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咱朔州人】朔州文化名人---支配勇

2016-07-18 朔州视野

朔州人都在关注〖朔州视野〗

   

 支配勇 山西省朔州平鲁人,文博副研究馆员;历任共青团平鲁县委员会副书记,共青团雁北地区委员会委员,平鲁县委政策调查研究室副主任,平鲁县文化局局长,平鲁区文化体育委员会主任,平鲁(县)区文物事业管理所所长;现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平朔考古队副队长 、朔州市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山西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山西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博物学会会员。

人物履历

支配勇 山西省朔州平鲁人,文博副研究馆员;历任共青团平鲁县委员会副书记,共青团雁北地区委员会委员,平鲁县委政策调查研究室副主任,平鲁县文化局局长,平鲁区文化体育委员会主任,平鲁(县)区文物事业管理所所长;现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平朔考古队副队长 、朔州市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山西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山西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博物学会会员。

长期从事文化、文物工作和宣传朔州的工作。1984年带领县晋剧团参加山西省振兴晋剧调演,荣获三项大奖;1985年开始成立了平鲁第一所少年艺术学校,接着在地区艺术学校代培,为平鲁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整理平鲁民间艺术成绩显著:1989年9月参加山西《禹王山》杯民间吹打乐擂台赛,为刚成立的朔州市首次在新闻媒体上露面,并获第三名;1990年带领平鲁区民间艺人赴延安参加全国秧歌大赛,荣获优秀表演奖。从事文物工作以来,在本地区组建了第一个文物事业保护机构;对全区文物进行了两次大普查,建立了文物挡案,成立了文物保护组织,单位和他本人受到了山西省文物局的表彰。积极配合中美合资安太堡露天煤矿、山西省引黄工程建设和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建设,推土机下救宝藏,在平鲁境内发现了一批重要墓葬和遗址,在山西省平朔考古队的领导和专家们具体指导下,经过科学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为本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文物考古人才。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安全保卫先进工作者"。近年来,荣获朔州市"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先进文教工作者"、"宣传思想战线先进工作者"。论文有《山西平鲁下面高西汉木椁墓》、《山西怀仁日中城古城考》等;与考古同仁合作的有论文《释·可洪〈随函录〉的历史传承》、《契丹仁懿皇后与应州宝宫寺释迦塔》;与考古、文化同仁著有《平朔出土文物》、《雁同文化史话》、《山西民俗》;和专家们一起参与编辑的有《辽金史论集》(第六集)等。1989年《山西平鲁县上面高西汉木椁墓》获朔州市"优秀论文一等奖",2000年10月《契丹仁懿皇后与应州宝宫寺释迦塔》获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论文一等奖。2005年,在首界朔州网络文化节上,《朔州文化网》被评为朔州十大优秀网站之一。

十六年来坚持不懈,他的执着精神让人感动

 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从1993年开始学习计算机,并且自建网站宣传家乡的特产、文物、历史人物、民俗、民间文化等,15年来坚持不懈,他的执着精神让人感动。他就是“朔州文化网”的创建者——支配勇。

  老翁办网站宣传家乡

很早以前,记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偶尔点开了“朔州文化网”,觉得十分新奇和惊讶,再看版主介绍和内容,方觉出一种抱愧来。抱愧的是“朔州文化网”建起几年之后,记者才知道朔州有这么个网站。

从此,记者便开始关注“朔州文化网”,同时也认识了网站的创办者——支配勇。支配勇,一个不懂英语、只会点俄语的老同志,竟能自己制作网页在无国界的网络上纵横驰骋。

支配勇陆续制作开设了几个网站:“朔州民俗与文化”、“朔州老龄人才”““朔州物价网”“朔州万通源集团”和几个个人博客,网友时常就网上的有关话题和支配勇展开讨论。比如,朔州踢鼓秧歌的起源、分布、现状等,有关“文化”的概念等。

面对成绩,支配勇总是谦虚地称,他不是做网站而是在堆积资料,目的让全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朔州有古老的峙峪文明,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应县木塔,有唐代名将尉迟恭、有汉代才女班婕妤,有丰富的矿藏,有神奇的塞上生态旅游资源,有许许多多无形的文化遗产……让外界更多的人了解朔州,喜欢朔州;让朔州人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人的家乡。

  因保护文物迷上电脑

7月15日,记者见到了支配勇,谈到办网站,他称还得从以前做文物考古工作说起。

1985年,中美合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在平鲁县(1988年改为平鲁区)开采之前,矿方请来专家和钻探队先期勘探地下文物。勘探结论:位于朔县境内的拟建生活区占地3000亩,有汉墓3000处;而位于平鲁境内的拟建矿区占地20000亩,却没有文物。据此,有关方面决定在平鲁境内直接进行煤炭开采。

时任平鲁县文化局长的支配勇得知此消息后,他坚决反对直接进行煤炭开采。因为凭借他对平鲁县的了解,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生息于此,而且平鲁是个古战场,不可能没有文物。想到这些,支配勇决定打一场“文物保护战”。

 当年10月,支配勇带领几个伙伴走进了安太堡村。

凉嗖嗖的塞外秋风,时不时把成熟了的野莠子籽粒吹进他们的眼睛。

支配勇像一只不放过任何猎物的狼一样,游荡在安太堡村周围的山坳里、地塄下。他时常不顾生命危险,攀爬到沟壑半崖上的一个个塌口上去探寻一块陶片。

半个月后,支配勇和伙伴们搜集到陶片、石刀、石斧及人骨等古代人类遗物有两麻袋之多!

支配勇选了两文件袋精品去找矿方,原先反对在平鲁境内进行文物钻探的矿方副总经理巩坤森巩坤森当即下令:先钻探(挖文物),后开采(挖煤)。伴随着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在平鲁县的钻探,楼烦墓、青铜短剑、汉王莽丝织品等1300多件文物相继出土。

望着这些蒙着历史尘土的宝藏,支配勇揉着一双熬得红肿的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月上柳稍,昏黄灯下,他又奋笔疾书著论文。著名记者王生明说:“他是在整理平鲁的古代文明”。

1993年,支配勇筹建起平鲁文物库房后,他就想,应该将这么多的文物资料用一种现代化的手段管理,这样他买回了第一台电脑,向女儿学习英语,跑到街上的电脑打印店学DOS系统,做数据库。所有文物实现了数据管理。

  “朔州文化网”横空出世

刚开始使用互联网,支配勇只是下载一些文物保护知识,再打印出来,让单位同事们学习先进的文物保护方法。当时,有许多人感到奇怪,不明白哪里来的这些资料。

有一次,支配勇在旅游网上看见宣传云南大理的图片和文字,当时就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宣传朔州。于是,他将自己所占有的资料全部放到了旅游网上,应县木塔、崇福寺、汉墓出土文物……支配勇想让全世界的人知道朔州、喜爱朔州。

2000年,支配勇萌发了自己办网站的念头,先是从深圳一家名叫“e大中华”的自助网上搬来了人家的模式模板,像填括号一样将自己的资料填上去。

2001一年,支配勇凭着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审美观,重新设计了网站的版式。为了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他一有空儿就跑到广告公司看人家怎样设计,还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

2003年,支配勇参加了山西省馆藏文物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他和同事们准确地完成了馆藏文物和出土文物的数据采集工作。同时,他将部分图片放到网站上,把古代文明与现代网络技术巧妙结合起来,使得网站异彩纷呈。一天比一天高的点击率坚定了他宣传朔州的信心,一条又一条的留言让他感到振奋,“朔州文化网”架起了朔州通往外界的桥梁和纽带。

  网站通向世界

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读硕士的上海学生蒋亦凡由于对北方水土和文化的崇敬,将“走西口”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当他在挪威从网上看到“朔州文化网”后,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即与支配勇取得联系,探讨山西在历史进程中的迁徙行为以及由此衍生的“移民文化。”

还有来自云南、广东、湖北等地的许许多多网民都在关注朔州。一些在外地工作的朔州籍人看了以后很是亲切。这片北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碰撞杂糅,从而形成独特的边塞文化关隘文化的塞外厚土是如此吸引着网民探索的目光和求知的欲望。《生活晨报》 特派记者   林福平

 



添加微信方法:

1.朋友们--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szsy88888888”--关注

2.按住下面二维码图案三秒-----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