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琴川文艺】“菱塘沿”采红菱,带你回过往小时光~

海纳琴川 2024-03-22


人们为什么要数九,

要数到九九八十一?

那是在寒冬腊月里盼望着春风。

而当下是炎炎夏日,

人们只能数三伏了,

盼望着秋风早早响起。

同时也向往着那秋实的甘甜,

向往着那红菱白藕清香,

同时也着实激发起我的口水追忆。

秋天


菱,在本地一般为红菱,是小秋收作物,每当中秋之际,正是成熟的时节。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秋爽刚刚开始露锋,正好比是刚刚解除严寒的初春,特别舒适,酣畅,此时,香菱外加甜藕芦稷的口福,那感觉真叫是好、好、好。孩提时代的我实在找不出词来形容。

儿时的记忆


菱,不但有人工驯化的品种,还有野生品种。记得小时候,那走街穿巷的叫卖:“ 香菱,北门野香菱……” ,我确实更喜欢吃野红菱。它虽然很小,但味更好。吃野红菱要选长得老成的,煮上一锅,等到香气四溢时就差不多了,倒出沥干后再保温起来,因为在温热状态下吃是最合适的。熟野菱很硬,牙不好的人只能用剪刀,但是没有了一口咬上去的那一股熟菱气息;当没有了齿间的留香,好象牙根都要有发痒的感觉。菱肉在嘴里甜香酥糯,结实似栗,但更为细腻,回味更浓。吃了总觉不够,撑了都还不知道。



菱,还有一个品种,没有棱角,圆圆的,那些叫卖的称它为“元宝菱”。听说品种外地引种的,我更愿意生吃。元宝菱长青绿色,一般是选其生长早期时采摘上市的,所以看上去嫩嫩的。其清脆甘泽的感觉叫人难忘。这种菱特别细腻,那清香的特质,如果不是吃在嘴里,根本体验不出来。随着咬后一声脆响,让人的耳朵、鼻子都得了享受。这种菱还有个特质,就是汁水多,并且甜中还带有一点涩味,更是激人口欲。那淡淡的甘甜淡淡的香,清清的脆响丝丝的涩,给人的回味却是浓浓的。



人说红菱好吃采菱难。我见过采野菱的,但在我看来,这种“难”是让人羡慕的。野菱好静,喜欢长在活而缓的浅水里,因而采菱就自然显得悠闲自在。咱江南有专门的采菱桶,是长圆形的木盆,也有用圆形澡盆替代的。



由于采野菱算不上产业,所以都是小伙伴的事。农家姑娘较为文静,那黝黑丰腴的四肢在乡土、翠叶的衬托下变成饱满的白藕。那玉臂在菱桶下划出层层的碧波,荡漾起绿水翠叶,勾勒出一个水乡采菱的农趣画意。然而,一旦很多的小伙伴在一起,哪分得男孩女孩,“水师大战”随演而来,那收获喜悦的欢笑声、“战船”碰撞引发的争吵声,还有相互追逐的大呼小叫……看得我大犯嫉心,说:给我翻掉几个,看你们落汤鸡。



虞山脚下产菱是有佐证的,清代吴谷祥画笔下的《虞山十八景册》之《北郭采菱》图便是。虞城本没有郭,北门一出,也是郊外田野,画家把产菱之塘说成了郭,显现了菱塘的丰茂和山水郊野的悠雅,也显现了他对菱塘的喜爱之心。


北门外有一片两头小中间大的水域,西端有多条山泉涧水汇聚成流,雨天奔腾直下;东端接通福山塘和护城河及琴川七弦之河,古之 “七溪流水皆通海”是有根据的。该水域,水质清冽,水面宽广,水活而静,盛产江南水八鲜之一的水红菱,故这一地段被命名为“菱塘沿”,也就是吴谷祥画笔下的采菱之郭。

(旧时菱塘沿画与照)


不经岁月沧桑,菱塘沿已不复当年的模样,城门城墙变了道路;城外小径小桥变成了大路大桥;一部分水域变成了停车场,时代发展了,也付出了代价。如今山水似旧,菱塘沿两岸倒是更漂亮了,原本的郊外野景变成了城市景观,然而这塘无菱可采,莫不叫人黯然神伤。

(现水北门外景观)

(原菱塘水域现变成停车场)

(现菱塘沿景观)

现在,市面上还偶有听到“谢桥野菱”的叫卖声,说明它还苟有生存。谢桥乡离北郭不足十公里,水路直接菱塘,而菱塘水域大部份还在,西端的的虞山源头还在,东端的福山塘更是完好依旧,这一切也就使我们心中还存有一线希望。

但愿有一天,这里的环境没了污染,水质更为清冽,菱塘沿的水滩里就会钻出一根根菱苗,待到盛夏,梅花形菱盘便会漂浮在水面上。等,等,等,等到那时,我就去塘边高唱:一根草,水里漂,开金花,结元宝。

(作者:中南南苑社区侨眷 张逸民)



今天一早,琴川街道用这样的方式为祖国庆生~

良心推荐丨国庆去哪不拥挤还便宜?

修车技能哪家强?来看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竞赛

出租房屋喜迎“安居超市”,长效常态管理步入“新轨道”

超燃!四街道青年篮球赛,谁是你心中的mvp?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