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鲁炜走马上任与落马退场:仕途中不能承受的反差之大

2018-02-16 台上&台下 洞观视角

点击上方蓝色洞观视角关注,即可免费接收洞观君每日推送的新闻解读。

★洞观视角★上班路上的深度新闻解读、多角度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微信号:InsightsChina

源:精致小号(ID:lovejzxh)

日,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央网信办原主任鲁炜被双开,这是一枚重磅炸弹,尤其是在春节到来时公布,更让舆论有震惊之感。


我把新闻转发给新华社同事,她说,此前已听到传言。鲁炜在出任中宣部副部长和中央网信办主任之前,曾为新华社副社长,后担任过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鲁炜曾是新华社的少壮派,是地方分社上来的干部。当初就听说广西分社有个“很能干”的社长,所谓能干,是从升迁快得来的自然结论,这种逻辑在机关和事业单位,是人所共知的。等我从国外回来,鲁炜已升任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兼秘书长。


当时的社内新闻,几乎处处都能看到鲁炜的名字,且因为鲁炜是60后,很是让一些人眼热,羡慕者啧啧赞叹,看人家那仕途走的!嫉妒者思忖,我怎么就没有他那样的官运?


总之,当年的鲁炜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后来出任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中宣部副部长,更让人觉得其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去年11月,因涉嫌严重违纪,鲁炜被组织调查。在春节来临之际,鲁炜的处理决定被公开宣布,而且用词之严非常罕见:理想信念缺失,毫无党性原则,对党中央极端不忠诚,“四个意识”个个皆无,“六大纪律”项项违反,是典型的“两面人”……



百度百科是个有趣的东西,人物词条经常会出现前后差别巨大的状况,比如,落马的高官。鲁炜出事的新闻公布后,我再去看鲁炜的词条,发现只有人物简历,而没有关于人物的一些扩展性介绍。


大家应该都有感觉,一个新官上任后,比如原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经常看到有关他的人物介绍文章,比如能力、品德、性格,等等,总之都是赞美之词,可是,在落马之后,各种问题被揭露出来之后,各种截然相反的言词也随之出来。


前后反差之大,令人乍舌。



这前后的文章,说的是同一个人吗?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头脑中产生如此疑问,也是再正常不过。鲁炜就是这种情况。这之前的描述,和之后的描述,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不存在矛盾?


当然,也许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前面的好是真,后面的坏也是真,腐败了,由好变坏了嘛,这当然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可是,不能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吧?我们提拔的难道都是这样的人?或许,他原来就不怎么样,提拔嘛,总要拣好的说,于是不怎么样的也变成了出类拔萃。


这恐怕才是问题所在,就好像把一个人推到你面前,明明是个奄奄一息的人,却愣要告诉大家,此人红光满面,健壮如牛。这确实有点杯具了。


上大学时,大约是80年代中期,首次接触到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觉得明明是写一男两女的情感故事,书名却颇像一部哲学著作的名字,为此疑惑了很久。


看过很多人意气风发地上任,又看到许多人灰头土脸地落马,我又想起米兰·昆德拉的这本书: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众多官员的黯然退场,身败名裂,不是也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吗?前后反差之大,也令人难以承受。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自然的真相。社会领域里,也同样不能停止对“真”的追求。我们提拔的干部,应该是真正德才兼备的,而不是以次充好,甚至带病上岗。如果能得到这样的“真”,我们的干部队伍才能越来越好。


小伙伴们:近期我们公众号上的文章经常被各种原因“和谐”。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后关注我们的小号InsightsInfo,以免失联,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