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民的名义》热播显示政法机关文艺宣传大有可为

2017-06-27 中国反腐法治网 反腐法治网

编者按:近期,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掀起了全民观剧热潮,关于剧情及相关现象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入。舆论盛赞该剧“反腐尺度大”,对剧中影射的诸多现实问题也予以高度评价,该剧无疑取得了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赢。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通过对该剧进行剖析,总结宣传经验,为政法机关文艺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舆情概况】
《人民的名义》热播后,日均信息量超过十万量级,舆论传播也呈现出“马太效应”,剧情发展更是与社会监督遥相呼应。众多媒体、网民称赞该剧展现了反腐败成果,认为角色塑造生动形象,贴合当下官场,而针对剧情是否矮化公安机关形象也引发广泛争议。
 
一、传播特征
 
1. 日均信息量超过十万量级
3月28日,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开播,相关网络信息量已超过10万条,随后整体呈上升趋势。4月13日、21日,舆情达到波峰,单日网络信息量均超过50万条。微博网民参与讨论占比较高,达91.3%。截至4月25日16时,新浪微博话题“#人民的名义#”阅读量达21.9亿次。此外,“#李达康表情包#”、“#老戏骨的演技课堂#”等微博话题均引发较多关注,《人民的名义》官方微博粉丝数量超过30万。
 
 《人民的名义》传播趋势图



2. 马太效应打造反腐网红剧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该剧的传播就呈现这一效应。从最开始网民对剧情尺度的称赞,到《人民日报》等媒体发声力挺,再到“达康书记”表情包及各种段子风靡网络,《人民的名义》成了“网红”,“诋毁警察形象”、“反腐正剧却遭非法泄露”等讨论也推高了舆情热度。无论是主动宣传还是网络推动,都使该剧长时间活跃于公众视野。
 
3. 社会监督与剧情发展遥相呼应
随着剧情的发展,“大风厂强拆导致的突发事件”、“蹲式窗口关联的官员懒政”、“狐假虎威的底层公安民警暴露基层官民生存状态”等,均在微博上出现相关争议性话题,并引发广泛讨论。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蹲式窗口”、“丁义珍式意见箱”及“孙连城式懒政”被频频举报,“河南郑州社保局现‘蹲式窗口’”、“江西一官员称没公车不便去看危桥被免职”等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一路走高,被举报机关对群众意见进行调查、采纳,使社会力量在政务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监督与剧情发展遥相呼应,形成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舆论观点
 
1. 盛赞该剧展现反腐成果
该剧在内容设置上足够大胆,甚至颠覆了以往正剧过多弘扬主流文化的导向性,客观反映了社会、官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人民日报》发文给予高度好评,称其为“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新华社、《光明日报》、《检察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环球网等主流媒体纷纷发文力挺,如《光明日报》总结该剧缘何成为“现象级”电视剧时称:“剧情不仅仅是展示腐败、展现邪恶,更重要的是为预防腐败提供镜鉴”。网民“百晓逍遥客”评论称,“仔细看剧后才体会到,党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敢于大尺度揭开自己的伤疤,这反而让我们感觉到是真的下决心廉政的”,获得网民一致认可。
 
2. 认为剧中角色生动形象反映了官场生态
剧中对每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以“脸谱化”进行定位,而是设置一定背景,如成长环境、性格特点、职位高低等,将优点与缺点进行立体化糅合,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充实,让观众对角色好坏有了自己的判断。在李达康这一角色塑造上,有网民认为:“李达康勤政为民的形象不会因为霸道、不通人情等缺点而受到损害,我们仍然觉得这位其貌不扬的市委书记正义凛然”。对于祁同伟这个反面角色,部分网民则认为:“他工于心计、投机钻营,同时又左摇右摆、患得患失,着实是一位令人厌恶的角色形象,但不可否认,他却更真实、更普遍、更接地气一些”。对于整部电视剧塑造的贪官形象,微信公众号“文化与教育”评论称:“这才是真实的人、真实的贪官、真实的心态,这些贪官在以人民的名义教训、惩治别人的同时,也在以人民的名义积累自己的利益”。
 
3. 剧情是否矮化公安形象引发讨论
电视剧开播不久,即有舆论认为剧情矮化了公安形象。“@平安北京”向“@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哭诉”,《人民的名义》里警察的人物设定和所作所为,好像没有一个是正面。微信公众号“凭栏观风语”发文《不要以“人民的名义”抹黑警察》,阅读量超过7万次,文中称“剧中省公安厅长一心只想着站队、警车可以随意外借、一个分局局长可以为泄私愤随意传唤羁押群众等情节有抹黑警察之嫌,而无端的抹黑带来的只有更加恶劣的社会效应,将人民警察一次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也有媒体持不同观点,未来网发布评论称,“希冀人们对《人民的名义》只有空前的赞美而没有批评本身就不现实。从目前来看,剧中警察形象的确算不上光彩,也难怪公安系统对此颇有微词。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对警察居心叵测的抹黑。此外,反腐是国家行为,电视剧是艺术表现形式,不要将剧中的情节上纲上线,仅仅以一个职业的角度去解读,就把反腐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话题说小了”。
 
4. 质疑律师角色未纳入不符合现实
纵观剧中角色设置,政法各系统人员配置较为均衡,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政法委等均有涉及,展示了实际工作中政法系统各部门在工作中的配合和制衡。但微信公众号“辩护邦”提出,剧中涉及多个角色多种罪名,且利用大篇幅描述了侦查、审讯、搜查、拘留、逮捕等过程,却始终未出现律师身影,从这点来看,剧情开展不够客观,这种现状也反映了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在职务犯罪案件的辩护上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好,在正式刑事立案,官员被刑事拘留和逮捕后,实践中律师还是存在会见难等问题。
 
【宣传经验】
毫无疑问,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人民的名义》都是成功典范。可以预见,该剧的成功将带动反腐这一大“IP”的持续走红,这其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为您一一解析:
 
一、立足唱响时代主旋律大格局
 
■ 反腐成果影视剧化合乎时代背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部成功的剧作与其准确反映时代背景、回应公众期待密不可分。2004年之后,受政策影响反腐题材电视剧逐渐淡出荧屏,关照反腐现实的文艺作品一度缺席,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成为我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反腐败成果显著,公众对此产生了强烈的期待。《人民的名义》呈现了人们关心的反腐现实,满足了观众对贪腐内幕的猎奇,契合了公众的心理需求。这说明,反腐成果影视剧化合乎时代背景,而要创作出公众喜爱的反腐文艺作品,需深入实践、深入生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展现出反腐运动中的新变化,用高质量的作品满足群众对文艺创作的期盼。
 
■ 追求文艺创作社会效益最大化
《人民的名义》写出了当下反腐斗争的艰巨性、多面性,具有较强的警示教育作用,艺术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的成果,将当下反腐败斗争依靠法律、制度的精神内核传达给了广大受众。在去年收获良好口碑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中,公安干警尤其是卧底警察对缉毒所做出的贡献在电影镜头中得到体现,为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禁毒、缉毒课。文艺作品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精神内核,在文艺宣传作品创作中,需注重其文化引导的力度和深度,追求其精神内核下社会效应最大化。
 
二、以输出优质内容为主要任务
 
■ 生动细节化的好故事成为标配
一部成功的文艺作品离不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以往的反腐新闻报道无论是贪腐官员的级别,还是落马官员的数量,固然触目惊心,但往往只是结果的呈现,缺乏细节的展现。《人民的名义》以某部门的一位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开始,从小官巨贪案入手,一步步牵出错综复杂的内幕。剧中还有政法帮、秘书帮等官场戏,有网民评价“这是现实版的‘官场现形记’”,而该剧被质疑剧情拖沓也反映出观众对于好故事的期待。讲好故事才能更好地引领导向,要想做好文艺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生动细节化的好故事应该成为基础标配。
 
■ 尺度不再是文艺创作的干扰项
“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首次涉及副国级”一直是《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的醒目标签。纵向上看,该剧最高官员涉及到副国级,贪腐案件中的“苍蝇”、“老虎”都能在剧中找到代表。横向层面,除了腐败,该剧痛斥官员不作为、懒政,用不少篇幅刻画下岗工人、弱势群体被腐败侵害后如何艰难生活和抗争,对官场生态、暴力拆迁甚至小学生“腐败”进行嘲讽,“以前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干坏事,现在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干好事”等台词现实而大胆。以往的主旋律电视剧,艺术处理过多,一些敏感问题被回避,表现手法陈旧。而在当下来看,尺度不再是文艺创作的干扰项,无论是题材、内容、台词、表现手法都可以进行更加自由地创新,也唯有打破尺度的禁忌,真实呈现现实社会,影视剧才能获得观众认可。
 
三、反腐剧商业制作迎来密集期
 
■ 以最佳质量斩获市场份额
近年来,我国影视剧行业发展迅猛,但影视剧的质量却良莠不齐,好作品难求,资金投入、服装、舞台、造型、场景、演员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都决定影视剧质量。在《人民的名义》热播后,有文章披露剧中领导角色的造型与家居场景是如何与其身份相匹配的,认为从这些考究的细节中可以看出制作人及导演的用心。当下,取得良好口碑与经济效应的均是质量上乘的作品,粗制滥造的作品会惨遭观众淘汰。可见,影视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能斩获多少市场份额,追求质量其实就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当然,只有每一处细节都力求精准到位,才能使整部剧成为上乘之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