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赵国君 一瘸一拐往上爬

2017-04-07 赵国君 嘉言法律论坛


一瘸一拐地往上爬——

在“律师制度与新闻监督”论坛上的发言



注:5月8日是北京岳成律师网开通的日子,应岳成所的邀请,做了下午分论坛“律师制度与新闻监督”的嘉宾,畅言法律与传媒大事。本来的两个嘉宾缺席,只有我和主持人,《半月谈》杂志的主编王京忠先生一唱一和了。因并无多少准备,都是兴之所至的闲聊,从个人际遇到律师环境,再到新闻监督的方方面面,说得云山雾罩,又有其他心思走神,讲得并不系统,也谈不上酣畅,算是善言的我,本来只适合插科打诨,不想被推上前台,囧状可知,会后思来,此问题国君同学的真实意思如下,补记晾晒给方家亦不迟也。


2011年5月10日 国君


一、我对律师好期待


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是三员,所谓税务官员,法大学员,如今法律之观察员,这三元奶粉不是三鹿吧。
由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税务官员到今天律师制度的观察者,这里面的跨跃是怎样形成的呢?说来,还是对律师行业有感情啊。


是啊,我对律师行业的感情,可以用浓烈来形容。
想做税务官的时候,自费订阅12种报刊杂志,其中,《中国律师》杂志是我必读的,其中的“主编寄语”大大启蒙了我对律师职业的认识,也提高我对从事这个行业的兴趣。今天它的主编刘桂明先生就坐在我旁边,刘老师啊,您对我的“危害”可不小啊,都比得上”三聚氰胺“了。


11年的老税吏辞职北漂,到法大做学员,为的是以法律武装自身,为的是能够做一名光荣的律师。


我学啊,准备司法考试啊,于此其间,一个偶然的工作改变了我的命运,那就是我受花城出版社林贤治先生委托做起书来,什么书?就是有关中国律师的一本访谈录。


那时候我的胆子大啊,只是仗着对律师行业的向往和理想就接了活儿,满脑子都是民主、法治之类的大词,其实我对中国律师的了解还是很有限的,但热情与激情代替了一切,就做下去了。


我本想选取最优秀的律师直接做访谈的,但比来照去,发现符合理想的律师并不太够数(当然,后来,随着对中国律师的熟悉,那时候的眼界还是比较小的)于是,就拉学者来作数,江平、贺卫方、马怀德、蔡定剑、何兵,包括在座的刘桂明总编,再加上张思之 、田文昌等金光闪闪的大腕,一共17个人,访谈录变成了纵横谈。


书出版了,我也变成了研究律师制度的小小学者,不再想直接做律师职业了。


后来去重庆为周立太编书,读了大量民国时代法律人的故事,更加燃起了对律师职业的关注,更加想把律师职业的理想与精神流布社会。


于是乎,在2005年的北大,第二届青年律师论坛上,当时刘总编作为主持也在,我请江平老师题词,发起“走进中国律师”活动。


这个活动就是要把中国律师的真正理想和精神展现给社会,就是要大力讴歌与颂扬律师的正向价值。现在,人们市侩了,可能怀疑我那时候的动机,可那个时候,国君同学真是一腔热血啊,不做他想,说了算,定了干,没想那么多。


怎么做啊?我想邀请律师们到学校、到厂房、到社会的各个地方去宣讲,按江平老师的话讲内心苦衷,喜怒哀乐。


首期开讲的是钱列阳律师,贺卫方点评,在法大,场面爆满,效果奇好。


第二讲在北师大,田文昌主讲,陈瑞华点评,效果奇好,场面爆满。


这活动做得我信心十足啊。


转眼就到了2006年,在朋友的指引和支持下,我开办了网站,就是今天的“中国律师观察网”。一听名字,在座的各位是不是觉得这个网站特像中国法学会,或司法部官方主办的网站了,呵呵,其实,它就是我一个的网站,由总裁到编导到编辑到记者到党委书记妇联主任都是我一个人,这个网站巨小的服务器与我巨大的双人床之间的距离也就是10几厘米。


一个网站不过时我个人的黑板报,贴点儿好玩的文章,或者认为律师该看的东西,标准很有赵国君特色,算是有了一点影响,但没有扩股、重组、上市,没有任何商业规划与整合,就那么存在着呢。你也看出来了,网站不是问题,利用网站做活动才是大问题!


利用中国律师观察网,我们做了30多场论坛,都是针对律师行业存在的问题、律师反映的情况,以及重大有影响的案件来做主题的,那个猛烈,那个激动,那个畅快啊。


你也看出来了,所谓中国律师观察网,所谓我一个人的疯疯癫癫,其实也是在做一个媒体,也在打造一个有关中国律师的公共平台。


可是,这个有着鲜明特色的公共媒体逐渐也出来问题。


什么问题?


那就是,论坛本来是单一的交流功能、宣泄功能,有助于和谐社会发展而骂娘的功能,做着做着,就有人说,您做的这些事件能够报道吗?当事人希望找平面媒体。


另外,报道了,能帮助我把这个复杂问题解决吗?
看吧,本来单一的功能如今要多元化了,不过给疗救者吹风的忽悠变成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寻关系,求帮忙了。


变化反映了社会矛盾逐渐加剧,反映了中国律师的复杂困境,一个自我宣泄的平台要增加新闻监督职能了,这是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是社会情势变迁,是中国律师的步履维艰。


尽管如此,如今的我,算的是老油条了,对中国律师这碗饭看得算清楚了,可,可我依然对律师这个行业充满期待,因为,我对律师之于社会和国家的应然的、正向的价值深信不疑,没有动摇。


我对中国律师在复杂环境里求生存、求发展而做出的顽强努力充满理解与敬意。


是的,我依然喜爱律师,依然对律师这个行业充满期待。



二、我知道律师成了瘸子


中国律师发展到今天,无论数量的庞大,还是整体业务水准的提高,应该客观地说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这个大进步是正确的决策,是市场社会对律师行业的突然需求与律师行业自身不断建设的结果。


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似乎已成共识。
可惜的是国家现在是兴盛了,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但法治却在倒退。


法治建设的步伐不但放慢了,而且脚还放错了地方,意识形态裹挟着利益使法治建设出现了波折、反复,甚至大倒退!


我们不是诉诸于个别人的善与恶,确切地说,法治不是今天公共决策与社会治理的选项,或者即便是选项,也是披着法治外衣的,不是真正法律精神的,是工具论的,非唯一可期待的手段,我们还太迷恋暴力、领导人的意志之类非法制的东西。


这是我对当前法治法治不发展的一个判断,也许偏颇,但我看到律师在社会社会中越来越“不好使”,不好用了,说白了,律师是对公权力有效的制衡与监督,但在蛮横的权力面前,律师成了麻烦制造者,成了难成其事的障碍物,于是,律师法定的职能得不到保障,律师的执业自由受到侵害,更可怕的,律师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乃至入狱,社会形象也一落千丈。


于监督权力而言,自身难保,形象难看的中国律师成了瘸子,自己都立不起来啦。


三、律师天然要与新闻媒体结盟


律师是自由职业,除了专业技能并没有权力,新闻媒体也是,所谓无冕之王,第四种权力,也不是真正的权力,他们二者在追求真相与正义,对权力的监督上是天然的结盟者。


你也看到我前面举的例子,律师特别想在权利丧尽的时刻寻求媒体的帮助,为其造势,鼓呼。


媒体本来有自身的立场和特点,所谓中立、客观,可是说到这里,我们就看到,律师借助媒体放声,其实有以舆论影响司法之嫌了,或者,直白地说,就是在借媒体之力影响司法审判了。


这样做对吗?


当然不对。


但是,有个前提,律师本身的权利不能发挥,司法审判在权力的控制下依然失灵了,这个时候,教科书的理论就不适合了,媒体与律师结盟而上,共同出击了。


或者,你很古典,很贵族地说,即便对方不守法治,我们也不应该与对手看齐,如此,岂不堕落竞赛,一路向下?没有出头之日吗?


确实如此,但我只是客观描述,这种疑似以舆论影响司法的情况会一直进行下去的,在律师没有发挥有效职能之前,在法治不彰、人治横行的时刻,这个玩法儿很低级、很真实,也很没得可选。
所谓律师制度失灵。新闻监督赶快跟进吧。


四、新闻媒体真的能监督吗


当然,新闻媒体天然就有监督的职能,并且是最重要的职能。


可是说到这里,就有必要对新闻媒体做番审视了。
上午的会上,有领导点出了新闻媒体在宣传法制方面应做的贡献,宣传,真是一个泄露天机的好词。
法制新闻一定要和法制宣传新闻分开呦。


法制新闻的宣传性反映的是,主体不是民间的,市场的,是有先验主体存在的,他们的决策、动态、意志才是新闻媒体出声的主要内容,所以什么负面报道、社会敏感案件、炒作等等词汇就成了禁区。
于是,新闻不是那个新闻,监督也就不是那个监督了。


我们注意过吗?


我们的报纸大量充斥着某某公安机关又端掉一个犯罪窝点,又打掉一个犯罪团伙,在没有法庭审判之前,官方控制的媒体早以将当事人视为有罪了,媒体这样说,老百姓当然就这样想。


你看李庄,收人家那么多钱,还嫖娼,这就是百姓眼中的李庄,就是他们对中国律师的认知。


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媒体的媒体整天在做这样的宣传和报道。


这些没有任何法律常识与法律元素的报道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使得简单化、仇恨化成为首选,时间一长,法治的土壤早就沙化了,律师就会天天在秀才遇到兵的时间里苦口婆心,费劲气力而不得其所。


所以,这样的媒体不是真正的媒体,它不但不监督,而且害怕监督,瞎监督。


这样的媒体不是瘸子的另外一个兄弟,拐子吗?


没有独立性、客观性与市场化民众取向的媒体不能有效的行驶监督职能,瘸子律师碰上了拐子媒体,律师不是那个律师,媒体不是那个媒体,一瘸一拐地往上爬的监督啊,你好遥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