝冰凉,还有一份享受。

可别小瞧这深蓝色的小小果实,除了好吃,它还富含“保健圣品”花青素。花青素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预防血栓形成及动脉硬化、有效抑制癌细胞活性和抗泌尿系统感染等保健功效。更诱人的是,花青素能够通过对弹性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的抑制使皮肤变得光滑而富有弹性。

蓝莓满身是宝,好吃又好用,堪称第三代水果之王。今天就请您随我去国内蓝莓的主要产区之一:贵州,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把这小小的蓝莓做成了致富一方的大产业的。

贵州省麻江县“南方蓝莓繁育及栽培技术”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给出的这组数据一定会让您大吃一惊:贵州全省9个地级行政区,88个县中的80个县区市已经种植,总面积超过20万亩,初投产面积近10万亩,年产量已超过6万吨,产值2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还带动观光旅游、运输、冷藏、包装、营销及花青素提取加工等各行业发展,产业链总产值30亿元以上。产业带动辐射到广西、四川、福建、广东、江苏、湖北等多个省市……


贵州与蓝莓的“缘分”


“2000年之前,不要说贵州,即使在全国,90%以上的人都对蓝莓没什么认识。我们把蓝莓引进贵州,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用了18年。”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麻江县“南方蓝莓繁育及栽培技术”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创始人、首席蓝莓专家聂飞说到他的蓝莓和贵州的蓝莓产业时非常感慨。蓝莓在我国的引种试种起步较晚,1983年吉林大学从美国引进10个北方种植品种开始在长白山地区试种;而适合南方种植的品种引种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1988年从美国引进12个兔眼蓝莓优良品种,并于几年后在南京和溧水两地试种成功。而说到蓝莓在麻江落地生根的过程,用“缘分”这个词来形容应该是最为恰当的。

麻江县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气候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长达270~301天;气候条件虽好,但低山、低中山、丘陵、河谷和盆地占全县总面积78.4%,这样的地理环境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障碍,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始终无法摘掉。在以蓝莓作为主产业之前,县委县政府也曾希望通过农业种植等产业项目发展县域经济、帮助百姓脱贫,但多次尝试的效果并不明显。找到一条适合麻江的致富之路成为当务之急。1999年,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明确了用好优良的自然环境实施农业产业项目这条主线,成立了麻江县果品办公室,聂飞任果品办主任,主抓果品产业项目落地和实施。就在这一年,麻江的“缘分”出现了。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的南方蓝莓完成了江南东部地区的种植试验,需要在我国西部相似气候区开展区域性种植试验。在通过对海拔、降雨量、土壤环境等因素筛选后,南京的专家们认定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符合标准。1999年冬天,南京植物研究所年近70岁的贺善安教授来到黔东南进行实地考察,麻江县委县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在协助贺教授详细考察麻江环境的同时,引荐了果品办和聂飞。当时县委县政府对果品办就一个要求:一定要把贺教授和他的蓝莓留下来!麻江的环境和麻江县的真诚打动了贺教授,蓝莓项目在麻江落地,并且成为了果品办的第一个项目。2000年年初,南京植物研究所在麻江开辟了10亩试验田,免费提供6个品种1000株种苗进行试验种植,并且提供技术指导。2002年春天,蓝莓植株长势和性状良好,先后开始挂果,且果实品质极佳,于是果品办再次邀请南京的专家来到麻江,在实地考察以后,南京的专家当即宣布这几个品种的蓝莓在麻江引种成功。自此,贵州的蓝莓产业迈开了第一步。


变压力为动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引种试种的1000株种苗是南京植物研究所免费提供的,可麻江要想开展自己的示范种植则需花钱购进种苗,还不便宜。“8000棵种苗,40万,平均每株50块钱!我们麻江是贫困县,花这笔钱县委县政府是咬了牙的。”聂飞对示范种植投入的第一笔资金记忆犹新。2002年的40万不是个小数目,掏与不掏,县里有着不同的声音,但县委县政府态度非常坚决:引种成功了、技术也学到了,前期该做了的都做了,不能因为40万元断送了一个发展前景很好的产业,买!于是,麻江县花40万元买来了8000株种苗,种在了自己的第一片100亩示范田中。2003年,麻江县再次以25元一株的价格购进10000株种苗,种在新开辟的100亩试验田中。200亩、18000株、前后65万的投入,加上之前农业种植项目效果欠佳的教训,果品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成为了团队里所有人的心声。如何种好、如何推广好、如何形成产业成为摆在果品办面前的问题,技术可以学习、研发,但推广和产业化不能走老路,在贫困地区搞全新的作物种植项目,只有让老百姓看见了“真金白银”,他们才会自愿参与其中。因此果品办在项目实施之初就定下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先由果品办的蓝莓团队进行试种,产生实际效益以后再逐步带动农户种植。

种植技术虽然已经掌握,但南京在地理环境和气候上跟贵州完全不同,生搬硬套绝对不行,想要大面积示范种植获得成功,必须要在吃透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摸索研发适合贵州的种植技术;更现实的是,50块一株的价格对麻江来讲太贵,大面积推广县里支持不起不说,农户也买不起,因此必须自己育苗,先把种苗价格降下来。认清了现状,在聂飞的带领下,2003年成立了种苗站,开始摸索蓝莓种苗繁殖技术。

“那段时间,我们所有人都一心扑在技术攻关上,别的都不想,那时候苦不苦?现在想来真是太苦了,但那时候没觉得,就想着‘50块一株!50块一株!’都憋着一股劲儿。”说到“创业”之初那种辛苦,高级工程师廖优江的感受非常深刻。繁殖试验的育苗地并非是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而是在离县城35公里外示范种植基地山坡脚的“窝棚”里。时任种苗站站长的廖优江带着几个同事和两个工人在这里一扎就是两年多。育苗试验采用的是未木质化的软枝扦插法,即用从母树上剪下当年生长的枝条进行扦插生根,为的是避免培育的树苗长出的果实和母树性状不同,这对学林业出身的廖优江来讲并不陌生。蓝莓嫩枝扦插育苗对土壤基质、药剂浓度、处理时间、水分管理的要求很严格,需要特殊的设施设备条件,但育苗地条件艰苦,只能自己摸索着造,按廖优江的话说,那时候既是科研工作者,也是给水设备和大棚建设安装工,什么工种都干过、什么都学会了。因为在乡村,设施简陋,害怕断水断电影响育苗,公休和节假日只能接家里人到育苗地,在“窝棚”里过节。从5月初开始一直到8月底,这时正值南方夏季高温时节,太阳直射会导致剪下的枝条发蔫,育苗科研团队必须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带着工人们赶到示范种植基地,坐等天亮;天泛白能看清枝条时,就要在1小时之内剪下枝条赶往育苗地,在上午10点光照变强之前处理完枝条,并且扦插下去。连续两年、每年4个月、一共8个月,天天如此。

有压力、有干劲。到了2005年,蓝莓软枝扦插育苗生根技术获得成功。在之后的几年里,蓝莓团队的另一位核心成员、工程师文光琴在扦插育苗成功的基础上,开展组织培养繁殖,经过反复试验和创新,研发出了“成活率高、繁殖量大”的规模化种苗快繁技术,使当时昂贵的种苗一下子降到了5元一株,为蓝莓在贵州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希望。


技术进步靠自力,也要会借力


蓝莓繁育与栽培在贵州是引智与创新的结合、是新鲜事物,技术发展要靠自己、也要借外力。这是现实、也是现状,聂飞和他的蓝莓团队从一开始就对此认识清晰。

自2000年麻江首次从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引种1000株,2002年栽培成功,到2003年尝试自行育苗,2005年扦插育苗成功;再到组培快繁,用短短几年时间使南方蓝莓繁育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聂飞带领蓝莓团队针对贵州省各生态区不同气候环境特点,通过品种筛选与种植试验,先后从引进的4大类80个蓝莓品种中筛选出14个适合贵州山区自然条件的优质蓝莓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并指导在麻江陆续建立了多个蓝莓育苗基地,年可提供优质蓝莓苗1000万株。

2009年,许多5年以上进入盛果期的蓝莓基地亩产量只有200-300公斤。产量上不去挫伤了种植者的积极性,给麻江的蓝莓产业带来了一定影响。针对这一情况,聂飞带领课题组,进行了“不同蓝莓种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土壤pH值的调节研究”“不同蓝莓品种有机肥施肥研究”“蓝莓整形修剪与疏花疏果研究”等,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为蓝莓高产栽培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根据不同产区的情况编印了《山地蓝莓高效栽培技术》和《蓝莓标准化种植》等实操手册,并派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作高产栽培示范,手把手教老百姓修剪、疏花疏果技术。科研上的突破与技术上的创新,结出了丰硕“果实”,现在贵州山地蓝莓已实现亩产400公斤以上,示范基地亩产800公斤以上。

随着贵州蓝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果蝇、蛴螬和灰霉病成为制约贵州蓝莓产业发展的新“拦路虎”。2010年,聂飞和蓝莓团队将病虫害防治作为高产栽培的重要课题,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他们立足麻江建立了病虫害防治实验平台,一方面组织专家进行生态防控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帮助贫困山区培训技术人员采取传统的防治措施。2016年,依托“蓝莓有害生物生态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大科技专项,组建了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刘曼博士为带头人,任春光、秦华军和黄振兴硕士以及省农科院张昌容博士等为骨干的蓝莓虫害防治科研团队,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入手,研究果蝇、蛴螬、灰霉病三大有害生物的生态防控技术。目前,蓝莓病虫害防治科研团队已经成功从自然界寄生蛴螬虫体上分离出一种新的白僵菌,有望近期大面积应用控制蛴螬灾害;在利用特殊微生物分解、融化虫卵达到控制果蝇危害方面成效也比较显著。

在依靠自己搞科研的同时,聂飞和蓝莓团队没有“闭门造车”,积极借助外力提升科研水平。2004年,麻江县果品办开始通过外国专家局聘请外国蓝莓专家来麻江指导,在扦插快繁技术攻关研究期间,先后有美国、法国、荷兰等国专家就和中方人员一起深入研究,成功解决了兔眼蓝莓扦插生根难和生根苗移栽成活率低等难题,总结出蓝莓优质容器苗培育与生产管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蓝莓优质种苗培育技术地方标准。2007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将麻江县基地命名为“南方蓝莓繁育及栽培技术”国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自此得到了国家外国专家局更大的支持。从2009年开始, 通过外国专家局实施的出国(境)培训项目,引智基地派技术人员先后赴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蓝莓种植业发达的国家,开展“蓝莓产业发展模式与栽培技术”“蓝莓良种繁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蓝莓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等培训。学习了先进的育苗和种植管理技术,现场考察了规范、标准的蓝莓繁殖苗圃、高标准栽培园和规模化的产业基地,重点引进了高效密植栽培技术,起垄培土保墒技术,地面覆盖、节水灌溉管理技术、规模化高效优质种苗培育等先进技术。

通过多年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麻江的蓝莓科学繁育种植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实现了质的飞跃,为贵州蓝莓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转变发展模式带来新效果


2008年7月的一天,麻江县一个种了两亩蓝莓的农民给分管副县长打电话,说种出来的蓝莓采摘了十几斤不知卖给谁,想请副县长帮着联系卖出去。一个普通电话,引发了县委县政府从上到下的深度思考。在发展蓝莓产业上是仍旧采用“政府送苗,老百姓种植”的传统扶持模式,还是探索一条发展新路?在总结教训、分析利弊之后,麻江县委县政府形成共识:要搞好蓝莓产业必须转换思路,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应先把土地资源、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转移到企业身上,帮助企业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和带动能力,然后逐步培养种植大户、推动农户结 47 32164 47 15287 0 0 2879 0 0:00:11 0:00:05 0:00:06 3062合作社参与种植,进而形成“公司+大户”“公司+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科技特派员”的多结构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投入上从资金单向输入,逐渐转向新型模式、资金、技术相结合的多方式投入。

这一思路与当初果品办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零散种植、单打独斗在蓝莓产业上不行,只有形成规模效应才符合蓝莓的特点、更适合市场规律”。聂飞作为蓝莓产业技术带头人,对县委县政府的产业发展思路十分认同,企业规模种植,产量大、对接市场更便利,能够更好地统一标准、控制质量;鼓励农户组成合作社或者发展种植大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农户手中的零散土地形成规模效应;合作社、种植大户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的质量要求种植,企业负责市场销售,能够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沿着这一发展思路,在优惠的种苗价格、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优先流转土地等政策吸引下,短短几年间,涌现出黔甬、黔疆泉、森蓝、恒道丹林等一批蓝莓产业公司,并且出现了多个种植大户和蓝莓合作社。

宣威镇光明村是贵州省远近闻名的蓝莓村,2000年贵州首批引种的1000株蓝莓就落户在光明村,历经18年发展,现在已拥有5000多亩规模基地,成为贵州省蓝莓第一村。如今在光明村从事蓝莓产业链的企业、商户、农民工等达2000多人,受益农户年人均收入达8000-20000元。光明村原村长、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庆2007年开始在租赁该村土地种植蓝莓的麻江黔甬蓝莓公司负责蓝莓基地管理,他通过5年的打工学习,掌握了生产管理技术,现在自己经营1000多亩基地,组建了销售公司,从前几年帮助群众解决栽培管理技术难题,到现在解决本村种植户的销售难,几年上一个台阶,自己的年收入从2007年的3万元,到现在50万元以上,翻了近20番。本村受益群众的年经济收入也从3000-5000元增加到50000-80000元。

龙山乡共和村翁安寨田如绵夫妇以前也是在麻江黔甬蓝莓有限公司乌卡坪基地打工,年收入3万多元。学会生产管理技术后,2011年回家种蓝莓,2013年他的15亩蓝莓开始挂果,挣了几万块钱,后又逐渐扩大到了50亩。到了2014年,收入一下增加到20多万,2015年,收入增加到30万元,家里盖起了400多平米小洋楼,购买了3台小车,还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共和村是个苗寨,一共有200多户,周围的农户看到田家富起来也纷纷开始种植蓝莓,现在已经发展到60多个种植户,还成立了合作社,统一销售。

贤昌镇营山村蓝莓科技示范户蔡国忠2010年开始学习种蓝莓,种了17亩,2013年投产获得了效益。2013年12月他在聂飞研究员的支持和帮助下,又整理荒山20亩种植蓝莓,2016年全部投产。现在每年可以稳定获得25万元的收入,还供养了一个高中生、一个大学生,一家四口人过上了小康生活。在他带动下目前全村270户老百姓家家都种上了蓝莓。

“种蓝莓能挣钱”在今天的麻江已是共识,但在1999年开始发展蓝莓产业之前,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很是贫困,有青壮劳动力的家庭还能依靠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而那些五六十岁的留守人群只能靠传统种植业维持生计,一年辛苦下来,有时连500元都挣不到,即使加上国家的扶贫资金,也只是勉强温饱。蓝莓产业发展起来以后,为了让有意愿加入蓝莓种植的老百姓熟练掌握种植技术,蓝莓科技人员把种植方法提炼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四个一”,即一个坑,一筐肥,一棵苗,一个堆。并且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科技工作者通过进村入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领农民赚”的方式,“手把手”地教农民种植蓝莓。

蓝莓产业不但带动了麻江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农民的致富步伐,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留守人群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成为家庭增收的新增长点。“蓝莓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劳动量不大,在我们基地直接参与种植管理的务工农户有200来户,大约1000人,多数是50到70岁的留守人群,女同志居多。”文光琴说,她曾算过一笔账,一个60岁左右的妇女在基地参加日常种植管理工作,如果没有家庭拖累,一年光劳务就能得到15000块的纯收入,如果再加上出售农家肥给基地的费用和土地流转租金,三部分收入总量并不少。而对于贫困户来讲,一个有两个正常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只要他们勤快、肯干,一年的收入不会低于25000元。

产业发展势头好,也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老百姓增加收入的渠道越来越多。在基地附近活跃着一支由7个55岁到60岁中老年妇女组成的专业除草队,她们合伙买了自己的除草机,在完成果园日常管护工作的同时,还以亩为单位到周围果园提供有偿除草服务。基地旁边的乌羊麻村,因为缺乏青壮劳动力和增收手段,2008年之前比较贫困,依托蓝莓产业进行种植、开发生态旅游,这几年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转换思路,创新扶持产业发展新模式,让麻江县的蓝莓产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一方面提升了县域经济水平,更多的是为麻江县的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如今这一颗小小的蓝莓已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富了一方人。蓝莓能够在贵州形成产业,得益于聂飞和他的蓝莓团队,以及所有为贵州蓝莓产业发展出过力的人们的共同努力。这份辛劳已经融入了那颗小小的深蓝色果实,让我在尝到甘甜之外,也品出了他们18年的不懈坚持。

(转载自:《专家工作通讯》2017年第8期)

(作者:王泱)

责任编辑:王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