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 78:《梁鸿尚节》
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的难度居第一,若没有长期积累,到了高考,攻克文言文一定非常吃力。
其实学习文言文有关键期,那就是小学阶段!但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几近于无,寥寥几篇《杨氏之子》、《两小儿辩日》等分散在各册之中。
可到了初一,教材中文言文的篇目会突然大量增加,语文学习在原来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三大块内容上增加了很大一块文言文内容!在考试中文言文的分数更是占有重要比例。到后来的中考、高考文言文这块的考核便成了拉开语文分数的重要模块。
小学时期很多课文要求背诵,文言文比较难记忆,如果孩子知道了课文的意思才会更加便于记忆。所以,从今天起,中小学微课资料发起文言文阅读训练营,孩子们跟着学起来吧。
梁鸿尚节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注释】
1.不为章句:为,著述;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2.豕:猪。3.上林苑:古宫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4.曾误遗火: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5.愿以身居作: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6.耆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7.恒人:平常人,一般的人。8.责让:责备、批评。9.长者:德高望重的人。
【参考译文】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出生年月不详。因他的父亲梁让在王莽擅权专政时期作过城门校尉,故可推测他生于西汉末年。他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甚高的大士。
1、解释:
①豕
②他
③恒
④让
2、翻译:
①曾误遗火
②悉推豕偿之
③愿以身居作;
④称鸿长者
【参考答案】
1.①猪②别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评
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
3、①指代我②同现③拜见④指代我。
4、假的,伪态;先一日出城迎拜(北军)矣。
别忘了文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