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辛德勇大战《文史哲》,我们今天如何做学术批评?

指南哥 教师打怪指南 2024-04-11



这是教师打怪指南的第83篇原创



从昨天到今天,学术界最大的瓜可能是,辛德勇教授大战《文史哲》编辑部,有关今天如何做学术批评的讨论也热烈起来。

这件事的简单起因是,《文史哲》在2021年第6期刊发一篇文章,“司马光的学术逻辑与唐宋时人对汉武帝的看法:读《制造汉武帝》”,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林鹄,其中批评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辛德勇教授专著中的史料和立论。

而辛德勇教授认为,这篇学术商榷文章犯了“稻草人谬误”,就是曲解了自己书中的观点,之后再加以批评,并要求编辑部给出解释。



 

01

作为学术商榷的书评

 

作为一篇商榷性的书评,该文把辛德勇教授专著《制造汉武帝》的核心观点概括为,“辛德勇《制造汉武帝》认为,为了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刻意采用不可信的《汉武故事》,塑造了虚假的武帝晚年政治形象。”



对此,在公众号“辛德勇自述”中,辛德勇教授昨日发表,“《文史哲》这是要干什么?”其中回应说,“可这根本就不是我的意思!而且我在《制造汉武帝》中也根本没有表述过这样的意思!……强行捏造一个观点硬把它栽在我的头上,然后再对其恣意挞伐。”



同时,他解释说,“虽然提到了‘司马光在陈请废除王安石新法时,亦曾举述汉昭帝即位后较诸武帝改弦更张的举措’云云的话,但这只是用于说明司马光对待汉武帝暴虐子民行为的态度,而这同司马光‘为了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刻意‘塑造了虚假的武帝晚年政治形象’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



对于辛德勇教授的要求,编辑部工作人员回应说,该文的刊发“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论文发表完全合规”,“论文中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与平台观点无直接关联,作者有发表文章的权利。”

 

02

大刊如重炮,批评须谨慎

 

看热闹不嫌事大。

对于如何评判《资治通鉴》的史料价值,如何理解汉武帝晚年《轮台诏》的意义,如何维持史料不足、史论补充之间的平等,都不是行外人所能够评判的。

至于在拒原稿与刊发批评稿之间,是否夹杂着学术路线、门派师承之争,也不是圈外人所能够置喙的。



但大刊如重炮,批评需谨慎,尤其是名气大、分量重的刊物,在刊发批评性文章之前,应当在前期尽力避免形式上的倾向性或拉偏架。

因为,被如此大刊如此突然地重炮批评,无异于被宣判,该作者在学术上还根本没有入门。

对此,小学者可能瞬间被击溃了学术信心,从此只能灰溜溜地混迹于学界;而大学者虽然可以反击,但也很容易被看作是恼羞成怒之后的情绪反应,在学理上已经输掉了一大截。

学术商榷本是学术争鸣的美事,但如果期刊没有遵循形式对等的游戏规则,反而会把学术争鸣放任成一场学术争斗,徒然激化学术界本已不睦的分裂局面,最终更是遮盖了对问题本身的真诚讨论。



 

03

批评与回应,应同时刊发

 

在学术争论中,公器与私心之间并非截然可分。学者个人的学术观点不同,立场迥异,甚至之前有过私人恩怨,这些都没有关系,但期刊在发文时,恰恰要遵守形式对等的游戏规则。

这个规则就是,对于批评文章,编辑部在通过审稿之后,应当发给被批评者,邀请其作出适当的回应,无论是申辩,还是反批评,最终同台同时刊发,成就一桩学术争鸣的美事。



这也是国际学界的通行规则,可以经常在批评文章之后,同时看到原作者的response。

对于同行尤其是名家的文章,如果有意商榷,批评者也可以在成文后,发给原作者看看,是否有理解错误或不到位的地方,双方先礼后兵,在友好切磋中增益彼此的学问。

至于刊发之后,批评文章是否犯了“稻草人谬误”,就是曲解原文之后再加以批评,这当然应该首先听听原作者的申辩,而不能要求原作者在“可能被无辜地”按在地上深度摩擦之后,还必须保持学术宽容、坦然直面的风度。

是否论文和著作出版之后,“作者就死了”,其他人就可以随意理解和解释?这个当然不是,不仅其他人可以为作者辩护,作者本人也更可以为自己辩护,否则怎么会说,即使死了的作者也压不住他的棺材板呢?



对于这种事后的可能风险,如果编辑部能够在事前就把批评文章发给原作者,并允许原作者同步发表至少2个页码的回应,那么无论如何,这样的争鸣都是值得赞扬的,也为学术问题的争论树立了难得的榜样。

但如果编辑部以程序没问题为由,就直接刊发批评文章,完全不提前告知原作者,也不给其同台同时刊发回应的机会,那么这就容易被看成故意挑起争端,是把学术争鸣有意无意地放任成了学术争斗。

甚至有的期刊说,“我们只发商榷文,不发回应文,有这么多其他家期刊,您老人家可以随便发。”可想而知,这个说辞就有点店大欺客了,纠纷是在你店里发生的,评理却要到别人的店里,为啥你店里“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让人家自我申辩呢?



期刊更不能刊发了批评文章之后,再对原作者的反批评或登门问罪说,“您看看,大教授,您怎么这么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的批评呢?”显然,这个说辞就有点道德绑架了。

让人家心胸宽广,是编辑部完全可以事前做到的,而不能到了事后再以道德为名给自己找台阶下,通过指责原作者的人品和学品来为自己解套。

给原作者同台同时刊发回应的机会,应该成为日后学术争鸣或批评的通行规则,在对等发声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学术争论上的平和与坦然。

虽然学术道理并不一定越辩越明,但至少可以让旁观者看着热闹,吃着瓜,还顺便学到了一点公平对等的规则意识。这难道不是更好吗?

 

 

全文2200字,感谢读完,喜欢请点个赞。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一起打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