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媒的风格为什么转变了?接二连三的说美国好、自己不行?

2018-02-09 为这份转变点赞 洞观视角

点击上方蓝色洞观视角关注,即可免费接收洞观君每日推送的新闻解读。

★洞观视角★上班路上的深度新闻解读、多角度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微信号:InsightsChina

来源:瞭望智库(ID:zhczyj)、精致小号(ID:lovejzxh)


正文共: 8951字 10图  预计阅读时间: 23分钟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

1.解释一下昨天推送文章的情况

2.新推送一篇文章《中美实力对比真相:中国的基础设施真的完全碾压美国?》

该文章来源为瞭望智库,是新华社旗下机构。

3.新推送一篇文章《马斯克的这枚超级火箭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该文作者枫叶君曾经是新华社驻外资深记者、编辑。目前移居海外,从事自媒体。



洞观君希望用这样一篇篇文章来展示、还原当今最真实的中国,而不是让看我们推送文章的人活在意淫之中,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真实情况。


当然这与国内央媒以前的报道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关系。从这次“猎鹰重型”大火箭的报道开始,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央媒的点滴变化,更多的从正面报道西方社会。


1.昨日洞观君(微信公众号:洞观视角,ID:InsightsChina)推送了一篇文章《央媒:中国与美国的真实差距到底还有多么巨大?》。

后台收到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留言:

该文原标题为《美国人凌晨完成一项壮举,告诉我们中美差距还有多么 巨大》,洞观君是从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该文章原创出处为《环球时报》。



2.中美实力对比真相:中国的基础设施真的完全碾压美国?

近年来,不仅去过美国的中国人纷纷吐槽美国基础设施差、各种方面都比不上中国,连特朗普本人都这么说。


在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屡次抨击美国基础设施老旧落后,声称美国的机场状况如同“第三世界”,铁路状况比不上中国高铁。


时间过去1年,特朗普发布任内首份《国情咨文》,呼吁国会通过跨党派支持的基础设施投资法案,推动在未来10年内实现至少1.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8万亿元)的基建投资规模。


白宫近日也“吹风”称,特朗普的竞选承诺之一、10年万亿美元重建美国基础设施计划,既是《国情咨文》重磅之一,也将是2018年特朗普政府优先推动的重大立法事项。

 

这份基建计划主要目标,是要让美国公路、桥梁、铁路和机场建设重回“天下第一”:“我要是自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second to none)


那么,美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到底是个什么水准?真的比不上中国?美国为啥要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呢?



1

数据显示,美国基建水平高于中国




2018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7-2018年度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


这份报告列举了其评估国家竞争力的12大支柱性指标,其中基础设施位列第二。


在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估中,美国名列世界第九,得分6.0,中国则名列第46,得分4.7。


再往下看,报告对各国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估又细分了9个指标。


               中美基础设施竞争力世界排名

评估项目

中国排名

美国排名

基础设施

总体质量

47

10

公路质量

42

10

铁路基础

设施质量

17

10

港口基础

设施质量

49

9

航空运输基础

设施质量

45

9

每周可售航班

座位(ASK)

百万公里数

2

1

电力供应质量

65

26

每百万人口移动-蜂窝手机用户

102

47

每百万人口

固话线路

70

24

注:ASK(available seat kilometer)为航空收益管理常见指标之一,计算方式为可售航班座位数×航段距离公里数,这一指标反映的是航空公司的产能,是其可产生的最大经济效益。其数值越大,说明航空公司拥有越多的航线与运力资源。据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度竞争力报告,美中ASK指标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但美国每周可售航班座位百万公里数值为39222.0,中国为 19341.9,相差约一倍。


报告表明,相较上一年度,12项竞争力支柱性指标中,中国有10项指标取得进步,2项指标出现退步,退步指标之一就是基础设施,这是中国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连续第二年下降,原因主要是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注:实际上,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中,美国的排名一直在不断进步。2012-2013年度,美国竞争力世界排名第七;2013-2014年度,排名第五;2014-2015、2015-2016、2016-2017,连续三年排名第三;2017-2018年度,排名第二。


由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美国的基建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与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2

为何大家都认为美国基建很糟糕 ?




然而,人们的切身感受与数据显示结果却截然不同。


近几年,很多到美国去的中国人纷纷吐槽美国基础设施:


比起咱们北上广深,美国的机场又小又破;


谈到铁路,全美至今连一公里高铁都没开建;


至于公路,美国好多城市路段都有破损,没咱们新修的气派;


地铁外观“寒碜”不说,老化、晚点问题也挺严重……


客观地说,上述吐槽不无道理,美国上次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距今已过去半个世纪,人口翻了一倍。


如今,美国很多基础设施都比咱们陈旧:


全球最繁忙机场、早在1926年就迎来首架飞机起降的亚特兰大国际机场,去年底发生停电事故,影响上万旅客行程;


卫生和噪音饱受诟病的纽约地铁始建于1863年,舒适度比咱们的差;


全美总长约658.7万公里道路中,约1/3路况欠佳;


总计约612万座桥梁中,约5.6万座存在结构性不足(占比0.915%),1/4桥梁“桥龄”超过50年;


8.3万座水坝中,约1.4万座具有“潜在高危险性”(占比16.87%)……


不仅是外国人吐槽,美国人也觉得自己基础设施状况不太妙。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发布的国家基础设施状况“成绩卡”,给美国基础设施打分连年是D——“大多数情况下低于标准”。


在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屡次抨击美国基础设施老旧落后,声称美国的机场状况如同“第三世界”,铁路状况比不上中国高铁,而建造特朗普大厦这种高楼的开发商,是“搞定美国基础设施的唯一人选”。

 

3

数据和感受,哪个才是真相?




那么,美国基础设施真的像大家所说的那么糟糕吗?真的比中国落后吗?数据和直观感受,到底哪个才是美国基建的真相?


这个问题常让笔者想到“盲人摸象”和“田忌赛马”,答案取决于比什么,怎么比。


中国和美国都太大,国家大,地域差异也大。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人,到美国不同地方匆匆一游,得到的观感大为不同。比如:


去美国西部游玩的,常惊叹美国高速公路不收费、随便开,而从纽约自驾往返华盛顿特区的,又会吐槽美国高速收费“宰人”;


坐惯了高铁的同胞,坐一趟美国普客列车硬座,那感受可不就像登上父辈口中的绿皮火车一般;


看惯北上广高楼大厦人流熙攘灯红酒绿,恐怕除了纽约和拉斯韦加斯等少数时尚都市,在美国哪哪都得嫌土气、冷清;


指望有155年历史的纽约地铁和2009年开通、尚未满10岁的北京4号线一样崭新和舒适,是不可能的……


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赶超速度和能力,的确令世界为之惊叹,在高铁、高速公路建设上,我们已居世界第一。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出版的《世界概况》调查报告,2015年,中国公路总里程(457万公里)落后于2013年的美国和2014年的印度居世界第三;中国高速公路总长12.5万公里,超过2013年美国高速公路总长7.7万公里排名世界第一;全球最繁忙机场桂冠虽然仍属于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运载量也逐年上升,稳居世界第二。


中国许多城市的地铁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新,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井喷”式发展的后发优势。


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比美国强吗?


实际上,评价基础设施状况,不能只看新旧,更不能光拿自己的“高帅美”比较对方的“矮挫丑”。


看短处,也要看长处;


看局部,也要看整体;


看数量,还要看质量;


看硬件,还要看软件——看管理、“软嵌入”以及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不仅如此,比较当下,更要思量长远。

 

4

美国不会任凭后发国家弯道超车




*论地铁


纽约和芝加哥地铁系统全年无休,24小時营运。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座城市地铁能够做到。


纽约地铁拥有425座车站,总铺轨长度1355公里,地铁车厢数逾6400辆,迄今仍为全球第一。


*论铁路


尽管没有一公里高铁,但美国铁路货运系统仍然号称世界第一,全年运送货物在美国货运中占比近40%,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客运列车虽然远不如中国高铁光洁明亮,处处显得陈旧,但也整洁干净,基本设施完好。最可贵的是全程安静,记者多次乘硬座,未闻喧嚷之声。


此外,进出站便捷,提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即可十分从容,退订火车票只需一个电话,不用专门去火车站。


*论航空


美国被公认为世界航空最发达的国家。


2016年世界最繁忙的前50家机场中,中国9座,美国有16座。


美国航空业布局非常值得关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是全球唯一年运载旅客逾一亿人次的机场,光登机门就设了209个,而它位于美国东南内陆,并非一线城市。这背后,是美国较为均衡的客流、物流、经济和城市布局。


据美国运输统计局数据,截至2016年,美国共有5136座公共机场、14112座私人机场。


这一“巨无霸”般的机场数量,迄今尚无其他国家能望其项背。


*论公路


在美国,笔者跑过很多大城小镇,有几件小事印象颇深。


第一,美国公交车准点率颇高,事先查看手机APP后前往公交车站,就可节省等待时间,并且,公交车踏板一律可降低供轮椅进入,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方便。


第二,货运火车犹如长龙,动辄挂上三四百节车厢,几分钟都过不完。重型大货车风驰电掣,不分昼夜在国道上奔驰。即便夜晚,它们时速也常在113-129公里之间。刹车质量有保障,安全标识也规范。


第三,道路质量良好。笔者曾由东至西,再由南向北,两度和同事驾车穿越宾夕法尼亚州,数千公里国道承载着密集而沉重的货物运输,不仅车流顺畅,路面亦未见破损。


实际上,就记者见闻所及,美国大城市的市区道路或有坑洼破损,但小城镇和乡村地带的道路质量却相当好。肯塔基州小镇摩根敦,2010年家庭收入中位数不到两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5万元),在美国人口逾千人城镇中排名倒数第16。通往小镇的乡村公路并非高速公路,但良好路况使129公里/小时的车速成为常态。


第四,公路配套服务标准化且设施周全。不论繁华偏僻,穷州富州,加油站附设快餐店和服务中心都能提供大致相同的价格、水准和卫生水平的服务。笔者曾经深夜在重型卡车服务区停留,顾客全是卡车司机,但餐饮设施、卫生间干净程度,与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


实际上,美国是一个善于给自己制造焦虑感和压力的国家,这种焦虑感,某种程度上是美国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特朗普政府和许多利益团体所感叹的美国基础设施“落后”,正是基于美国应当处处争先、处处居先的思想意识。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然落后于美国,仍然处在追赶状态。与此同时,美国常态化的“焦虑”表明,这个世界最大发达国家决不会待在原地不动,任凭后发国家弯道或变道超车。因此,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近年来亮点不断呈现,但尚未由点汇集成面;


与美国相比,差距虽在缩小,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均衡、各类基础设施互联程度不足等问题仍较突出。


面对强大的参照物,我们不必自惭形秽,同时也不应该轻视对方。我们需要拥有比美国人更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苦干实干,练好我们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功”。

 

5

基建计划草案内容:白宫保持沉默




目前,特朗普政府基建计划仍在拟订中,距离正式发布,预计还需数周时间。


不过,近日,美国网络新闻资讯网站Axios率先披露出计划草案的部分内容:


*半数联邦资金归由“基础设施激励倡议”管理,“以政府补助形式激励州、地方和私营部门投资于核心基础设施”,单州拨款不超过这笔资金的10%,单个项目拨款不超过项目成本的20%;


*1/4联邦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和水电、宽带等公用事业;


*1/10联邦资金用于“变革型项目计划”,适用于运输、洁水、饮用水、能源、商用航天和电信领域,立项需基于“探索性和突破性想法,其风险大于标准基建项目,但提供的回报更大”。


*这笔联邦资金可用于支付具体项目的80%建设投资成本、30%技术展示试验费用、50%的展示后规划费用,立项者需与联邦政府签订伙伴协议,经费使用期限为7年。


*7.05%的联邦资金用于联邦信贷项目,包括《运输基础设施融资和创新法》《水基础设施融资和创新法》等立法事项;


*5%用于建立“联邦资本融资基金”;其余资金用于“公地基础设施基金”“联邦不动产储备”“私人活动债券”等。


草案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重视振兴农村基础设施、鼓励基建“创新”和“变革”。


针对常规基建项目,联邦资金补助不能超过项目成本20%,但对高风险“变革性”项目,政府补助却可以达到项目建设投资成本的80%。


草案并未举实例说明到底什么是“变革性”(transformative)。不过,特朗普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曾说,他对特斯拉创始人艾伦·马斯克(Elon Musk)关于地下高速“超环路”(Hyperloop)概念很感兴趣。


草案中,“基础设施”概念的宽泛性也令人印象深刻,从荣军医院、江河水质处理、农村宽带、公共土地、政府不动产乃至商用航天飞机,都被囊括在内。


草案列举的“核心基础设施”则包括:地面运输、机场、客运铁路、海港和内陆水道港口、防洪、供水、水力发电、水资源、饮用水设施、雨水排放系统、“棕地”(Brownfield sites, 指遭受或可能遭受环境污染的前工业或商业用地)、“毒地”(Superfund sites,指遭受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需花费巨资长期进行净化处理的土地)。


不过,对上述内容,白宫表示拒绝发表评论。

 

6

问题关键是:钱从哪来?




美国两党、媒体和行业协会等利益团体就此展开频繁争论。


其实,就大规模重建美国基础设施的必要性,美国两党并无异议,争论的焦点在于:


特朗普的基建计划可行吗?关键是,钱从哪来?


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承诺投资万亿美元搞基建,在共和党代表大会上发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讲时,他承诺:“我们将建设明天的道路、公路、桥梁、隧道和铁路。”


但据美媒披露,白宫只打算出资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05亿元)。面对这个数字,特朗普似乎有点灰心,他说:“这不是个大数目”。


显然,白宫并未打算充“大头”。要知道,在美国联邦预算赤字越来越高、对外债台高筑的情况下,大规模搞基建很不现实。


钱怎么来?其实白宫早有打算,总体思路也很明确:


一方面,设法让各州、地方和城市当局自行决策并筹集资金;


另一方面,以收费公路和放松监管等“利诱”私人投资者,打造一个汇集州、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投资的总额高达1.8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的“基建资金池”,用于改良道路系统、农村地区宽带、饮用水系统和退伍军人医疗等。


换言之,在基建计划中,联邦政府的角色定位是倡议者、推动者和总体框架制订者,而并非具体项目的主导者或执行者。


决策权掌握在各州和各级地方政府手里,它们可自行决定是否通过增收州税或地方税等方式为基建项目筹资。私人投资者可通过收取过路费或其他费用以回笼资金。


许多批评者认为,联邦政府出资太少。


一些业内人士说,除非联邦政府承担至少半数成本费用,否则很多基建项目难以启动。


此外,面对年底国会中期选举,多数国会议员不愿以增税和削减其他开支等方式开源节流。


美国商会和美国货运协会则呼吁提高1993年迄今没有变动的联邦汽油税,以便为道路建设融资。


美国商会呼吁一次性提高联邦汽油税0.25美元(约合人民币1.56元);而按照美国货运协会的设想,如果未来4年里,每加仑联邦汽油税每年提高5美分(约合人民币0.31元),10年内可筹资3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258亿元)。


还有,白宫在拟订大规模重建基础设施计划的同时,又在预算案里砍掉了交通部和陆军工程兵部队(the Army Corps of Engineers)的在建基础设施项目,这遭到质疑。当然,美国公路信托基金的长期偿债能力也面临着挑战。




3.马斯克的这枚超级火箭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来源:精致小号(ID:lovejzxh)

作者:枫叶君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埃隆·马斯克在中国人酣睡的时候,用一枚超级火箭把一辆樱桃红的特斯拉跑车送入太空,以每秒11公里的速度,开始了火星之旅。


等中国人醒来时,世界已在为马斯克欢呼,惊叹马斯克又疯狂了一把高科技。很多中国人也深感震撼,他们看到了这位硅谷钢铁侠的非凡创新能力。


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的这枚“猎鹰重型”火箭有多厉害?据报道,该火箭配有27台梅林发动机,运载能力惊人,超过目前世界上所有现役的火箭水平,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强大的太空运载火箭。


 

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长征5号”火箭的推力为25吨,而“猎鹰重型”火箭的推力竟然达到63吨,也就是说,“长征5号”的运载能力不及“猎鹰重型”的一半。


分析人士认为,“猎鹰重型”发射成功让人类向火星又靠近了一步,人类探索更远太空的梦想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需要指出的是,这枚疯狂的火箭是由一家民营公司发射上天的,尽管有人说SpaceX背后有美国国家航天局的影子,但是,这的的确确是一家私营企业的成功,而这家私营企业在这项具体工程上已经把我们的国家队甩在后面。


“猎鹰重型”的科学和商业价值自不待言,这里只说说国人的心态问题。


马斯克的这枚火箭让很多国人感到震惊,原来美国人还是很牛的!牛皮不是吹的,火箭确实是推的。上天了,最强推力,事实摆在那里,不由你不服。



这震惊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可是,我们奚落美国人也有好一阵了,甚至说,有些人早已把唱衰美帝当成自己的专业,自己唱不要紧,还能拿出很多专家的观点为自己佐证,一时间,美帝似乎已是廉颇老矣,连多吃两块麦当劳的本事都没有了。


这种心态与其说不重视对手,倒不如说不尊重自己。


可以说,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人中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民粹主义者,已经很看不上美国人了。在他们眼里,美国不过是一个落日余晖下的衰老帝国。


光有钱还说明不了问题,又因为近年来,中国在诸如高铁等许多领域里的出色成就,让很多人再次有了佐证:我们有钱,又有科技实力,美国佬算老几?


有个别经济学家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甚至说,还等什么?现在我们的经济已经超过美国了,只是我们不这么说罢了。


对科技也好,对经济也罢,大多数人都是门外汉,但是,有些东西是不必让专家精细点评的,凭借常识,凭借观感也能感觉个八九不离十,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美帝怎么说也是在江湖上混了多少年的老大,真的连条百足之虫都不如?


我也相信凭借中国人的智慧和努力,我们会在不太远的将来超过美国,但是,考虑到底子和现状,我们至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个将来式,而不是现在式。就现在而言,我们和美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可是,因为我们近年来的经济和科技成就,中国人中的一部分人自豪感爆棚,少部分人甚至飘飘然,任何警示的话都听不进去,谁说我们还有差距,就会被贴上拍美国人马屁的标签,好像美国人特别爱听拍马屁。


其实,这部分人太不了解美国人了,善于接受拍马屁不是他们的强项。


美国人很有特色,美国的政治家爱对别国指手画脚,但美国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却从不怕别人说美国不咋地,他们在这方面好像特别有胸怀,有些人还特别贱,就爱听别国说美国在哪些方面已经落后了,等等,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好像捡了个大便宜:终于免费知道了自己该补课的地方!



这是美国人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优点,他们未必读过太祖的文章,但却深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他们的科技界和企业界一直奉行这样一种理念。


这几年,互联网让中国几位大佬赚得钱袋满满直往外掉钱,加上中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的巨大进步,很多人觉得,中国在计算机领域已经甩开美国,领先于世界。美国的著名杂志在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时指出,在计算机领域,清华大学力压麻省理工学院,首次名列世界第一。这让很多人拿到了更有力的证据: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了,这可是最确凿的证人证言。



曾经在网上看到评论,有人盛赞清华大学为国争光,在计算机领域力压麻省理工学院,更有甚者说,清华在许多工程领域都超过了麻省理工,至于为什么不宣传,那完全是因为我们谦虚。


清华大学当然厉害,这是事实,但是,我也相信,麻省理工学院更不白给,这同样毋庸置疑。至于谁在哪些领域比对方强,这恐怕要看数据,但是,对美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如此轻看,更大的可能性恐怕不是因为我们实力使然,而是过度轻敌所致。


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可是,这样的故事听听也就罢了,如果有人告诉你,武松是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的,你一定不能信。用猎枪干掉老虎有可能,但是,能用拳头打死老虎的人地球上尚不存在。



从比喻的角度说,中国现在就是武松,美国现在就是老虎,武松将来有可能把老虎打死,至少打趴下,但绝不是现在,武松的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搞出一支猎枪,在此之前,先不要跟阳谷县的老百姓说,我用拳头就能把老虎打死之类的话。


中国人最爱传的一个故事是,美国人数学不如中国人,数数的时候经常要借助于手指头和计算器,如果旁边没有计算器,手指头又不够用,就完全成了傻子。


的确,有不少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非常高,但是,我也听人说,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里有很多白人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相当优秀,就像曾经在加拿大的皇后大学学习过两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得过两个学位,在斯坦福大学读了两天就选择退学自主创业的马斯克。



任何最终走向成功的挑战,都是从重视对手那一刻开始的。这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一条法则。


马斯克这次震撼世界的发射,应该被视作是泼给我们的一盆不算太凉的冷水,让我们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与美国竞争世界最强国的过程中,不应有丝毫的掉以轻心,更不能觉得已经胜券在握。


从这个角度说,这枚疯狂的火箭成功发射对中国来说绝对是好事,它让中国人知道:捧杀同样害人,自信心过了头就是自大,就会起到反作用,就算我们已是今朝的风流人物,但像美国这样一个称霸了半个多世纪的头号强国,绝不是一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俱往矣”这话还是留待以后再说为好。


小伙伴们:近期我们公众号上的文章经常被各种原因“和谐”。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后关注我们的小号InsightsInfo,以免失联,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