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观察|中国投资者越来越敢在“早期投资”上冒险?
近日,Crunchbase News分析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领域“早期投资”的数据情况。创鉴汇(公众号“创鉴汇”)总结如下:
一是随着中国和其他地区创投市场的崛起,美国所占全球早期投资的份额在下降。
二是中国投资者越来越喜欢“早期投资”,也越来越敢于在“早期投资”上花钱;
三是创业企业正在从过去稳扎稳打的发展轨迹向“突飞猛进”转变;
此外,早期投资机会依然很大,很多投资者更愿意去新兴地区冒险。
美国早期投资份额在萎缩
整体来看,全球领域的早期投资蛋糕越来越大,未来还将更大。4年前,投资者每季度的早期投资总金额不到100亿美元。然而过去两个季度,数字都超过了该水平的两倍。尤其2018年第一季度更是创下纪录,据Crunchbase预计,全球早期投资项目金额达250亿美元。
如在医疗健康领域,以通和毓承为例,其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领投/参投了四项大手笔的投资,其中包括如Viela Bio的2.5亿美元A轮融资(相关阅读)、IDEAYA的9400万美元B轮融资以及TCR2 Therapeutics的1.25亿美元的B轮融资。
尽管总体投资在增加,但美国的份额正在缩小。几年前,北美初创公司至少有全球早期投资2/3的份额,但这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过去三个季度,北美地区的份额已减少至不到一半。
中国投资者越来越敢在“早期投资”上花钱
中国创业市场的崛起,以及中国本土投资者对大额A轮的偏爱,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转变。与此同时,东南亚、巴西和其他地区的创投生态系统也处于增长态势,在全球早期投资中开始占有更多份额。
但Crunchbase News认为,在下判断之前,应该注意到,虽然大家习惯将A轮与早期阶段的公司联系起来,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不能忽略的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A轮融资案例中也有一些相对成熟,如由大公司主导或分拆出去的公司。
最近的数据显示,美国和中国都有一部分所谓的早期公司,实际上是一些老企业的衍生公司。比如OneConnect和平安医疗是中国保险巨头平安的子公司,两家公司是分别融得大额的投资。
与此同时,中国的风险投资者也比美国同行投入更多的A轮和B轮系列交易。Crunchbase News分析发现,2017年一家中国创业公司的A轮融资额平均为3280万美元,高于美国创业公司A轮平均融资额的3倍。
这一势头在2018年仍在持续。今年以来,至少有12家中国公司已经筹集了1亿美元或更多的初期投资,投资总额在40亿美元以上。而在美国,今年也有十几家初创公司获得了1亿美元或更多的早期投资。但是全部这些初创公司的融资额约18亿美元,还不到中国同行的一半。
此外,一些公司通过分拆医疗健康业务也吸引了大量资金,其中就包括胎盘干细胞疗法开发商Celularity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开发商Viela Bio(相关阅读)。
创业公司:从“稳扎稳打”转向“突飞猛进”
还有部分原因在于,多年来早期资金的运作机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A轮和B轮通常会为初创公司开发工作雏形,打磨细分市场并吸引最早的客户。在公司证明其市场需求和有效产品之后,再进入国家或国际层面进行拓展。
如今,随着市场运动速度加快,创业公司在几个季度的时间里完成从概念到集体扩张的情况并不罕见。如整个自行车、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的共享业务蓬勃发展,是中国早期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还包括金融科技、生物技术以及其他领域也为大量早期基金提供了沃土。
投资者更愿意去新兴地区冒险
尽管仍有大规模的融资在不断完成,但过去四年美国不同规模的早期融资数量均有所下降。而全球范围内的早期融资数量一直在增长。
全球投资者已经确认,早期的机会比几年前想象的要大得多。尽管投资者对美国硅谷等成熟生态系统的投入更多,但相比于规模和技术实力,他们在中国和其他风投市场不发达地区的投入更多。
参考资料:
[1] US Early-Stage Investment Share Shrinks AsChina Surges;
[2] Crunchbase News官网
注:本文系原创作品,转载需申请授权,并请注明出处“创鉴汇” (微信号:Inno_Insight)。
创鉴汇 | 药明康德团队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