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时候的毛泽东,为什么喜欢读历史?

栩先生 栩然说 2020-10-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带你读懂伟人

文 | 栩(xu)然
首发 | 栩然说(ID:xuranshuo)

这段时间宅在家里,除了关注疫情,基本上并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于是重拾书本,又从历史里读出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我们先从一个小问题开始吧。

有谁知道,年轻时候的毛泽东过年都在干什么?
 
1

多年以后,毛泽东站在北京丰泽园的书房里,很可能并不记得向表哥借书的那个春节。
 
对那时的毛泽东而言,这只是他过去二十二年人生里,度过的无数春节中普普通通的一个。
 
但对后世的历史学家而言,因为毛泽东做过的一件事,这个春节便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和往常无数个假期里一样,毛泽东这个春节里仍在如饥似渴的读书;而和往常一样,这些书大部分都是借来的。
 
在春节期间看完11本书后,毛泽东把这些书还给了表哥文运昌,并随手附了一个还书便条:书十一本,内《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丛报》损去首页,抱歉之至,尚希原谅。
 
时间是1915年2月24日。我查了下,那天是正月十一,如果他从大年初一开始看,基本上正好一天看一本。
 
这个纸条目前仍保存在毛泽东就读过的东山学校校史陈列室里。
 
于是,这张小小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纸条,就成了最早的、有实物可查的关于毛泽东春节怎么过的记载。
 
这时候的他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上学。
 
春节后,他经历了一次危机,他开始冒着被退学的危险逃课,这些课程包括科学课、数学课、绘图课和体操。
 
之所以逃课,是因为对二十出头的毛泽东而言,读书才是最重要的事。而读书,并不需要在课堂上读。

他因此差点再一次退学,但最终他的老师杨昌济说服他继续求学。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湖南一师是个重要的阶段,这五年半的读书和求学生涯,是青年毛泽东人生的精进岁月。
 
这段岁月中,他广泛涉猎,反复精读大量书籍。
 
就在1915年后第二年的春节,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一封信曾经提到了应该读的77种书,很可惜,我并没有查到这77种书的书单。
 
文献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套《毛泽东读书集成》,一共有259卷,收录了一千多种书籍,光是看看目录,很多人就已经崩溃了,但其中很多书毛泽东都是反复精读,有些线装本的书甚至连线都翻断了。
 
他爱读自己佩服之人的书。

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文正就是曾国藩,毛泽东当年读《曾国藩家书》到废寝忘食,至今在韶山的毛泽东纪念馆里还珍藏有一套木刻本《家书》,每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芝珍藏”笔迹。咏之者,润之也。
 
曾国藩曾经写过一个《爱民歌》,第一条是“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后来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也是上门板。
 
他看书是为了解决根本问题。
 
在毛泽东青年时代,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也非常流行,这些书的内容和写法类似于《民国小时代》《霸道东家爱上我》《微微一笑很销魂》……但无论多么流行,在毛泽东的书单里从来也没有出现过。
 
他在写给老师的信里说: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
 
他读的最多的书,是历史。
 
那一个个看似陈旧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后面,其实是历史上曾经活过的最顶尖人群的经历、斗争和策略,透过历史,我们完全可以去推测他们在不同境遇前的所思所想。
 
中国的历史,本就是英雄史、精英史。
 
那么,毛泽东读历史又读到了什么程度?
 
我在29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这本历史书。
 
这本书上起伏羲氏,下至明亡,共一百一十六卷,几乎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编年通史。
 
而毛泽东在19岁的时候就通读完了整套书,而且看得爱不释手。
 
中国的《二十四史》,很多人可能连一本都没有完整读过,毛泽东不仅全部读完,还做了非常详细的批注。
 
他读历史,不只是出于消遣或者兴趣,而是为了参透这个世界的本原。

毛泽东后来曾说过: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
 
在看了无数的书,思考了良久之后,23岁的毛泽东在日记本上珍而重之地写下了一段话: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段话后来被有意无意地篡改掉了一个字,一字易、而语义全变。
 
2

转眼20年后。
 
1935年5月,毛泽东带领的红军,一路向西。
 
当时的红军队伍大概还有三四万人,疲惫不堪、缺兵少粮。
 
在他们屁股后面,是蒋介石从各地调兵遣将,集合而来的二十万大军,由薛岳同志率领。
 
薛岳,被称为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军。你如果看过一部很有名的电视剧《战长沙》,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劲敌。
 
西面,是滇军孙渡部沿着雅砻江的布防。
 
东面,则有川军杨森的第二十军和郭勋祺、陈万仞等部的联合阻截。
 
现实逼得他们不得不继续往前走,直到来到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地方。
 
四川安顺场。

然后,每个人心里都响起了一首歌(如果可能的话):
 
大河向东流啊……
 
因为,前面横亘着的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
 
然而,红军并不能像歌里唱的那样“说走咱就走”。
 
在他们面前,除了有大河天险,主要渡口上还布满了川军刘文辉的部队。
 
关于川军的战斗力,我只举一点,大家就能体会到了。

后来张国焘“另立中央”,率领他的十万人马南下打成都,结果连成都的边都还没挨到,部队就快打没了,不得不灰溜溜地北上延安,奠定了日后的悲剧人生。
 
当时红军面临的“绝路”,有一部电影名字可以形容:
 
十面埋伏。
 
3

从后面的结果来看,这条“绝路”,其实是毛泽东率领的红军自己选的。
 
对此,蒋介石一开始完全没有想到。
 
中央红军刚刚离开江西苏区的时候,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秘书长杨永泰就曾对他说过:红军很可能渡过金沙江进入川西。

对此,蒋介石嗤之以鼻:你TM懂不懂历史?不懂就多去看看书。
 
蒋介石之所以有这个错觉,是因为他曾经看过一段历史。
 
大概72年前,有一个领袖,带着一支农民军,同样被追了半个南方,同样被打得还剩三四万人的队伍,同样的5月,就是在大渡河边迎来了全军覆没。
 
现在,学过中学历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个领袖叫石达开,这支队伍就是太平军。

蒋介石知道这段历史,当然不是靠中学历史课本。

后来有历史学家推测出,当时的蒋介石正在非常认真地看一本书。

《庸庵文续编》。清末北洋幕僚薛福成所著。

书中记载的,就是1863年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在大渡河边被清军歼灭的悲惨遭遇。

当情报最终证实中央红军向着大渡河边的安顺场走去时,蒋介石激动了:我以为只有我这种不看书的人不懂历史,没想到你毛泽东浓眉大眼也不懂历史。中国版图这么大,你为啥非要走石达开的死路?

蒋介石在看《庸庵文续编》的时候,一定也在不停地拿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和石达开做对比,最后得出了一个他想要结论:

历史总是会重演啊。

蒋介石感到,毛泽东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在《红军长征在贵州史料选辑》一书里曾经记载了蒋介石当时给各路将领发的电报:

“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

“希各军师长鼓励所部建立‘殊勋’”。
蒋介石
翻译一下就是:这段剧情我很熟,之前已经有人演过了,演的非常好。现在大家也要照着剧本这么演,争取早点演完大结局,演得好的还有盒饭吃。

他不仅这么想,而且希望所有人都这么想。

最好他的老对手毛泽东也这么想。
 
4

但毛泽东不这么想。
 
我在有一篇文章里曾经写过。
 
1975年蒋介石刚刚去世,美国作家布赖恩·克罗泽就出版了一本书《The man who lost China》。
 
书名直译翻一下就是“丢失了中国的人”。很直接,也很惋惜的样子。
 
书中对蒋介石的评价很高:

“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布赖恩·克罗泽


而关于所谓的“很大缺陷”,书里在研究半天之后得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


“蒋介石缺少那些将军和政治家流芳百世的先决条件——运气。他的运气糟糕透顶”。

关于这一点,我实在不敢苟同。
 
一个三十多岁就手握大权的人,一个近代以来第一个名义上统一中国的人,一个曾拥有数百万军队和美国支持的人,一个为达目的敢于无所不用其极的人。
 
你跟我说,他被一群衣衫褴褛、饭都吃不饱,小米加步枪的人打败,主要是因为运气不好?
 
蒋介石的一生,才是完美阐释了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好吧。
 
我想了想,如果说一定要将蒋介石的失败归结于运气,那他最大的不幸就是,他的对手是毛泽东。
 
因为毛泽东这一生,从不靠运气吃饭。
 
据记载,毛泽东当时也在看那本《庸庵文续编》。

对于石达开的故事,毛泽东比蒋介石应该更熟悉。

很多人都以为毛泽东第一份工作是图书管理员,其实并不是。

毛泽东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其实是长沙一所小学的教师。

准确地说,是小学的历史教师。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年毛泽东之所以选择走石达开走过的老路,不仅经过了深思熟虑,更是基于他对历史的精准判断(据说还找过当地一个亲眼见证过石达开覆灭的老秀才谈过话)。

毛泽东认为,石达开之所以被围困在安顺场而不能渡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处理好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石达开率领的天兵,很看不起当地的彝族土兵,动不动就发个文恐吓:逆我者亡,顺我者昌。没事别惹我,小心砍你全家!

直接导致他在陷入清军重围的同时,还遭到彝族武装的袭扰,无法顺利通过彝区。

在吸取这一条教训后,毛泽东下令:一定要和彝族兄弟姐妹搞好关系。

进入彝民区后,尽管红军遭到了一些彝民的追打,甚至被抢去武器、扒去衣服,但官兵仍坚决执行上级命令,不作还击,还反复向彝民宣传“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汉官,打倒压迫你们的军阀”。

红军的首领刘伯承甚至还和彝族沽基家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

这成为红军避免成为“石达开第二”的两大关键之一。
 
5

另一个关键,是渡河的时间。

石达开的队伍到了大渡河边后,不断延误渡河时间,甚至还因为他的儿子出生,就地庆祝三日。

结果在此期间,河水暴涨,耽误了最佳渡河时间。

石达开的队伍5月14日就到了安顺场,但直到6月3日还在望河兴叹。

而红军5月24日才进入安顺场,6月2日就全部渡河完毕。

在这过程中,有一个细节成为了影响红军渡河速度的决定性因素。

这个细节也隐藏在历史中。

我曾从另一本书里,读到过这个惊人的细节。

在长征结束三十多年后,1970年12月,毛泽东曾经在与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谈话时,突然问他:“你看过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吗?”

《读史方舆纪要》,是清初顾祖禹写的一部巨型历史地理著作。

大部分人可能并没有听说过,但在历史上,这是本分量很重的书。

从重量上来说,可能比4本《红楼梦》摞起来还重。

全书接近300万字,对于文言文不过关的人来说,别说300万字了,光《读史方舆纪要》这个书名可能都读不进去。

但毛泽东读了。

不仅读,而且滚瓜烂熟。

罗章龙是毛泽东年轻时的挚友,也是党内最早的一批成员,后来因为搞分裂,而和陈独秀、张国焘一起成为影响党史的著名人物。

他老了之后,干了另外一件对党史影响很大的事——写回忆录。

在他的回忆录里曾记载,《读史方舆纪要》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最热爱的著作,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几乎把这本书翻烂了,在第一师范时,毛泽东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滔滔不绝地与人讨论《读史方舆纪要》。
 
6

我之所以要提到这本书,是因为在这本书里曾详细介绍了一条大铁索桥的历史来历,地理位置等信息。

这个桥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就横亘在大渡河上。

现在,学过中学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桥叫什么名字了。

泸定桥。

这个桥成了红军横渡大渡河,避免陷入石达开绝境的另一个关键。

红军急行军赶到安顺场后,很快击溃了对岸的敌人,并且组织先遣队陆续过江。

但安顺场架桥很困难,而船又不够,全军难以在短时间内从这里过江。

5月26日,毛泽东抵达安顺场,听取刘伯承、聂荣臻详细汇报过河和架桥的情况后,想起了他读过的那本《读史方舆纪要》。

书中记载的泸定桥就在离安顺桥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毛泽东当场拍板:

红军沿大渡河两岸赶向安顺场以北一百七十公里的泸定桥,限两天赶到。

于是,我们现在才能从课本里读到那篇著名的《飞夺泸定桥》。

红一军团第四团一昼夜疾行一两百公里,然后又组织22位勇士手攀桥栏、脚踩铁索,打下了泸定桥,创造了长征历史、乃至党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战斗。

只不过这也留下了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疑问:既然泸定桥这么重要,为什么国民党不选择炸了它?

现在有很多解释,比如炸了怕激起民愤啊,国民党要给自己留退路啊,红军速度太快来不及炸啊……

这中间,我觉得还可能有一个原因:没有读过《读史方舆纪要》的蒋介石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泸定桥的重要。

历史本就有很多解释,而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全军顺利通过大渡河后,毛泽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然后嘲讽对手道:我们的行动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是太平军,我和朱德也不是“石达开第二”。

这感觉就像,DOTA里红血反杀、劣势偷家,拆掉兵营后在所有人频道打字:
?????
 
7

故事讲完了。

总结一下吧。

毛泽东为什么那么喜欢读历史?

因为,历史是过去无数个世代里,对曾活着的人的记录。

无论记录的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它所记录的核心都是人,人的思想,人的行为,人的语言,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藉由历史的记录,我们与那些原本毫无联系的古人们也可以亲密接触,去了解他们的遭遇、经历,以及最终走向的不同结果,去感悟他们的所思所想。

然而,历史就像案例教学法的一个个案例,只负责把事情用最真实、客观的方式讲清楚。

从里面能读出什么东西来就是自己的本事了。

比如同样是读《资本论》,毛泽东读的并不多,但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

而蒋介石虽然吹嘘自己读《资本论》读到废寝忘食,但直到自己被撵到台湾,也没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从这个角度来看,毛泽东读到的是历史,而蒋介石读到的大概是历史故事。

人生不可能一遍遍重来,去等着你找到最适合的路;但历史可以一遍遍重读,直到你从中发现最本质的道理。

这个道理,我们把它称为“历史的规律”。

我一直觉得,历史里最大的规律,就是从历史里真的可以发现规律。

但对绝大部分人而言,这样的规律并没有什么鸟用。

这就像“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一样。

不是这些道理没用,而是对你没用;准确地说,是多数时候你根本没有机会去用到这些道理。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因为我们都是平头老百姓,所以就不用读历史。

毛泽东19岁的时候就看完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此书被称为万世君臣的政治教科书。 

但看这本书的毛泽东,当时不过是一个穷山村里刚走出来的农家子弟。

他当然不会想到,三十多年后,自己真的创建了一个新的国家政权。

所以说嘛,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的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但人生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历史进程里。
 

欲改造中国,有两件事是最为急迫的:其一,是对中国历史上的治理经验加以系统地整理与批判;其二,是做实地的调查研究。——毛泽东 1920年
 
——
后注:

1. 文章中所有关于毛泽东的历史,基本都来自于以下几本书:一是金冲及等编著的《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版);二是署名毛泽东的《毛泽东自述》(人民出版社);三是逄先知编著的《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1993版)。这也是我看得最多、最熟知的几本有关毛的书,除此外个别参考了罗斯·特里尔和亚历山大·潘佐夫版本的《毛泽东传》,以及斯诺那本极为有名的《红星照耀中国》。
 
2. 文章中关于石达开的有关历史,基本都来自于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丛考甲集》(三联书店,1985版),罗尔纲是研究太平天国最著名的学者了。文中“石达开因为老婆生儿子就地庆祝三天”也是出自本书,原文是“当夜达开妇诞一子,乃通令将卒曰:孤今履险如夷,又复弄璋生香,睹此水碧山青,愿与诸卿玩景欢醉。部属均稽首称贺。以是传令犒赏,休养三日。(第97页)”另外,这部分内容还参考了陈宝辉等编写的《太平天国诸王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版)。
 
3. 关于 “泸定桥”的说法,主要来自于韩毓海的《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中信出版集团,2016版),原文是“《读史方舆纪要 ·四川》一部中,详细地介绍了金沙江上铁桥的来历,指出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其实是清代在吐蕃‘铁桥镇’的基础上修造的,并且还说先有沪定桥,后有沪定县,沪定县在,铁索桥便在。(第255页)”。韩毓海是北大中文系博导,正常情况下又不是写专业论文,我对他引用概括的史料其实是不需要再去核正的。但我还是真的去翻看了非常难读的《读史方舆纪要》,里面的内容十分驳杂,书里很多地名、河名都是当时的说法,现在根本不再用了,泸定桥建于这本书写作之后,但并不意味着在这之前就没有基础。

在这本书的四川部分里,也有不少提到“金沙江”“铁桥”之内的地方,比如“索桥在府西南百三十里,即金沙江渡处。”“泸水司南十里。源出番界,流入境,又南流入金沙江……有泸川桥,亦曰泸水桥。唐贞元五年,韦皋招东蛮内属,绝吐蕃盟。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等等,特别是很多内容都强调了那片区域的军事价值,韩毓海应该是综合他所看的材料后概括出的结论。
 
4. 记得当年明月在写了前几本《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盛名之下,招致了很多非议,他后来曾经说过,他写的这些东西,不能保证一定是正确的,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是他个人的理解(比如他关于朱元璋心理活动的分析),但至少保证都是有出处的。

我的想法大致如此,我虽然并不是历史专业,也不靠写这种东西吃饭,但至少我会保证我写出的东西,核心的部分都是有书籍、史料支撑。

我觉得,这才是读历史、写历史应有的态度。
 
—— END ——

这里是栩然说。微信上写毛泽东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实现从三观到认知的重塑。

在这里不仅有严谨求实的历史态度,还有一针见血的犀利时评。我将借助于对历史、现实和人们行为规律的分析,帮助你预测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质,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

喜欢我,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

为防失联,可搜索关注备用号:李栩然(ID:superlixuran)

原创精选:



点个“在看”

一个人的命运,

当然要靠自我的奋斗,

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