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讨论|从杜嘉班纳事件谈起,西方文化对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

JessicaXu WALKSLOWLY 2021-03-26

 

Dolce & Gabbana 之前的宣传视频《起筷吃饭》截图


持续了数周的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事件,从最初在社交媒体的引起巨大讨论的视频,及其后来在国内的发酵和发展,最终以取消上海大秀为结果,这一连串的过程显然是一个能够被载入时尚史的案例——这是关于一个奢侈品牌在面对中国文化的错误演绎而导致文化偏见和偏差,最终引发严重后果的事件。但,就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引用和诠释而言,在西方文化领域里,这仅仅是个案吗?


如果,我们回溯曾经在西方文化中被大量传播的“中国风”、“东方文化”的内容,你会发现事实上在许多西方人的眼中,他们仍然抱着对中国女性,乃至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

 

许多人认为在时尚领域,后者表达的内容与其本身的文化发源是相互独立的,尤其是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时尚的着装与风格,虽然在不少时尚评论者的文章中,它们仍然具有一定的身份属性,但相较起过往着装在过去时代具有鲜明的身份联系和表达形式而言,眼下它的传播似乎更像是游离于种族、政治之外的视觉形象内容,与其发生的原土壤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甚至是拥有了被再解读后的新意,譬如崛起于街头贫民区的嘻哈风,眼下为其加速传播的却是曾被视为它对立面的有闲阶级。


关于西方人对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如果引用 Met Ball 的主题“镜花水月:西方时尚里的中国风”的名字而言来说,“”镜花水月“这一词的评价能够用来概括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与认知的状况——始终处于在一种想象与虚构的内容中。



「   镜花水月——

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

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

 


历史中,“中国风”(Chinoiserie)指的并非是从中国土壤原汁原味诞生和衍生的文化产物,而是指代欧洲十八世纪西方诸国对想象中的中国为首的东方诸国进行描绘、编撰、打造的艺术装饰风格,它成为了风行全欧洲的流行美学。然而,这里的“中国“是分为多种情境下的文化组合。其一,它包括了从中国开始发展的文化内容和之后延续至西方的元素;其二,是从他国,譬如日本、印度、泰国等国家起源,辗转传播至中国,被吸收后展现的形态;其三,是指存在于西方人的想象当中,许多设计者或许从未去过中国,但是他们根据想象中的中国的风格做出了一个文化形象——总体而言,在彼时西方人的认知中,“中国风”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不清晰的理念构想,也正是这种自由的、毫无局限的方式提供给了时尚界的灵感空间。


18世纪 “中国风” 的典型作品,出自 Jean Barraban manufactory, 1710


1755 Chines Musicians. Chelsea Porcelain Manufactory

 

19世纪中期,中国服装被引入欧洲和美国。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在西方,清朝便服风格的设计成为了他们所钟爱的服装。从西方人角度而言,东方女性具备了尤为神秘的气质,他们的解读角度理念上往往充满了许多禁忌的诱惑、性暗示的感官印象。另一方面,从黄柳霜这类曾在好莱坞名声显赫的华人女明星的身上,我们也仍能看到西方对东方女性的塑造角度上有着显而易见的刻板印象,在由当时西方人主导的影片中,这些被东方女孩们,无一不都是拥有细长眉毛与眼睛的五官,身穿着紧身、性感的旗袍,或被塑造成蛇蝎美人,或是西方男性的玩物。这见证着东西不同文化在基于强弱地位时,前者被进行了大量戏谑和有意或无意的误解。

 

尽管,Andrew Bolton 曾谈论到时尚在援引中国文化时仅仅是为了“表面美学”,但从如今的语境而言,文化与本身历史是难以被割裂的,它们浑然一体,存在于同一个母题之下。作为出自彼时产物的内容,基于信息的无法同步的前提下,我们或许还能够将其视为是设计师或者品牌持有者对文化的误解基础上展开。但如今,如果剥离了对他国文化的尊重,单纯地去探讨时尚——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尤其是当多个空间渠道、以及发声通道被打开后,时尚、种族、国家、文化,没有一个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我们在当下随处可见的是许多来自其他国家设计师对自己身份、国家、文化探讨而衍生的时装语言,因而,如果我们仍然停留于探讨时尚是”表面美学“,孤立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之外,就会变成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所以,杜嘉班纳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次严重的奢侈品牌在品牌形象上的失误,也可以将其视为是西方文化在对中国、东方女性形象误解的典型案例。它是建立在对东方女性恋物式好气、对“旧中国”的怀恋,以及排外性的展示。

 



「西方文化对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这种文化的误解以何种形式存在的?

我们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这次我请来了朋友——历史博主、中国服饰专栏作者@洛梅笙 进行了探讨。我希望通过这场被我记录下的长达三小时的讨论里,能够从我们个人的视角观点,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J:通过这次从杜嘉班纳的视频中,我发现一直以来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和人物的形象,与我们对自身的印象概念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差异。除了他们认为亚洲人统一都是眯眯眼之外,我觉得他们似乎对中国女性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近似民国,或是清朝时期,或是以西方国家里唐人街为代表的,被西化的“旧中国印象”中。


2017年底超模 Gigi Hadid 也曾因模仿眯眯眼的歧视行为受到了亚洲人民的指责和抵制

 

L:杜嘉班纳这回的宣传视频,为什么开始会是一名越南模特跑出来抗议?那是因为亚裔对这种刻板印象太熟悉了。有人说过一个现象,从过去到现在,很大一部分以欧美为主的出版物在讨论关于中国的内容时,无论主題是什么,百分之八十几的比例的封面都是一个眯眯眼的女人,西方人对这种形象,有着某种迷样的执着。


越南女模 Michaela Phuong Thanh Tranova 是这次质疑 Dolce & Gabbana 视频事件的主角

 

J:这类西方人主导的审美其实从早年间跑去国际时装周的很多亚洲模特上也能发现。大家都是典型的细长眼睛,以及后来,大家也越发对这种由西方人决定的亚洲女性长相作为高级审美的评判标准,有时候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人会将这种长相称作是“高级脸”。

 

L:问题是,这种小鼻子小眼的形象,在他们的文化定义中,从来与美是无关的,他们认为这种眉眼并不好看。如果你比较一下他们选的非亚裔模特,都不是这种长相。

 

J:关于“旧中国”这一印象,让我想起了之前 Met ball 的“镜花水月:西方时尚里的中国”主题。我发现设计师们对清朝时期的中国文化,还有帝制文化都特别着迷,有许多和那时期有关的设计内容,像是 Tom Ford 的龙袍礼服等。


2004年由 Tom Ford 设计的龙袍晚礼服


1924 Robe de Style. French. Lanvin


L: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比较频繁是从清代开始的,但问题是,即便是在当时,他们也没有过份强调这种眉眼,我们大可去看当时的外销油画,虽然某些人物甚至略像西方人,但并不是那种长相。譬如这一批作品——

 

 

这些是乾隆年间外销的画。在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相貌变化,其实在很长时间的认知都挺正常,但转折点是在晚清

 

J:晚清是因为当时西方势力的介入吗?

 

L:我认为这里面是涉及到在清朝的时候整个国家在国际被彻底边缘化有关,也就是说人的形象在他人眼中在很多时候与一个国家的实力有关。


La toilette Chinoise .1813年法国制造,三名奇特打扮的“中国男性”正在服务一名法国贵族

 

J:我觉得比较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傅满洲的形象了——当时那位英国推理作家Sax Rohme 在描绘这个人物形象时,是刻意以清代的人造型为基础,而且在很多电影中,还故意找来白人演员扮成他,加之傅满洲的身份又是个绝对反派角色。这大概就是你提到受到“边缘化”影响的衍生作品了?(注:傅满洲(Dr.Fu Manchu)是英国推理作家Sax Rohmer 创作的《傅满洲的谜团》(The Mystery of Dr. Fu Manchu)一书中出现,傅满洲就是西方人基于黄祸论而创造的虚拟人物。)


The Face of Fu Manchu (1965) 


The Blood of Fu Manchu (1968)


L:虽然乾隆时代,西方人到中国,他们在品味着上层风雅的文化的同时,己经注意到这帝国背后所隐藏的民众的日渐贫困的状态。但中国人真正被丑化,是与后来一系列的排华思想有关,也就是白人口中的“黄祸论”。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次越南裔的模特如此敏感,因为他们也是 Yellow Peril 的受害者。(注:黄祸——词源于英国小说家Matthew Phipps Shiel 在1898年发行的小说《黄祸》(The Yellow Peril)。它代表了欧洲列国对亚洲国家人民的偏见和歧视)刚才说到的傅满洲就是这类言论的产物,同样的,当时扮演傅满洲女儿的“龙女”(Daughter of the Dragon)的黄柳霜,也遭到了华人的强烈批评。


黄柳霜 在电影《龙女》 (Daughter of the Dragon)的形象(右一,中为傅满洲的角色形象)


J:黄柳霜(Anna May Wong)是一名美籍华人演员,我们发现网络上对她的评价是“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亚裔美籍女演员”。她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的都被打扮成中国女性的形象,实际上我觉得她并不符合我们对中国女性的理解,甚至是颠覆的。而且从她早年间参演的作品中,譬如刚才说到的《龙女》的角色,她是一个反派角色,穿着许多东方元素混合的衣服,而且有着很鲜明的身份代表。


 身穿旗袍的黄柳霜(Anna May Wong)


L:之前就有人说宋美龄在四十年代初访美时不见黄柳霜,认为她势力,其实放在当时的角度,宋是出于中国人的尊严才不见她的。刚才提到的傅满洲的形象就是上吊的细眼晴,这代表了当时西方人认为的捉摸不定、狡诈的黄种人形象。

 

J:我发现即便是在如今的很多西方影视作品里,也会有很多这类的形象。譬如下图这两张图是来自英剧《神探夏洛克》(2011年)里的一些片段,其中有一段说是来自中国马戏团的,故事背景被放倒到了现在,但是里面人物的装扮其实与我们所认知的形象是有所偏差。


英剧《神探夏洛克》

 

黄柳霜在1937年《图兰朵》的造型,可以发现上图与这图在造型上几乎是一致的,实际上这种造型的源头是受到了当时装饰艺术主义影响的产物。


L:这些形象几乎是千篇一律而且扁平的。而且,还有一点是龙的纹样。我们总爱说自己是龙的传人,但问题是,早期在西方人眼里,龙是华人的化身,但这里的“龙”是西方的 Dragon(恶龙)。它是被骑士降伏的邪恶的生物。在他们眼中,中国的龙也是这种指向。你可以参照黄柳霜同时期的照片中出现的龙造型。


黄柳霜与“龙” (在当时的许多作品中,中国龙也被翻译为 Dragon)


J:的确如此,而且我发现如今有个奇特的现象,就像刚才提到的龙、青花瓷、旗袍,它们在西方时尚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内容,也常常被认为是“中国风”的代表,实际上它们在文化输出时早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异域化”创作,不再原汁原味的。比较奇特的是,如今在一些本土设计师的作品里,刚才提到的那些意象的解读也被大量地错误解读,这或许和他们没有追本溯源有着一定的关系。


Chinoiserie porcelain from Frankfurt c. 1700

 

L:西方人对于中国印象的转变始于晚清,不止西方,甚至一些近代的日本作家学者,在当时真实见到晚清时的中国,都表示失望,当时的状态已经不再是神秘,而是落后、贫困。

 

J:与先前中国以艺术文化的形式传到欧洲时的繁荣景象形成了很鲜明的反差。

 

L:对,这种冲击很大,一落千丈。所以在他们心目中,清代的笠子,旗装,马褂,是一种梦幻的破灭的终结,又是另一个自我膨胀的开始

 

J: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而且我记得 Yves Saint Laurent 1977秋冬的中国系列就是以此为灵感的,当时还有一款名为“鸦片” (Opium)的香水。如果放到现在,恐怕也是会引起巨大争议。(注:Yves Saint Laurent 曾畅想过东方文化。他最有名的一个以中国为主题的收藏是1977 秋冬的异域系列。他所提出的“中国形象”完全是以一个法国人的视角通过文字理解后所想象的奇异文化,因为他当时并未去过中国,对中国的了解也大多是来自书本、报道上的记载,所以在这个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里他并不是在“还原”,而是在“创作”,他在该系列里融入了丰富的戏剧性。而且,在发表完这一系列后的当天晚上,他推出了一支在后来引起巨大争议的香水“鸦片”(Opium))


Yves Saint Laurent 1977秋冬


“鸦片”(Opium)香水

 

L:在当时其实也有很大的反对之声,只不过没有扩大。但是从整体的影响来说,这是西方的一种自我优越的体现。

 

J:那么,你觉得黄柳霜算不算得上是西方人对中国女性在当时的一个典型人物形象?


L:她是典型的,直到今天,很多时候西方时尚圈说的中国女性还是会以她为蓝本。John Galliano 在很多涉及到中国元素的设计中都会以她为灵感。


John Galliano Spring 1993 


Christian Dior haute couture dress Spring 1997

注:John Galliano 曾经在采访中说过,黄柳霜是他中国文化的灵感来源,她不仅出现在自己品牌的设计中,也出现在他在为Dior 时装屋服务时的作品中。


J:如果我们只谈时尚,很多时装设计师都会或多或少喜欢涉及到异国文化的内容,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时尚设计领域大家的共识。

 

L:旗袍,会让很多人都会想到苏丝黄(注:苏丝黄是英国作家李察·梅臣的一本英文爱情小说《苏丝黄的世界》里的人物),旗袍其实代表的是西方人上世纪对亚洲女性的予取予求的解读。从蝴蝶夫人、西贡小姐到苏丝黄,她们的职业有艺伎、妓女等身份,性意味很强。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在西方人眼中,会将东方女性与性、玩物的形象相联系。


由瑞典歌剧演员 Davida Hesse 出演的 《蝴蝶夫人》, 1904.

电影《苏丝黄的世界》里的苏丝黄(右一) 由演员关南施(Nancy Kwan)饰演


日本有一部老电影,叫《人证》,倒是讽刺了这一点。其中去美国查案的日本警察,他在美国警察家中,看到他摆了很多当年在日本驻军时的搂着一堆日本女人的照片。他本人对这个道而来的日本人有一种亲切感,这让他想到昔日的美好时光,但在日本警察眼中浮现的却是美军强暴日本女性,打死对方父亲还侮辱尸体的画面。


 《人证》


J:你说的那部电影我看过,主题曲是《草帽歌》吧。我记得电影里女主角为了保住另一个大有前途的儿子,最后杀死了那位前来寻亲的混血儿子,如果按照这种叙事的角度来看,它反倒是有点像展现了东方女性“残忍”“自私”的形象——这与西方人自己拍摄的作品里,东方女性“予取予求”、“百依百顺”的刻板印象是截然不同的。


说起来,有一部电影叫《上海异人娼馆》(法国日本合拍片,原作改编自法国女作家安娜·德克洛《O的故事》,电影由寺山修司编导),有点儿像是你说的那种东方女性受困于西方男性打造的空间和体系里,成为他们玩物的形象,尽管从片名和剧情都让人觉得与中国有关的,但它在造型上来看是非常西方化的、而且情节实际上与中国并无太大关系。


《上海异人娼馆》中由日本演员山口小夜子扮演的角色


另外,刚才我们谈到的性意味,在这次杜嘉班纳的短片中,我也有所感触,譬如短片里旁白用一种非常冒犯的语气说道:“对你来说,还是太大了吗?”令人非常不舒服。


Dolce & Gabbana 的视频截图


L:你发出来的那张照片(山口小夜子),她的造型就是典型的西方人眼中的 China  Doll 的形象。她们就像摆设,等着被玩弄。杜嘉班纳的广告中同样如此,这个模特吃一个大号的炸甜卷还问你是不是太大,他们并不认为这种算性骚扰,意大利语中香肠卷本身就有性器官的意思。你会发现,一切文明的禁忌,在我们这里都是失灵的。

 

J:你觉得这种原因是不是外界觉得可能东方人包容度比较高?

 

L:三毛N年前讲她去留学,就发现这个问题,就是华人不大敢表达自己,总担心会惹人不高兴,但越是这样,人家越认为你软弱可欺。她最后总结说,西风不识相

 

J:我在想,如果真的要展现中国文化一面的内容的话,我们该如何展现给自己人和外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其实有时候本国人对中国的知识也并不清晰的,譬如很多人仍然会认为日本的许多文化都是源自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

 

L:对,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也很混乱,所以才会给了别人可乘之机。日本算是曾经被歧视圈的一员,但因为他们有坚实的本土文化的成长,相对而言就没有这么弱势。

 

J:如果说我们的文化和形象对外展示的话,是不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发现很多文化圈的人在认知方面似乎与日常也是割离的,有一定的排他性。

 

L:这是一段漫长的过程。我之前讲过关于汉文化或汉服的兴起,无论呈现的结果是什么,但一开始,他代表的是中国当代一部分人的文化困惑,即,我是谁。这绝对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包括这次杜嘉班纳事件,我发现至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那广告无伤大雅,他们的态度会让人感到,是没有任何立场的。所以越南人,韩国人,日本人都能看出的问题,他们看不出来。其实西方对中国的印象,基本停留在了清末,从没更新过。

 

J:你觉得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无法更新的原因来自哪里?

 

L:媒体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还有文化圈的人。

 

J:是因为我们过于忽视了本国文化吗?

 

L:我从近代的文学和影视创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上世纪前叶,我们很痴迷于摩登文化,反而有大量的都市题材,但在后半叶至今,这个都市反而消失了,几乎全是农村题材。最具代表性的第五代导演——我对他们个人都是没有偏见的,在故事内容中他们无论讲的是当代还是古代,都象一个大农村,讽刺的是,这类现象与中国近几十年间光速的城市化现象是背道而驰的。反过来看,五十年代昭和时代的日本电影,情形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这些导演有意无意的批判主义,可能在西方人眼中更加进一步落实了愚昧落后的印象。

 

《大红灯笼高高挂》


J:如果从时尚的角度而言,如今时尚早已经成为了不仅仅是穿着的方式,也是一种传递人文精神的途径,譬如之前川普上台,大家都在衣服上用 Slogan 等等方式进行发声。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够再去割离地看待文化与时尚的联系。之前我记得网络上大家有过对“文化挪用”的探讨,我认为如果眼下时尚仍然是基于某种文化元素进行设计,但是又不去追本溯源,盲目地援引,是会造成大麻烦的,杜嘉班纳就是如此。


Public School  在2017秋冬系列里将川普当时的竞选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改成了“Make America New York”以此来主张自己反对川普的态度。

 

L:时尚认为,对文化,政治的冒犯是创新的一部分,是一种本能,比如上世纪的嬉皮士。

 

J:也许以前是可以孤立,或者说时尚与政治、种族没有那么紧密的关系,尤其是在这类的对东方文化的解读中,会说是创新。但如今的大背景中显然不太可行,我觉得尊重极为关键。大环境对时尚的要求是在变化的,时尚界同样不能守旧。现在,至少东西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也理所应当是平等的,我们都希望能够获得尊重,是从文化和精神的角度上,而非仅仅看中我们巨大的中国市场。

 

L:当时的时尚主要是西方作为主导,而不像现在,眼下这个圈子已经扩展到五大洲,四大洋。有些冒犯在当年关起门来,看上去没什么事,是因为人家没有发言权,但今天你在赚你曾经不在乎的人的钱。

 

J:所以,我觉得归根到底,在于如今的时代要求奢侈品牌必须要正视社会的变化,以及中国的当下形象,而不是抱着刻板形象不变。一,这会引发像这次杜嘉班纳爆发的大问题,造成品牌在华形象受损,二,这显然会对你的客户群体造成不好的影响,不仅仅是中国客户群,而是整体的对象层。奢侈品牌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奢侈品牌,自然也在于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底蕴,而且我觉得如果还有品牌想要打出文化这条路子,首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正视中国文化的变化。

 

L:就好象《简•爱》里对拉美人的贬低,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共识,福尔摩斯的《雷神桥》也写过,你今天还会认为这种 RACISM 是正确的吗?

 

J:的确,如果说过去大家出于文化无法同步、共通的基础上,难以发现这点,但如今大家站在相对而言平等的地位上,或者说借助了网络实行同步的基础上,如果奢侈品牌仍对中国印象抱陈守旧就会产生理解的偏差,也会导致传递错误的信息,引起严重的后果。我想这次的事件应该对所有时尚界而言都是警示。

 



- End -



采访 

对话 LV“飞行、航行、旅行” 展览艺术总监 Robert Carsen 

高桥盾| “我是个永远都在追求 Fantasy 的人”

SAMUEL Guì YANG:以东方情怀与西方视角 重定义身体

崔岫闻:人生是一呼一吸之间 活在当下

对话Marine Serre :我们的存在即是机器

Mark Colle:花和时尚一样拥有周期

她用暗黑童话拥抱PRADA

Ignasi Monreal :画笔闪回文艺复兴

Sandy Kim:这位被 Gucci 选中的新锐影像创意者


更多内容

请在公众号首页选择[目录点击]或历史记录进行查看




微博:@喵娘叫做徐小喵

公众号:iwalkslowly

邮箱:jessicaxu0316@hot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