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帽】叶敏,爱折腾的“学院派”也很精彩

2016-03-14 椰子 安在
叶敏的前老板、阿里云资深安全专家聂万全(【白帽】聂万泉要鹏程万里,阿里云便是他扶摇直上的那双巨翅),曾以两个词来形容叶敏:低调,内向。“他的特点?很简单,一切用技术说话。”
叶敏本人很认同这样的评价。采访刚开始,他甚至很不好意思,只是笑着,好一会儿才说:“我不太抛头露面,属于不会讲话的那种。”眼见着站在面前的,活脱脱一个腼腆的大男孩。
似乎很多技术型宅男都有这样的特点:对技术痴迷和酷爱,以至于投入几乎所有的精力,对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却无暇旁顾。客观地说,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种专注是向技术高峰跃进的必须,但另一方面,却是偏狭甚至孤僻。

同样为技术而痴狂,叶敏却没有这样的困扰,多年的历练成就了他的平衡。作为阿里云-云盾攻防对抗团队的负责人,如今的叶敏,正领导着手下十四五号兄弟,成为阿里云-云盾独当一面的中流砥柱。


“学院派”也会“旁门左道”

信息安全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可称为“江湖派”,他们原本与安全无关,能在安全圈闯出一片天地,多是误打误撞机缘巧合,再加上与生俱来的逆向思维和技术狂热。从“蛮荒时代”一路走来的大牛们多属于此类,比如“黑客教父”TK于旸(【人物】TK,不会开锁的医生不是个好黑客),大学专业是医学,再比如大侠闪空方兴(【人物】侠客方兴),所学原是商科。与“江湖派”相对的,则是“学院派”,他们接受的是信息安全系统化的教育,按部就班,步步为营,专业学习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安全圈的一员。
叶敏典型地属于后者。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他,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平顺,“初中、高中、大学再到研究生,几乎没有什么风浪,”叶敏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这样说。
在旁人的眼中,叶敏一直是个“好孩子”,但好孩子也有自己的“旁门左道”。
初中时学校开设有电脑培训班,这在叶敏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2002年,经不住叶敏的软磨硬泡,家人购置了一台个人电脑,好似甘霖突降,叶敏心中的种子开始蓬勃成长。他夜以继日地“玩电脑”——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打游戏,事实上,他电脑里的预装游戏完全是摆设,从始至终都没有碰过,他的兴趣只在——技术!买来一个40G的硬盘,叶敏在里面装了好几个操作系统,反反复复地“折腾”:软件逆向,破解,盗号。有一次,因为刷BIOS,电脑直接黑屏,叶敏硬是“摸黑”把电脑恢复了过来。
安全圈的很多技术高手,年少时似乎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网吧打游戏玩到囊中羞涩,为了解决财务问题,开始尝试一些“非常手段”,最常见的就是盗号卖钱。同样痴迷于此的叶敏却未落俗:他把盗来的QQ号写满了一张纸,然后拿到班里,大家随便挑。对他来说,技术带来的并不是经济利益,而是乐趣和成就感。
2004年,叶敏顺利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这个旁人眼中的“好孩子”,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小动作”:学校规定大一新生不能携带电脑,上网要统一到学校的机房。这一限制对叶敏来说自然不在话下,刚进大学第一个月,他就找到了至少四种方法破解计费系统,并且慷慨地与班里同学分享。后来,叶敏选择把漏洞报告给老师,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老师非但没有责怪他,反倒十分感激。得到鼓励的叶敏在校门口的网吧故技重施,不过这次就没那么走运了:网管可不像老师那么“善良”,落入人手的叶敏饱受了一顿皮肉之苦。

“校长”谭晓生(【人物】“土人”不土,“救火”生猛,谭校长的方法论)有过一句名言:“黑客不是教出来的。”对于叶敏来说,能走到今天的光景,自身的成长环境、家人和师长的宽容和鼓励固然重要,但最大的动力,还是他自己的热情和执着探索的精神。其实,信息安全无所谓“江湖派”和“学院派”,要想在此间有所建树,无论背景,也不管经历,那种“给他一个窗口,他自己就能爬出来”的精神是共同的。


年少何曾不荒唐

毕业后,叶敏直接进了阿里,不过,他并非一直“安分守己”。
2012年,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叶敏隐隐感觉到,目前环境并不完全符合自己的理想,加之感情上遭遇挫折,叶敏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而同事兼室友的创业梦,更是让叶敏的心里长了草。
一天清晨,老板突然收到一封邮件:那是叶敏的辞职信。任凭百般挽留,叶敏还是决定自立门户。在旁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如此猝不及防和不可思议:以叶敏内向随和的性格,怎么就突然如此坚决地要去创业了?
有时候,人就是如此地难以琢磨,事实上,柔弱的人往往执拗,正如刚毅的人往往豁达。对叶敏来说,虽然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只要做了一个决定,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这次“莫名其妙”的创业仅仅维持了短暂的三个月。
如今,叶敏回忆起这段经历,也深感当时的想法幼稚而可笑: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三个初出茅庐的技术宅,设想一起去西藏旅行,一边游玩一边写代码。很快,理想就被颠覆了,理由也颇为让人啼笑皆非:西藏的冬天太冷。最终,他们选择了一个气候适宜的城市作为创业的大本营:厦门。
三个涉世未深、仅仅精通技术的小伙子,就这样莽撞地闯进了复杂的商业社会,其结果可想而知。三个月后,叶敏开始后悔了,创业显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当初的决定如今看来实在太过鲁莽。于是,在阿里同事和老板的劝说下,叶敏最终决定,重返阿里。
准备入职的当口,一贯按部就班的叶敏又疯狂了一把:骑上自行车,花了五天五夜,一路骑行九百公里回到故乡江西。这一举动让家人大为震惊:他怎么突然不声不响地回来了?还是骑着自行车?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一路骑行让叶敏吃尽了苦头:烈日的灼晒让他黑瘦了不少,两年来安然无恙的自行车,短短五天却连续五次扎了车胎。深夜荒无人烟的国道上,叶敏不得不支起手电筒,在微弱的光线下一点点修补轮胎。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次骑行对他的意义:长久以来被压抑的“闯一闯”的欲望,在这趟旅程中彻底地被发泄出来了,而他最终收获的,则是安心。
朝气蓬勃的少年人,胸中往往藏着一股汹涌而难以消磨的血气,它会激励人奋勇向前,但也难免会冲昏人的头脑,以至于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叶敏即如此。初中时,他曾因为同学的一句嘲笑悬梁刺股了半年,最后拿了全校第一;也曾经因为同桌的怂恿,在寒冷的冬天爬上附近最高的信号发射塔。而失败的创业,让他饱受其苦,却也未尝不是好事,经过这一番“折腾”,他成熟了许多,心境也不似从前那样浮动不定。

“我一直都有要做些自己的东西的想法,但现在看来,创业需要慎之又慎,它更需要的是时机和条件,而不是冲动,现在的我显然并不具备。”回首往事,叶敏坦然了许多,“如果没有那次的创业,可能现在的我还会冲动,有一个想法,就跑出去做了,以我的性格,这件事或早或晚一定会发生,但早一点发生,也让我更早地成熟。”


从技术人到领导者

安心之后的叶敏,终于踏踏实实地在阿里云发挥才能了。
当然,在取得一系列技术成就之后,他所面对则是新的挑战——带领团队,这对一个习惯了潜心钻研技术的人来说,不可谓不艰巨。
幸运的是,他的身边有最好的榜样:“刺”吴翰清(【人物】刺风有道,吴翰清的云端飞扬)。
吴翰清和叶敏有着相似的经历:同为技术高手,同样有过创业经历,也同样面对过转型。一直视吴翰清为榜样的叶敏,深刻地感受到了他的转变:“从前刺总是那种下了班还可以和你打上一局dota的人。后来,这种情况渐渐地少了,我能感受到,当了领导之后,他要考虑得更多。”
“要形成技术人员独特的领导风格”,吴翰清的话让叶敏开始思考:“我的领导风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基于自身的经历,叶敏决定打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阿里云是安全行业最大的战场,每天受到的攻击抵得上别人一个月的数量。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团队成员专注于技术,让他们安心,让他们获得最充分的成长。”
内向的性格让叶敏很少能够有机会在安全会议上招揽人才,他的团队成员清一色是校招进来的。成长环境单纯的年轻人更加心无旁骛,都怀着对技术最纯正的热情。“我们团队的群,即使到了深夜一两点也非常活跃,不过,大家讨论的都是技术问题。”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这种热情,让团队成员发挥最大的价值,从这一点上说,叶敏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这支团队在云平台反入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打造的云盾防护体系保护着中国30%以上的网站,每天抵挡数亿次攻击。去年他们开始转向做基于大数据和威胁情报的安全,掀起了业内的态势感知热潮。


这个“用技术说话”的年轻人,最终也通过技术找到了转型的出路。如今,叶敏正致力于为团队吸收更多的人才:“阿里云的战场很大,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并肩作战。只要是安全技术扎实,同时‘脑洞大’的人,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宽容的环境到底如何调适?叶敏最后一句话透露了底细。“刺总去年给我下达了个任务,2015年下半年,一定要招一个妹子进团队。现在年都过完了,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呢。”

话刚出口,叶敏就忍不住笑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