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语录:道不同,不相为谋

2017-02-16 秘闻爆光



    南怀瑾语录:不向既成势力低头——已是既成势力,投靠不上。不向反对的意见妥协——既然反对,和他妥协也没有用。不向不赞成的人士拉拢——不赞成的人拉拢了也不可靠。”


    南老师执著追求自己的理想,他有一个独特的做法,是自己干,这是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他不同权力相结合,也不同豪门财阀相结合。南先生初到台湾时,全靠“煮字疗饥”,一直没有正式工作,过了十余年贫寒生活。但是,1966年他却拒绝了一个极好的工作机会。他应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有一次,他在高雄冈山空军基地演讲时,蒋介石也在现场,受到他演讲中某些观点的触动,回台北后,即下令成立“复兴中华文化委员会”,蒋介石亲任会长,邀请南老师主持实际工作。这是一个多好的工作机会啊!名利权势的收获,胜于一纸私立大学的聘书远矣!但南先生非但没有欣喜拜受,反倒婉言拒绝了。因为这不合乎他的处世原则。他有意要跟政治势力保持一定距离。后来,他同别人谈起这件事时说,他是“以保持超然身份之故,婉辞美意”。


    1976年,台湾“中国广播公司”邀请南怀瑾给员工讲授《易经》课程,每周一次。他讲了十几堂课,听众的反应很好,自我感觉也很好。那天,他正讲得兴致勃勃,忽然听到广播发布的消息: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武接任“中国广播公司”的董事长。演讲结束时,南先生对听众说:因有事要出门,暂时请假,待回来后继续讲课。就这样,他果断地中止了在“中广”公司的《易经》课程。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从此变成御用文人,学术自由没有了,还不如躲着他们比较好。”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燕鹊安知鸿鹕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


    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不是说的这种情况呢?”(《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贾谊的《鹏鸟赋》写得好: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


    孔子自己也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卡尔·马克思引用过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叫做——“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


    不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吗?


  “道不同,不相与谋。”从“道”的本义即“道路”来说,“道不同”,即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所取的“方向”或“目的”不同,以及达到“目的”的方式与方法不同,所以,“道不同”者,是不可能在一起共事与谋的。换言之,朋友就是“志同道合”者之谓,也就是朱子所谓“以义合者也”。因为人与人之间所崇之“义”不同,所以,又存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情况,那么,像“狐朋狗友”之类是否也属于“朋友”范畴呢?


    从孔子强调“君子群而不党”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来看,那种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关系圈子,表面上看似乎是朋友,但是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为孔子及儒家所讲的朋友是以“道义”为基础的一种人际关系类型。


    孔子并不否认交朋友要有自己的目的性。但目的是为了“辅仁”,即彼此促进德行的提高,而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上的利益。所以,不以道义为基础的人际之“合”都不能算是“朋友”的范畴。


    一日一心得: “道不同不相与谋”是择友的一个重要原则。朋友是要志同道合的,志不同道不合那也只会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孟子说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培根说过:“财富非永久之朋友,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我的微信(OKOK11881188)有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