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是好,关键在于执行

2016-08-25 6哥的话 6哥的话

27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综合素质成录取重要参考。以河南为例,有专家指出,河南版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评价内容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与教育部保持高度一致。


我没有给高考改革方案出炉泼冷水的意思,更不是反对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更不是那所谓的既得利益者,顽固守旧的保守派,不管国家和部门出台什么政策都反对的人。只是谈谈个人看法而已。


政策是好,关键在于执行。


钢性的政策还有人钻空子,更何况这种灵活性如此大的政策。


我们就以河南省出台的这五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可以说这5个方面的没有一个是硬性指标,都可以人为的认可。


这就为权力寻租,滋生腐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酵土壤。当官儿的,有钱的,教师子女肯定要比不具备这3个条件的人更具有竞争优势,理由很简单,条件规则是死的,划定认可标准的人是活的,人与人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当然,这里边权力,金钱和人情是核心内容。当然了,师生之间就不再是单纯的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了,家长与学校之间也不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了。


简单的举一个身边的例子,九四年我上大学的时候,班里一共有4个推荐生,也就是说,这4个同学根本没有经过比赛,直接就到达了终点过关取胜了。


需要说明的是:本人上的是一所市级大专,大部分同学都是本市人。


几年的大学生活,这4个人在学业上没有任何突出成就,年年也不过就是学期末考试应付过关而已。


但是这4个人搞公关,搞社交,搞人情关系无人能及。不是说这4个同学能力有多高,有父母的关系网在那儿给他(她)张着,何愁逮不着飞虫吗?


毕业时,大家也了解了这4个人的背景,一个是乡党委书记的儿子,一个是某区一个科局科长的儿子,另外两个背景模糊。


这样的人进了大学肯定会混得如鱼得水,因为大学里的领导和老师本地人也居多,不是本地人也在本地生活了多年,他们也想通过他们,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得到相应的好处或照顾相应地区的亲戚。也就是说,即使他们的大学里成天的旷课,也没有人会卡他们的成绩。


现在这4个人中,两个男的现在是某区下辖地方的两个党委书记。两个女的一个辞了教师工作去北京混,另一个在某区中学任教。


当然,我不是说高考改革方案出炉不对,也不是说它不合时宜,也许我举的这个例子也只是个别现象,但这现象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


本身学生之间参加高考就存在基础性的竞争差别,比如社会关系,再出灵活性如此高的评估政策,相关部门如何做到客观公正,避免出现权力寻租,钱权交易,人情买卖这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6哥的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