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长对选人用人提出的5个要求
中国农
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对选人用人的准则提出5个方面的要求。最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国家公务员局并入了中央组织部,新的标准逐渐落地。
近日,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傅兴国在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上撰文,《新时代公务员管理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长安街知事发现,这篇文章透露出公务员体制改革的重要信息。
党的领导
公务员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路线必须为政治路线服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为更好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党对公务员队伍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统筹干部管理,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高效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将国家公务员局并入中央组织部”。
中组部在公务员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统一管理公务员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培训和工资福利等事务,研究拟订公务员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草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绩效管理,负责国家公务员管理国际交流合作等。
通过组织部对公务员队伍的统一管理,让组织部门能够掌握公务员个体的能力、履历等基本情况。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决胜小康的重要阶段,公务员队伍是这个过程的中流砥柱。
傅兴国在文章中提到,做好新时代公务员管理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
健全体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公务员制度是其中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傅兴国在文章中提出加快补齐主要环节公务员管理制度短板,首先是推动公务员分类管理“落地”的配套办法尽快出台。
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施行,其中提出了分类管理公务员的要求。
2014年1月,全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时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的陈希就曾指出,健全完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体系,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任务。
2016年7月,《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应运而生。这两份文件实施后,为从事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务员建立单独的职务序列,两类单独序列的公务员设置11层次,分别对应公务员的27级至10级。
当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和部分在京中央机关暂时调整适用公务员法有关规定。“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拓展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进一步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
去年1月的全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时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以促进公务员想干事、敢干事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推进分类管理,拓宽优秀人才来源渠道,改进考核工作,强化激励约束,健全制度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从国家管理角度,解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引不进、留不住、干不好”;从公务员自身角度,解决了一线公务员“天花板”过低,通过分类管理打开另一种职业发展空间。
体制改革会影响多少人?人社部2016年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这项涉及近数百万人的改革,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傅兴国文章还称,“下一步要加快制定印发相关配套文件,厘定分类标准和范围”,也就是加快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落地,这是稳步推进改革后的又一重大信号。
高素质专业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目标。高素质专业化的首要条件就是政治站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收录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的署名文章《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文章中提到,选人用人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来衡量,具体应把握以下5个方面——
看政治忠诚,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看政治定力,是否坚定“四个自信”;
看政治担当,是否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看政治能力,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看政治自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而这五个方面的反面典型,便是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要严把公务员队伍入口关,在公务员考录、遴选、调任、聘任等各项工作中都要突出政治标准,在资格条件设置、资格审核、考察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政治标准。
在专业化建设上,傅兴国提出,要大幅度提升公务员队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文章指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要着眼于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增强职位对专业人才的吸引;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要着眼于吸引法律专业人才,提高执法效能和水平;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要着眼于发挥聘任制灵活用人的优势,解决党政机关对短缺、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问题,为社会优秀专业人才进入机关开辟新通道。
在地方,全国首个公务员培训办班工作指南日前印发。福建省公务员局下发《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培训办班工作指南(试行)》,为各地各部门全面提高培训办班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提供了程序性、标准性规则。
公务员选拔录用时,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测评和考察也将加重。相对应的,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将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坚持需求导向,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提升公务员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全文摘录如下
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
陈 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这一要求,体现了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根本原则,凸显了干部工作的政治定位,具有鲜明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
选拔党的干部,毫无疑义要突出政治标准,这是政党的政治属性决定的,是保证政党团结统一、实现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
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干部要又红又专。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同志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干部,政治上必须合格,要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胡锦涛同志强调,选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决防止和纠正重才轻德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四有”、“四个铁一般”等要求,归结起来就是干部首先要在政治上达标,选人用人首先要看政治素质。所以,突出政治标准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贯方针,也是党的优良传统。
突出政治标准,在当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进一步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需要。
毋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同志讲政治的自觉性降低,有的甚至对一些明显的政治问题视而不见、迟钝麻木;更有少数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搞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封官许愿等活动,有的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
同时,一些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管党治党责任缺失,在政治上不设防、不把关,让一些政治有问题的人混进领导班子。
近年来,党中央严肃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政治野心家、阴谋家,他们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刻警示我们,干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绝不亚于腐败问题,其职务越高、平台越大,给党造成的损失越大。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全党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来抓,更需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队伍。
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抓好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把紧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总的是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来衡量,具体应把握以下5个方面。
一看政治忠诚,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如果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对党忠诚,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党的组织、党的事业的忠诚上。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固树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观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四个意识”是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就要把是否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作为首要标尺,大力选拔那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四个服从”,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看齐、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
对那些同党中央唱对台戏的人,那些对党中央大政方针态度暧昧甚至心怀不满的人,那些背离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另搞一套的人,那些心术不正、有政治野心的人,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党离心离德的人,绝对不能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坚决调整,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二看政治定力,是否坚定“四个自信”。
政治定力,最根本、最紧要的是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说到底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宗旨这个根基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问题。
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理想信方术,不敬人民敬“大师”,精神极度空虚;有的把共产主义看成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思想消极颓废;有的把西方三权分立、多党制那一套奉为圭臬,价值观发生偏差;等等。
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选拔干部,必须深层次考察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绝不能把那些没信仰或是具有伪信仰的人选进来。
这方面,最主要的现实判断标准就是看干部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个自信”,源于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检验干部理想信念的“试金石”。
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当代中国深刻变革、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保持战略定力和前进动力,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三看政治担当,是否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政治上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有没有担当,最能检验党员干部的政治操守、政治品格。
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好像表现得政治上很成熟,但深入分析起来,其实是一种不问政治是非、不讲政治原则的圆滑。
他们有的明哲保身、“爱惜羽毛”,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所谓“开明绅士”,甚至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无动于衷、置身事外;有的见风使舵、投机钻营,对自己政治前途有利的就上,没利的就躲,遇到重大政治事件和敏感问题没有态度,甚至故意耍滑头、当“墙头草”。
这些人表面上很风光,但骨头不硬,关键时刻靠不住。如果干部队伍中这样的人多了,就会贻害党和人民事业。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既意味着我们已经积累起促成质变的历史性成果,也意味着我们到了最艰巨的攻坚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
面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较量,面对激烈的国际政治斗争,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等等,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斗争精神,敢于亮剑、敢于碰硬、敢于攻坚、敢战能胜。
各级党组织要在选人用人上树立鲜明导向,大力选拔使用那些敢担当、善作为,尤其是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溜肩耍滑的“骑墙派”、“官油子”,大力营造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的浓厚氛围。
四看政治能力,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责任,必须有很强的能力作支撑。在所有能力中,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注意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政治能力的内涵很丰富,最核心的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应当看到,不少领导干部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比如,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深,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政治和经济、政治和技术、政治和业务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有的政治站位不高,全局观念不强,不能自觉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有的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政治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甚至对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和不良风气听之任之、逃避责任、失职渎职,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南充、辽宁拉票贿选案就是例证。
因此,政治能力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而是对领导干部的刚性要求。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必须把好这一关,对政治能力不足的不能轻易放行,否则就可能耽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五看政治自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严明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根本保证。在所有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重要、最根本的。
党员干部必须把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安身立命的“压舱石”,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就选拔使用干部而言,必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底线和红线,对那些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儿戏,我行我素、无所顾忌,违反“五个必须”要求、搞“七个有之”等活动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不但不能提拔还要严肃处理,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前提和基础是把干部的政治表现考准考实。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干部活动空间越来越广,活动方式日趋多样,再加上政治素质属于人的内在品质,是思想深处的东西,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要准确识别和评价并不容易。
必须针对这些情况,改进完善考察工作的理念思路、程序步骤、方式方法,确保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通过与干部谈心谈话,走进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听取多方面意见特别是知情人意见等各种方式,把“听其言”和“观其行”结合起来,多方印证、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表现,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以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以看其禀性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以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的为人处世方式以看其道德品质,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看其综合素质,从中考察识别其政治品德和政治素养。
要抓住重要行为特征加强分析研判,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既从履行岗位职责中,又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特别是从关键时刻、重大关头的表现中,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能力。
要全面辩证、客观准确评价干部,对干部政治表现既要有定性判断,更要用事实说话,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防止抽象的概念组合,避免模糊表述、千篇一律。
特别是对个性鲜明、有魄力、能干事,但也容易得罪人的干部,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