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殷晓媛 ▍巴赫考:他的人生在此弯道超车

殷晓媛 百科诗派 2021-03-08





“omnis spiritus laudet Dominum”[2]



黑色门廊。跟镜头……
弦乐[3]埋下的暗丝以Cerro Torre冰川棱线的劲峭游走,比如羽管键琴[4],佛兰芒派从椴木间寻找光芒裂隙
历史断崖之上,思维导图的热带树根瀑布倾泻而下

八度迭奏,减七和弦[5],传奇之宣叙起于乍暖还寒,白鹮[6]掠过美因河[7]落在A2键的空地
追光灯循声而来,巴赫家族的铬红血脉间抽出新的骨朵,这艳极的荆棘,造物曾以红果羹[8]液汁点睛
爱森纳赫的三月,譬如图林根林山[9]延伸向巴伐利亚的斑岩矿脉、枞林与邃谷,譬如险中求胜的T-Square格局:水星、金星、海王落双鱼,金水三合冥王,太阳三合火星[10]

作为人间最大的共鸣腔,森林集齐风花雪月四部和声[11],以生长毛细触角攀入音律之境
正如Michel Mayor开启人类天眼窥见系外行星飞马座51b[12],天地间婴孩的啼声掀起一场天籁的俯及

Accelerando[13],Crescendo[14],瓦特堡[15]定义“高屋建瓴”之声乐谱系
木质传导从Kunst kammer(珍宝馆) [16]肇始
自Dürer Cabinet[17]流向Trese经卷盒、埃格洛夫施泰因(Egloffstein)古董刀具套装、织锦挂毯、与文艺复兴时期巅峰工艺形形色色的的物象
游吟诗人乐于讲述云杉[18]与枫木[19]在Quinterne鲁特琴[20]上接壤,穿越羊肠弦与玫瑰孔,从洛伦铁路[21]的西塞尔利安科克与北滩沼泽之间,摆渡向某个geek的转角电脑桌
当风通行于哨管与簧管,巴赫故居[22]中1775年的Glass harmonica[23]与1717年的小号提琴[24]被引燃
那柠檬黄囿于木质框架,赫瑟尔河的秋日侧身而过,锥脚形酒杯花[25]色光奇异,毕竟蒙音乐之恩泽

管风琴[26]塑造及磨练趾骨,达·芬奇使脚背网罗密布[27],足弓高翘,正如Tilman Riemenschneider[28]雕刻天使的翅羽
巴赫家族的桃形家谱作为文森特•拉福雷特[29]航拍中的柏林的先兆:


节点作为中继单位,形而上的走线锁死气数的走势
“空气”,历史河床的橙与蓝,流转亦遵循受难乐的基调

朝圣者在雕像脚下拾起隔夜的白银,良币是否驱逐劣币[30]

像他跛足的驽马被风吹向西面旷野

巴赫故居及博物馆


[1]爱森纳赫(Eisenach),德国中部城市,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地。属图林根州。在图林根林山北麓、赫瑟尔河畔,东距爱尔福特48公里。人口5.1万(1984)。1283年建市。1859年自由派国民协会在此组成。1869年德意志各工人协会在此举行代表大会建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交通要站。工业有机械制造(汽车、农机等)、化学、金属加工、电气器材、纺织、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附近开采岩盐和钾盐。有建于十二至十三世纪的教堂、十八世纪的宫殿和城堡。游览中心。爱森纳赫市民酷爱音乐。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竟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中世纪时,这里曾是德国文化艺术的中心,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瓦格纳曾据此写了著名歌剧《唐·豪塞》(Tannhäuser)。Ernestine Wettins(厄恩斯廷·韦廷斯)曾居住在此,Weimar classicism(魏玛古典主义时期)的多位代表诗人,包括Johann Wolfgang Goethe(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曾来此访问。Martin Luther在此将《新约全书》翻译为德文版。


巴赫故居中展示其生前使用过的乐器


[2]“omnis spiritus laudet Dominum”:出自《诗篇》(《Psalm》)150:6——“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巴赫故居乐器展示厅中,其生前使用的乐器上有此铭文。

[3] 弦乐一般是指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可以合奏的乐器很多,在西洋弦乐方面最常见的是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不过形式也不固定。
[4]羽管键琴,音译为哈普西科德,拨奏弦鸣乐器,又名拨弦古钢琴、大键琴。羽管键琴的制作起源于15世纪末的意大利,后来传播到欧洲各国。意大利羽管键琴轻便高雅,属于真正的弦乐乐器。在形制上与现代的三角钢琴相似,但琴弦是用羽管拨奏而不是用琴槌敲击。每根弦是由固定在每个琴键末端木制支柱上的一个羽毛管或硬皮拨子来拨奏的。17世纪中叶,羽管键琴的制作出现了两大流派,北意大利派和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佛兰芒派。佛兰芒派注重结实和厚重,用椴木做的共鸣箱坚硬牢固,能够保证羽管键琴和声的稳定。佛兰芒派羽管键琴又分为几个不同的种类,最简单的一种是音域为四个八度的单键盘羽管键琴,另外还有一种移调双键盘羽管键琴。在乐器的外观上,佛兰芒派羽管键琴的雕刻和装饰别具一格,而且种类丰富,耐人寻味。
[5]减七和弦,全名为减减七和弦。实质是在减三和弦上方加小三度作为和弦七音的七和弦,组成音为 7 2 4 b6。传统和声中,存在于大小调的七级音上(大调中有半减七和弦、减七和弦;小调中仅有减七和弦),所以在调内又称导七和弦。和弦标记为Ⅶ°。
[6]德国的国鸟是白鹳。在欧洲,白鹳有“送子鸟”之称,被认为是吉祥鸟。是吉祥的象征,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是专门来拜访交好运的人的。
[7] 美因河是德国莱茵河右岸支流。由源出弗兰克侏罗山的红美因河和源出菲希特尔山的白美因河在库尔姆巴赫附近汇流而成,在美因茨注入莱茵河。长524公里。流域面积2.65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170立方米/秒。河口以上396公里可通航。有运河接通莱茵河和多瑙河两大水系。河谷地带人口稠密。主要河港有维尔茨堡、法兰克福。

[8] 红果羹(Rote Grütze) :红果羹是一道来自北德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名菜。它的原料包括各种红色水果,比如樱桃、醋栗和覆盆子等,通常还会配上奶油或香草酱。红果羹常被当做餐后甜点或者零食食用。

[9] 图林根林山(Thuringerwald):德国中南部的山脉,在威拉河和图林根盆地之间。主要由斑岩等组成。西北-东南走向。长约80公里,宽15-30公里。一般海拔400-500米,最高点贝尔山海拔982米。云杉、冷杉林占优势。矿产有重晶石、铁、锰等。多盐泉和矿泉。

[10]以上为巴赫的出生星盘(natal chart)相关信息。

[11] 以四个声部来陈述音乐,是多声部主调音乐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声部组合形式,称为四部和声。通俗一点讲,四部和声就是各自的声部中,按照和声进行使相互独立的各声部进行有组织的结合。在这四部和声中,它们与人声的四种声乐类型是相一致的,通常我们把最高的声部称作旋律声部。在乐谱上,是以大谱表方式来进行记谱,由高到低分别为:女高音Soprano(或 叫做高音部),女低音Alto(或叫做中音部),男高音Tenor(或叫做次中音部),男低音Bass(或叫做低音部)。

[12] 飞马座51b(英文名:51 Pegasi b,又称柏勒洛丰)是一颗位于飞马座,距离地球约50.9光年的系外行星。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热木星”,亦是“热木星”的原型。该行星的质量约是木星的一半,体积约是木星的两倍,轨道周期大约为4个地球日,表面温度约1000°C,处于潮汐锁定状态。

[13] 渐快(accelerando/accel.)

[14] 渐强(crescendo/cresc.)


位于爱森纳赫的瓦特堡


[15] 瓦特堡(Wartburg):1999年瓦特堡被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评为世界遗产。始建于1067年,是德国最具日耳曼色彩的古堡。罗马风格的拱顶房间、小教堂、供吟诗唱歌的大厅,再配以雕刻华丽的石柱、回廊,流露着建筑者的技艺和智慧。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曾在这里躲避教皇的追捕,将圣经《新约全书》从希腊文完整地翻译成了德文。马丁·路德在瓦特堡居住的十个月期间,不仅把圣经翻译成了德语,还攥写了14篇有关神学和宗教改革的论文,圣经不再神秘莫测,百姓也可以读懂,由此产生新教。路德作为异教徒被教皇逐出教会后,也被皇帝逐出了社会,路德一度还逃出了瓦特堡,寄宿在城堡的墙沿下。同时德国诗人歌德生前也常在此逗留,因为喜爱这里的风景,并协助当地人共同重修过瓦特堡。这座阿尔卑斯山北部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堡,也是欧洲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城堡,作为德国历史的缩影,九百年来从未被摧毁。所以瓦特堡被视为德意志民族精神的象征,引得后人慕名沓来一寻当初他们的足迹。过去瓦特堡一直都是图林根伯爵的居住地,匈牙利公主伊丽莎白1211年4岁时就来到瓦尔特堡,14岁时与图林根伯爵路易四世成婚,在此居住至1228年,直到她的丈夫于去世。后来伊丽莎白伯爵夫人成为教会慈善医院的创建人和护士,散尽家财帮助贫民。1231年,年仅24岁的伊丽莎白去世,在伊丽莎白公爵夫人去世后4年后她被教廷封圣。据记载,在她身上曾发生129项神迹,伊丽莎白夫人对底层民众的善举,至今仍然影响着德国社会。

珍宝馆藏品


[16]Kunstkammer(珍宝馆):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的玛丽亚大公夫人(die Groß­fürstin Maria Pawlowna)及其子Carl Alexander von Sachsen-­Weimar-­Eisenach。俄国的玛丽亚·帕夫诺娃(俄语:Мария Павловна;1786年2月16日-1859年6月23日),又称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的玛丽亚大公夫人(英语:Grand Duchess Maria ofSaxe-Weimar-Eisenach),是俄国沙皇保罗一世和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夫娜所生的女儿。1804年,玛丽亚嫁给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的卡尔·腓特烈大公,育有4个孩子。玛丽亚一生对艺术和科学拥有颇大的兴趣。她一直是贫穷的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的艺术,科学以及社会福利的资助人。
[17]Dürer Cabinet:丢勒双层橱,1841年购入。晚期哥特风格。由多种木材构成。雕刻出自阿尔布雷特·丢勒。设计师为意大利的Morderno。其上有Lucas Cranach作品《亚当与夏娃》。

[18]云杉:一般流行的鲁特琴大多使用云杉做琴面,枫木做背板,因而通常是浅黄到黄棕色。

[19]枫木:也经常用作铁路枕木。


珍宝馆所藏鲁特琴


[20] 鲁特琴(lute)也称琉特琴,是一种曲颈拨弦乐器。一般这个词主要指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在欧洲使用的一类古乐器的总称,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最风靡的家庭独奏乐器。另外在广义的乐器分类中,把类似的乐器统称为“琉特属”,此时就不限于年代国别,因此吉他、中国琵琶、日本琵琶等都可以包括在内。
[21]洛伦铁路是用来连接西塞尔利安科克和北滩沼泽两个岛的一条窄轨铁路,坐落在德国的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因州,整条铁路的宽度仅仅只有60厘米,远比一些其他的铁路要窄上许多,但是窄小的轨道对于显示在这里的火车来说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平时的时候也是正常运行,可以让人们一边坐在火车上一边观看大海的美丽景色。

[22] 巴赫故居(Bachhaus):巴赫出生的地方,他在那里直到十岁才离开。这里保存着巴赫演奏过的很多乐器。巴赫故居连接着一座博物馆,颇为现代化。

[23] 玻璃琴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音乐家富兰克林发明的一种乐器,于1761年问世,以意大利文命名为Armonica。富兰克林将发声的单体由高脚杯改为底端有套接孔的碗状玻璃,由大到小依序串接后横卧于琴架,以脚踏板驱动的传动轴上(类似老式缝纫机);演奏者坐在乐器后方,边踩着踏板,以沾湿的手指碰触玻璃碗的边缘,即可发出如杯琴般的声音。玻璃琴另有Glass Harmonica,德文的Glasharmonika等不同的名称;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在内的音乐家,都曾为玻璃琴谱写专属的作品,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更赞叹道:“这是天堂的声音!”。

 [24]小号提琴,即Stroviol(Stroh violin,史特洛小提琴)。后者由电气工程师 John Matthias Augustus Stroh 发明。经过完全采样,带有三个定制的映射音色以及一个节奏音序器。
[25]锥脚形酒杯花:德国一种常见花卉。
[26]管风琴(pipe organ),属于气鸣式键盘乐器(参见“乐器”词条),流传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至2019年),且从未中断过。管风琴是风琴的一种,不同的是一般的脚踏风琴是通过脚踏鼓风装置吹动簧片使簧片振动来发音,而管风琴是靠铜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能演奏丰富的和声。
[27]达·芬奇解剖尸体最活跃的阶段在1510年至1511年间。他当时与帕维亚大学年轻的解剖学教授德拉·托瑞合作,在几个月里持续、系统地进行人体解剖,画下18张解剖图,这使他出版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人体解剖专著的梦想几乎成真。这18份手稿包含了240幅图和超过13000字的笔记。这些手稿也就是此次在女王画廊展出的主要作品。
[28] 蒂尔曼·雷姆施奈德(tilman riemenschneider)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家。1483年起在威尔次堡工作,在那里领导了一个大画室并担任市政委员会的职务。1520-21年蒂尔曼·雷姆施奈德担任市长,1525年农民战争时期,他因支持农民而被下狱,并被审讯和拷问。  蒂尔曼·雷姆施奈德的创作保存了一些后期哥特式的传统,如人物比例、表现动作和衣褶等的程式化手法。蒂尔曼·雷姆施奈德对宗教题材的大胆的现实主义的处理,人物具有真人肖像性质和作品的富于生动的感染力,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期德国雕塑的最鲜明的代表人之一。蒂尔曼·雷姆施奈德的代表作有:《罗登堡教堂祭坛》,作于1499 -1505年;《克列格林根教堂祭坛》,作于1505 -1510年;封·舍林贝尔格主教墓碑,1496-99年,藏威尔茨堡大教堂;亚当夏娃雕像,作于1491-1493年,收藏在威尔茨堡美术馆。



巴赫家谱(位于柏林的德国国家博物馆)


[29] 普利策奖获得者、摄影师文森特•拉福雷特近日完成了一个名为“空气”的高空摄影拍摄项目,他乘坐直升机在距离地面7500英尺(约2286米)的高空俯瞰整座城市,用这种独特的视角呈现出十座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城市的夜景,十分迷人。照片中的城市有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伦敦、拉斯维加斯、柏林、旧金山、迈阿密、巴塞罗那和悉尼。通过这些照片,人们似乎能在一片灯火通明下摸到城市的脉搏。从薄雾袅袅的芝加哥到霓虹闪耀的迈阿密,他的摄影作品从拍摄杂志封面演变成一本228页的“空中冒险”奇书。

[30]在17世纪初,德国的王公贵族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所处的地方即将爆发一场大战争。  打仗需要花钱,而那时候的钱都是用货真价实的昂贵金属制造的。这些王公贵族需要大量黄金白银来打仗。他们对这些贵金属的强烈渴望导致了欧洲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经济危机——“劣币危机”。在这一时期,各个国家相互用劣币骗取邻国的财富。人们便使用比货币面值低的廉价金属制造钱币。因为好的钱币都被这样换成劣币了,当时的人们只好通过检查钱币的边缘和使用天平称量避免收到劣币。《疯狂、惊恐和崩溃》的作者Charles P. Kindleberger,给出了这场危机的最好理解。让钱币币贬值的简单方法就是剪掉钱币的一角,然后用剪下的那块金属铸造新的钱币。更复杂一点的方法是在新铸造的钱币里面掺更多的铜,尽管掺的不多,人们还是能辨别出来。这两种方法都能让钱币变得没有以前值钱。对钱币的这种替代可能始于意大利北部,但在17世纪之初劣币就开始流通了。这种交换引起了连锁反应。得到劣币的州禁止了这种交换然后也开始铸造劣币,他们用掺假的钱币去换其他地方的合法钱币。很快德国南部各州到处充斥着不值钱的劣币了。有些钱币甚至完全不含银子,从头到脚都是用铜做的,只是看起来像银币。最后,货币系统崩溃了,德国各州便达成铸币协议,重新规定货币的价值并恢复对铸币厂的控制。慢慢的,劣币逐渐被良币取代。




“当没有外部障碍存在的时候,就会有阻力从自身产生。”

命运[1]敲不开的“四英寸厚的橡木门”[2]
无需骤雨的巫鞭、油灯与炉火喜怒无常的轮番灼燎
给它远旷、孤寂与足够和缓的时光,从波状木纹[3]的谷底开始,从形体基线的逐年偏移与撕裂开始
一寸寸分崩离析

时间陀螺的抽打消耗掉年代地层富余的应力[4]
在它们扭转、倾斜、腾挪、涌动,聚合为一场深源地震[5]之前
斧斫刀劈的乔戈里峰[6],才得以穿透雾与飞霰,稳举极简主义硬汉线条
谛听它细部的危机与破碎,触摸它冰川风的偏锋闪身而过留下的鞭笞状印痕
无异于容斥原理[7]的求证,及关于流逝的轮胎痕迹模拟[8]

何以促成拉克美[9]与杰拉尔德的爱情绝唱?只需设置种族障壁,“世仇”、“贫富悬殊”、“封建礼教”及“非我族类”也是强有力的触媒, “卡普拉诺大吊桥实验” [10]称:危险与恐惧激发的脸红心跳被误贴爱情标签
如何造就洛基[11]?只需给他冰霜巨人的血液,魔法与诡计的盛大天赋,给他挥之不去的弃婴记忆,奥丁的谎言和心灵原石[12]所放大的雷神的阴影……

Johann Christoph Bach[13]又或深谙此道
他将乐谱锁入深橱,以花豹将羚羊藏在树上的骠勇,而踌躇树下的幼狮的心盛赞着光的衍射——
那一年,英格兰萨默塞特郡的托马斯·杨[14]尚未投影入人世成为肉身形体,或他那束尘埃飞扬、波粒二象的光
也无从向三十年的下游留下荧光染料标记[15],告诫这少年,最纤微的光线会如何牵引目光聚焦者走过那道钢丝

烛火与上弦月,从暗影与他者私心的残萼间脱落
所至之处,落地生根,从来都是音乐与光的本能


[1]《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
[2]出自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天使之门》:
“比兹利说完,重重地关上四英寸厚的橡木门,得意洋洋地走了出去。他关门的声音响得几乎掩盖过了他走下螺旋梯时的脚步声。”
[3]橡木属于壳斗科、麻栎属,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广大区域,约有300多个品种。
橡木材色为白色或黄白色,结构细腻、木材坚硬、生长缓慢,心边材区分明显。纹理直或斜,耐水耐腐蚀性强,加工难度高,但切面光滑,耐磨损,胶接要求高,油漆着色、涂饰性能良好。橡木的家具质地很硬重,密度高,脱水难,所以容易变形、开裂,且不耐高温。
[4]地应力(crustal stress)存在于地壳中的应力。
即由于岩石形变而引起的介质内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构造应力直接反映地壳运动的动力源,它是造成地震的一个重要因素。
[5]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大多分布在太平洋一带的深海沟附近,但又相隔有一段距离。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边的6.9级地震,震源深度达720公里,是已知震源最深的地震。深源地震即使震级很高,一般也不会造成灾害。
[5]“乔戈里”,通常被认为是塔吉克语,意思是“高大雄伟”。
乔戈里峰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又称K2峰,海拔8611米,“K”指喀喇昆仑山,“2”表示当时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第二座被考察的山峰,乔戈里山峰主要有6条山脊,西北---东南山脊为喀喇昆山脉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其它还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1954年7月31日, 意大利探险家里诺·雷斯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诺尼首先登顶。乔戈里峰是国际登山界公认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难度最大的山峰,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没有在冬季攀登成功的8000米级独立山峰。乔戈里峰峰巅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势险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的溜槽痕迹。山峰顶部是一个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积较大。北侧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达45度以上。从北侧大本营到顶峰,垂直高差竟达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侧的冰川叫乔戈里冰川,地形复杂多变。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缝纵横交错。冰川西侧山谷为陡峭岩壁,滚石、冰崩、雪崩频繁。乔戈里峰两侧,就是长达44公里的音苏盖提冰川。
[7]在计数时,必须注意没有重复,没有遗漏。
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8]轮胎是车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路交通事故中痕迹提取与鉴定的关键部件之一。
由于轮胎与路面接触并承受车辆的重量,因而轮胎的痕迹能够反映车辆的运动轨迹,同时轮胎还有传递驱动力和制动力的作用,这就使得轮胎痕迹的变化能够真实地反车辆运动状态的变映化。 
[9]《拉克美》属于三幕歌剧,于1881年完稿,由著名剧作家'贡迪内’与‘吉尔里’合作完成,法国作曲家’德利伯‘谱曲,被认为是杰出歌剧之一。
具有着奇异的东方色彩。于1883年4月14 日,在巴黎喜剧院首次公演。剧情取自法国剧作家贡迪内的戏剧《洛蒂的婚礼》:英国军官杰拉尔德与印度婆罗门祭司尼拉坎塔之女拉克美相爱。尼拉坎塔憎恨英国人,趁两人见面之际,拔剑刺伤杰拉尔德。幸得拉克美挽救,杰拉尔德才得以脱险,两人得以相聚。此时英印战争迫在眉睫,杰拉尔德奉命随军出发,拉克美服毒自尽,酿成悲剧。
[10]卡普拉诺大吊桥实验:
1974 年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 Donald Dutton 和 Arthur Aron 的著名研究说起。这座 “卡普拉诺吊桥(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北部。吊桥全长 137 米,高 70 米,桥下是湍急的激流和坚硬的岩石。研究人员又在河流上游找了一座稳固、不会摇晃、只有 3 米长的小桥,和大吊桥形成鲜明对比。恐怖吊桥是 “实验组”,而第二座安全的小桥是 “控制组”。Dutton 和 Aron 找来了 85 位年轻男性,年龄在 18-35 岁之间。他们被随机分成了两组:恐怖吊桥实验组,和安全小桥控制组。两组人的任务都一样:在无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从桥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抵达终点后,那里有一个研究人员早就准备好了几分调查问卷等着他填写。桥对岸的研究人员共有两位:一位美女研究员,一位帅哥研究员,他们两个轮番上阵。“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这项研究的事情,回去之后就给我打电话吧!” 临走前,研究人员递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ta 的名字和电话号码。结果,在走过恐怖大吊桥的男性中,共有 9人在回家之后按照小纸条上的电话号码打给了美女;而那些通过安全小桥的男性中,打电话给美女研究员的只有 2 人。走过恐怖吊桥的男性对美女研究员的性想象,大大超过了那些走过安全小桥的男性。结论是:当一个男人战战兢兢小心翼翼通过恐怖的大吊桥之后,他同样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脸颊通红、瞳孔聚焦…… 这时候他突然看到了一个美女在吊桥的对过等着他!当我们在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给自己的情绪寻找一个合适的标签时,我们会把目光聚焦在所有和生理反应相匹配的事物上。Dutton 和 Aron 之所以要在吊桥对过安排一个 “美女”,就是因为 “男人见到美女就脸红心跳” 听起来顺其自然、也更容易导致这些男人把自己的情绪定义为 “被美女所吸引”。
[11]洛基·劳菲森/奥丁森(Loki Laufeyson/Odinson)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反派,初次登场于《Venus》第6期(1949年8月)。
简称洛基,是北欧神话中的火神和恶作剧之神,亦是邪神(God of Evil)以及谎言之神(God of Lies),是冰霜巨人之王劳菲(Laufey)的儿子,在劳菲战败后被众神之父奥丁发现并收养,从小与雷神托尔一起长大,觊觎奥丁王位,多次与雷神和复仇者联盟交手。
[12]心灵原石能使宝石使用者拥有心灵感应和隔空移动的超自然的控制能力。
它也可以助长强化宝石使用者的早已有的操纵心灵和意念控制的能力。当和其他无限原石一起使用时,宝石使用者可以直接同时接触到全宇宙的所有心灵、思想、意识。
[13]Johann Christoph Bach(1671 - 1721)巴赫10岁那年,父母双双过世。
这位男孩开始跟也叫约翰·克里斯托弗的自己最年长哥哥、奥尔德鲁夫米歇尔教堂的管风琴师一块生活。当时,印刷成册的乐谱很少,也非常贵,一般人是买不起的。克里斯多夫曾向管风琴大师学琴,并拥有一本大师的手抄本乐谱,他把乐谱锁在书房一个带格子门的柜子里,非常保密。小巴赫具有强烈的求知愿望,这本乐谱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大宝藏。于是,在一个明月之夜,小巴赫偷偷溜进哥哥的书房,用小手伸进格子门橱里把乐谱卷起拿出来,借着月光抄写。六个月后,竟然抄完了一整大厚本乐谱。不幸的是,当其哥哥发现后,竟粗暴的把谱子没收了。巴赫并没有因此怨恨哥哥,他在悼念哥哥的讣文中满怀感情的叙述了这一“天真无邪的欺骗行为”。
[14]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年-1829年 )英国医生、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
托马斯·杨不仅在物理学领域领袖群英、名享世界,而且涉猎甚广,力学、数学、光学、声学、语言学、动物学、考古学等等。他对艺术还颇有兴趣,热爱美术,几乎会演奏当时的所有乐器,并且会制造天文器材,还研究了保险经济问题。托马斯·杨擅长骑马,并且会耍杂技走钢丝。
[15]荧光染料在吸收紫外线或可见光后,能把短波长的光转变为波长较长的可见光波而反射出来,呈闪亮的鲜艳色彩。
泛指吸收某一波长的光波后能发射出另一波长大于吸收光的光波的物质。它们大多是含有苯环或杂环并带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荧光染料在科研中常用于荧光免疫、荧光探针、细胞染色等。包括特异性的DNA染色,用于染色体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相关研究。另有很多核酸染料在多色染色系统中是非常有用的复染剂,可作为背景对照,标记细胞核使细胞内结构的空间关系一目了然。


(待续)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认为其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尊称他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巴赫家族是地道的音乐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出生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这个家族从巴赫的高祖到孙子共七代人,历经二百六十多年,从事音乐事业的多达78人,卓有成就的有14人,最杰出的当然还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托卡塔”来自意大利文,原意就是“触碰”的意思,所以托卡塔也叫触技曲,是16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一种富有即兴性的键盘乐曲,由一连串分解和弦与相互交织的音阶经过句构成。

"赋格"一般认为来自拉丁文“fuga”的译音,原意是“追逐”和“飞翔”。

赋格是复调音乐中最为复杂而严谨的一种创作形式,建立在模仿、对位的基础上,其音乐主题的陈述与发展有着固定程式,其特点是“同一乐思在一定的调性逻辑中反复出现”。

赋格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16世纪的宗教音乐就开始有这种作曲方法,一直到18世纪在J.S.巴赫的音乐创作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BWV 565)原为管风琴曲,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于1704-1707年间专为阿恩士塔德的新管风琴而创作。由于当时的管风琴体积庞大,构造复杂,无法搬上音乐会舞台,因此这部作品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熟知。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改编为管弦乐曲,用丰富的器乐色彩在音乐会舞台上重现了它的雄伟气魄和深刻的意境。又由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陶西格(Carl Tausi)改编为钢琴曲,加维安尼(Frank Gaviani)改编为手风琴曲。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他为管风琴创作的三首托卡塔与赋格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充满狂想色彩的托卡塔与严谨端庄的赋格,展现出这首作品雄伟的气魄和深刻的意境,同时显示出巴赫一生的音乐风貌和复调音乐的创作特点。

由下行旋律组成的慢板的引子饱满而有力,为全曲宏伟的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然后,乐曲奏出音响宏大的和弦,接着呈现出托卡塔主题,带有戏剧性的成分;在托卡塔主题结束后,乐曲在上声部出现赋格主题,采用与引子部分相同的音乐素材;随后,赋格主题移至低声部呈示,前后反复出现八次,音乐情绪逐步高涨;最后,乐曲再现托卡塔部分,以气势雄伟的尾声结束。本作品曾被现代“情调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引用,使之广为流传。该曲被改编成多种电子版本,许多影视剧中吸血鬼出场的背景音乐也多使用该曲。(简介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殷晓媛:“百科诗派”创始人、智库型长诗作者、“泛性别主义”写作首倡者、中、日、英、法、德多语言写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代表作有11000行长诗“前沿三部曲”、六万行结构主义长诗“风能玫瑰”等。出版有第四部个人诗集:《印象之内,物象之外》、《它们曾从卓尔金历中掠过》、《前沿三部曲》、《播云剂》(百科诗派创派10周年年鉴系列)及多部译著,最近一部为2018年8月纽约New Feral出版社出版的《成为一条河流》(Bill Wolak著),著作被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爱尔兰、新西兰等国一百余家国家图书馆、世界顶级名校图书馆和大使馆大规模收藏。主持“2018人工智能纸魔方”(六国语版)视觉设计+行为艺术项目,所发起“百科之友主题跨界创作工坊”创作出各类综合文本、摄影、绘画、装置、音乐、对联、朗诵、书法作品一百二十余件。曾授权其独家翻译诗歌的包括美国、瑞典、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阿根廷、印度、日本、古巴、洪都拉斯、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的50余位国际诗人。2018年独自游历全国名山大川,包括全程徒步登顶泰山。俄罗斯国家图书馆采编部部长T.V.彼得鲁先科将百科诗派著作誉为“横贯当代中国诗坛的百科诗学主义之强流”,多米尼加国家图书馆馆藏发展部部长Glennys Reyes Tapia则称之为“博大文化代表、书志编纂研究瑰宝”。


主要长诗作品: 

前沿三部曲——Nephoreticulum (《云心枢》);Polysomnus (《多相睡眠》);Enneadimensionnalite (《九次元》)    

风能玫瑰十六传奇——Iki of Bashō, Wabi of Muramasa (《武芭蕉,雌村正》);Seepraland (《锡璞拉群岛战纪》);Wind Quencher (《止风之心》) ;Hanoi Tower (《汉诺塔》);Turkana (《图尔卡纳》) ;la Byzantine(《拜占庭野心》);Doppelganger Duet(《自他体二重唱》);Lapland Blood-soaked(《血沃拉普兰》);The Space-timeOptimization Bureau(《时空优化署》);Disappearance into Atacama (《盐湖疑踪》);Twin Flames(《双生火焰》)。


殷晓媛2018-2019年主要作品:

《醍醐门》

《华容道》

《分形者》

《中途岛》

《任我行》

《一剑霜寒十四州》

《瞧,那个人:尼采X诺兰=隔空对视》

《阿列夫零》

《圣徒维克托与白狼》

《北落师门》

《祝融》

《赫马弗洛狄忒迷宫》

《伯努利家族》

《埃尔切神秘剧》

《血溅舞池》

《绳墨前传》


同一系列:

孙谦 ▍海顿·吉普赛回旋曲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海上 ▍《命运》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王自亮 ▍鳟鱼五重奏 ——献给舒伯特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鲁亢 ▍致“市场街的”爱丽丝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古剑 ▍海利根斯泰特田园——贝多芬《第六交响曲》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程志强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马英 ▍《绿袖子》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刘雅阁 ▍钢琴曲《梦中的婚礼》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草率高菡 ▍圣桑《天鹅》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曼陀林 ▍舒伯特:纺车旁的格丽卿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海昕 ▍克罗地亚狂想曲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芮虎 ▍和平颂歌——听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潘黎明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百科之友】李之平 ▍听J.S.巴赫的《c小调小提琴与低音通奏奏鸣曲》  ▍“古典钢琴曲”【总第16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