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之夜 | 当创新设计遇到学科竞赛,我可以怎么做?


12月7日,新西兰UW学院邀请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祖耀,以“创新设计与学科竞赛”为主题进行线下讲座。


主讲人介绍


张祖耀,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秘书处负责人。主要从事设计文化、非遗文创、产品创新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项目、国家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浙江省软科学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0余篇,国家专利50余项。


 WHAT IS DESIGN? 

什么是设计


张祖耀提到,很多人对设计最简单的理解是“让东西变美”。最开始设计仅仅被用于设计“壳”,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引用2015年国际设计组织的一段话解释了设计的内涵:

设计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创新活动;是一门跨学科,将创新、技术、商品与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专业;是通过其输出物对社会、经济、环境及伦理方面问题的回应;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WHAT IS GOOD DESIGN? 

什么是好设计


以红点奖为例,设计不会脱离质量、功能、环保、美学、体验、效用等标准,但要做一个好的设计,到底要做到什么?张祖耀提到了四个“度”。

第一,视野广度要有设计思想,聚焦思维+价值。张祖耀提到,消费者购买的不止是商品,还有某种新的情感或价值认同,要关注场景与体验产品生态链网络与平台等聚合方式,在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中找到新的突破与可能。


第二,定位准度,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聚焦用户+时机。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是去理解终端用户未能得到满足的和未表达出来的需求,精准聚焦用户族群与社区受众,以及产品粘性与可持续发展力,抓住市场真正的需求


第三,实验密度,设计试错与迭代,聚焦手段+技术。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设计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做出更加丰富的产品。


第四,转化向度,注重最大同心圆理论,聚观念+方向设计要把一个好概念变成好产品,再变成好生意

 DESIGN AND COMPETITION 

设计→竞赛


在提到竞赛技巧时,张祖耀提到了以下三点:

#比赛主题的导向性

比赛时的题目有时会特别有指向性,有时范围却很大,需要参赛者仔细读题解意,与时代、现实结合,把握住关键。

#表达空间的有限性

有限的画布有无限的可能。比赛时要做的是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给评委看,客观的限制和主观的设计必然有矛盾,有限的版面需要传达什么内容,需要合理的取舍和安排。张祖耀提到,竞赛时版面的布局可以遵循“大场景和小细节”,具体布局法无定法,而视频会是一个加分项

#评审方式的特殊性

竞赛采取的是网络评审,评委花在每一件作品上的时间很短,选手要做的是在第一感觉和影响中脱颖而出;初赛到复赛中间的间隔时间只有三个月,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升级改进自己的作品。张祖耀特别提到了现场路演的重要性,几个月的成果都集中在这五分钟上,要合理地向评委展示自己的产品,人、事、物、场景,人与人、人与产品都要做到协调,设计好这五分钟


讲座最后,张祖耀提出,设计者要多想、多看、多做。将个人能力与学科专业、产业行业紧密相连,多看优秀的设计作品,回到设计的第一现场,多参与、多动手、多实践



文字 | 缪欣

摄影 | 陈依笑 陈艺鸥

今日编辑 | 钱景

责任编辑 | 方丝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