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20•我爱荔】最顶级的荔枝吃货,竟然不是苏轼

茂名发布 2021-02-23


宋代有名的吃货苏轼被贬岭南时,第一次吃荔枝就被彻底降服,写诗膜拜:“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这荔枝,红罗裙白皮肤,美妙绝伦,莫不是仙子吧?世上竟有此等尤物!



此后,荔枝没熟时就心心念念“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荔枝新熟时又给好友写信:“某启。近苦痔疾逾旬,牢落可知,今渐安矣,不烦深念。荔枝正熟,就林恣食,亦一快也,恨不同尝。”明明痔疮还没好,这又念叨着要去林子里美美大吃一顿荔枝。吃就吃吧,还要打包:“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又要抱儿子,又想拿荔枝怎么办?苏公作出了选择:“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儿子不要了,满满一怀抱都是荔枝。经鉴定,这是亲爹无疑了。真是个货真价实的吃货。


荔枝红了。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黄信涛 摄


但说到最顶级的荔枝吃货

却不是苏轼

“日啖荔枝三百颗”很多了?

不,强中自有强中手

吃得多的,何止是他?


■ 比蔡襄还早写出荔枝专著《广中荔枝谱》的郑熊,每到荔枝上市时节,每天只吃平日一半的饭,好留足肠胃饱吃荔枝,想来“日啖荔枝”量应该超过苏公的“三百颗”。“岭南三大家”之一、晚清著名诗人陈恭尹更是“倾筐饱后,厨烟不用兴”。“日啖谁能厌?我今欲当餐”,个个拿荔枝当正餐,家里不用开伙。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饱啖之法是美酒配美荔:“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刚喝了一杯美酒,又恨不得马上剥一千颗荔枝放进口里,这贪吃的模样,超过任何饕餮之徒。



■ 《列仙传》记录过春秋末年的一个故事:有人吃荔枝吃多了,结果长生不老,变成了“荔枝仙人”。“食其华实为荔枝仙人”的传说给荔枝蒙上了一层玄妙的光环。从此,年年吃新鲜荔枝就可以延年益寿乃至可以“得道成仙”的信念,就成了古代博大精深的荔枝文化的一大底色和标识。


■ 明代诗人、书画家宋珏是有名的风流才子,平日饮酒以斗计,但并不以“酒仙”自诩,而是号称“荔枝仙人”,自封“荔社”盟主。他视荔枝为世上最高贵的果品,曰:“荔枝之于果,仙也,佛也,实无一物得拟。”每到一处品荔,必即景题诗于壁,今存《读金陵俞仲髦 荔枝辞戏作》一诗,共54韵,是历代最长的咏荔诗。自述一天吃一二千颗荔枝不在话下,由荔枝初上市一直到过季,肚里毫无疑问已经收藏了十几万颗。此外,他还特爱研究不同品种,日常翻翻荔枝图录,感觉爽歪歪。有人“宁愿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而他则是“但愿饱餐树下死,赢他身后有传奇”。他觉得,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享受过饱啖鲜荔的口福,纵然是个百万富翁也是个穷光蛋:“人生不得饱啖此,腰缠百万犹然贫”!



■ 食荔枝品种最多的要数明末清初的爱国诗人屈大均了。他早年做过贩荔小商,经营范围由本乡遍及茂名各县,采购过程中自然要品尝果实优劣来定价,因而食遍各个品种。他在《沁园春·荔枝》中说到,“自清明过后,餐到深秋。”从农历三月采摘“三月红”开始,直至荔季结束的六月止,天天吃,时时吃,食遍广东各地,连续数月沉醉于“膏滑难濡,绡轻尚汗”“玉浆四注,甘入心流”的口福之中,可说是吃荔枝的马拉松选手了。


唐朝长安人吃的是冰镇荔枝?


人们是什么时候学会用冰的?

唐朝人在炎炎夏日将新鲜的

荔枝送抵长安有没有用冰?

中国最早一部诗集《诗.豳风.七月》写到,古人通常在十二月凿冰,一月把冰放入“凌阴”,即大型的冰室,包括冰窑、冰井。等到二月祭祖时再取出来,奉上羔羊。还产生了专门掌管冰的官职——凌人。


可见,储冰用冰的制作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所以唐朝在炎夏时节用冰镇之法长途运送荔枝,以保证荔枝的鲜美,就不足为奇了。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北宋年间的虚竹与梦姑梦中相会就是在冰窑,相信金庸迷们都会记忆犹新。



但在唐朝时,食冰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儿,后唐异闻笔记《云仙散录》记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翰林学士、大文豪白居易这等身价的人可以论筐得冰,真是羡煞旁人。


所以,白居易家的荔枝就是比别人家的耐吃。他的《荔枝图序》里形容荔枝“瓤肉莹白如冰雪”,注意有个“冰”字,可见他早早就吃上了冰镇荔枝,美美哒。


唐宋文人敲冰消夏也是当时文艺青年的爱好之一,如欧阳修“碧碗敲冰倾玉处,朝与暮。故人风快凉轻度”,他形容荔枝是“绛纱囊里水晶丸”,水晶也是凉凉的,冰过才吃的可能性很大。



黄皮是天然的荔枝伴侣


清初著名生活美学家李渔曾在他的《闲情偶寄》卷三声容部里颇为自得地写道:“果中荔枝,其色国色,其香天香,乃果中尤物。佳人就寝,止啖一枚,则口脂之香,可以竟夕。”荔枝国色天香,是果中之珍品,吃荔枝口气清香,抽完烟吃不会有烟味,各位美女若在睡觉前吃一颗,嘴里的香气可以留到早上哦。


蔡襄《荔枝谱》提到,“或以其性热。人有日噉千颗,未尝为疾。即少觉热,以蜜浆解之。” 意思是,有的人认为,荔枝品性热燥上火,但有人每天吃上千颗也不会生病。即使稍微觉得有点热气,用蜂蜜冲水喝可以消解。



如此说来,吃三百颗和日食千粒,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古人对此有多种方法可以缓解,或吃蜜糖,或喝盐水,或以荔枝壳煲水饮。茂名有些开放采摘的果园,游客进园前按规矩必须先喝一碗盐水,不然不让进。园主就是深谙吃荔诀窍之人。


古人还发现黄皮是天然的荔枝伴侣,似乎专门为吃荔枝上火而生。有谭莹《岭南荔枝词》为证:“赤露含浆树树甜,倾林饱啖更无嫌。园中昨下黄皮果,解饮何须藉海盐。”



茂名的荔农说简单,吃饭时顺带吃点咸鱼蒸猪肉,便可解决。又或者,吃荔枝时,把剥开果壳后那层薄薄的白膜,和肉一起吃下去,果膜有点涩,嚼到果肉时,会一下鲜甜起来。


蝉鸣荔熟,佳果飘香

垂涎欲滴望眼欲穿的吃货们

又可以大饱口福

大快朵颐,大呼过瘾啦!


 



茂小布推荐


最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图全读懂


袁古洁带队调研两会期间社会风险防控工作:落实落细社会风险防控措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文/郭柳纤(作者郭柳纤,系茂名市行政学院行政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岭南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刁爱惠

初审:柯柱基

审核:杨永新

来源:茂名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