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如穿越回古代参加科举,会比参加高考轻松一点吗?

李栩然 栩然说 2020-10-18
高考穿越指南一:隋朝以前

       假如高考穿越回隋朝以前,还想着第二天打包打包去参加乡试什么的,那我只能说:你穿错了时代。

       因为,隋朝以前连高考的前身——科举制都还没被发明。

       比如,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方式叫九品中正制,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

       大概有点像文革后期的推荐入学制度。


       基本上,你穿越回去,如果运气很好,直接穿到达官贵人家里,那就是中了巴菲特所谓的“卵巢彩票”,只要等着被人推荐做官就行。

       如果你穿越到了农民家里,很抱歉,那个时代里,只能是龙生龙,凤生凤,农民的儿子会挖洞。


高考穿越指南二:隋唐时期

       隋唐是科举制度的诞生时期,同时也是监考制度非常严格的时期。

        这一点可能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在我们的想象中,在那个没有电也没有监控的时代,要想做个弊还不是轻而易举。

       就算不能带小抄进考场,那年代又没有电脑,我买通考官和阅卷老师,也能拿个高分吧。

       有这个想法的,基本上可以死了这条心了。



      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想到了这个可能存在的漏洞,而用严密的制度进行了弥补:在隋唐,考生考完后,受卷官就在卷子上盖上印记,十卷一封,转到弥封所。弥封官再把试卷上考生的名字封上,打乱顺序,盖上印记,转到誊录所。在这里,所有的考卷都被书手重新抄写,目的是为了防止阅卷官通过笔迹认出考生。然后,两种卷子被送到对读所,对读官核查卷子抄写无误,在卷子上印下对读官和誊录手的名字以备万一出错时核查,然后,这批卷子才到阅卷官手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用笔的颜色、停留的时限都有严格规定,整个过程周密严谨,滴水不漏,从制度角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出现作弊的可能。

       即使现在看来,我们还是不得不为其设计的科学严谨而惊叹 。



       好吧,不作弊,我凭本事考总行了吧。

      好像也很难,特别是在唐朝,当朝的皇帝总是不按套路出牌,经常性地设立各种考试科目,有些奇葩的考试题目,你一看到就可以扔笔掀桌子烧考场了。

       比如著名的“日试百篇科”,就是要求士子一天之内写出一百篇左右的诗赋。还有“日试万言科”,也是类似吉尼斯纪录比赛一样的大规模竞赛。


       

      考试题目之变态,连后来名垂青史的唐朝诗人里,“进士”考试落榜的,一抓一大把。典型如杜甫,写诗写到了“诗圣”级别,照样考不上。

       算了,换个年代穿越吧。

高考穿越指南三:宋元时期

      宋朝修文偃武,科举制作为人才最重要的选拔机制日渐完善,相继出现了坐号制、回避制等种种。

       穿到这个年代,劳资终于能凭手里一支笔,中状元,当驸马,赢取江山一片了。   

   

       如果你长得英气逼人又口若悬河还是有戏的。如果不是的话,还是洗把脸醒醒吧。

       因为,宋朝发明了面试制度。

       据说,宋初的一次会试之后,太祖赵匡撤召对进士时发现有的进士素质极差,不禁对会试的可靠产生了怀疑,为此,他亲自主持复试,重新调整了名次。从此,殿试作为一种制度被固定下来 ,在科举考试的环节上又增加了一个层次。

      又因为殿试是皇帝亲自面试,所以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基本上如果你长得有点寒碜,或者说话不那么利索,那么穿越回宋朝还是断了通过殿试的念头吧。



      元代则更进一步,在沿袭宋代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明了“左右榜”考试。

       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

       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

       应该说,这是科举制度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实行的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不是少数民族的你穿越回元朝,就算能参加科举,考出来的几率也小的可怜。

      劳资不服,继续穿。

高考穿越指南四:明清时期1

       终于穿越到我们熟悉的朝代了,连考试的模式都那么熟悉。       

       因为明代的科举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并不是全国统一录取,而是按照地域,分配名额,具体分为三个区域,南、北、中,录取比例各有不同。

       所谓南,就是淮河以南各省,比例为55%。北,就是淮河以北,比例为35%。而中,是指云贵川三省,以及凤阳,比例为10%。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规定,从二百多年前,朱元璋登基时,就开始执行了,起因是一件非常血腥的政治案件——南北榜案件。这个案件是笔糊涂账,大体意思是一次考试,南方的举人考得很好,好到北方没几个能录取的,于是有人不服气,说是考官舞弊,事情闹得很大,搞到老朱那里,他老人家是个实在人,也不争论啥,大笔一挥就干掉了上百人。

       可干完后,事情还得解决,因为实际情况是,当年的北方教学质量确实不如南方,你把人杀光了也没辙。无奈之下,只好设定南北榜,谁都别争了,就看你生在哪里,南方算你倒霉,北方算你运气。

        到明宣宗时期,事情又变了,因为云贵川一带算是南方,可在当年是蛮荒之地,别说读书,混碗饭吃都不容易,要和南方江浙那拨人对着考,就算是绝户。于是皇帝下令,把此地列为中部,作为特区,而凤阳,因为是朱元璋的老家,还特别穷,特事特办,也给列了进去。

       在现代,咱们遇到这种事情还有转户口、买学区房等各种手段加以应对,在那个严格限制户籍的时代,在哪里参考,基本就是靠投胎了。 


       清朝沿袭明朝的制度,也按照地域划分录取人数。

       例如,顺治初年乡试的录取名额分布为:顺天、江南是一百六十多名,浙江、江西、湖广、福建都是一百多名,其它省份递减,最少的是贵州省,乡试录取名额为四十名。

       而在多事之秋的咸丰、同治年间,因为对外对内的军事行动耗资巨大,各行省先后以多种名义向朝廷国库输送饷银各达数百万两。中央政府就根据各省输送饷银的情况,先后增加了各省乡试的录取名额。史书上清晰记载着,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癸酉,以山西、陕西、四川三省绅民捐输军粮,加乡试中额、生员中额”。这俨然就是交易。

        不管怎样,穿越到明清时期,终于可以像今天参加高考一样好好考个试了。


高考穿越指南五:明清时期2

       准备好了,坐标明清,找个考试难度小的省份穿越。

       对了,最后问一句:古代读书人那么少,是不是录取比例很高啊,我要求不高,考个秀才或者举人都行,是不是只要参加完考试就行了。

       问完这个问题,基本就可以不用穿越了。


       

      因为,据统计,明朝各省直的科考规模在四五千人至数万人之间,平均录取率估计在10%上下,会试录取率更低,自洪武至万历中平均为8.6%,永乐四年至万历中期平均为 8.4%。

         至于清朝,录取率更是低的可怜。

        以 1850年的清代为例,当时全国的人口为四亿四千万。而这一年,通过种种考核,最后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只有二十二万四千人。在这二十二万四千人之中,选拔出了四千余名举人,二百多个进士。中举的比例是2%,而有幸金榜题名的几率是1‰。

 


       也就是说,进入考场的人当中,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与成功无缘。在这样的比率下,一个读书人在他的一生中达到自己目标的机会,像中彩一样偶然。

       从概率的角度说,一个人从他选择了书本的那一刻起 ,他已经选择了失败。

       在那个时代,《范进中举》的故事,还真不是小说。

      

        相比之下,高考的录取比例则高得多。

        即使是最艰难的老三届,1977年的录取比例也有4.8%,这几年的录取率则一直在70%左右,一本的录取率则在11%左右。

       所以,别穿越了,还是明天好好参加高考吧。

       看到这里的人,可能又要说了,古代的科举虽然难,但考上了可以当官啊,今天考上大学能做什么?

       呵,至少能做社会主义接班人啊!


      本文纯属扯淡。

      明天就要高考了,祝福参考的学子们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顺便,也祝那些抱着看戏心态的高考过来人,做个重新参加高考的好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