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谈】众测平台多,各家大不同,袁劲松坐论有道

2015-12-21 shenyi 安在
访谈

廿载弹指东逝水

网络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不虚空

黑客依旧在

精神仍然红


大V新锐竞相上

惯看立业建功

一场邀约喜相逢

信安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访谈”,是安在新媒体栏目之一,旨在通过与中国信息安全影响力人物的直接对话,揭示产业发展历程和动向趋势,描绘中国信息安全之全景视图。



以下为袁劲松接受安在访谈时的部分问答摘编,透过文字记录,我们基本能够洞见袁劲松与他的斗象科技,在渐趋狂劲的信息安全创业风潮中,如何屹立与前行。

张耀疆:什么时候想到创业的?

袁劲松:其实我早就想过创业了,但一直没有好的模式。可能因为我家一直是做生意的,父母也鼓励我做些生意,所以创业的念头一直都有。
相对来讲,我还是比较稳健的,不会太盲目去拓展市场和招人。希望在固定的阶段做固定的事情,可能也是因为骨子里面缺少“匪气”吧。

张耀疆:你说的“匪气”是什么?好像大家评价北京和上海创业环境不同时,也多有这样的说法。

袁劲松:这体现了北京、上海等地的不同文化。上海人创业更稳健,北京和深圳就多“匪气”,敢想敢干,很多时候不是想了再做,而是做了再想。不过我个人习惯还是先想清楚,看准了再做,是一种节奏性的打法,所以比较契合上海文化。这与团队也有关系,我们几个都比较稳健。
关于创业文化的差异,其实之前也多次和人讨论过,大家公认的一种说法是:上海的创业者被认为有极客范儿,喜欢钻研技术,比较稳健。而北京那边商业氛围重,泡沫也多,上海相对泡沫少些,同质化竞争也少。这可能就是说的北京的“匪气”吧,机会多,但风险也大。另外,上海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还是小,杭州那里就比较大,比如杭州政府提供的办公场地、研发补助、申报项目、给海龟提供居住证等等,力度都要大于上海。

张耀疆:自从出来创业,你个人觉得有什么变化?

袁劲松:以前只是技术性的宅男,现在至少有点进步,做销售和市场对人要求很高。以前是单点做事情,现在更多是分布式的,需要协调大量的关系,这可能是最大的不同。对个人生活来讲肯定也有变化,像我以前比较喜欢骑车,还是携程骑行俱乐部的部长,但现在创业了,就很久没有运动了。


张耀疆:说说公司业务现状吧?

袁劲松:现在我们的业务,是FreeBuf和漏洞盒子对半吧。FreeBuf还是公益性为主,翻译文章,举办安全沙龙和峰会活动等。我们还尝试了像安全大咖说这样比较轻松娱乐的栏目。今年在ISC峰会上搞了个分论坛,效果也不错。
漏洞盒子从去年推出后一直在线性增长。我们比较注重用户体验,设计UI都不错,这和传统厂商不同,更接近互联网。
马上推出的“网藤”,是一个基于SaaS的漏洞感知系统,已经在内测了,这可能是我们真正的商业化产品。

张耀疆:FreeBuf还会一直做下去?

袁劲松:是的,媒体这块还会坚持,毕竟国内安全行业还是缺少一个好的分享平台,这种坚持也和我们做技术的情怀有关。FreeBuf作为一个社区平台,需要靠大家维护,所以不会加入过多商业化的内容。
其实很多厂商投入不菲想找我们投放广告,但我们对这块要求很高,一是必须与安全相关,二是给费用也是给投稿的编辑。以前我们编辑都是没有稿费的,公益性质自发的,现在觉得还是有必要给的,毕竟是对劳动的尊重。我们还曾碰到很多巨头找过来出钱删帖,作为一个第三方中立平台,除非涉及国家层面的敏感信息,否则我们不会做任何处理。当然,为了保证质量,现在我们有了三层审核机制,文章太浅或者没有逻辑性都不行。
至于未来,我们会考虑做成安全领域的 36 氪,朝着围绕安全生态的方向发展。

张耀疆:你怎么看安全众测?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吗?

袁劲松:我觉得众测是比较轻产业的模式。过去的安全测试业态太重了,现在劳动力成本很高,而众测平台比较轻资产,类似共享经济的模式,就是把全球的安全人士,每个人的技巧经验汇聚在一起。所以可以发现,其实众测是低成本,并且能够发现很多被传统厂商忽略问题的很好的方式。
漏洞盒子对外的服务我们称之为“互联网安全测试”,并不是那种很粗放的“众包”形式,而是我们在“众包”为基础,做了很多适用于企业安全的改进。目前这种新兴的服务不仅互联网公司能接受,也已经获得了包括银行在内的客户肯定。我觉得我们这块对安全测试人员的管控非常严格,测试效果和方式也卓有成效,2016年初发布的4.0版本将会更近一步升级。
漏洞盒子的互联网测试服务对于厂商来讲还只是敲门砖,作用在于帮助厂商去发现问题。而问题发现之后,需要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类服务,比如我们即将推出的网藤漏洞感知。
总体上,我认为这种模式还很新,需要时间的考验,更多的磨合与升级。

张耀疆:可信度的话,对互联网企业还好,对政企就不同了,这个倒还好,只是关于商业模式,你认为众测能盈利吗?像现在很多平台,只是靠一定比例的“抽水”,到底能有多大流量呢?

袁劲松:我们的情况和乌云差不多。目前众测只是改变了传统渗透测试的服务模式。前期可能并没有太大盈利性。
用后续产品去兑现流量是众测平台目前普遍的一种出路,这方面我们和乌云有一些交集。就众测本身来说,目前做的就是改变客户对于安全服务的消费习惯,这就像饿了么这样的企业之于外卖O2O,前期会补贴很多钱,砸钱去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等到后面,商业模式自然就来了。

张耀疆:那你现在看到相对清晰的商业模式了吗?

袁劲松:未来还不好说,互联网时代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能做的是在大的战略方向上做好选择。
除了目前做的不错的漏洞盒子测试业务继续发展和完善外,对于即将推出的产品网藤,还是值得期待的。我们之所以命名为“漏洞感知”,注定了它与传统扫描器不同——基于安全大数据的漏洞检测、并有很强的资产发现与管理能力、以及很多不错有意思的功能,相信会改变大家对企业级安全检测类产品的传统认知。

张耀疆:你怎么看目前各家众测平台之间的关系?

袁劲松:现在安全这个市场还是很小,所以我想各个众测平台之间还是合作大于竞争,这个市场还处于补充阶段,还谈不上颠覆。相比友商,漏洞盒子的模式还是有所不同,我们有免费业务,也有收费业务,平台的审核机制和测试流程,各家也都不太一样。但是大的方向类似,都还是会做与平台结合的产品。


张耀疆:说说你们的创业团队吧?

袁劲松:差不多从一开始到这一年多,一直是我们四个合伙人,没有什么变化。这四个人里,有产品、技术、运营和销售,我是查漏补缺的。大家都是很早以前就在一块儿的,知根知底,彼此信任。
除了核心团队,这一年来我在招人用人上还是有很多经验教训的。
比如在管理上,30个人是个坎。我觉得,30人以下的团队比较容易管理。到了30人以上,就要搭建中层团队。所以现在我的重点就是把中层框架搭起来,很多下面的事情我也没有精力全部管。
另外创业企业福利好很重要。创业公司可能没有BAT给的钱多,只能从其他福利来做了。比如我们给程序员提供人体工程学椅,对请假和考勤的考量也少,比较人性化。
好在现在安全行业火,大家都有很大的拼劲。公司80%以上都是以前在甲方或者乙方从事过安全岗位的,所以每个人都有很多经验,大家现在聚在一起,也是我们愿意去为之付出心血的地方。

张耀疆:融资情况怎么样?

袁劲松:从去年8月份漏洞盒子上线,我们融了两轮,最近一轮pre-A轮是三千万。刚开始我们报价更高,这也是后来妥协的结果。现在估值几个亿吧。

张耀疆:在估值方面有什么参考吗?

袁劲松:主要还是参考了国外的安全公司,以及类似模式的企业。国外做众测的有三到四家,所以有个对标。

张耀疆:融资过程顺利吗?

袁劲松:还是比较顺利的。一个是我们团队组成架构完善,每个人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很稳固。第二是产品模式新,对行业也是经过了考验,用户案例多。第三是FreeBuf在圈内有很多年积累,沉淀下不少东西。

张耀疆:根据你的经验,对创业者来说,选投资人有什么要点?

袁劲松:我们的原则是早期不拿战略投资,而是看第三方资本。
当然,投资人必须懂这个行业,否则给的钱再多,不懂行很麻烦,特别是将来可能要进董事会的,会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因此,纯财务投资我们也比较抗拒。
我们很看重投资公司的人脉,我们希望知道投资公司给我们带来除了资金之外的什么好处,我们希望通过他们来获得渠道资源。
好在懂这一块的投资人现在其实还蛮多的。中国投2B的还比较多,圈内很多投资人都曾经做过技术,比较懂。


张耀疆:最近有什么新的计划?

袁劲松:目前阶段正在筹备FIT大会。还有一个月,差不多是到最紧锣密鼓的时候了。FIT大会方向是关于互联网安全创新的,除了技术方面,我们还请了领域内甲方、乙方,都会参与产业研讨,当然,也会有投资机构。
FIT大会还有一个重头是颁奖,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评选颁奖的过程,对安全行业搞技术、做产品、做研究的人给予一定的鼓励,相信对行业还是会有积极意义的。
现在会场什么都定了,还请了安全圈的一个摇滚乐队,到时候大家一起来玩。

张耀疆:最后,请问,你最喜欢的AV是?

袁劲松:波多野结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