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学者云集,共议文籍编撰!都有哪些干货?快戳→

茂名发布 2021-02-24


昨日上午,我市在茂名迎宾馆举行《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首次专家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倪俊明副馆长,广东省方志馆原馆长林子雄,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杨权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王杰、张金超研究员等业界权威专家以及广东人民出版社肖风华社长等同志出席,与我市专家学者近三十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丛书》编写事宜。


研讨会现场


会上,《丛书》项目组的专家学者对《丛书》前期情况、编辑计划等作了详细介绍,并对《茂名历史文献》书目初稿内容、编例设定、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进行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碰撞思想火花,交流想法,气氛热烈。现将与会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肖风华(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

茂名市委市政府以及茂名市委宣传部高瞻远瞩,整理和出版广东茂名地区的历史历代经典文献,挖掘梳理茂名历史源头文化的过程,对当下和未来茂名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所以我们组织了一个精干的编写、研究、出版和宣传的力量,第一时间向省委宣传部作了汇报并得到了大力支持。


我认为该项目之所以叫《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是立足于文化发展,梳理茂名文化脉络和典籍不仅仅是为了梳理,更是为了提高茂名文化发展的软实力,在梳理过程中发现茂名的文化族谱、文化基因,为未来茂名的发展注入更多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在此过程中,整理、发现、活化是几方面的重要工作。《丛书》作为茂名的“四库全书”不仅要做出来,更要用起来,这是我们整理和出版《丛书》的最大心愿。

茂名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化在其中将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希望能够把该项目作为文化精品、传世精品完成。我在这里表态,广东人民出版社一定会把这个项目做好,把对茂名历史文化的整理与当下结合,把茂名文化向外推出,为茂名发展注入文化发展基因。


广东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肖风华在会上发表讲话。


倪俊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研究馆员、副馆长)

《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项目,能挖掘茂名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茂名的历史文化脉络,夯实茂名发展的文化根基,提升茂名的文化软实力,塑造茂名的文化形象。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把散落在全世界各地角落的茂名文献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套大家摸得着、看得到、方便查阅的丛书。《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完成后,能更好地为学者提供文献资源支撑,利于今后研究、宣传、推广茂名历史文化。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研究馆员、副馆长倪俊明在会上发表讲话。


杨权(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导)

编撰《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是学术界的一个福音。要从几个方面认识此《丛书》的意义。一是抢救茂名文化遗产的需要,我们先贤肯定写了很多作品,但流传到今天,十本不到一本,这些东西很多都藏在图书馆,有些是孤本、藏本,我们收进《丛书》可以避免湮灭;二是推动深化岭南文化研究的需要,书的内容经史子集都有,不管哪个领域,都是研究古人社会、思想感情、生活工作等珍贵资料,体现了各地区的政治、宗教、文化和风俗等,整理出来将深化对地方文化的研究;三是满足社会各界阅读利用的需要,许多古籍藏在图书馆甚至国外,不容易借阅,所以用一套历史丛书形式出版,人民群众利用起来就很方便。四是摸查茂名文化家底,展现粤西文化成果的需要,岭南曾经被人说为“文化沙漠”,此说话是不成立的,所谓沙漠是不毛之地,但即便是沙漠下面也有很多石油。编《丛书》展现历代文化成果,证明我们不是“沙漠”,要纠正别人的看法,就要拿出实际的东西来。《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意义重大,体现了茂名领导和学术界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导杨权在会上发表讲话。


林子雄(原广东省方志馆研究馆员、馆长)

时隔多年再来茂名,变化非常大,方方面面体现出对文化历史的重视。在我印象里,曾经还没开发完善的茂名滨海新区冼太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如今已成为能有效宣传冼夫人文化的地方。
  

我在省图书馆曾工作过30多年,后调至省方志馆。省图书馆一直肩负起广东省出版各种历史文化丛书的重任,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老馆长带着大家广泛征集广东各地地方文献,每一张纸、每一本书,都不放过。积累了80年,省馆的地方文献已在全国数一数二。可能很多当地都没有的资料,省图书馆有。所以现在利用起这些资料来编《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是非常好的时期。
  

一直以来我们做了很多文化设施、很多文化工作,但是编《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利在千秋。例如《广州大典》收录4064种文献典籍,从全世界范围征集回来的,有一些书原本很难看到的,现在经过收集汇编,就能被大家更好地看到和使用。所以,《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出版后,非常利于本地的学术研究、文化传承。
  

目前,《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的目录肯定还有些遗漏或不足,所以我希望能够发挥当地文化、学者、专家的作用,广泛征集素材,让《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做成一个精品。对本土来讲,我觉得茂名本地的学者和专家最有感情、最有发言权,而且他们可以深入到各个村落,挖掘现在目录上没有的文献,不断丰富内容。


原广东省方志馆研究馆员、馆长林子雄在会上发表讲话。


张金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站在一名研究学者角度来说,启动《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编撰等工作,重新系统地挖掘和梳理相关史料,告别过去零散式的查阅和整理,极大方便了广大学者开展工作。


此次资料收集时间跨度长,范围广,即使未能第一时间收录的资料,也可以利用此次机会摸清底数。在对《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进行文献整理工作的同时,建议可同步向广大读者开放一套研究丛书,为这本书注入更多新时代的元素。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金超在会上发表讲话。


王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编《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我觉得应该把面放大一点。在挖掘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再挖掘多些民间的东西、真正的土特产。因为来自民间带有乡土气息的史料,非常接地气。这块资源的价值,正如一种新大陆的发现。我们如何去发现新大陆、发现新的东西,是今天需要用力去做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杰在会上发表讲话。


孙益龙(茂名市档案馆副馆长)

编撰《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是具有历史眼光和文化自信的系统工程。从目前收集内容来看,《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将反映茂名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可为茂名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精神财富,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茂名市档案馆副馆长孙益龙在会上发表讲话。


朱剑锋(市文联专职副主席)

近年来,茂名市编写和出版了不少关于冼夫人、荔枝、石油和民俗等文化方面的书籍,以文化重塑的形式不断打造独具茂名特色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获取资料的渠道逐渐增多,在编写《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时,我们更多需要考虑读者对内容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如何在现有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发现、挖掘和研究茂名的更多文化内涵和价值,打造茂名文化品牌。


茂名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朱剑锋在会上发表讲话。


张慧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编撰《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对茂名甚至世界各地读者了解茂名,实用性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对文学创作等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收录范围广泛、完备和系统,为创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全书计划收录包括诗词、传记、族谱和方志等20多个类别共150多部文献,很大程度上呈现给读者是更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同时也给学者研究茂名开拓了新的视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慧谋在会上发表讲话。


姚国军(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

《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是一项“利市利民”的文化传承工程,既可以“藏诸名山,传诸后人”,又可以“追本溯源,鉴古察今”,意义重大,难度也很大。作为茂名的“新四库全书”,可以采用“经、史、子、集”四个部分进行编写。从现阶段的文献目录来看,《丛书》的资料搜集得较丰富,仍有还继续拓展资料的可能;同时,除了茂名本地作者写茂名的历史文献以外,可以考虑收入其他地区或者省份作者书写茂名的历史文献。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教授姚国军在会上发表讲话。


周华君(茂名市图书馆馆长)

为配合做好《茂名历史文献》的出版工作,茂名市图书馆对我市地方文献情况进行了梳理。根据历史记载、流传资料和我们的调研,茂名地区地方文献和古籍资料有许多,但如今保存在茂名本地的不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如《潘仙全书》《冼夫人全书》等都在省立中山图书馆。通过茂名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党史地志办以及各学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和古籍进行调查,茂名地区现存的古籍极少,大多都是影印本,内容多为地方旧志书。据初步统计,现茂名地区收藏的影印本古籍线装书2000多册。其中以高州市以及电白区收藏的较多,信宜市、化州市、市党史地志也有少量收藏。茂名市图书馆现有地方文献2500多种,6000多册,其中,族谱19种79本,县志、府志11种,101本。


茂名市图书馆馆长周华君在会上发表讲话。


廖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岭南文化专家、茂名市劳动人事仲裁院院长)

我认为,《茂名历史文献》收录应立足历史,从大粤西角度,以现茂名为主,其他区域为次;吴川、廉江列入。对于粤西历史人物潘茂名,由于年代久远,历史文献保存少,建议编辑出版《茂名历史文化专辑:潘茂名》放宽收录条件,从地理志、府县志、民间传说、习俗、中医药传承、诗词歌赋、高凉山歌、碑记文物中收录。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省方志馆、中山大学支持高州图书馆,用科技修复曾被烧过的古籍文献。支持茂名图书馆的馆藏,支持纪录片《潘茂名》拍摄工作,推进粤西历史文化的传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院长廖君在会上发表讲话。


赖阳郁(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过往很多学者撰写的资料没有很好保留下来,导致在传承民俗文化方面,人们所能掌握系统且权威的资料较少,也不够详尽,在史料出现分歧时如何进行取舍,也应该是我们考虑的要点。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媒体宣传、广泛发动民间组织等方式,把资料收集等工作做细做实,为开展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赖阳郁在会上发表讲话。


陈朝晖(茂名市博物馆馆长)

作为博物馆的负责人,我从收录范围谈谈自己的想法。从目前已梳理出的“文献目录”初稿上看,大部分是以史料、出版的资料作为收集的范围,其实很多出土文物、碑文等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录。如茂名市博物馆就出土了明代的广东监察御史来茂名时写下的不少诗碑,里面的文字也记述了当时茂名历史情况,我们都抄了出来,虽然当时没有出版,却是第一手的珍贵材料。包括一些历史名人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也制作了一些碑文,我们都有相关资源,还有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些墓碑都有很多文字记载,建议把此类收录入内。


茂名市博物馆馆长陈朝晖在会上发表讲话。


崔伟栋(电白文联创作部主任)

茂名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但缺乏既系统又权威的历史文字资料。一方面,过去不少人对于茂名历史多是道听途说,缺少历史依据,另一方面人们也无法找到相关的书籍进行查阅与研究,所以《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的编写、出版和发行,意义深远。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要多学习多借鉴,把好收集和甄别资料重要关口,推动《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顺利完成。


电白区文联创作部主任崔伟栋在会上发表讲话。


张均绍(原高州市党史地志办公室主任、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高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高州市冼学研究会会长)

针对《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项目提三点建议:一是要注意资料收集的广泛性,例如历史名人留下的著作、手迹等。二是要重质量而非数量,多实地考察,更好地呈现真实历史和还原真实面貌,能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是留意稀有作品的收集。


原高州市党史地志办公室主任、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高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高州市冼学研究会会长张均绍在会上发表讲话。


陈冬青(高州市博物馆馆长)

看到《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的目录,很兴奋,觉得收集得较全面,很多内容都是过往没有接触过的,对大家今后开展研究非常有帮助,期待《丛书》能尽快出版。同时,建议项目组做好甄别,尽可能多收集一些民间资料、民间习俗、民间信仰,这些资源都有着它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高州市博物馆长陈冬青在会上发表讲话。


杨豪明(信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启动《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编撰,是茂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茂名落实文化强市战略,推动粤西文化高地建设的关键环节,真正做到了以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茂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其次,《茂名历史文化发展丛书》作为让茂名人民乃至世界各地了解茂名、研究茂名的重要窗口,也将为后代子孙了解茂名留下宝贵财富。


信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杨豪明在会上发表讲话。


茂名网警提醒您▼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谨防网络犯罪侵害!




茂小布推荐


高州市市长直播带货:3小时预售荔枝301万元


走起!广东公示工业旅游精品线路20条,茂名这条线路上榜!


文字整理/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海云 陈敏 杨珮珮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昊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刁爱惠

初审:柯柱基

审核:黄策

来源:茂名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