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期|如何与儿子谈论“遗精”?

胡佳威 保护豆豆 2020-08-19



遗精是青少年较为普遍的一个生理现象。指的是男性在没有性生活时发生射精。一般12岁以前出现遗精现象是比较少见的。


男儿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内生殖器逐渐成熟,精子和精浆储存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的需要排除到体外。不管是家长还是青春期的男孩都不需要担心,只要勤换内裤,避免穿紧身裤就可以了


当孩子过了12岁以后,家长应多注意孩子换下的内裤以及床单上是否有白色精斑或者分泌物。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大多对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梦遗这一现象,感到迷惑或惶恐不安。

当他们发现流出的精液污染了衣物被褥时,总感到难于见人,生怕被家长发现。

若家长未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也羞于和孩子谈论到性话题

那么家长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与孩子沟通。比如告诉孩子说,马上就要进入初中了。平时的一些衣服、裤子、内裤都要学会自己清洗。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一定要每天换内裤。



若家长对性教育环境相对开放,不羞于和孩子谈论性教育

当看到孩子内裤、床单上有遗精的痕迹。保持一个淡定的语气和神情把孩子叫到身边说:“我看到你内裤/床单上的痕迹,你是不是遗精了?遗精就像尿尿一样,只不过排除的液体是粘稠状的,一般是在晚上。不用觉得害羞,遗精说明你长大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担心。


遗精的时候记得用卫生纸擦干净,清洗下生殖器。平时每天都要换内裤,遗精的内裤床单一定要换。不要常穿紧身裤,紧身裤会因为太闷而导致频繁遗精的。”

当然如果父母与孩子说到遗精这个话题,孩子肯定会感到羞涩,支支吾吾。所以首先家长一定要保持淡定的语气 。只要家长从容的说这样的一段话,是绝对不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

周总理就一直强调性教育要在女孩子来月经以前,男孩子发生首次遗精以前,就把科学的性卫生知识告诉他们。

家长应该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遗精,更应未雨绸缪。当他们即将面临青春期就要给他们讲述基础的性知识,帮助他们认识遗精,正确对待。如果孩子对此感到恐慌、甚至以为自己患上疾病,反而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那么家长平时可以在哪些场景下与孩子提前谈论到遗精呢?

就比如家长可以在平时夸孩子长大了的时候,就可以顺便问问孩子,男孩子长大了会有哪些变化呢?会长高、力气会变大、会长腿毛、会长喉结、会遗精。

当家长发现孩子长青春痘了,就可以安慰孩子进入青春期长青春痘是正常的。身体还会其他的正常变化,比如遗精。

当家长发现孩子拔胡子、剪腿毛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孩子儿子马上要变成大人了,长胡子、长腿毛都是象征着长大。随着长大身体还会出现其他的变化,比如遗精、长阴毛等。

文章最后,给家长们看一个科普视频来辟谣“遗精是种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447r1kbo&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