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失业中年返乡,为什么引发共鸣?

中原民 北清交大校友俱乐部 2023-06-21


今年的失业情况尤其严峻,没想到的是连京东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从来没有听说过裁员的,都开始了裁员。


一、北京失业中年


最近,一篇《疫情下的北京失业中年》刷屏了朋友圈,引起了无数讨论。文中的主人公2012年工资薪水就达到了3万。又进了梦寐以求的互联网大厂。恋爱结婚,买房生子,业务熟练加上为人不错,还当上了部门小主管,一下买了两套房,房贷超过了3万。可是今年疫情严重,突然间他整个部门被裁,他成了失业中年老王。老王每天还假装上班儿,瞒着家人。然后跑网约车。连续找工作未果,决定卖掉房子全家回四川。


北漂十多年,他好像还没带老婆孩子逛过颐和园、故宫、景山。临走那一周,他们全家逛了好多景点。望着繁华的帝都,他留下两句感慨,引起了无数中年男人的共鸣:


以前觉得“自己怎么有勇气离开北京呢”?

现在觉得“当初哪儿来的勇气留在北京呢”?

二、错失机会


很多人从主人公身上看到了中国互联网行业高歌猛进的十几年。看到了北漂青年踩准时代风口的丰硕成果,可是老王本来有机会改写结局,可惜都没有把握住。


第一,错把时代红利当成永恒。当年一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精确描绘了互联网行业整体企业的盛况,无数投资涌入这个行业。这才有了高薪挖人、天价offer。每个人都忙着跳槽,多1万就赶紧找下家的繁荣景象。可是,疯狂烧钱的时代终将结束,没有利润,谁都不会干。


第二,错把平台当本事。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黄金十年,进入所谓大厂的员工几乎都轻松实现了财务自由。动不动就数百万存款,让码农成了众所周知的高薪职业。但很少有人在每个月拿七八万或者三四万的时候反思,我真的值这么多钱吗?某些互联网大厂也是晕头转向,为新招员工开出的薪水远高于老员工,这样的薪水倒挂,被形象地解读成让优秀的人互相竞争,还不如让不那么优秀的人主动离开。说的就是在公司里,中年的员工35岁现象。无良老板就用这样的事实默默地逼你走。


三、误打误撞


在北京失业中年老王的故事里,他当了小主管,却再也不接触技术了,没有了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了大厂的头衔,他其实一无所有。大家误以为行业和经济永远景气、永远向上。经济大格局开始无声洗牌,失业中年们在大厂优越的环境中,已经磨光了锐气。而老板们的裁员正在磨刀霍霍。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时代抛弃一个人的时候,真的是连招呼都不会打。


当然,老王已经是人生赢家,在北京贷款购置两套房,卖了还了债,还能回成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但是,他一朝回到家乡,又要重新来过。人有丰年,也有荒年。要想不在荒年时到来惊慌失措,那就得在丰年时做好储备。国外一位商业成功人士说人生需要三个计划。主业是要花80%去打磨:程序员的代码、公立技术水平、记者的笔杆子、销售的业务资源和人脉,都需要你不断的打磨去提升。疫情面前,全行业都在受影响,有的人躺平,有的人却成为最好的,自我增值、以更专业的精神对待工作。


第二是自己的副业,兴趣爱好也可是可以变现的能力。比方说我的钢琴还挺好,耽误做公务员,我被裁了,我还可以教钢琴。永远不要嫌弃小钱,一个月五百,一个月三百,五百一千拉长到一个月,一年也是不小的收入。最后,那就是利息、房租等被动收入。就是人生保障,最后才是投资增值,这一次中概股的股东,就体会到了从天上到地下的感觉。


今年的法拍房,有说170万的。没有说200万的,每一套法拍房背后就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心酸故事。网上传有一位不幸被法拍的房主。嚎啕大哭说,我不想当老赖,我不想被法拍,可是我真的没有收入了。是啊,改革开放40年来,大家的收入基本上是年年涨,GDP的增长高速增长,大家享受了高速发展的红利。可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终于有一天,我们的GDP增长会越来越慢,会因疫情的原因休克下来。我们每个人都会因疫情静止下来,就是上海所说的全域静止状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现金流,人们会自觉地减少非必要的消费。少花钱、不出去吃饭,不看电影,不约会,不买东西,这样就会进一步导致商家企业赚不到钱,工资就会跟着减少,这样下来就是恶性循环。去年四季度谁都没有想到的疫情原因、怎么会京东赚不到钱呢?应该是快递员生意最好的时候啊。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疫情来了,小区封了,不让你快递怎么办?


别忘了,今年还有1100万大学生呢,这是保障就业最大的难题。


往期

“智商低不要考北大清华”:北大著名教授再引热议;而清华新生背景揭示了问题另一面

两位不幸的北大男博士、三位走运的同宿舍女生,同为校友、人生差距在哪里?

“哀莫大于心死”!什么让央行担忧?尤其统计局刚刚公布靓丽的经济数据…

触目惊心!谁在里应外合绞杀中国经济?人行坐不住了

北大附中校长“众望所归”被免职?网红教改路在何方?

清华北大与普通重点大学差别多大?终于有大学公布真实数据…

大学最热专业真相:高薪、高学费、入职难、中年危机...

经济增长放缓、央行改口,下半年经济热点明朗了?

对比美国、中国经济研究到底差在哪里?

数据分析:北大清华最热、最冷的专业有哪些?与普通大学异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