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 64:《赵广誓死不屈》
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的难度居第一,若没有长期积累,到了高考,攻克文言文一定非常吃力。
其实学习文言文有关键期,那就是小学阶段!但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几近于无,寥寥几篇《杨氏之子》、《两小儿辩日》等分散在各册之中。
可到了初一,教材中文言文的篇目会突然大量增加,语文学习在原来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三大块内容上增加了很大一块文言文内容!在考试中文言文的分数更是占有重要比例。到后来的中考、高考文言文这块的考核便成了拉开语文分数的重要模块。
小学时期很多课文要求背诵,文言文比较难记忆,如果孩子知道了课文的意思才会更加便于记忆。所以,从今天起,中小学微课资料发起文言文阅读训练营,孩子们跟着学起来吧。
赵广誓死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僮。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亦善画,尤工②于作马,几③能乱真。建炎中④陷贼,贼闻⑤其善画,使图⑥所掳妇人。广毅然辞⑦以实不能画,协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⑧。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⑨画观音大士⑩而已。
【注释】
李伯时:北宋著名画家,名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 工:精通,擅长。 几:几乎,差不多。 建炎中:建炎年间,建炎是南宋高宗的年号。 闻:听说。 图:画。 辞:拒绝。 遣去:打发走。 惟:通“唯”,只。 观音大士:观音菩萨。
【参考译文】
【启发】
赵广面对金兵的威胁,正气凛然、宁死不屈,宁愿失去手指也不同流合污,表达了自己的骨气和刚正的气节,这就是古时士大夫的精神。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内心的底线,在精神上有所探求,这样才能无悔于自己的良心,才能活的有意义,否则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参考答案】
1.D
2.(1)常常(2)擅长(3)于是,就
3.(1)敌人听说他擅长作画,就叫他画掠夺来的妇女。
(2)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文人及官僚家中所珍藏的李伯时的观音菩萨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4.①擅长画马,几乎能与李伯时的画作不分上下。
②用左手作画。
③有骨气,民族气节,大义凛然,宁死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