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际博物馆日特辑||读书会 ——求知与交流的共同体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强调博物馆能够创造联动效应,促进积极变化,可以在诸多方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美好生活作出贡献。当下,中国掀起了“文博热”,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多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公共教育活动,使多层次的文化艺术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向各年龄层观众有效输出文化成果,这正体现了文化惠民工程的积极效应,对艺术赋能文化振兴、激发民众文化自信自觉,构建美好精神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以优质的公共教育活动助力广州美术学院等教学机构的教研发展,带动院校师生参与学术研究及美术馆实践活动,是我馆拓展公共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增进教研与文化机构及公众之间的有机联系的重要举措。作为坐落于艺术院校中的文化学术机构,我馆长期与教学实体共同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的对话平台,关注研究成果在教育和传播层面的有效转化与产出,以期形成一个以研带育、以教助研的学术研究-公共教育的良性循环系统。
为此,岭南画派纪念馆自2022年开始举办系列读书会活动,通过高质量的读书分享和研讨活动,为广大青年群体建立一个交流最新学术成果、观察学界最新研究动向的平台,以长期、系统、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促进馆内学术研究和高等院校教研的良性发展。接续去年“岭南画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读书会系列讲座,本年度我馆以“跨历史与跨文化视角下的20世纪中国美术”为题开展第2期读书会活动,邀请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教授为主讲嘉宾,围绕当下学界中“跨文化”和“跨历史”的研究方法,计划举办共三场读书和研讨活动,带领听众以一种更开放的视野进入美术史研究,考察20世纪中国美术的生成机制。我们期待这种立足于学术前沿的读书与交流活动,能打开听众的思考维度,促进学院的教学、科研及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发展。
岭南画派纪念馆第2期读书会系列讲座的第1场已于5月5日在馆里顺利举办。主讲嘉宾胡斌教授以"东西方艺术的相互影响"这一话题为中心,展开了精彩的分享和交流活动。
时间
2023年5月5日
下午14:30-17:30
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设计大楼4楼
岭南画派纪念馆临时办公点
嘉宾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阅读篇目
《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英】迈克尔·苏立文著、赵潇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西渐历程
——以黄宾虹为例》
洪再新撰、邓经儒译
《美术学报》2023年第1期
第二期读书会现场
胡斌教授在读书会上做分享
胡斌教授首先向观众介绍了迈克尔·苏立文的学术背景及《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的主要框架内容,并关注了迈克尔·苏立文对“东方”这一概念的使用。在苏立文的论述中,这一概念基本上就是指远东(中国和日本),并不涉及西亚、中亚等传统意义上的东方地域,这是由他的叙述重点和知识结构决定的。《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的大体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三个章节主要关注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期间,西方艺术对中国和日本美术的影响,以及这个阶段中国艺术对法国洛可可和欧洲园林艺术的影响;后面三个章节的论述重点是十九世纪末到现代这个时间段,西方美术对中国和日本美术的冲击,以及东方艺术反过来影响西方艺术的现象。胡斌教授指出,苏立文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这种因相互交流产生的文化影响并不取决于地理位置上的远近,更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文化主体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需求,这是交流的重要特征。同时,苏立文对东西方美术的差异进行了概括,认为东方美术的特征是经验的概括和基本形态的提炼,它更注重一种整体性;西方美术则是某种特定经验或者个别形态的记录和再现。胡斌教授强调,苏立文这种大跨度的比较和总体特点的归纳其实很“冒险”,“西方艺术写实”“中国艺术写意”这些概念都是很笼统的比较,讨论的时候要注意相对的范围和时段。由此,胡斌教授也提醒各位读者,阅读学术专著,并不是要求读者绝对认同作者的观点,而是要在阅读中关注值得商榷或者反思的观点,从而引发我们自己的思考。
游文辉《利玛窦像》
油画 1610年
佚名《李日华像》
纸本设色 明代晚期
接着,胡斌教授谈及苏立文对传教士和中国画坛关系的观察。在苏立文看来,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艺术对当时中国画坛的影响是有限的。但这个判断是否准确?对此,胡斌教授援引了学者陈瑞林的观点,读者在思考这一问题时,不妨将高居翰与苏立文的观点联系起来,再根据实际的案例作出判断。此外,苏立文在思考西方美术对中国的影响这一问题时,主要采用了传教士绘画这一线索,但忽略了民间商贸和实用美术品的交流等现象,他的逻辑是民间商贸和实用美术品的交流属于“低层次”的交流,因而不属于他重点关注的范畴。胡斌教授指出,苏立文的这种取向是值得反思的,如在研究岭南画派时,画家与外销艺术、工艺制品的关系就值得深入讨论。
任伯年《钟馗》1880纸本朱砂
任伯年《横云山民行乞图》1863 纸本设色
随后,胡斌教授关注到苏立文谈及的另一重要现象,也即传统型画家在现代转型进程中萌生文化“自觉”的问题。苏立文认为,在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之前,西方美术对中国的影响只不过像中国绘画史长河上吹过的一阵微风,吹起了一些波浪,但很快就消逝了;即使在十九世纪晚期,在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这些大艺术家身上,也基本上没有看到西方的影响。对此,胡斌教授认为,更重要的并不是中国艺术家在技法上是否受到西法影响或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而是要去观察中国的画家在西学东渐的环境下,产生了什么样的思考与选择。有些人积极学习西方美术,有些人坚持传统,难道后者就可以被默认为对西学无动于衷吗?在这里,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当时中国的画家其实是了解西方的艺术和全球的变化的,即使是同样的选择,一个人完全不了解世界的形势作出的判断和选择,和他具备全球视野、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选择,两者之间是有巨大区别的。
黄宾虹《拟笔山水》 1952年 百虹楼旧藏
[英]迈克尔·苏立文《20世纪中国艺术》1959年扉页彩图
接续以上的话题,胡斌教授还分享了他阅读学者洪再新《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西渐历程——以黄宾虹为例》一文的心得。洪再新的研究以黄宾虹为例,讲述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画家向西方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传播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故事。在当时,部分传统型艺术家认为,西方艺术在走向现代时受到了中国艺术写意性表达的影响;而很多中国近代的艺术家反而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古典写实技法进入了现代。因此,这些看起来是保守的传统型艺术家,实际上是具备全球视野的,他们看到了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这些流派的变化,觉得这些派别越来越不写实,而中国原有的绘画主流就是非具象的,为什么反而要学在西方已经“过时”的古典写实?胡斌教授强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不是在批评徐悲鸿的实践和近代中国美术革新的写实路线,而是要重新关注那些看起来保守的传统型艺术家的选择,这里深藏着他们对全球艺术趋势的观察与思考。洪再新对黄宾虹的研究,就是一个极佳的案例。这一案例呈现了一种充满希望、卓有成效且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崛起殊途同归的跨文化趋势。黄宾虹首先通过中国艺术的新国际市场,将二十世纪的中国山水画推向了国际舞台。在此之前,西方对中国的了解有很漫长的过程,他们首先接触和喜欢的是中国的工艺品,如陶瓷、丝绸等,对于中国绘画则喜欢帝王像、祖宗像,这里面包含有一种猎奇的心态。但是中国画坛主流的文人画,西方藏家一开始是不喜欢的、无感的,从不喜欢到最后的欣赏与认同,这里面有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黄宾虹通过与国外画家的互动和对话,把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现代的传统型山水画有意识地推向国际市场,推进西方对中国文人画系统和笔墨的认知,这是中国画家在全球视野的基础上形塑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形象、推动东学西渐的重要实践。
曾伟峰老师在读书会上做分享
随后,在本次活动的读者分享环节,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的曾伟峰老师分享了二十世纪初的刊物《神州国光集》如何塑造中国艺术形象的个案。二十世纪初,在国粹思潮影响下,黄宾虹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国学保存会,创办了《神州国光集》,售价不菲,主要面向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此本刊物每期刊登约20幅图像,都是明末清初私人鉴藏家手中的古代书画、金石碑帖等。在当时,私人鉴藏家在刊物上刊登藏品是互惠互利的,他们通过传播自己的藏品,抬高自己的个人身价。同时,由于当时很多古代书画和古物外流,他们希望通过出版的方式保存国粹。黄节、黄宾虹等人就是通过借鉴日本的刊物,关注美术作为国粹的象征意义和作用,希望通过出版和大众教育的方式保存古代书画、碑帖、金石等古物。
《神州国光集》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铜版和珂罗版,因为在当时来说珂罗版印刷能够最大程度还原中国传统古代书画,所以这项技术就成为《神州国光集》一直强调的技术优势,而像碑帖类更多是采用铜版印刷。
最后,曾老师谈到,当时的美术不仅包括书画,也包括金石、碑帖等。通过大量的书画刊物出版,古代书画就变成了优先出版的对象,在大众的观念当中,书画就成为了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碑帖或者是金石器物逐渐就成为美术中比较次要的部分,这种偏好无形中塑造了大众对于“美术”的认知和理解,将绘画作为中国美术的优先对象进行讨论。这些刊物也是通过强调笔墨、题跋和印章的鉴赏体验,还原中国文人士大夫的鉴赏传统,从而赋予照相印刷复制品保存国粹的文化意义。
漆嘉楠 / Museum Studies在读博士:
第一次参加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的读书会讲座,激发了我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兴趣。在“跨文化”“跨历史”的语境下,胡斌老师讨论了苏立文著作中的观点,以及由其延伸出的不同批评家的观点分析。这样的分享既帮助我们扩展了近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视野,同时也提供了研究方法层面的启发。胡老师在讲座最后以自己关于林风眠的研究为案例,分享了从选题、收集文献到形成论点的过程,直观展现了研究中如何从“输入”转向“输出”。带着方法去阅读是参加读书会的收获。
何洁怡 / 岭南画派纪念馆馆员:
此次读书会主题,从时间和空间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鼓励我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同时激起我们对中国美术史更多的思考。全球化国际性的研究视角,打破了我们固有的地域思维、正统思维、断代史思维。从“跨历史与跨文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大的启发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跳出固化已久的思维习惯和话语体系。开卷有益,借此读书会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获益良多。
李京京 / “京京读书会”创办者、艺术爱好者:
很高兴参加这期读书会,感谢胡老师的精彩分享,通过跨历史和跨文化的视角,帮助大家理解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交流,胡老师还对比分享了同时期的其他学者的研究材料,推荐书籍延伸阅读,拓宽学习视野,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大家学习,也给我们示范了一种读书方法。
郑念缇 / 艺术学理论(艺术批评)在读学生:
通过胡斌老师的分享,我们注意到苏立文对美术传播的作用和条件的总结,加深了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西方的艺术话语权在时代变迁中的力量对比变化、中国对外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的思考。在美术馆一下午聆听知识的分享并沉浸在艺术的历史里真是何其幸哉。
2022年4月中旬-10月中旬
读书会系列讲座第1期
“岭南画派与20世纪中国美术”
5场读书会
分享16篇文章
持续174天
2022年读书会精彩回顾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