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专题研讨班干货满满!看,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的茂名机遇!

茂名发布 2020-02-27


4月8日至9日,茂名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专题研讨班在市民中心举行。其间,全体学员全身心投入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展开热烈讨论。从分组研讨到讨论间隙再到休息时间,学员们积极分享学习体会和心得,深入交流茂名如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的具体行动和计划。8日下午,学员们还聆听了省委宣讲团成员、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作的专题辅导报告。


大家纷纷表示

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学习领会好《规划纲要》,准确把握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工作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协力推动实施《规划纲要》,借势借力壮大发展茂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茂名力量。


看学员们畅谈

茂名如何对接融入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


以开放的姿态谋发展


茂名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级经济区交汇地带,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与压力同在。学员们纷纷表示,要树立争先意识、主动意识,以开放的姿态谋发展。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方绪银:《规划纲要》是今后广东工作的总纲,要带着茂名的视角学懂学透、领会好。要下功夫列出茂名在《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机遇清单”,各行各业、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列出自己的机遇清单,明确抓住这些机遇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政策支撑,看清机遇、把握机遇,并转变为茂名发展的现实成果。同时,要列出《规划纲要》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清单”,明确应对、化解挑战的对策。而在宣传、解读《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要讲出茂名机遇、茂名自信和茂名的美好未来,全方位激发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拥护、服务纲要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实现茂名更快、更大、更好发展的内在热情和坚定信心。


市委秘书长林炎:融入大湾区要利用好“扩展效应”,避免“虹吸效应”。应该做深做透相关研究,充分利用好“扩展效应”。一要发展产业,选择与茂名现有基础和产业链关联度比较高的产业,可以适当考虑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内有关企业、项目会向外扩展,茂名在招商引资上要把握机会。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承接旅游、康养、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为珠三角等地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要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打造优美的城乡环境,避免“虹吸效应”的负面效果。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伯昌:要自觉把茂名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去,加快完善深茂铁路茂名段相关基础设施,争取今年动工建设广湛高铁,全面融入大湾区生活圈、工作圈和发展圈。同时,积极争取省对我市滨海公路建设的政策和资金。相关部门要为营商、创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大湾区发展资源向我市聚集。作为财政部门,则应该为党委政府管好资金,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我市融入大湾区的相关项目建设。
  

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常务副部长黄业忠:要认真学习领会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认真思考茂名在大湾区发展中怎么办、如何办,在观念、规划、产业、交通以及人才等方面如何突破,发挥茂名优势。同时,要明确今后发展思路,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发挥茂名干部积极性,推动实现茂名自身更好的发展。要抓住政策的机遇、区域机遇和产业发展的机遇。统战部门将引导好非公企业、粤港澳乡贤在思想、观念、认识上领会中央精神,发动乡贤积极参与家乡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办好实体经济,凝心聚力推动茂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度融入产业分工体系


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定位是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围绕这个庞大的现代产业体系,我市产业必然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商机。学员们一致认为,要立足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人口优势,深度融入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体系,建设实力雄厚的产业强市。





茂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倪超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重大国家战略,茂名在推动实施《规划纲要》过程中,要做好我市重大项目的规划对接。要借力大湾区建设契机和茂名的独特优势,争取国家、省级重点项目落地茂名,全力保证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要与大湾区进行科研对接,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本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农业大市”在农副产品上的输出竞争力。同时,要做好产业对接、旅游对接,承接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和日渐壮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茂名幼儿师范学校校长伍世亮:“二本四专”是我市重要的教育优势,要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同时结合茂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面贡献茂名的大学力量。在任何发展中人才都是第一资源,茂名高校需要深入思考人才问题,全面对接大湾区内和其辐射区域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各类教育、科研合作,努力提升茂名大学的办学理念、思想和办学质量。茂名高校不仅要让茂名学子能够在家门口上好大学,更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上有所作为。

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弘:茂名应该主动承接大湾区的辐射。要主动对接产业,自觉融入分工体系。一方面要承接好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壮大茂名经济总量;另一方面要争取新兴产业的布局,精准招商。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将会与各区、县级市和经济功能区,以及职能部门对机制体制方面问题进行改革,只要是有利于大湾区建设、有利于茂名产业发展、有利于改善茂名营商环境,同时能够优化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的,就会主动支持积极推动落实。

市供销社主任车东耀:未来供销社将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分类推进基层合作社的改革和改造,从上到下构建全市助农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工作社为民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要做大做强供销社系统的企业,利用大湾区建设的机会,加快传统企业改革,让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竞争体系并拥有一定实力。要抓住机遇,与大湾区核心地区相关的部门扩大业务对接,开展推广新型业态,加快我市供销事业发展。


融入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大湾区建设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学员们一致认为,必须加快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解决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建设好组团式滨海城市,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整洁平安有序。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康:茂名要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并提出要把茂名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就要紧扣发展定位,特色鲜明地走差异化道路,确保在参与大湾区建设中做到更有竞争力。我市除了石化和农业,还有许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特别近年来我国重视环保事业,利用环保督察不断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这为我市高标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环保部门也会在招商引资上,全力做好项目选址的环评等工作,提升优质企业落地的效率。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玉东:应该邀请各行各业技术人才站在茂名的角度,探讨、分析和研判茂名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突围,和怎样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妇女也能顶半边天,茂名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还需要向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广大妇女群众宣讲《规划纲要》,让大家有自觉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妇联组织,市妇联要搭建平台,助力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对标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港澳地区妇女组织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积极引导妇女提高生活质量和创造更好地生活环境。

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晓文:举办这次专题研讨班,强化了我市审计机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使命担当,审计系统一是要以这次专题研讨班为契机,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我市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扩大学习成效,在贯彻《规划纲要》中找准审计工作结合点;二是积极参加省委组织的对大湾区建设配套政策和政策落实、事项落实情况的异地跟踪审计,及时揭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以及政策落实深化改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护航大湾区建设系列政策落地起效。

市土地开发储备中心主任陈木亮:该中心将发挥部门职能,通过土地储备和土地出让,引进央企和大集团落户茂名。如去年通过土地拍卖出让,引入了中国绿地集团落户共青河新城,引入了中国恒天落户站南片区,全面推动茂名发展。下一步,该部门将继续围绕部门职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大力收储土地,为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为茂名的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从而更好地融入大湾区的建设。


发言干货


茂南区区长廖述毅:

■粤西地区如何完全融入、有效参与到大湾区的建设当中,实质就是互动的问题。要找准坐标、展现担当,从发展中借力发力、借势发展,以更高起点、更深层次融入建设、享受红利。


一是打造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必须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突破交通短板。

二是抢抓产业共建机遇,积极拥抱大湾区“溢出效应”红利,主动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协作,把大湾区的产业链条延伸到茂南,实现产业错位、配套、协同发展。

三是解决人才共享问题,形成“求才若渴,奉若上宾”的浓厚氛围,提供一流的服务、一站式的保障。

四是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把茂名打造成为大湾区第二优质生活圈,打造成最让人向往的度假区、后花园。

五是建设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地,要为茂名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搭好平台、拓展销路。


高州市市长朱春保:

■高州要切实对接好大湾区建设、融入大湾区建设,把难得的历史机遇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


一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将围绕增强发展竞争力、支撑力这个目标,突出抓好夯实基础、优化环境工作。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二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高州有厚实的农业发展基础,要整合资源打响高州农业品牌,建设一批直供大湾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高州农副产品加工、金属制造、轻工纺织、医药健康等四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未来要积极承接好大湾区产业转移,坚定不移发展壮大工业主导产业。

三要把高州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城。要更加重视抓好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努力打造粤西教育高地和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提高高州宜居指数。


水东湾新城管委会主任潘伟强:

■水东湾新城要借势借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滨海旅游新IP。


一是坚持在思想上主动融入大湾区。水东湾新城是茂名未来城市核心,坚持思想上主动融入大湾区是历史性担当。

二是坚持在发展上主动融入大湾区。要夯实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加快滨海旅游产业高品质发展,学习借鉴珠海横琴在土地盘整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学习借鉴中山市招商引资成功做法。

三是坚持在机制上主动融入大湾区。将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优势,形成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坚持在作风上主动融入大湾区。水东湾新城将以实干担当、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新区精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改革创新精神进行对接融合,激发水东湾新城主动担当、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李光龙:

■要把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放到整个大湾区建设中系统谋划,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增加连接珠三角的快速通道。

二是全力推进现代产业对接,实现融合协同发展。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条件和产业基础,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机遇,加快融入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配套。

三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的营商环境规则,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四是加快科技创新对接。加强与大湾区各地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资源流动更畅通、创新协作更高效。

五是积极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模式。探索把飞地经济作为茂名对接融入大湾区的新型经济合作发展模式。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调研员邱桂钦:

■主动承接大湾区辐射带动是茂名的历史担当,我市要找准产业发展定位,主动承接辐射带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一要以开放格局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要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海南自贸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推动我市产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二要优化园区夯实产业载体。要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条件。

三要开展技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大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四要提升服务民营经济水平。抓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政策落地,着力破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及生产经营遇到的难题。

五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培育产业新形态。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模式,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许兆伟:

■要加快畅通对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其中,要突出规划引领,以对外交通重点项目为抓手,不断打通我市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新动脉。


一是按照“外接、内联、立体、便捷”发展思路,引入高水平团队,组织编制全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二是加快构筑“快速、高效”的铁路运输通道,全力推进广州经茂名至湛江客运专线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益湛铁路茂名东站至茂名港博贺新港区铁路工程进度,积极争取南深高铁、桂湛客运专线途经茂名。

三是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博贺新港区集疏运通道。

四是加快完善“四横三纵”高速公路网络,增强与大湾区的交通联系。

五是配合做好湛江(粤西)国际机场项目的建设工作。

六是加快推进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前期工作。


发挥优势,补齐短板,错位发展

期待一个更强的茂名!


茂小布推荐


这位茂名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月候选人名单!一起为她点赞!


超养眼!电白大变样,竟然藏着这么多高颜值公园!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越 杨海云 黄月华 张彩霞

图综合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詹翔闵

初审:柯柱基

审:孙广宇

来源:茂名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