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南充!不信,请看这9张笑脸…

2017-04-25 南充日报


      让百姓笑出“幸福之美”,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让你的笑容更加灿烂,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南充凝心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围绕老百姓最难、最急、最盼的事入手,大力实施民生项目,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保障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幸福笑脸无处不在。  这一张张“幸福笑脸”,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最好诠释,是一幅幅温暖而幸福的“民生答卷”。 

 

        为了你的笑,我们付出再多都值。正因了这一张张笑脸,南充将更加生动、更加自信、更具活力!



关键词:城建
许洋:建设“四馆一中心”很有成就感


     4月20日,在中国五冶南充“四馆一中心”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十余名工人头戴安全帽,正在进行外墙装饰、收边补烂等扫尾工作,施工负责人许洋正抓紧时间对消防、暖通等系统进行调试。面对即将完工的工程,许洋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许洋今年28岁,南充“四馆一中心”工程是他大学毕业后负责的第二个大型工程项目。
  “2015年1月来的时候,工地上什么都没有。”许洋说,他见证了该项目第一根桩基浇筑,到如今的主体工程全面完成。“项目进展非常快,我很有成就感。”
  “四馆一中心”工程是我市重点推进的民生项目。根据规划,在南充大剧院附近修建规划展览馆、科技馆、地方志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并对现有的图书馆进行改扩建,总建筑面积达6.9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填补我市一些文化设施空白,有利于提升南充城市文化内涵。


 部门声音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我市坚持高标定位、高举高打、高质高效推进重点城建项目,城北公园等重点项目全面建成,“四馆一中心” 等重点项目主体完工。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已实施完成17个城建项目,城市形象得以全面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4%。



关键词:环保
雷熊:空气质量监测让数据说话

  “气溶胶是黄色,水云是紫色,尘是浅蓝色……这台设备可以监测大气颗粒物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测出大气中颗粒物的来源。”4月20日上午,在市环保局与西华师范大学共建的南充市大气环境综合自动监测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自动监测室主任雷熊正对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进行检验。
  “通过激光投射,收集激光经过路径的颗粒物监测数据,空气质量全凭设备说话,非常方便。”雷熊说。
  从事大气环境监测多年,雷熊见证了南充空气质量逐步改善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截至3月31日,今年南充市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65天,达标比例为72.2%,其中“优”10天,所占比例为11.1%,“良”55天,所占比例为61.1%。较2016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日均浓度达标天数增加了21天,“重度污染”减少了2天。

  部门声音
  市环保局:为了让市民持续看到“南充蓝”,减少空气中颗粒物污染,去年开始,全市强化大气污染物全过程管控, 在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燃煤小锅炉整治、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等方面不断下功夫,强化监管执法, 对主城区主要燃煤企业增加监测频次, 采取各种防扬尘措施, 最大限度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环境和空气质量得到大大改善。




关键词:就业
张莉:回乡找工作变身“白领”


  4月21日上午11时,记者见到张莉时,这个戴着眼镜、显得斯斯文文的“90后”正在南充市高坪亿特玻璃有限公司办公桌前伏案做账。“现在工作轻松了、工资高了,还能天天看到家人,生活的幸福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26岁的张莉感慨地说。
  2008年初中毕业后,张莉便和朋友一起到浙江宁波打工。回忆起那些年,张莉说,由于没有文凭、没有技术,她只能到当地一家外贸公司打工,做流水作业,月薪不到2000元,勉强维持着生活。
  2009年,张莉毅然辞职回到南充。“一定要学门技术,靠技术养活自己。”品尝过生活的艰辛后,张莉在顺庆区就业局的安排下,进入一家培训公司学习会计专业,2年学习时间一晃而过,张莉如愿考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如今,张莉月薪5000多元,完成了一个打工仔到“白领”的转身。


  部门声音
  市就业局:全市就业部门全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抓好就业援助工作,通过企业吸纳就业一批、 创业带动就业一批、扶持灵活就业一批、 劳务输出一批、 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一批的“五个一”举措,并创新推出了“互联网+就业创业”工程,将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功能延伸到了乡镇(街道), 有条件的地方延伸到了社区(村组),就业、创业信息及时在网上发布, 以帮助更多的人员就业和创业。 据统计,201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2142人,全市新创建市级创业园区15个。




关键词:教育
胡馨月:成长路上歌声甜

  南充市城北小学六年级有一名学生,不仅乒乓球打得好,小小年纪已拿到爵士鼓10级证书,她叫胡馨月。4月20日下午放学后,胡馨月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来到学校的音乐教室,敲起了爵士鼓。尽管她年纪不大,但打起鼓来却有板有眼,颇有小音乐家的风范。
  胡馨月是学校的小名人,她喜欢运动、热爱音乐、喜欢绘画,是学校的乒乓球高手、爵士鼓手,在小伙伴看来,她简直“无所不能”。
  城北小学老师何朝凤是胡馨月成长的见证者。“学校十分注重孩子全面发展,馨月刚到班里时,有些胆怯,不太合群。”何朝凤告诉记者,和家长沟通后,老师们引导胡馨月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育更多爱好,慢慢地不仅改变了她的性格,同时也让她各方面都得到了均衡发展。不久后,胡馨月将赶到阆中参加一项市级的乒乓球比赛。对于比赛,她信心满满:“我会拼尽全力,努力夺得好名次!”
  部门声音
  市教育和体育局: 学校应该是学生的舞台, 校园内不仅要有琅琅读书声,还应该有快乐的歌声。近年来, 我市通过强化对素质教育的基础设施和人才投入, 推动素质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文化
杜林:社区活动中心的“书法家”


  4月20下午5时许,顺庆区中城街道体育场社区居民杜林忙完一天的工作,离开单位后,直奔“据点”———体育场社区活动中心。
  此时,40平方米的活动室内,已有不少市民,他们或画或写———虽然水平无法和书画大师相比,但那认真劲可一点不比谁少。
  早在3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杜林认识了同住在体育场社区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东方书画研究会会员杨克林。杨克林长期在体育场社区活动中心义务指导群众学习书画,杜林很快被这种门槛低、参与度高的群众文化活动所吸引,成为这里的常客。
  据体育场社区党委书记阳宁胜介绍,社区活动中心原是一间废弃的车棚,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社区对车棚实施了改造,将其作为社区活动中心。“以往,不少人空闲时候喜欢打麻将、斗地主。而现在,这里已成为大伙业余时间最喜欢来的场所。”在杨克林的指导下,杜林的书法现在已颇有水准,大伙儿都笑称他是“打工仔书法家”。
  当记者邀请杜林现场展示时,他略微思考,挥毫写下“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


  部门声音
  市文广新局: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有效推动了全市群众文化生活的改善。 尤其是村、 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不仅增加了文化书屋的藏书,还增添了其他娱乐设施, 有效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 “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关键词:医疗
冯勇:药品不变,药费降了一半


  4月21日,47岁的市民冯勇到市中心医院取药。他患病已有14年,以往,每月仅药费便需600多元。这对于做小生意的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如今,药品不变,药费却降了一半多,每月仅需 300元。冯勇告诉记者:“以往,拉米夫定片每盒售价为110元,而现在仅需40多元,恩替卡韦胶囊每盒要90元,现在仅需39元。”
  作为全省首个医疗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联系试点城市,我市从2014年开始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均实现药品零加成。物价在上涨,药费却在降,这让冯勇连声夸赞。
  作为全市医疗改革试点医院,为了避免病人来回跑路,市中心医院率先推出了“微药师”手机APP。“点开软件,每种药该怎么吃,用量多少,非常清楚。”冯勇熟练向记者展示软件操作方法,他说:“如今,医院真正从病人角度考虑,不仅降低了医药费,还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非常满意!”
  部门声音
  市卫计委: 为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做到医疗技术更佳、服务质量更优、老百姓就医费用更低,切实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实现市委、市政府“让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目标。



关键词:住房
弋荣沿: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4月19日上午,记者在嘉陵区世阳镇小石垭村看到,几百亩翠绿的“蜂糖李”幼苗排列整齐,村民正在脱贫奔康产业园修水渠。
  “没想到,我们两口子这把年纪了,还能住上新房子。”在脱贫奔康产业园里务工的弋荣沿一脸笑容,拉着记者去看他的新房。
  小石垭村硬化的道路蜿蜒通向村组各家各户,农房色彩协调、规格一致。“看嘛,这就是政府补贴2万多元,施工2个多月给我修的房子。”70岁的弋荣沿指着一间小青瓦房说,老房子住了近20年没有翻修过,一下雨就漏,屋内潮湿不堪。
  今年4月初,弋荣沿搬进了新房。“感谢政府的帮助,为我申请了D级危房补贴建房。儿子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保底工资2000元。我和老伴就在家门口务工,每天有130元的工资……”弋荣沿笑着说,如今,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部门声音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去年以来,已完成新(改)建农村危房380多万户,以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 进行新建或者改建,通过政府补助、农民自筹等多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让群众住上“安全房”。今年,我市将坚持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全面完成13920户C、D级农村危房改造。



关键词:交通
宾怀忠:建成一条路打造一张名片


  4月21日上午9时40分,刚开完会的宾怀忠又匆匆赶到一环路上,现场查看管道铺设。作为营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营山县一环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办公室主任,看着这条“全省首个县级城市一环路”从无到有的诞生,宾怀忠的成就感无以言表。
  “没有一环路之前,路过营山的车辆都是穿城而过,本来城区街道就路窄人多,拥堵和噪声一直困扰着县城人民。”站在双向六车道的营山一环路上,宾怀忠满心欢喜地说:“一环路是由成都市政设计院规划设计,由中国华西建设有限公司施工设计,从一开始便保证了道路建设的科学性。”从2014年10月15日破土动工,到2016年12月28日通车,随着营山一环路的建成通车,营山县“一环两翼三片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已经形成。
  “一环路的建成,将县城骨架扩宽至30万平方公里。”宾怀忠笑着说,去年10月,四川自行车联赛总决赛在这条新修的公路上举行,今年6月18日,全国自行车联赛也将在这里举行,如今营山一环路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部门声音
  市交通运输局:目前,南充交通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为辅,嘉陵江水运为补充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格局。2017年, 全市计划实施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内河水运、运输站场、公路养护设施6大类115个项目, 完成投资145.3亿元、同比增长47%。




关键词:扶贫
喻义文:脱贫路上喜事多


  4月21日一大早,56岁的喻义文和往常一样出门散步。今年是喻义文在蓬安县相如镇清水铺村当村党支部书记的第7个年头,不知不觉,在村里散步已经成为喻义文的一个习惯。几年来,6.8公里的村道路和那座连接两岸的喻唐桥,早已布满喻义文的脚印。
  7时30分,喻义文沿着平整的水泥村道徒步向前,不一会儿便来到喻唐桥。
  “喻书记,又来散步啊?”
  “来看看,你去做活路了啊?”
  “有了这座桥,我现在过去收油菜多方便嘛!”
  交谈后,望着4组村民喻仲富过河劳作的背影,喻义文走到喻唐桥前,手扶栏杆,陷入沉思,过去清水铺村没有公路、村民涉水过河的场景浮现在他的眼前。“村里修了路,修了桥,交通方便了,日子自然也越来越好了……”拍拍桥栏杆,喻义文笑了。
  部门声音
  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2016年, 我市33名市级领导分片包干326个贫困村,285名县级领导、650个帮扶单位、1290个驻村工作组、1290名“第一书记”和1350名驻村农技员集中开展驻点帮扶。 目前,南部、蓬安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326个贫困村成功退出,13.98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超省定目标28个村、5293人;“脱贫奔康产业园”模式和“9+ 5”暗访督查机制在全国推广。(记者杜杰 张春华 张蓉萍/文 梁洪源 陈村铭 张力/图)





图文编辑:董自梅

责任编辑:唐    龙

内容来自南充日报


不要错过

南充端出150个大项目,总投资4000亿!将影响每一个南充人…

重磅!总投资120亿元,年产30万辆整车制造项目落子南充

你一定不知道,这个地方将成为南充新地标!

这件事关系到南充67万人,你必须知道,而且还免费哦!

南充又被省里表扬了!还有4个县10单位75个人被评为先进!

1100套住房,南充茶盘寺棚改项目今年7月前可交付使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南充日报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